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策
字体: 16 + -

第100章 身世之谜(下)

    屋子里的气氛紧张而寂静,所有人都在等着杜姨娘的回答。尤其是二夫人,挑衅地看了董老太太一眼,她刚才怎么就忘了,这个杜姨娘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她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扳倒董夫人的。

    太妃亦是有三分担忧的,谁能保的准这个杜姨娘会说出什么话来,她不用肯定,只要含糊其辞或者欲言又止,就足以把怀疑的种子种到每个人心里。那样的话,之前董家所作的努力就全功尽弃了,风荷的身世不容许存在一丝一毫的污点,不然世子妃之位她只能失之交臂。于太妃而言,她其实并不在乎风荷是谁的孩子,只要董家肯承认她,杭天曜喜欢她,那么一切就可以了。可是,外人眼里,杭家世子妃不能带有身世的污点,那是亵渎皇家之罪啊。

    王妃太紧张了,只顾关注着杜姨娘的反应,全然没有发现王爷停在她身上审视而深思的目光。是不是,她终究忍不住要出手了,看来这个王位在她眼里终是比自己重得多了,还以为日子一长,她会渐渐淡忘她的出身,一心一意做她的庄郡王妃,看来,是自己奢望了。本着那样的目标嫁进王府,又如何会善罢甘休呢。也就在那一刻,王爷心中彻底否决了杭天睿继承王位的可能性。

    即便交出权利,皇上难道真的能对杭家放心,他人呢,难道会就此放过杭家也许,这一个圈,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也许只有老四继承方能免掉很多麻烦,倘若他把王府折腾得不像话,那时候自己也不想管了。

    杜姨娘求救似地看向董夫人,而不是董老爷,就这一个简单的眼神让人松动的心稳定下来。往往,人们不会相信语言,而相信人在无意识中的一点手势一个眼神。

    董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二夫人有话问你,你就照实说,我不会治你非议主子之罪。”

    杜姨娘彷佛送了一口气般镇定下来,屈膝行礼,方道:“二夫人,论理,婢妾只是一个下人,不敢随意非议主子是非,不过夫人既然允许,那婢妾就僭越了。二夫人,你说得话,婢妾一个字都听不懂,大小姐是咱们家人人敬重的大小姐,府里管事们、丫鬟仆妇们,无一不服大小姐,婢妾实在不知你的话从何处听来。”

    她说话时眼神平稳,不像是说了假话一般游移不定,而且语气还带有一点点忿然,显然是不满二夫人的话。其实,杜姨娘还真没说假话,风荷在董家确实能一手遮天,哪个管事丫鬟敢不服她的,那些人的下场都牢牢记在他们心里呢。要不然,这些年,任是老太太杜姨娘如何打压,风荷在董家依然过得舒心惬意,想到这杜姨娘心里简直是揪得紧紧的。

    一瞬间,有人长出一口气,有人垂头丧气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想到杜姨娘会这么说,这与传说中的杜姨娘真的有些差距。

    王妃死死盯着杜姨娘看,她不明白,自己寄予了厚望的杜姨娘居然这么不济事,说出这么耸人听闻的话来。董家下人不都说这个杜姨娘很是嚣张厉害吗,在府里连董夫人都不怕,只奉承着董老太太一个,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谓的张狂这,这,根本就是一场笑话。

    二夫人亦是傻了眼,她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个救星,一下子把她推翻了,她开始怀疑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太冲动了

    太妃别提心里多满意了,难怪董家能维持那样怪异的宠妾灭妻行为十来年呢,一个个都是人精似得,外人面前做起戏来比真的还真。当然了,今儿无论怎么说,明面上杭家都是得罪了董家的,太妃虽想息事宁人,却不会放过了二夫人,正好让她安分一段时间,知道她是哪根葱。

    她一面招手示意大家坐,一面笑道:“这时间虽不早了,好在月色正好,亲家今晚不如歇在这里吧,咱们明儿在聊。自风荷来了咱们府,对我孝顺有加,我时常想着请你们来坐坐,却一直不得闲,拣日不如撞日,咱们两家一起过个团圆中秋岂不更好。”她说着,又瞟了一边发愣的二夫人一眼,吩咐道:

    “二夫人累了,请她下去歇息吧。我正好想抄一千卷金刚经,二夫人近来无事,就在佛堂里给我抄了吧。抄写佛经是件需要清静的事情,你们谁都不准去打扰,除非有我的话,听明白了没有”

    太妃这是要禁闭二夫人了,以二夫人的那个写字速度,一千卷只怕得抄二十年。众人听得浑身一哆嗦,太妃这次是动了真气,罚得这般重,这不是要让二夫人老死在佛堂里吗,还不让人去探望,伺候的人都不许跟着。一个人独自关着,不是比死还难受吗,太寂寞了。

    太妃似乎毫不在意,笑着对二老爷道:“你媳妇是为我祈福,你可不要挂念着舍不得。”

    二老爷活了几十年来头一遭这么通泰过,连连点头道:“作媳妇的孝顺母妃,那是她的福分,说什么挂念不挂念的。”

    太妃对二老爷的表现很是喜欢,索性说道:“二夫人抄写佛经,自然是无法打理你们院中的庶务了,我看就让小六媳妇接手吧,再让白氏打打下手。”

    要说二夫人之前还沉浸在迷惑中,这一句却是听清了,唰的站起来,大声说道:“不行,那个贱人是什么东西,也敢插手庶务,太妃娘娘,此事万万不可。”

    “不是说二夫人身子不好请下去歇息吗你们都聋了不成。”太妃看都不看她一眼,端坐着缓缓说道。

    丫鬟闻言,再不敢迟疑,几个人上前连哄带拖得把二夫人弄了下去,二夫人一路上还跳着脚骂人。

    王妃这一仗输得实在莫名其妙,一时间精神恍惚,差点连太妃唤她都没有听清。

    “收拾个干净院子出来,让亲家们今晚先委屈一下吧。夜深了,路不好走呢。”太妃对王妃说话的语气失了原先的温和,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

    董老太太心里憋着一大团气,自然不肯呆着,忙道:“娘娘,不必麻烦,左右半个时辰的路,这会子趁着月色回去最好呢。”

    太妃也不是真心留她,闻言就道:“那董夫人住一晚吧,你身子不好,不必急着赶回去。”

    董夫人看了风荷一眼,含笑点头应是。

    华辰就道:“既如此,我留下照顾母亲,明儿正好护送母亲回府”

    董老爷虽有千言万语想与董夫人说,但知她是不会搭理自己的,也就罢了。

    一会儿,董家的人就只剩下董夫人与华辰了,风荷挽着母亲的胳膊与太妃请示道:“也不用专门收拾院子出来,就让母亲与我一道住吧,许久不见母亲还真有点想念了。”

    杭天曜心知肚明她们母女有话要说,马上附和道:“这主意好,让娘子伺候母亲歇着,我就与大哥在书房好生说说话。”

    “那就委屈董夫人了。”太妃自然不会强求。

    董夫人微笑谢道:“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都是太妃宽容才容得我们风荷坏了规矩。”

    话说王爷王妃回了房,王妃心思仍然沉浸在今日一事里,反省是自己太过大意了,原该好生安排一番后再上演这一幕的,不该这么心急。如今反倒折了一个二夫人进去,自己一点好处没捞着。

    看来她是低估了董家众人,她们比自己想象的难缠多了。不过,这个疑问只是被压了下去,只要他日找到有力的证据,依然还是有希望扳倒老四媳妇的。此事,要不要去商议一下,多年前的旧事,凭自己的力量怕是难以查访

    王爷从净房出来,解着外衣的扣子,故意踱到王妃侧面,试图引起她的注意,而王妃浑然不觉,支着下巴对着烛火发呆。

    王爷重重咳了一声,才惊醒了王妃,她快步上前伺候王爷脱衣,还嗔道:“王爷也不叫妾身服侍,怎么自己动起手来”

    “我看你在发呆,就没有叫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王爷随口问着,却暗暗观察王妃的神色。

    王妃手指抖了一抖,眼神一黯,强笑道:“没什么,就是讶异二弟妹今儿不对劲,会不会是身子真的不好”

    “也有可能。不过不管如何,她今儿都闹得太过分了,还得罪了董家,母妃是不会轻易揭过此事的。明儿进宫,车马都安排好了吧,府里的事交给谁”平时不注意王爷也不发觉,这般一注意就发现王妃的确有些不大对,她的话似有位二夫人开脱的嫌疑,这不是一个当家主母应该说出来的话啊。

    “都好了,五弟妹明儿不进宫,家里的事让她先照应着吧,而且还有三弟妹呢。”王妃扶了王爷坐下,为他蓖头,又道:“没想到董夫人是这么个温婉可亲的人,自咱们两家结亲,我还是头一回见她呢,都说她身子不好不大出来走动,今儿看着倒是不错呢。”

    王爷从镜子里看着王妃浅淡的笑意,不经意地应道:“是啊,估计是这两年休养有了效果,何况子女得意,心情一好,身子就好了。”

    王妃不意王爷会这般回答,愣了半刻,笑道:“这倒是,老四媳妇出嫁,她大哥考取了功名,董家二小姐也有了着落,董夫人是放下了大半的心事。董夫人真是个大方宽厚的人,瞧他们家杜姨娘就对她十分恭敬。”

    王爷只作没听出她话里的深意:“这与方氏对你尊敬是一样的理,没什么好怪的。”

    王妃两次碰壁,方觉得有些不好,偷偷观察王爷面色,却没看出什么来,只得止住了这个话头,不敢再提起。可在床上却没有安眠,一直翻来覆去想着,琢磨着明儿进宫倒是好时候。

    杭天曜领着华辰在书房凑合了一晚,风荷与董夫人安顿在内室。母女两人在床上,风荷虽然满心想问,可是始终不肯开口,怕伤了董夫人的心;但若不问清楚,日后势必还会被人利用此事来打击自己,她需要知道内幕,才能调查出真相来。

    这些年,为了以免董夫人伤心,她们所有人都是绝口不提当年之事的,以至于风荷只知道大概,不明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老爷会怀疑自己母亲。

    而董夫人,也在经历着心里挣扎,这件她想忘怀却永远忘不了的事,是不是有必要告诉女儿呢,她才能早早做好防备,不会受人欺负。

    望着女儿安静乖巧的样子,她的心再次酸楚胀闷,落下泪来,揽了风荷在怀,低声啜泣道:“风荷,是娘不好,又连累了你。”

    “娘,我是你的女儿,不管别人怎么想,在我心里你都是我最好最美的娘亲。”她依在她肩窝处,柔声说道。

    董夫人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滚落而下,喃喃道:“好,娘今儿把什么事都告诉你。”

    风荷惊讶地看着董夫人,劝道:“娘,过去的事就让她过去吧,咱们都不想了。”

    董夫人含泪强笑着去摸她的面颊,说道:“你不用安慰着我,那些事是不会就此过去的。而且,我也不伤心了,你都这么大了,四少爷能对你好,我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其实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我做的,我还怕说嘛。”

    风荷欲要再说,被董夫人掩住了口,她似乎看到遥远的地方有遥远的纠葛,轻声细语述说着她曾经以为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与你父亲是打小订下的姻缘,两家人也不避讳,是以我们很是熟悉,情分颇好。但我感到,老太太她并不喜欢我,当我进门后,碍于你祖父明面上还罢了,暗中时常给我使绊子。不过因着你祖父疼惜你父亲看顾,我初进门还是很顺利的开始管家。

    那年,我不意流产,后来恰逢你外祖父舅舅出事,伤心之下身子渐渐弱了下来,连续几年不曾有孕。老太太以董家子嗣为由,替你父亲纳了杜姨娘进门,我也不好拦,何况想着杜姨娘一个女孩子孤苦伶仃的,跟着你父亲总比跟着外人强些。你父亲对杜姨娘自然不及待我好,可我这心里终不是滋味,偶尔也与他闹闹别扭。后来,杜姨娘先生下华辰,我随后就怀了你。

    因我身子受过亏,一直没有大好,怀你是有一定危险的,加上杜姨娘没多久又怀了凤娇,我心里不舒服,时常抑郁。谁知因为这,生你时竟是早产,闹了一天一夜放把你平安生下来。

    你生得玉雪可爱,又是嫡出,十分得你祖父与父亲喜爱。加上抚育得好,身子不错,与一般正常出生的孩子不差。我们一家三口过了一段短暂的宁静幸福的生活。

    你祖父年轻时在战场上受了不少伤,尤其胸口受过重伤,年纪一大病痛也多,没多久就去了,临走前还放心不下你,谆谆嘱咐。甚至要求你父亲,假如我日后没有子嗣,便给你招赘,让你继承董家血脉。

    在你五岁那年冬天,事情发生了。

    我身边有个大丫鬟,跟了我许多年,暗中与账房一个先生好了,把我瞒在鼓里,其实这一切,都是她们一早就设计好的,只是为了将戏演得像一些,才把那丫鬟拉下水去的。

    我赏赐给丫鬟的贵重首饰衣物等等,最后都落到了账房先生手里,成为她们手中的证据。而丫鬟有一次胆大包天,居然将账房先生带进了内院,带到我的院子附近。就是这次,被老太太你父亲带人抓住了。而以你的聪敏,应该能想见,她们抓住的自然不是丫鬟与账房先生,而是我与账房先生,其实我当时什么都不知道,被人引了过去。

    随后,账房先生挨打不过,招认与我私通数年。丫鬟也背叛了我,将一切推倒我身上,以图脱罪。你父亲起初还不信,后来账房先生提到你,说你根本不是你父亲的女儿,而是他与我生的。回想那时,我真是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她们的血,她们对付我就罢了,还要把你一并除去,你还只是个孩子啊,有什么妨碍他们的。

    我怀你时请脉的太医被带了来,还有稳婆,指认说我其实并非早产,只是买通了他们欺骗你父亲。你生在十月二十七,早产两月,我是三月份时怀的你。而他们硬说我二月份就怀了你,那时候你父亲奉命去边城巡视了几个月,根本不在京城,直到三月初才回来的。

    我辩无可辩,你父亲终于相信了他们手中的证据,认为你不是他的女儿。他恨透了我,但到底念在夫妻情分上,给我留了颜面,将事情压制下去,容下了我也没有要你的性命。所以,我可以怨他恨他,但你不能,他始终还是心里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