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
字体: 16 + -

第七十九章 出世(4)

    thu jul 14 15:09:32 cst 2016

    此言一出,偌大个慈恩寺山门一片轰然!道融、道证、宁枫等人更是大吃一惊,骇然之极。

    原来这三宝玉如意不是普通宝物,其相传是出自上古伏羲女娲时期,但真实来历已然不可考。不过一千多年前,道祖李聃横空出世,坐而成圣,化羽飞仙,他随身携带的神器便是这三宝玉如意。所以后来李唐王朝建立之后,自诩为道祖之后,费尽千辛万苦,方才寻到了此宝,并立为镇国神器。

    武皇代李氏即位之后,三宝玉如意的尊荣不减。但此宝向来被武皇藏于来仪宫,莫说是寻常人,即使是望月神宗内,也只有赤天国师能够接近,到底是何方贼人,有如此通天之能,可以将玉如意盗出宫去?

    道融大师眉目一拧,淡淡道:“公主殿下,此言当真?”

    太平公主柳眉倒竖,冷道:“自然无假。”

    道证大师愣了片刻,仍道:“即使如此,公主殿下又有何证据,证明那偷盗三宝玉如意的贼人最后来到了慈恩寺?”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却不回答。反是一直沉默的青玉女突然上前一步,欠身施礼,微笑道:“见过两位大师。本座曾有幸见过三宝玉如意的阵容,此宝通天彻地,不是凡间之物。而历代主人必须在如意之身上设下灵魂印记,方才能够完全掌控。我们便是一路追寻印记的气息到此。”

    青玉女自太宗皇帝时便一直是武皇的贴身侍女,后武皇登基大宝,她便为望月神宗的玉门门主,地位尊崇,甚至连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也对其礼让三分。

    慈恩寺众僧闻言一怔,说不出话来,心中却将信将疑。

    道融大师位列五佛,乃是佛教中仅次于窥基大师、天台三祖的绝世人物,此刻却被神宗所逼,难以应对。道证大师按捺不住,急着问道:“敢问公主殿主,玉门主,此时此刻,可能够感应到三宝玉如意的气息?”

    青玉女淡淡一笑:“大师稍安勿躁,本座虽得武皇传授感应之法,但玉如意的气息到了寺中,便消失了,所以公主殿下、上官宰相和本座欲进寺一探!”

    道证大师怒道:“我慈恩寺自百年前便为护国圣寺,有太宗皇帝亲赐的丹书。除非陛下亲临,不然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进入寺中搜查,难道望月神宗敢对太宗皇帝不敬么?”

    其声运灵呼出,轰若雷霆,一些修为较弱的神宗弟子都觉得气息翻涌,周身不适。

    上官婉儿面容不改,缓缓从袖中逃出一物,微笑道:“大师,这是武皇所下的圣旨,其中所写‘见旨有如朕亲临’。”

    道证大师见之一怔,他知晓上官宰相在宫中专门负责制诰之职,其既然已经拿出了圣旨,说明神宗此行得到了武皇的首肯,大师面色冷然,说不出话来。

    宁枫虽然明白这三宝玉如意的丢失与慈恩寺必然无关,但心头却疑惑之极,只觉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他细细思虑,好像抓住了一点灵光,想要探明之时,却又如指尖流沙,脚下溪水,转瞬不见。

    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和青玉女三人躬身合十,行了一礼,正要走进慈恩寺的大门。突闻寺内传来一阵轰然震响,众人只觉脚下剧烈起伏,好像是地震一般,待稳住身形,却又瞬间如常,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道融、道证急忙回头看去,眉头皱起,默然不语。宁枫却脑中轰然,惊怒交加,这震动的来源,赫然便是莲花宝塔的方向,联想到昨夜的烛泪螺旋之向,难道真的莲花封印松动了么?

    正思虑时,青玉女冷冷一笑,说道:“两位大师还想否认么?本座已然探查出,三宝玉如意的气息,便在慈恩寺内。”

    道融大师感应到莲花宝塔的异样,但三藏院内尚有师尊把守,向来也当无碍,但若是放任神宗众人进寺搜查,那圣寺的颜面岂不是荡然无存,饶是他擅长辩论,面对对方手持圣旨,口口声声称证据确凿,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宁枫站立身后,对于太平公主等人的咄咄逼人颇为不屑,又眼见道融、道证两位束手无策,不由心中焦急,他眼珠一转,突然走到道融身侧,朗声道:“师父,弟子有话要说!”

    道融大师回首一愣,微有诧异。他运起“他心通”的佛法,瞬间知晓宁枫所想,犹豫片刻,便暗想:“也罢,宁施主能言善辩,又曾得药王佛教诲,说不定另有奇谋,便让他试试,至不济,也可帮慈恩寺扳回几分气势。”

    当下合十道:“你说吧!”

    话音刚落,便见太平公主凤袖一扫,掀起一阵疾风,香气袅袅,冷冷道:“你是什么身份?此处有你说话的份儿么?”

    宁枫毫无畏惧,踏前一步,笑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号‘同风’,乃是道融大师所收之徒。刚才公主殿下所言,真是大有谬误。”

    太平公主得武皇真传,修为在望月神宗中足可排进前五之列。上官婉儿、青玉女见眼前这小小和尚竟能在其修为之下无丝毫退却,心中暗暗惊讶。太平公主冷道:“哦?有何谬误,若不说出个原因来,本宫治你不敬之罪!”

    宁枫微笑道:“谬误便在于,世俗间虽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地位截然不同。但在佛祖面前,却是众生平等,除非是武皇这般是佛祖转世,其他人管你是千古一帝,还是路边乞丐,最终都要遁入轮回。所以公主殿主刚才质疑贫僧的身份,实在不妥。”

    神宗众人闻言顿时语塞。道融、道证却讶异一声,暗暗喝彩。原来当今武皇登基之时,自诩弥勒佛转世,以佛为国教,宁枫此刻抬出武皇之名,顿时让太平公主等人哑口无言。

    宁枫见无人反驳,心中紧张之情稍减,微笑一声,突然转身面对青玉女说道:“门主殿下,并非贫僧质疑您的能力。但贫僧曾听过,灵魂印记的效力,只有本人才能掌握,即使门主有妙法,能够感应一二,恐怕也并非绝对准确。如果光凭借这一证据,便能搜寻堂堂慈恩护国圣寺,恐怕不仅对佛祖不敬,更会有损国威。”

    其口若滔滔江河,言辞灿如莲花,却又句句鞭策入理。一时太平、上官等人都心下狐疑:“慈恩寺中何时出了这么一个能言善辩的小和尚?”

    青玉女微笑一声,道:“难不成同风和尚以为,必须要武皇亲临,才可以进入寺中?”其声轻柔之极,裹挟着一股强沛的阴性灵力,周围众人不由全身凛然,不得不运灵抵抗。

    宁枫躬身道:“阿弥陀佛,贫僧不敢。但慈恩寺既是武皇亲封的护国圣寺,自当为武皇分忧解难。今日三宝玉如意丢失,我师祖、师父、师叔们定然会竭尽全力,捉拿那盗贼。”说到此处,道融大师也微微一笑,说道:“贫僧责无旁贷,但那盗贼负有通天之能,公主殿下、上官宰相和玉门主若一直留在本寺,恐怕会耽误了时机。”

    青玉女呵呵一笑,突然道:“敢问大师座下,何时收了这么一个小和尚?为何本座以前从未见到?”说话间,其美丽双眸中猛地射出一道寒光,直刺入宁枫心底,他不由周身僵硬,脑中迷蒙,半晌才回过神来,骇然之极:难道这玉门主已经看出我的身份了?因为李玄和玉婵仙子的缘故,宁枫一直对青玉女颇有好感,但此刻一看,此玉门主修为深不可测,或已在太平公平和上官婉儿之上。

    道融大师淡淡道:“人人皆有佛性,何必问何时?”

    太平公主听这似是而非的回答,颇为不满,凤目一挑,逼问道:“慈恩圣寺身为护国寺,寺中僧人的挑选都必须得到母皇首肯才行,本宫每次也会陪同,为何却未见到过这小和尚?”

    宁枫听神宗众人追问三宝玉如意不成,又来怀疑自己的身份,心中好笑,又觉不屑,随意道:“贫僧大约是前年,哎,不对,是大前年入的师父门下。整日诵经参佛,有些记不清了……”

    话刚说完,便听太平公主厉声道:“本宫面前,敢如此胡言乱语!”瞬间香风鼓舞,凤袍翩翩,一赤一蓝两道灵力从其纤长的指尖中激射冲出,仿佛剑光闪烁,银蛇乱舞。径直向宁枫射了过来。

    宁枫万没料到堂堂镇国公主殿下竟然一言不合便向自己出手,一时反应不及,下意识地便以九宫洞天术左右躲避。数日来他已经将九鼎神丹的药力吸收了一部分,出招间隐隐有千般变化,便是这脚下步法,也是包罗万象,与当日在万象神宫时已大有不同。所以一时间上官婉儿、青玉女等人竟没有将他认出来。

    却见太平公主凤目闪烁,冷哼道:“还想抵赖么?你这脚下暗藏五行,包罗八卦,明明是道家的步法,与佛门半点干系也无,怎么会是道融大师的高徒?”

    身后道融、道证两僧大吃一惊,生怕宁枫会受伤,同时出手。却见青玉女飘然上前,微笑道:“若是光风霁月,两位大师又何必阻挠?”翠袖飞舞,恰如葳蕤木灵,无处不在,顿时将两僧同时挡住。一旁的上官婉儿犹豫片刻,也加入战局,不过她只是在外围翩然绕旋,却不真正出手。

    一时慈恩寺众和神宗弟子见到当世几大绝世高手相斗,心中纷纷又是惊骇又是激动,却又被那鼓舞劲风所扰,不由连连退后。

    此刻最为痛苦的乃是宁枫,他连日来虽修为大涨,但与太平公主这等高手相比,还是差距不小,此刻被对方全力相攻,顿时捉襟见肘,处于下风,唯有靠着九宫洞天术上下闪避,周身被公主的赤蓝双灵震击,五脏俱绞,难受之极。

    闪转腾挪之际,洞天术越使越快,一时只剩连绵白光,不见人形。太平公主却是面色一惊,瞧着此步法有些眼熟,回忆片刻,忽然的娇斥道:“原来是你!”

    手中双灵忽的光芒怒放,轰隆巨响中,同时逆向飞转,激射出道道光弧,纠缠在一起。转瞬间已经形成一道极为强劲的彩色旋风,周遭众人衣衫猎猎,气血激荡翻涌,纷纷跌坐在地。

    四下青石咔嚓连声,裂出无数纹路。宁枫只觉自身陷入一道无穷无极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忽觉头上一凉,脸庞异样,他焦急骇然,以手摸时,才发现人皮面具已然被螺旋飓风卷入其中,化为无数碎片。

    一时道融、道证、上官、青玉女同时住手,怔怔地看着宁枫。

    太平公主纤手直指宁枫,凤目中闪烁怒火:“原来是你这个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