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集 天意
第38集 天意
“看到没有?”一个牧民打扮的人拿着望远镜,指着山下远处说道,“那就是他们的飞机场。”
他的身后七八个人,都是当地牧民或农民打扮。牧民就是哈萨克人,农民就是维族人或汉族人。他们每人都腰挂弯刀,有的还背着步枪。在那个说话的牧民身后,站着武炎彬。
武炎彬接过望远镜,也从林木间向山下远处望去。
天山的山坡缓缓的延伸下去,直到几公里的远处,地势才基本平坦。树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草原,还有点点闪光的水泡子。
迪化机场就在那里。这个机场还是人民卫队第一师刚来的时候修建的。现在连机场周围的了望塔、机枪地堡,也都是那时候明军修建的。只不过,现在都插上了苏军的红旗,停满了苏军的飞机。
十四格格一身哈萨克牧女打扮,戴着面纱。她接过望远镜,往下看了一阵子,摇头说道:
“不行,太严密了。唉,那些了望塔还是我们修建的。早知道不弄那么多了。走。”
她一挥手,武炎彬和几个当地人都跟着她,消失在了密林里。
一行人在山林里走了一个来钟头,来到一处山坳里。这里搭着几座原木窝棚,十几个人有的在生火做饭,有的在缝补,有的在擦枪、磨刀。
而除了外面的十几个人。几座窝棚里还有十几个人。连同刚回来的七八个人,这里一共四十来人。
这是一股当地的抵抗力量,可以说是游击队。
三天前,向小强、十四格格和武炎彬借助“演员”身份混了出来。武炎彬偷了一头毛驴,让向小强坐着,三个人跑出了迪化城,在一户牧民家里借宿了下来。
这户牧民刚刚被苏联人没收了牲畜,已经活不下去了。而且这户牧民就是兄弟两个,都是光棍,无牵无挂。他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上天山投奔游击队。向小强他们大喜过望,连忙表示他们也正在找游击队。
两个牧民虽然是哈萨克族人,但是北疆和迪化一带汉人是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一般都会说汉语。这对牧民兄弟二话不说,马上拍胸脯,愿意带她们去找游击队。
这些被逼得起来反抗的队伍,其实大部分都是本乡本土的,和当地的农民牧民相互都认识,也经常靠牧民们传递消息、送食物等等,都是熟门熟路。果然,第二天一早,两个牧民卷了铺盖,带上锅子和刀子,带着向小强他们上山了。没费多少周折,只爬了山半天的山,就找到游击队的营地了。
向小强多亏了有毛驴坐,要不然就他这还没好透的伤势,非要命不可。
……
在一间窝棚里,向小强躺在羊皮上,看着正在缝补衣服的老阿訇。当初很惊喜的是,这个老阿訇也在游击队里,似乎还成了类似精神领袖的角色。老头一身白袍,包着头巾,留着长胡子,瘦瘦的,慈眉善目的,和蔼而充满力量的目光……
啊!多像**啊!
这三天中,每天的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老阿訇都要为全体队员诵经领拜,这些游击队也会跪下,朝着圣城麦加的方向祈祷。不管当时正在干什么,有多忙,一天五次,雷打不动。
这一切都让武炎彬和十四格格很开眼界,但是却让向小强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多像塔利班游击队啊!
多亏了这位老阿訇,向小强等三人也才成了游击队中的贵客。老阿訇是知道他和十四格格的身份的。现在,他们已经成了这支游击队的精神寄托。游击队知道向小强是一支强大军队的首领,而这支军队也是和苏军有血海深仇的,是要把苏军赶出他们的家乡的。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也和苏军一样,是有坦克、有飞机、有大炮的。
这两三天,每天晚上大家都围着火堆,听向小强等三人讲外面的世界。向小强把大明说的强大异常,似乎推平苏联只是时间问题。
而十四格格却从另一个角度去说。她把向小强说成了大明帝国说一不二的将军,而且整个大明帝国,只有向小强是极力主张和苏军打到底、收复北疆的。其他朝中大臣都是胆小鬼,只要向小强不回去,他们就会和苏联求和、把北疆丢给苏联永远统治下去的。而只要向小强能回去,大明就能举全国之力和苏联死战,而苏联撑不了多久的。
这样一来,整治游击队也都盼着向小强的伤势赶快好起来,然后想办法帮着他逃回去。
……
现在,十四格格他们探查回来了。情况很不乐观。山下的机场被苏军看得相当严密,看来是混不进去。只能晚上再去看看了。不过,晚上想必也希望不大。
但是,想逃到明军控制区,不用飞机又能用什么呢?
十四格格也坐在窝棚里,坐在向小强的铺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边说着:
“苏联人倒是没有增加什么设施,基本上还是我们原先修建的那些。不过,我们原先修建的就是为了防范偷袭的,可以说是密不透风了。看,这里停放的都是双发轰炸机,大约有一个中队,十几架。没有看到战斗机。这说明苏联人已经把迪化这里当后方了。至少是半后方了。”
向小强点点头,叹道:
“双发轰炸机,作战半径至少有六七百公里,机场一般都是放在后方的。而战斗机航程短,机场一般都是靠近前线些的。最近几天我们也没看到有炮击或者轰炸吧?你们猜,现在战线在什么地方?”
十四格格用树枝继续在地上画着,沉吟道:
“不好说。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台。不过,根据轰炸机机场的位置来看,战线可能在哈密地区,或者更往东。……甚至可以说,苏军究竟向东推进到哪里,完全取决于斯大林的胃口有多大,而不取决于我军的抵抗力度。现在是战争初期,我们仓促应战,又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运力。这些天估计和苏军交战的部队,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来运输军队和补给,更没有平板汽车来长途运输坦克。而苏军的坦克,我们看到的主要是bt-7。那种快速坦克明显比我们的坦克更适合长途奔袭。他们的机动性太好了。”
“还有数量,”向小强叹道,“我们不论是飞机还是坦克,在数量上都不如他们。”
……
就在此时,外面有人喊叫起来。武炎彬钻进窝棚,喊向小强和十四格格出来看。
两人莫名其妙,但向小强也想出去透透气了。他让武炎彬扶着,慢慢地走出了窝棚。
好几个人都站在高处,向远处指指点点,大声说着什么。他们说的都是当地民族语言,向小强听不懂。他让武炎彬扶着他,吃力地爬除了山坳,站到一道山坡的高处,向北边望去。
远处的天际间,出现了一条土黄色的线。渐渐的越来越粗,很快就变成了一道上连接天、下连接地的黄幕。
“那是什么?”
向小强眯着眼睛问道。
十四格格的脸色慢慢变了。她轻声说道:
“大人,忘了在张掖和酒泉遇到了什么了吗?”
向小强“啊”了一声,马上说道:
“沙尘暴!”
紧接着,他脑中一亮,很有天分地说道:
“沙尘暴能掩护我们潜入机场!等到天黑,又刮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管他什么探照灯也好、机枪堡也好、了望塔也好、狗也好……都他妈一点作用发挥不出来!”
“看到没有?”一个牧民打扮的人拿着望远镜,指着山下远处说道,“那就是他们的飞机场。”
他的身后七八个人,都是当地牧民或农民打扮。牧民就是哈萨克人,农民就是维族人或汉族人。他们每人都腰挂弯刀,有的还背着步枪。在那个说话的牧民身后,站着武炎彬。
武炎彬接过望远镜,也从林木间向山下远处望去。
天山的山坡缓缓的延伸下去,直到几公里的远处,地势才基本平坦。树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草原,还有点点闪光的水泡子。
迪化机场就在那里。这个机场还是人民卫队第一师刚来的时候修建的。现在连机场周围的了望塔、机枪地堡,也都是那时候明军修建的。只不过,现在都插上了苏军的红旗,停满了苏军的飞机。
十四格格一身哈萨克牧女打扮,戴着面纱。她接过望远镜,往下看了一阵子,摇头说道:
“不行,太严密了。唉,那些了望塔还是我们修建的。早知道不弄那么多了。走。”
她一挥手,武炎彬和几个当地人都跟着她,消失在了密林里。
一行人在山林里走了一个来钟头,来到一处山坳里。这里搭着几座原木窝棚,十几个人有的在生火做饭,有的在缝补,有的在擦枪、磨刀。
而除了外面的十几个人。几座窝棚里还有十几个人。连同刚回来的七八个人,这里一共四十来人。
这是一股当地的抵抗力量,可以说是游击队。
三天前,向小强、十四格格和武炎彬借助“演员”身份混了出来。武炎彬偷了一头毛驴,让向小强坐着,三个人跑出了迪化城,在一户牧民家里借宿了下来。
这户牧民刚刚被苏联人没收了牲畜,已经活不下去了。而且这户牧民就是兄弟两个,都是光棍,无牵无挂。他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上天山投奔游击队。向小强他们大喜过望,连忙表示他们也正在找游击队。
两个牧民虽然是哈萨克族人,但是北疆和迪化一带汉人是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一般都会说汉语。这对牧民兄弟二话不说,马上拍胸脯,愿意带她们去找游击队。
这些被逼得起来反抗的队伍,其实大部分都是本乡本土的,和当地的农民牧民相互都认识,也经常靠牧民们传递消息、送食物等等,都是熟门熟路。果然,第二天一早,两个牧民卷了铺盖,带上锅子和刀子,带着向小强他们上山了。没费多少周折,只爬了山半天的山,就找到游击队的营地了。
向小强多亏了有毛驴坐,要不然就他这还没好透的伤势,非要命不可。
……
在一间窝棚里,向小强躺在羊皮上,看着正在缝补衣服的老阿訇。当初很惊喜的是,这个老阿訇也在游击队里,似乎还成了类似精神领袖的角色。老头一身白袍,包着头巾,留着长胡子,瘦瘦的,慈眉善目的,和蔼而充满力量的目光……
啊!多像**啊!
这三天中,每天的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老阿訇都要为全体队员诵经领拜,这些游击队也会跪下,朝着圣城麦加的方向祈祷。不管当时正在干什么,有多忙,一天五次,雷打不动。
这一切都让武炎彬和十四格格很开眼界,但是却让向小强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多像塔利班游击队啊!
多亏了这位老阿訇,向小强等三人也才成了游击队中的贵客。老阿訇是知道他和十四格格的身份的。现在,他们已经成了这支游击队的精神寄托。游击队知道向小强是一支强大军队的首领,而这支军队也是和苏军有血海深仇的,是要把苏军赶出他们的家乡的。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也和苏军一样,是有坦克、有飞机、有大炮的。
这两三天,每天晚上大家都围着火堆,听向小强等三人讲外面的世界。向小强把大明说的强大异常,似乎推平苏联只是时间问题。
而十四格格却从另一个角度去说。她把向小强说成了大明帝国说一不二的将军,而且整个大明帝国,只有向小强是极力主张和苏军打到底、收复北疆的。其他朝中大臣都是胆小鬼,只要向小强不回去,他们就会和苏联求和、把北疆丢给苏联永远统治下去的。而只要向小强能回去,大明就能举全国之力和苏联死战,而苏联撑不了多久的。
这样一来,整治游击队也都盼着向小强的伤势赶快好起来,然后想办法帮着他逃回去。
……
现在,十四格格他们探查回来了。情况很不乐观。山下的机场被苏军看得相当严密,看来是混不进去。只能晚上再去看看了。不过,晚上想必也希望不大。
但是,想逃到明军控制区,不用飞机又能用什么呢?
十四格格也坐在窝棚里,坐在向小强的铺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边说着:
“苏联人倒是没有增加什么设施,基本上还是我们原先修建的那些。不过,我们原先修建的就是为了防范偷袭的,可以说是密不透风了。看,这里停放的都是双发轰炸机,大约有一个中队,十几架。没有看到战斗机。这说明苏联人已经把迪化这里当后方了。至少是半后方了。”
向小强点点头,叹道:
“双发轰炸机,作战半径至少有六七百公里,机场一般都是放在后方的。而战斗机航程短,机场一般都是靠近前线些的。最近几天我们也没看到有炮击或者轰炸吧?你们猜,现在战线在什么地方?”
十四格格用树枝继续在地上画着,沉吟道:
“不好说。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台。不过,根据轰炸机机场的位置来看,战线可能在哈密地区,或者更往东。……甚至可以说,苏军究竟向东推进到哪里,完全取决于斯大林的胃口有多大,而不取决于我军的抵抗力度。现在是战争初期,我们仓促应战,又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运力。这些天估计和苏军交战的部队,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来运输军队和补给,更没有平板汽车来长途运输坦克。而苏军的坦克,我们看到的主要是bt-7。那种快速坦克明显比我们的坦克更适合长途奔袭。他们的机动性太好了。”
“还有数量,”向小强叹道,“我们不论是飞机还是坦克,在数量上都不如他们。”
……
就在此时,外面有人喊叫起来。武炎彬钻进窝棚,喊向小强和十四格格出来看。
两人莫名其妙,但向小强也想出去透透气了。他让武炎彬扶着,慢慢地走出了窝棚。
好几个人都站在高处,向远处指指点点,大声说着什么。他们说的都是当地民族语言,向小强听不懂。他让武炎彬扶着他,吃力地爬除了山坳,站到一道山坡的高处,向北边望去。
远处的天际间,出现了一条土黄色的线。渐渐的越来越粗,很快就变成了一道上连接天、下连接地的黄幕。
“那是什么?”
向小强眯着眼睛问道。
十四格格的脸色慢慢变了。她轻声说道:
“大人,忘了在张掖和酒泉遇到了什么了吗?”
向小强“啊”了一声,马上说道:
“沙尘暴!”
紧接着,他脑中一亮,很有天分地说道:
“沙尘暴能掩护我们潜入机场!等到天黑,又刮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管他什么探照灯也好、机枪堡也好、了望塔也好、狗也好……都他妈一点作用发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