傲剑决
字体: 16 + -

初章:创世之初

    wed dec 10 21:56:38 cst 2014

    在一个时间轴,同时存在着数个不同的次元。当各个空间相互挤压,碰撞,其中一部分的次元就会因不堪重负而凋零、脱落。

    然而,这些次元脱落的碎片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微不可察地隐藏了起来,并慢慢凝聚成了一个新生的次元。我们将其称之为――逸剑境界!

    宇宙境界,一切皆气。

    通俗的说,不同气的分类构成了不同的“物质”。各种气的循环转换构成世界的存在并维系其平衡。气,即这个世界的能量之源。

    例如《道德经》言,一气化三清,便是如此。

    其中,气劲吞吐稳定的空间,称为界,比如天界、地界和处未知状态的暗界。气脉程度翘曲的空间,称为境,比如迷境、幻境、

    以气为要素构成的平行存在的天、地、人三界即组成了宇宙中的逸剑境界。戾,气也,剑,器也。

    在天界,天神的使命是守护气元,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宇宙的本源。

    在地界,生活着九个形态、习性、风俗各异的种族,遵循天神发明的纹耀制度,进行着复杂的演化,并成立了剑天,统一把持地界。

    天、地两界虽然通过曲境这个类似黑洞的东西连接着,但基本处于互不往来的状态。

    剑天,以剑为天。将气运转到剑上,发出强大的威力。

    剑客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位置,遭遇无数的考验,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念,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人开辟一望无垠的疆土。

    无知而又纯洁的岁月,是任何人都曾拥有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务。所以,只要以其他方式找到自己的快乐就行了。并且,紧握手中之剑,才是最大乐事。

    时间永是流驶,红尘依旧太平,在逸剑境界匆匆流逝的千年里,有限的几个生命,默然无光,在历史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世人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手执利刃,是为了保护心中想守护的人,当这一切失去,又剩什么?

    一人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也许,自天地初来之时,就注定了这般规律。欲先创世,必先灭世。先破后立,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规则。

    然而,万分巧合的是,逸剑境界,这个天外凝聚而成的次元,竟然与地球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镜像。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发生的一切,如镜子般倒映在了逸剑境界表层。包括,文化、传统、百工、历史,还有,那剑的传承。

    同气连枝,一脉相承,却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时空,岂不怪哉?

    论其创世,泱泱华夏自然不免谈及轩辕,然而或有人不知,在黄帝披荆斩棘的一路,身后少不了一人的支持。

    那人便是,满仓夷。

    素闻满仓夷一族自轩辕氏自成一隅就倾力相助,箭蝗如雨,弓矢密布。其祖辈世世代代居住于深山古林之中,狩猎飞禽走兽,因而精弓矢之术,身姿矫健、速度敏捷,是天下弓兵之流开山鼻祖。速度之快更是天之翘楚,无人可比。

    也因此,世人称其影族。

    漫说一名成年的影族之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不在话下。耐力可以比肩当世一流的战马龙驹。可怕之处却不在此,一箭之威可以穿石贯甲,开山劈路,令人望尘莫及。

    当日,满仓夷只凭一把流光陨翎弓,只身一人先到首阳山,一箭轰开了魔神刑天的结界。并在轩辕和刑天的那场灭世之战中,悟出了弓箭的最高境界,无色流。以弓为依,以气化箭,威力竟胜于明形之箭十倍!

    而后,轩辕骁刑天首,而那颗头颅却因怨恨难平,升至九天之上,化为烈日,即后人口中的魂阳,誓要将世人燃烧殆尽!

    在逸剑境界《剑典》中记载,当日情急之下满仓夷用流光陨翎日弓将无色箭射向魂阳!魂阳在无色箭的摧毁下化为虚无,因力量过大神弓断裂,满仓夷也双目失明。射爆魂阳后,无色箭缓缓下落,最终落入一灵气聚集之地,这就是千年后的梦国帝都,剑尊独孤祁定居此地,取名――剑冢。

    剑冢就是葬剑的地方,同时也是诞剑的地方。

    最早的剑,存在于传说中,就是黄帝创世之剑――轩辕。轩辕剑是一把黄金色的圣道千年古剑,是由众神采首山之铜所铸,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天界诸神将此剑赐予轩辕黄帝击败蚩尤之旷世神剑,后传与夏禹。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逸剑境界的剑,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子之意。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又称剑穗。武剑则不带。剑约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龙泉”之称。其由三部分组成:一剑身,包括剑尖、剑上刃,分为阳刃、外刃。剑下刃包括阴刃、内刃、血槽及血线。二剑柄,包括剑柄、剑镦。三吞口又名护手。

    “剑走美势”剑道集大成者龙飞凤舞,飘洒大方、有刚有柔,有快有慢、有虚有实、有音有律、闪展腾挪、身法矫捷、高低起伏、变化莫测,形象优美动人。

    在华夏中的剑,是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古代的剑是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产生商初,较短,呈柳叶,初为铜制。随后战国时期,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 东汉,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 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隋唐,佩剑盛行。唐代最盛,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

    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在逸剑境界,剑,就是生命。

    剑冢中万剑之阵,独孤祁修业得遇仙缘,感叹‘仙家之真剑,乃无形之剑气・・・・・・精气之剑,源天地而不毁。’感慨自己半生藏剑愚行,随即将半生所藏之剑散于江湖,还故宫于江湖,封名‘剑冢’,而后归隐仙山,求真剑,访正道而去。

    武林盛传,当年独孤祁所遇之仙人,着上古炎黄服饰,双目无光,又称剑冢实际乃仙人居所。无奈时间久远,不得考证。仅有手书:葬剑之所,剑魂幽幽。从其中“独孤祁所遇之仙人,着上古炎黄服饰,且无目之外征”一句不难看出,此仙人即是神箭鼻祖满仓夷。只是如何他弃箭从剑,也许无人知晓!

    剑冢的石壁上看到他用手指在壁上写的留言:“余平生好剑,求剑,集剑,藏剑,铸剑,越五十载,今日得遇仙缘,方知仙家真剑,乃无形之剑气。金铁之剑,因锋锐而易折,精气之剑,源天地而不毁。且人生百年,纵聚千金,亦难携归尘土;而剑在匣中,等同朽木泥石;想我半生愚行,令神兵蒙尘,愧对诸剑。借此群雄之会,散剑于江湖;封此地为剑冢,还故宫于先人。

    自此归隐仙山,求真剑,访正道而去。

    云天洲游侠云轩,年轻之时喜剑、集剑、铸剑、练剑,可谓为剑而痴。而其抛弃功名之路后游历江湖多载,所求便是获得世间最锋利的宝剑和最凌厉的剑法。

    他将自己毕生所铸所藏之有形之剑均埋于此地――成为"剑冢",并于云天历一年,尊光帝一年在弱水河畔大兴土木,建造了如今名动天下的鼎剑阁。

    而此时,剑冢中。一个苍凉的声音慢慢倾述着难以回首的过往。

    带你,带你一起去吧!去这个剑冢,实现愿望的地方。

    这里是终结了的世界,除了剑没有任何事物的世界。

    漫山遍野只有大小不同,各式各样不同的乱剑, 此外是一望无际空旷的荒野,古老的建筑,已分辨不清其建造的年代。

    我独自一人生活在这里千年之久,从未有人造访。时而从洞里外出,拾回一些必要的东西。即使出去也不会有人,在微弱的阳光中,飞舞着许许多多细微的光芒。

    这里,仿佛永远是无尽的黄昏。

    我拾回了长剑,子母剑,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为了陪伴我的朋友,虽然他,也是一把剑。可是诞生在这样一个世界 ,对他来说 是件幸福的事情么 ?心中不断怀有这样的疑问。

    这个世界果然已经终结了, 不会再诞生生命, 除了他以外再没有生命的存在。 在某个遥远的过去或遥远的未来 我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中, 那里是个非常繁华的世界 但是现在已经无法回去了。

    因为我已经深深扎根于此……

    虚空中一道声音缓缓传来,而剑阵中唯一的生灵却没有丝毫理会。

    不知所谓!

    青衣少年正在承受着残酷的洗礼,面对万剑剑灵,他要亲手击败他们。然后,获得足以救世的力量最后活着离开。

    可是也许此事,比登天还难!

    距离十日之限已经是第三天了,少年的身上已经遍布伤痕,体无完肤,然而却未有丝毫退却。

    也许他谨记了阁老的那句箴言:全力以赴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半途而废注定死路一条。

    凭着出类拔萃的剑技,兰楚一人独自战胜了七名剑之灵,对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得的功业。

    然而,真正的考验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