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人生
字体: 16 + -

03.巡视书店

    中秋节到了,马东庆本想去买几块月饼来表示一下他也过节了。但走到他住处旁边的街道时,原本很热闹的街,原本每天都能听到小商小贩吆喝赚钱的声音,而今天完全没有,万人空巷,静的有点可怕,就好像掉根针都能听到声音的样子。他走在街道上,有些不适应。大概是因为中秋节的缘故,大家都回老家团圆了。而马东庆今年没有回家,这时他想起了应该给爸妈打个电话。他特意找了个比较热闹的地方,调整好心情,面带微笑的打起了电话,“喂,妈,中秋节快乐呀!”

    “中秋节快乐,儿子,你咋没回来呢?”他妈很关切的说,神情似有点失望。

    “我这边这两天正忙着找投资人,他说明天要见我,所以我就回不了家了,你也跟我爸说下,家里都挺好的吧。”

    “好,都挺好的,我和你爸的身体也都挺好的,你不用担心,好好干你的事业,我们啥都不懂,帮不了你什么忙,只能你自己在外面闯了,真不行就回来。”他妈嘱咐道。

    “妈,我在北京挺好的,不需要你们帮忙,你儿子能行的,放心吧,等我融到资就有钱了。”他假装着他很好的样子。

    “那就好,你自己在那边也注意身体,别总熬夜。”

    “好的,妈,我还有事,就先不聊了,有时间再打给你。”

    “好的!”马东庆就挂了电话,似乎是在风的催化下,眼里好像泪珠在打转,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或多或少的说了些谎话,不是他不想回家,只是图书社太忙,根本没时间回去。再一个原因就是囊中羞涩,为了运转书店和开发网上书城的项目,他银行卡里没有超过一万的时候。他每天就这样忙碌着,好像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期间虽然他又预约了肖小平多次,但终究还是没有结果。大概是肖小平觉得他的书社还不够规模,业务量不多。可肖小平哪里知道马东庆要说的不是现在的书社,而是他的网上书城项目。好在他已经与几个小有名气的作家签订了出版合同,也有部分学校的出版业务,这样保证了业务量,也能够勉强维持书社正常运转和自己的温饱问题。

    生活似乎在跟马东庆开玩笑,该来的不来,不想发生的却发生了。一天,马东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要收购马东庆的网上书城项目。马东庆楞了一下,他潜意识里好像记得没和别人说过他有这个项目呀,怎么会有人知道呢。他接过电话,满脸狐疑的问,“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个项目的,我记得没告诉过别人呀。”

    “我是从一个朋友那知道的,我那个朋友认识一个叫郑阳的胖子,说是从他那知道的。”

    “哦,这样呀!”

    没等马东庆继续说,就听到电话那头,“我以前在国外的时候在亚马逊上买过东西,觉得还不错。也觉得未来中国肯定会有综合性网上购物商超,虽然你的项目是一个书城,但我还是想看看这个项目怎么样?你们做出来,我买断这个项目怎么样?一口价,30万。”

    “等等等等,我没说要卖呀。再说你凭什么出30万,你评估过我的项目吗?”马东庆皱着眉头好像很不乐意的说。

    “据我那个朋友说,你们最近项目正处于搁浅状态,一直没钱运转,我买了马上就能运转,我们能达到双赢,你考虑考虑呀。”他轻描淡写的说。

    “你别想了,我是不会卖的,你别有这个心思了。”电话那头还不死心,又说“50万可以吗,价钱好商量。”他又试图还了还价。但马东庆毫不犹豫的说,“你会卖你的孩子吗?”就这样那边也死心了,没了声响。

    就在这一天,大约是中秋过后的第三天,马东庆因为前几天连续出差比较累,就在沙发上睡了一会。睡醒后,两眼朦胧,踉踉跄跄的走向窗户,打开窗户,一阵清风吹过,随之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顿时让马东庆觉得清爽无比,脑袋也是清醒了许多。思路大开,正想要回去继续工作,转而又想到自己已经有好多天没去下面书店了,不知道经营的怎么样。趁着天好,也好去巡视一下。于是整理好文件,出了办公室。因为节省几个银子,他选择坐地铁去巡视了。地铁上一个中等个子的二十岁左右的男生在背着吉他唱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从默默无闻到有人喜欢......”,听着歌,马东庆好觉得这小伙子唱出了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然后他又觉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那点梦想不断的奋斗,摸了摸口袋,还有5个钢镚,于是没吝惜手里的散碎银两,给了这个小伙子5个大银元,因为他觉得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马东庆在北京共经营了四家书店。其中,图图书店是最早的一家,这个店是他毕业刚到北京就开了。当时还是他和祝婷婷一起看店的,那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客户了。因为在学校旁边,主打复习资料和考试资料,还有一些励志图书。想到这,马东庆不免有些感伤。不一会就到了书店,看到很多学生在选学习资料,也有极个别的人在站在拐角处看书,以免影响到别人选书。

    还没走进书店就问刘娅,“最近书店生意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什么书比较受欢迎?”一股脑的他问了很多问题,搞得刘娅都不知道怎么作答,好在丫头比较机警,“生意还行,也没什么具体困难,就是缺少公务员图书,给张叔打电话说了,但现在书还没有弄来。”,刘娅也一股脑的回答了他,她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圆圆的脸蛋,额头下两道月亮似的细眉,睫毛长长的,但有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小姑娘很勤快,也很会来事,在这书店得心应手。不仅锻炼了自己,每月还能有份额外收入,虽然不多,但每月开销不用向家里要。刘娅嘴里的张叔是马东庆的合伙人,主要负责书社的内务。还没说完,就看到有人需要结账,刘娅一边忙着收钱,一边和马东庆交谈着。“哦,怎么会搞不到呢?”,他眉毛紧皱,眉宇之间好像画了一个问号,自言自语道,接着又对刘娅说:“这个问题我会尽快落实,老张怎么回事,也没和我打个招呼,还有什么其他的困难吗?”“其他的也没什么了,我们都能搞定。”刘娅回道。“那好,那再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吧,张芳什么时候来?”。“她已经在路上了,我待会有课,她来替我。” “哦,好,那好好干,但别耽误上课,你们的工资马上就会发,干好了回头给你们加奖金,那我走了。”“好的,老板!”,刘娅会心的一笑。马东庆虽然钱不多,对员工还是挺慷慨的,只要干的好,就有奖金。张芳也是图图书店的员工,和刘娅一起管理书店。这个书店,马东庆没怎么担心,第一地理位置好,学校旁边,不愁客源;其次主打书籍也正好迎合了顾客需求。马东庆出了书店就给张峰打电话,问了问公务员图书的问题,这才了解到是前段时间打印机出现问题,现在已经搞定,马上就有书了。

    他又去了图图儿童书店、智慧书屋和静心吧。儿童书店开在了幼儿园旁边,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光顾,但每天买的不是很多,倒聚集了不少人气。静心吧呢,在商场的一楼。这个书店还有一个特色,提供咖啡,可是要付费,不然这里的顾客不得多的数不过来。因为有咖啡倒是吸引了不少顾客,每天有些人商场逛累了,来到静心吧要上一杯咖啡,拿起一本书,在书桌前静读,也是商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空间不是很大,只有20个席位,看着生意还凑合。这几个书店最担心的是智慧书屋,最糟糕的也是智慧书屋,几乎没什么客人,原因就是地理位置有点偏,没什么读者,这让马东庆很懊恼。马东庆准备把这个智慧书屋挪一下地方,心里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