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学生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青帮起源(解说篇)

    (七百字,免费让大家欣赏,本篇属于解说篇,不喜欢的可以不看!别说灵语不厚道!)

    “我cao,大出血了!今天豁出去了!五个美女啊!我来啦!”那名小弟就是个活宝,一听大头的话,马上露出了一种得瑟的眼神,提着砍刀就朝着楼梯的位置冲。

    秃鹰现在的脸色很难看,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千名小弟竟然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还剩下二三百,越看越心惊。

    “丫的,天门的实力实在是太可怕了!”秃鹰这个时候突然感觉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不应该和林枫作对,不应该想要天门的利益。

    后悔?晚了!的确,现在已经晚了!秃鹰从做出暗杀林枫的那个决定的时候,就从来没想过失败的后果,也没想过自己会被天门打压的这么凄惨。

    本来秃鹰还想坚持一个晚上,等明天山口组的人来了再说,现在看来,别说一晚上,恐怕一个小时都不可能坚持!

    天门小弟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到鲜血并没有晕眩的感觉,只有满脸的兴奋。

    “杀出一条血路!我要出去!”秃鹰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必须离开这里才能有一线生机,赶紧大喝一声,求生的欲望让他发挥出了超人的潜能。

    冲出去?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起来,简直难如登天,现在整个一层基本上都已经被天门小弟占领了,青帮小弟只剩下不到二百人,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鲜血。

    秃鹰手提一把砍刀,从二楼冲了下来,丫的,这小子毕竟是从小弟一点点的混上来的,身手不错,看矫健的步伐,大头就知道,这个人很难缠。

    “丫的,我来!”大头此时已经杀红了眼睛,盯着秃鹰喝道。

    “小心点!”小弟在一旁赶紧让开路,对方是老大,当然要老大出面摆平。

    青帮,真正的名字是:清帮,这个帮会源起时值清雍正年间,因清朝立国之初履履征战,再加上阿哥们之间的皇位争夺战争,待传位雍正皇朝时国库便已空虚,南北贫富差距立现,历代史中,凡民饥则国必乱,雍正皇帝深明此理,将问题综整入理并召来众国策大臣相商对应之道,从吏治大加整顿清查亏空,将以往铸银所余耗损由地方运用之税赋,全部归公管理,史称火耗归公,再继而取消人头税而改行摊丁入地,扩大垦田面积,首重农务,为养清廉官吏之风,创设军机处,并革除满清旗主制度,将西南区少数民族的土司削除,改土归流。

    雍正是个以农务为先的皇帝,在史上记载,他同时也是个严苛至极的皇帝,大兴农务以降,自必然得大设天下粮仓,畅通粮运之道,综观中华大地,南米北麦,雍正厉行改革前的运输管道,以走旱路为主,中华大地地大物博,旱路行走着实不易且风险居多,于是在雍正年间,大出皇榜由钦差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

    当时,杭州有三位异姓昆仲好友揭皇榜愿受此任,并结为异姓兄弟。这三位依年岁长幼 而分,长者姓翁单名岩,字福明,道号德慧,江苏常熟人,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鼓楼街,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河南少林寺习艺,雍正二年加入天地会;次者姓钱单名坚,字福斋,道号德正,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迁居河南,经商,雍正二年随翁祖加入天地会;最年幼者姓潘单名清,字宣亭,道号德林,浙江杭州武林门外哑叭桥人(有的野史将三人写为翁麟、钱保、潘安)。

    此三位清帮的祖师爷,均因受教于罗祖教下,此外,长房翁祖出自少林,且罗祖教下本源自禅门,为追本溯源,因此清帮同时也供奉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传道亦传禅以宗教立帮。三位清门祖师于雍正四年揭下皇榜,创立粮运之道,水路运粮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这段航程,建设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而其中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

    十七世纪时,训民必先教民,古时候的通识教育并不普及,宗教的力量及劝人为善的理念,对于约束帮众行为,则是最好规律法条,而这半帮指的即是承传祖训,修行修身传教传道的香火船,此为兰山半帮,帮主为潘房三十六弟子中的顶山门(众弟子中排行中间者)弟子姚玉字清,杭州人士,道号文铨,后代称为姚祖。

    清帮虽为翁、钱、潘三位祖师所创,然草创之初,翁、钱二位祖师爷先后仙逝,潘祖独撑大志,与门下弟子共同订定家规法则,劝戒帮众修德论道,将一帮市井船夫,治理的有条有序。

    满帮是良才,强调师带徒的体制,帮中大小以字辈论之,严然是个大家族,并设立家庙,凡入帮者,不论何姓,一旦入帮,均为潘家子孙,因此不仅仅是入帮会,而是入家族,且不论何字班辈,一师皆为师,一徒皆为徒,受四方长辈恩下,也使得青帮有别于其他帮派会社,师徒兄弟间感情特别亲切。

    乾隆三十一年,潘祖于运粮时在凤林闸下仙逝,由潘祖开山门弟子王降字相阳,浙江杭州西门外人,及关山门弟子萧玉德,字明新,苏州府昌门外人,扶柩回杭州武林门外,是为王祖及箫祖,因此後,清帮对于各师父领下的开山门、关山门弟子均特别敬重。

    此外,潘祖仙逝之时,有第五代文字辈弟子王培玉,字蓝田,道号文功,直隶通州坝人,当时仅进过小香,清帮称为一脚门内一脚门外,由众师兄帮他上大香开法后(清门规矩,师父若过舫(往生),其门下弟子若未上大香或开法者,可由顶山门弟子主香代师执行,唯不可代师再收徒),其守墓终日,纯诚哀恸不已,饮食不思,数日后随潘祖仙逝,清帮为念其护主忠诚,又因其为糟船舵工,在职上他系全船安危于一身,故封其为护法小爷,于香堂门傍供奉,永做记念。

    清门中为记念这些祖师,则称为三老四少,三老分为前后三老,前三老指的是金、罗、陆祖,后三老为翁、钱、潘祖。四少即为:朱、刘、黄、石,四个讲道庵室所出学生,分别为翁祖讲道的朱寺庵、钱祖刘寺庵、潘祖黄寺庵、护法小爷石寺庵。四庵代表为:翁祖弟子黄泉,钱祖弟子石士宝,潘祖弟子萧玉德,最特别的则为石寺庵,诚上所述,护法小爷开法不久便已仙逝,哪来的弟子?所以石寺庵弟子其实指的是领帮行运,护祐全帮的总领帮主,或是护祐清帮有功之人,意为培养忠义护主之风,在潘祖之后,为文字班宿庆祥领帮,故石室庵弟子以宿庆祥作为代表。

    继潘祖之后,众推宿庆祥领帮行运,帮隔数代后,乃至清咸丰四年,太平天国之乱,皇粮遭毁,无法承运粮务,至此後,清帮主要经济命脉断绝,后至清光绪十二年,一百二十八帮半,仅余六大帮头,而最后这六帮,接续传承家运,至光绪二十七年民运改为官运,不再行运江河,昔日千船万旗大江飘的景象,从此之后正式走出历史,指为粮船不开,雀杆不点头,因此後期的清帮弟子,均在陆上行走四方,又称为旱码头入会。

    有人认为,清帮是洪门的一支派,其实不然,但确有传说翁、钱二位祖师均乃洪门/天地会会员,且创帮之始,很多成员出身洪门也甚有可能。

    虽然清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青帮组织是拜师 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清帮组织比洪门更严密,规矩更复杂,于是也更加秘密。

    因此有言道:“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

    倾向于行会性质的清帮并未如洪门般强调反清复明,但多少也认同这一思想,提倡“替天行道”。

    由于清帮并未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所以洪门一度将其当作叛徒,严禁洪门会员转投清帮,称“由清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清,剥皮抽筋。”。

    但为了避免冲突,两派仍多称“清洪一家”,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指洪门、清帮、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

    尤其清代后期,不少清帮弟子也开始反清,两派逐渐减少敌对。

    现在的清帮基本上销声匿迹,就连当时风头最劲的洪门,都从江湖上消失,只不过,这些传说中的帮会其实还残留在我们中间,从原本的黑道产业逐渐发展出了白道的生意。

    秃鹰,就是现在清帮的成员,清帮现在的总部位于上海市,并且成立了公司,股票上市,应经进入了正规化。

    秃鹰等几个清帮的金牌打手在各地成立了青帮,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林枫的天门和青帮今天一战,必将牵扯到上海的青帮总部,甚至能牵扯出许多不曾露面的黑道大亨。

    (上面这些属于常识性的东西!既然看黑道的书籍,必须要了解黑道的事件与各大传说中帮会的结构起源,也许名字上不会太好听,但是历史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放心,后面会把这些字数补上,算是免费给大家看!)

    “来吧!”大头紧紧的盯着秃鹰手中的砍刀,眼神阴冷。

    “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秃鹰的厉害!”秃鹰手中的砍刀一下子翻转,朝着大头直接刺了过来!

    “你妈的!”大头一声咒骂,砍刀,本来就是砍人的,前面没有刀尖,可是秃鹰这小子竟然用砍刀刺人,明显脑子有病。

    “嘿嘿!”秃鹰的脸上挂着阴笑,手腕不停的灵活翻转,一把砍刀被他当作了军刺使用,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呲啦!”大头的衣服被挑出一道口子,殷红的鲜血随着细细的伤口渗了出来。

    原来,秃鹰手中的砍刀是经过特殊加工的,锋利异常,就算是本来平缓的刀尖,都已经被开刃,大头一开始根本没有注意到,一时不查,吃亏了。

    “老大!你妈的!”后面一个天门小弟一见大头受伤,马上冲了上来,照准秃鹰就是一刀。

    “找死!”秃鹰的脸上出现了一种轻蔑的神色,对着这名小弟同样刺出一刀。

    “噗!”宽大的刀尖一下子切进小弟的肩膀,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

    “嘿嘿,今天让你祭刀!”秃鹰的手上力道猛然一加,这小弟整条胳膊从肩膀部位整个的被切掉。

    “啊!……!”小弟疼痛的在地上打滚,脸上写满了不甘,这样的伤痛死是死不了,可是一条胳膊没了,也就算是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