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字体: 16 + -

第268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求订阅)

    公司想要发展,店面营业之外,连锁经营需要配套的部门协助,但小公司想招聘到合适的人手不容易,哪怕吕冬高薪招聘,专业人才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比如吕冬需要专门管理业务部门的营运好手,这样的人不好找。

    从公家单位出来的人,要么吕冬瞧不上人,要么人瞧不上这样的小公司。

    最合适的,其实在肯德基或者麦当劳里面,像什么太东省的大区经理之类的就不错,但吕冬短时间内跟人扯不上关系。

    吕氏餐饮公司的业务部门,暂时除了徐曼之外,吕冬又找到另一名人手,吕振林介绍过来的人。

    这人来自马家村,以前在平城卫生局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工作,性子太直太硬,单位混的不如意,多次反映食品安全问题与领导起冲突,小鞋穿过无数次,最后坐了冷板不说,因为得罪的领导太多,导致同事都不待见。

    今年干脆办了内退手续,四十多岁的年纪养在家里闲得慌,想找个活干干。

    吕冬找他来专门负责采购货物和店面食品质量把控。

    常汉林确实做了质量保证,但这种保证想要生效,进货方就要做好质量管控。

    还有从市场上进的各种肉类,老马作为老食品管理,半辈子都在跟劣质食品搞斗争,很多食品搭眼一看就能发现问题。

    就目前的社会食品卫生和主管部门的大环境,老马这样较真的人,想要混得开太难。

    大家伙都得过且过,上面有专项行动就紧一阵,没有就松一阵,你一个人整天举报这个,去查处那个,不招人烦才怪。

    平城也是个县城,小县城这种地方,谁跟谁扯上关系太容易,你要查的人说不定就是同事或者领导熟悉的人。

    在这种单位,想要做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

    但吕氏餐饮作为私人公司,吕冬不需要老马与公司的人处好关系,直接对他负责就行。

    就现阶段来说,想严控品质,打造口碑,也需要这样一个人。

    与此同时,吕冬又招聘到一名前台,负责日常接待与内部杂务等工作。

    这名叫做薛天的女孩是旅游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本来上半年就去了泉南某家旅行社公司,小姑娘遭遇到上级的骚扰,这年代连找地方投诉都找不到,干脆离职来了这边。

    之前她就给吕氏餐饮公司做过兼职,发过彩页和优惠卡,认识乔卫国和杜小兵。

    目前这个阶段,用熟肯定比用生好。

    还要找的营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企划等等,只能慢慢来。

    太东这个地方,最为优秀的人才,不在行政事业单位,就在学校国企里面。

    不孝有三,无编制为大,这样编制大过天的社会大环境下,小公司想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急也急不来。

    甚至不是高薪能解决的。

    毕竟一家公司想要健康发展,不可能无限制给人开高薪。

    人力资源和营运,吕冬暂时一肩挑;财务部在招会计,目前钱峰是光杆司令;采购商务与配送调度好点,徐曼与苏小山搭班子。

    吕冬把乔卫国从店面调出来,以后专门负责培训。

    当然不是培训武林高手和散打之类的,而是厨房制作流程。

    三项业务的厨房事宜,除了吕冬这个创立者之外,乔卫国是最熟的。

    卫国同学这人最讲究规矩,做人做事都按照规矩来,三项业务的厨房制作,不需要操作人员搞灵感爆发啥的,按照既定流程的规范化操作尤为重要。

    火锅、麻辣烫和西式快餐,针对的都是大众化人群,规范化操作带来的统一口味,更利于市场推广。

    其他像公司泉南方面的业务联系,主要由杜小兵负责。

    与基层部门打交道,大伊万出马。

    另外,大伊万和娜塔莎会继续兼任公司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吕冬负责的事更多,创业阶段,艰苦奋斗,一个人当俩人使很正常。

    普通人创业,没几个简简单单就成功的。

    因为大学城和吕春等众多方面的关系,吕冬面对的困难已经很少了。

    吕冬精心维护的社会关系网,一直在发挥作用,一块警民治安联防共建单位的招牌,挡住无数有乱七八糟想法的人。

    杨烈文亲自剪彩和数次过来视察调研,拦住无数吃拿卡要的手。

    县证携委员的身份,保证没人敢轻易起心思,青照乃至泉南范围内,足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刚到九月下旬,又有好消息传过来。

    吕氏餐饮有限公司列入大学城创业扶持名单之后,正式通过税务减免审核,能够获得与合资企业类似的优惠待遇。

    大学城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扩张,西边的拆迁征地进行的如火如荼,新的地块完成征迁之后,吕氏餐饮公司可以申请建厂用地,管委会方面会有优惠补贴。

    再就是无息贷款正式批了下来,总计六十万元的无息贷款预计一周内就能到账。

    不止是吕氏餐饮公司,还有其他几家业务不错的新公司,同样获得了大学城管委会的政策扶持。

    大学城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中小型公司进驻。

    吕氏餐饮公司所在的创新港二号楼,仅仅从九月份招商到现在,就有二十多家公司进驻。

    八楼也不再是吕氏孤孤单单一家公司,还多了一个代理mp3、cd机和录音机的公司,以及卖保健器材的生物科技公司。

    吕氏餐饮在大学城的第三家店,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独立出来的吕氏火锅店,力争十月初就能开门营业。

    这也是创新港的第一家餐饮店铺。

    就便捷式餐饮来说,吕氏餐饮公司在大学城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先手。

    与中高档次的酒店不同,吕冬旗下的店面,做的就是普通人大众业务,不做对公接待,这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这年头,没有非常硬的关系,不能碰对公接待业务,大城市可能好点,小地方的很恐怖。

    哪怕资金流足够充沛,被吃到倒闭也不算稀罕事。

    当然,关系够硬的话属于另一回事,很快就能完成资金积累。

    曾经吕冬刚刚开山寨炸鸡店时,斜对面有一家海鲜大酒店,背靠某个部门,专门做豪华接待业务,短短两年时间,老板积累数千万资金。

    同样是打白条,老板凭借过硬的关系,将白条玩出花来。

    比如八百块钱的条子,老板敢在中间加字或者数字。

    这一点不算啥,最厉害的是人板能顺利从欠债单位领出钱来。

    那利润高的,别墅豪车呼呼的买。

    钱来的容易,又不懂得低调,随着背后靠山倒台,老板也被清算,最终进去了。

    省大创新港的火锅店,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周边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港的上班族,南边学府文苑和北边新世纪家园两个大型小区的居民。

    这天,苏小山开着厢货,从乔家村南边的水泥厂仓库,将火锅店的桌椅和其他设备全都运了过来,装修队的工人过来卸车。

    两台冻肉切片机也运到了厨房里面。

    吕冬几个人一起搬进去,放在大厨房预留好的位置。

    老马过来看一眼厨房朝外一面的钢化玻璃,对吕冬说道:“开放式的厨房,对卫生管理和人员管理要求极高。”

    吕冬说道:“我们管理做好了,一切放在顾客眼前,顾客花钱花的放心,吃火锅吃的也安心。”

    老马已经挨着看过吕氏餐饮所有店面,实话实说:“我接触的私人饭店,能长期严抓卫生的,只有你们。“

    吕冬笑了笑:“是咱们。”

    老马不苟言笑:“对,是咱们。”他又说道:“味道不错,环境又好,让我来吃饭,我也愿意来。”

    火锅店面积非常大,营业面积二百平,算上厨房等配套,整体面积超过240平。

    店里设立两个餐饮自助区,到时提供自选酱料搭配,以及免费的当季瓜果。

    火锅的涮肉,主要采用市场采购,内部切卷,以钢化玻璃隔开的开放式厨房,能让顾客看到自个点取的食物取制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一种营销方式,做好管理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

    火锅店的员工,会从县城麻辣烫火锅店调过来一部分,然后招聘一部分,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

    下午三点多,汉林食品加工厂又来送货,老马汇合徐曼,赶去位于地下停车场的仓库

    宋娜下了课,给吕冬打个电话,从东南边的体育学院正门找过来。

    看着火锅店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和调整,她来到吕冬身边,问道:“忙没忙完?”

    吕冬看了眼还在摆桌的工人,说道:“没啥事了。”

    宋娜拉着他去个安静的地方:“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啥事?”吕冬好奇:“说就行,还跟我客气。”

    宋娜笑起来:“我想在学府文苑买套房子。”不等吕冬问,她就解释道:“我爸妈一个腰不好,一个腿不好,山里湿气大,这眼看着就要冷了,回去住腰腿疼还得犯,继续住在货栈二楼也不是事,不如直接买套房子,他们住起来也方便,等天气暖和了,他们愿意回去住就回去住,愿意在这就在这,随便选。”

    “最好买一套。”吕冬直接说道:“这里离你老村又不远,啥时候想回去随时都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