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策
字体: 16 + -

第130章 死并不难(下)

    宫里,太子妃赏下了一堆赏赐,无外乎是药材、绸缎、首饰,主要是给风荷的。太妃携众人谢了恩,内侍传太子妃口谕,免庄郡王府世子妃进宫谢恩,风荷不由心下感激。也不知韩穆雪和苏曼罗进宫几日是怎般景况了。

    不过,皇上只太子一个成年儿子,其余年纪都尚幼,是以免不了要受到无数人的关注,断断续续的传闻也流了出来。据说,太子对太子妃很是敬重,大婚之后前三日都歇在了太子妃宫里,第四日歇在魏侧妃屋里,第五日歇在苏侧妃屋里,倒也没显得很厚此薄彼。叫人惊讶的却是苏侧妃进宫没几日就抱了小恙,以至于不能服侍太子。

    风荷得知后,一点也不担心。倘若苏曼罗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她也就不会被皇上皇后选进宫专门压制魏氏了。韩穆雪是太子妃,有一宫之事要料理,偶尔皇后也会带着她习学后宫之事,难免分不出心神来对付魏氏。

    苏曼罗此举,看着是她吃亏了,其实也连带着影响了魏氏。太子初大婚,最是应该培养与太子妃的感情,苏氏这样,不但给了太子妃回旋的时间,也让太子疏远一些魏氏。毕竟,考虑到安定后院这一点,太子也会尽量不显出亲厚来的,苏氏不能侍寝,那魏氏侍寝的次数只得跟着减少。

    如今先不说宫里的事,单说杭家接了太子妃的赏赐,一家子人都在正院里说话,唯独风荷仍在自己院里。

    王爷也有几日不曾见到杭天曜了,不免问道:“听说前儿晚上,你们院里抓了一个刺客,如今怎样了谁这么大胆,竟然敢深夜闯入王府,有什么眉目了吗”

    “回王爷,刺客是来刺杀那日陷害我娘子的小丫鬟的,如此也可证明流苏当日绝非无心之失,而是早有预谋的。如今两人都不肯招供,我把他们先关了起来,慢慢问,不信他们能够一直熬着。”杭天曜对这个父亲还是存着芥蒂的,只呼王爷不叫父王。

    王爷眼神微动,神色却是无甚大变化,点头应道:“那便好,叫人好生看管了,有人敢对我们杭家世子妃下手,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他说着,轻轻扫了王妃一眼。

    王妃心里咯噔一声,情知坏了,王爷对她的怀疑怕是还未消除,可这次的事情,当真不是她安排的。她虽然心里一百个一千个要把风荷肚子里的孩子除掉,可她近来事事不顺,弄得自己头疼不已,疲惫不堪,真是没心思再去下手。她最是了解王爷的性子,十几年来对她虽还算体贴,但并未全然信托,若真查出她做了什么对不起王府之事,王爷是绝不会念着夫妻情分就放了她的。这个男人,心一旦硬起来才不管她是谁呢。

    幸好,多少年了,她暗地里确实有不少小动作,但并未真正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想必即使事发了王爷也会网开一面吧,至少不会连累小五和莹儿。

    太妃正扶着杭莹的手,敏锐地感到杭莹微微颤了颤,暗自叹息。虽然这个孙女儿是很好,可惜没有托生在先王妃肚子里,而是魏氏生的,只怕她这一生,注定要坎坷些了,不过好在她是杭家的子嗣,总能护佑着一点。

    这些日子来,太妃对暗地里发生的一切即使不是十分清楚,有些隐隐约约也明白一点,不过如今有儿子、孙子挡着,她一把老骨头也不想太掺和,放手让小辈们去闹吧。

    三少爷杭天瑾不声不响听着,心里却开始发凉。别人不知,他却明白。侧妃做事一向瞒着他,但不代表他不知道,有些事情,他略略一想就能明白是谁下的手,那样的手笔他太熟悉了。

    或许她说是为了他,可是时至今日,他什么都不想要了。年少气盛时,他是想过要去争去抢,但今日的杭家,还有先前贺氏的死,让他渐渐清醒,清楚有些东西不是他可以宵想的,不然他承担不起那个后果。只是,她还是看不明白,她还是一味的只为自己打算,丝毫不顾忌他这个做儿子的,还有她的孙子孙女。

    众人散去,杭天瑾脚步匆匆去了方侧妃的院子。他是怕她,是惧她,可她好歹是他母亲,他不想亲眼看着她葬送了自己。

    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伺候着,方侧妃独自坐在炕上发呆。她手下的人被抓了,她早就知道,她肯定自己中了凝霜院的计了,可是现在呢,她拿不定主意,不知自己是该杀人灭口呢还是静观其变。杀人灭口,她怕再一次陷入别人的陷阱了;静观其变,她担心他们扛不住刑讯逼供。

    不过,她相信,即使那两个人将她供了出来,这个证据还是不够充分。凭两个下人就想扳倒她,那也太异想天开了。想到这里,她的心安稳了下来,发现之前都是自己鲁莽了,才会又折了一员大将进去。

    杭天瑾屏退了屋外候着的丫鬟,深深吸了一口气,迈了进去。

    侧妃听到声音,回头望着门口,见到是他,愣了半刻,才道:“今儿有空过来”这个儿子,彷佛不是她亲生的,每次不是她传唤那是不会来的,来了都是急急忙忙离开,好像她就是吃人的妖怪。

    “母亲,儿子有话想与你说。”他张了张嘴,终于说了出来。

    “嗯你想说什么,听莫氏说你近来常常去外头”她徐徐抬头,定定得看着自己儿子。

    杭天瑾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想要退缩,却终于咬了咬牙,说道:“母亲,收手吧。咱们现在收手,或许还来得及,不然想要停止都晚了。”

    方侧妃好似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诞的事情,她禁不住大笑起来,厉声道:“你以为咱们现在停手就能没事了你想的太简单了,你以为以你那个父亲的性子,知道前程往事会饶了我,咱们现在只能进不能退。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这是来指责我吗”

    杭天瑾本能地想要闭嘴,想要逃离,可是他知这兴许是最后的机会了,他不由走上前,跪在侧妃脚下求道:“母亲,是儿子的错,儿子不该希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是咱们算了吧。父王已经开始疑心了,只要父王一声令下,这天底下有多少事情瞒得住啊。何况有老四在呢,他也不是善茬。”

    “你怕什么。如果他们真有办法,还能容我们在这嘛,他们根本拿不到我的痛脚,我事先都准备好了。”她收回目光,拢了拢衣袖,淡淡说着。

    但是,杭天瑾没她这份自信。他欲要再说,可是侧妃根本不容他开口,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凋零的落木,平静地说道:“好了,你不用多说,下去吧。从前怎样依然怎样,不用担心,免得引人怀疑。”

    她的话从来不容人质疑,即便是亲生儿子。杭天瑾感到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袭击了他,在他身上蔓延,他不想再多说了,艰难地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出了院子。罢了,大不了一起死,反正他这样活着也没多大意思。

    话说那个黑衣人被抓之后,杭天曜吩咐人直接带出了王府,送去了不知名的地方,而流苏依然关在后罩房里。

    侧妃一旦想明白了,也不再担心,只当没有发生过任何事。

    当然,府里的流言并未停息。今天说流苏已经招供了,明天说流苏快被打死了,后天说两个人都死了。

    可是,不论流言怎么盛行,方侧妃依然安安稳稳做她的侧妃,没有人找她的麻烦。

    转眼间,新年又到了。杭家热热闹闹过了年,该进宫的进宫,该走亲戚的走亲戚,该送礼的送礼,一如往年般。

    但是,年刚结束,侧妃就发现了一点不对劲。她安插在后门往外传递消息的一个婆子,因为吃酒误事,被责罚三十杖,赶到了庄子里。接着帐房里一个她的眼线,查出账目有错,亦是赶了出去。

    账房里的眼线被赶走还罢了,反正账房的事情她想知道的都知道了,如今赶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后门上的婆子,那是她好不容易安过去的人,绝对安全可靠,一旦被贬,她与外边的消息几乎就被切断了。往后她想往外头送什么消息,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了,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觉。

    最叫侧妃惊惧的是,她院里几个心腹丫鬟,被太妃一句年纪大了,拉了出去配小厮。她想辩解说太妃身边、王妃身边、世子妃身边都有几个丫鬟到了年纪,可是太妃一出口就堵住了她的话头,端惠那是不出去的,王妃身边几个准备留着有用,自然是指伺候王爷什么的了,风荷身边的已经在物色人选了。

    就她身边几个年纪最大,又说她一向爱清静,怕是没功夫给几个丫鬟寻个可靠的终身,不如让王妃一并打发出去配了人,好歹算是给府里积福。

    如果这话是王妃说的,她还有几分把握劝得王妃改口,可是太妃一锤定音,几乎不给她任何描补说情的机会。她真是后悔死了,早知如此就不该来参加这个什么元宵家宴,推了病混过去多好。她一年难得见太妃几回,想来太妃也不好为了这事单把她叫去。

    可是,事后回想起来,她也知这是有人在对她下手了。

    任何的巧合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以侧妃的小心谨慎,她在账房眼线出事的时候就猜到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她,她最先怀疑的是凝霜院。

    但是,丫鬟一事她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因为当时大家都在赏月吃元宵,而凝霜院那边身子未好全是以不曾过来,连杭天曜都没来。丫鬟一事是三夫人最先提起的,说她身边有几个丫鬟年纪大了,也不好耽误她们终身,欲要向太妃求个恩典,家生子直接配人,外头买的连身价银一并赏了打发出去。太妃觉得甚好,赞她心底宽厚。

    王妃一听,顺便就提了一句方侧妃院里几个丫鬟也大了,不如一并打发,省得回头想起来又麻烦。

    太妃当即拿了主意,让王妃妥当料理此事,不许亏待了丫头们。杭家待下人一向宽厚,仁义的好名声可不能因此坏了。整个对话中,侧妃一句话都插不进去,而她辛辛苦苦经营的人就这样打了水漂。

    若说此事是凝霜院的主意,明明是王妃提到她的,若说是王妃的意思,又是为何突然针对起她来难道王妃发现她在她身边安插的人了

    这件事情,还真是侧妃冤枉王妃了,或者说也不冤枉。

    王妃这样的人,哪里有心思顾到侧妃那里,不过架不住别人背后几句闲话。也不知那日哪几个不懂事的小丫鬟在背后嘀嘀咕咕,说起侧妃身边几个姐姐生得好看,偏偏年纪不小了还不出去,真不知什么原因。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这话被茂树家的听了去,不由仔细回想起侧妃身边几个人来。虽说没有长得特别好的,但也有一两个不错,年纪大些也有好处,身子完全长开了,如王爷这个年纪的或许就喜欢呢。她回头在王妃面前提了一两句,王妃最近正忧心着王爷对她疏远许多,闻言恼上了侧妃,便托了三夫人演了这么一出戏。

    三夫人自然不清楚王妃打得什么主意,她是当真有心要把丫鬟放出去,也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

    这些事,侧妃概不知情,她如今正气得心口疼呢。

    左膀右臂就这么断去了,现在她身边可信任的只有几个年纪大些的娘子,若再有个什么,她就真成孤家寡人了,那时候别谈什么大计,连自己都陷进去了。

    她感到有一张巨大的网正在向自己铺开,慢慢地靠近她,挤压她呼吸的空间,直到最后活活把她闷死。她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她不怕别人揭穿她的阴谋,那样至少她还是高傲得谢幕,她受不了的是这样一点一滴压榨她,将她逼入死角,甚至她自己完全不知接下来会有什么发生在她身上。

    随后半个月,方侧妃又能喘一口气了,因为一切平静了下来,似乎之前的事情就是一场意外或者巧合。

    二月的天,还有刺骨的寒意,冰冷的风拂在人面上,惊得人直打颤。

    风荷的身子在曹太医的看顾下完全稳定了,已经能随意走动了,只是不能太过劳累。杭天曜近几日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甚至比那时更忙,整日早出晚归的。而王爷试着把杭家的权利慢慢让他接触,以至于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宫里传来了好消息,皇后诞下了小公主。皇上除了太子之外虽有几个孩子,但以儿子居多,皇后所出的光华公主是现今唯一的女儿。相比起来,皇上更喜欢女儿一些,省事,虽然皇后生个儿子或许将来可以助太子一臂之力,但两人年纪相差有点大,怕是谈不上什么助益。小公主玉雪可爱,眉目间有几分皇上的高贵之气,颇得圣心。皇后本来还有些担心,见皇上的形容,方才彻底放下心来。

    杭家得到消息,个个欢天喜地的。

    谁知好景没几日,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来了。倒也可以说与杭家无关,因为出事的是方侧妃的父亲,九江知府方桧,年前九江进贡的贡品出了点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论理,这种小事,皇上看在杭家的面子上也不会太过计较,略微惩戒几句就罢了。偏偏不知哪个御史趁机弹劾方桧收受贿赂,欺压良民,草菅人命,这几条罪名下来,事情就闹大了。不是皇上轻易几句话就能揭过去的。

    方侧妃之父年纪不小,已经到了高老还乡的年龄,若待到这任期满,安安稳稳退下也算的是功成身退了,谁知就在这最后关头会出这样的事。实在是叫人唏嘘不已。

    这日,消息传到杭家,倒把太妃给惊着了。好在不过是一时受惊,后来听说是方侧妃之父,又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了,方家可算不上杭家的正经亲戚呢。

    不过好歹与方侧妃有关,太妃便想叫个丫鬟前去传话给侧妃,免得她蒙在鼓里不知情。

    风荷笑着让丫鬟给太妃换杯新茶,口里说道:“恰好孙媳许久不见五弟妹了,正想过去瞧瞧她,孙媳一并领了这趟差事,去侧妃娘娘那里走一遭吧。”

    “那怎么行,你虽好了,走那么远的路我也不放心,何况天还凉着呢。”太妃忙劝止,眼下风荷可是杭家重点保护对象啊,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有软轿呢,我在屋里呆得久了,只觉得气闷,出去走走反而能透透气。若是怕冷,多穿件衣服罢了,这对侧妃娘娘而言也算件大事,孙媳亲自过去,若侧妃娘娘担心,也能劝几句不是。”她温婉而笑,太妃倒不管侧妃是否伤心,她只是担忧侧妃为借着杭家的名义搭救她父亲,风荷想必也是为了提着她一点。

    念及此,太妃见风荷满心要出去散散,也便同意了。又吩咐人备了她寻常坐的软轿,铺着柔软的褥子,让周嬷嬷亲自服侍着风荷上了轿,方安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