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龙游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fri sep 16 16:39:32 cst 2016

    第四十九章 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帝都,常安。

    皇城中,这一朝皇帝刚刚成年,贤王便向他辞去摄政王的职务,将一切事情都交由新帝来处理,不在参与朝堂中的事情,除了皇帝召见和亲自委派的事务。其余时间给便在自己的府上过着悠闲的生活。

    而这新帝自从接手事务以来所有事务都从轻处理,但却仅仅有条,关爱苍生,深受百姓爱戴。一切事务处理的原则围绕着“仁”。百姓们都称这朝天子为仁皇。

    这天,北方嘉兴关的事情报到了帝都。仁皇看着眼前的文书,眉头紧皱。他能够意识到这次北羯的入侵不同以往,似乎是要打破长久以来的和平。北羯惦记大夏的疆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夏羯实力的悬殊,使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加之狄赤臣所率领的嘉兴军曾将其逼进大漠不敢南下,在其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可如今北羯却突然进攻,明显是早有准备,并且狄赤臣在文书中还提到需要术士来对抗他们,这一切都说明,现在北羯的实力已经不同往日。

    仁皇放下文书,命人去将贤王和莱国公寇凖请来。在这等待的时间里,仁皇思考着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会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会让多少百姓失去亲人,让多少将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赈济灾民所花的金钱是小事,可如何抚平这战争给百姓的心里所带来的创伤。

    年迈的老人要体会儿子的死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又怎是可以轻易抹平的。年轻的**要体会丈夫的死亡,新婚别离,又会是怎样的痛苦。尚在襁褓中的孩童,喃喃学语,“父亲”这两个字还不会说,就在也没有父亲了,没有了为他或她遮挡风雨的人。鳏寡孤独,又会增加多少,这个国家又会怎样。仁皇想到这,仰起头,看着屋顶,长叹了一口气。

    片刻后,贤王和莱国公寇凖都来到仁皇的书房,两人先向仁皇行礼,仁皇将嘉兴关送来的文书给他们两人看。贤王和莱国公看完后,也同样的眉头紧皱,北羯突然挑起战事,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预兆,而且狄赤臣在文书中强调这次北羯来犯不同往日,这使两人心里很是焦急。

    贤王说道:“皇上,我们应该马上加紧准备,战事已经开始,嘉兴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能失守,并且还应该广泛召集术士应对羯人,调动嘉兴关附近的军队和粮草,支援他们,确保嘉兴关万无一失。”

    莱国公寇凖说道:“皇上,贤王说的没错,只是当务之急,但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嘉兴关失守,羯人便可长驱直入,进入我大夏腹地,到时候我们的百姓必将遭受屠戮,我们还要将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能让我们的百姓受到战争太多的伤害。百姓,是国之根本,绝对不能受到伤害。”

    仁皇思考着贤王和寇凖的话,片刻后,说道:“父王和寇相说的有道理,明日早朝父王来参加,共商反羯之事!同时,你们两人开始着手这件事,并且开始筹划,这场战争,绝不能输!”

    翌日,早朝,仁皇说道:“如今北羯犯朕疆土,伤朕子民,诸位应团结共御贼寇,守住这大夏的河山。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说道:“臣在。”

    仁皇说道:“即日清点国库,准备战时所需的粮饷,保证前线供给稳定,使朕大夏将士有浴血奋战的能力。”

    户部尚书说道:“诺,臣必当竭尽心力。”

    仁皇说道:“兵部尚书,积极组织百姓参军,保证参军的将士的质量,有良将必要举荐。”

    兵部尚书说道:“臣遵旨。”

    仁皇说道:“工部尚书,积极准备城楼修建,确保城池安稳,可御敌寇。”

    工部尚书说道:“臣遵旨。”

    仁皇说道:“吏部尚书,准备考核官吏,提拔有才之人,文者,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武者,不畏生死,冲锋陷阵,万军当先。护朕大夏安稳。退北羯敌寇。”

    吏部尚书说道:“臣领命,即可便开始考核官吏。”

    仁皇点点头,接着说道:“寇相,赵相,你们二人准备整理文书,助朕处理战事事务。”

    寇相,赵相,两人接旨。仁皇说道;“父王,从今日起,开始入朝,处理战事事务。”

    贤王接旨。突然,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进大殿,说道:“启禀皇上,前方战报,嘉兴军覆灭,嘉兴关失守。”

    当听到这一消息,群臣震惊,仁皇大怒,右手狠狠地拍打在桌子上,站起来说道:“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仁皇走下台阶,大声说道:“宣召全国军侯如今,朕要这北羯用命来弥补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宣召帝军,不日随朕出征!”

    当仁皇说完,群臣跪倒,齐声说道:“皇上万金之躯,九五之尊,不可轻易离开帝都,冲上前线。帝都不可无君。”

    仁皇说道:“朕意已决,贤王接旨,现封摄政王,代朕坐镇帝都!”

    说完,贤王接旨,仁皇不顾群臣反对,离开了大殿,准备出征。

    下朝后,贤王随仁皇来到后殿,贤王说道:“皇上,您真的不能前往前线,如果您出什么意外,我大夏国就完了。”

    仁皇说道:“父王,我不能看着自己的子民在前线浴血奋战,而我却只能坐在这常安城中,等待消息传来,看着自己的百姓死伤,而我却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什么,我于心不安,我也不能原谅我自己,我身为皇帝,就必须去承受这一切,忍着痛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替我的子民抵挡风雨,让他们可以安稳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必须去。如果我回不来了,父王,就由你来做着皇帝,替我继续保护我的子民。能保护我的子民,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我毕生最大的心愿,我希望父王,您能够成全。”

    贤王听完仁皇的话,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同意仁皇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