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坐而论道
佐藤竹下带来的清酒,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应该是属于特级清酒。
日本清酒,原本就是借鉴华夏黄酒的酿造之法酿制,酒精度数也和黄酒一样,一般只有十几度。但是,这种酒的后劲颇大。所以,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从居酒屋出来的人醉倒在路边。
坐在一旁的慧子见几人已经饮完,就准备站起来继续给众人倒酒。
就在这时,只见清亮透明清酒从原本排放在她面前的酒瓶中突然涌出来,然后分成四股,犹如喷泉一样,凌空缓缓地流向佐藤竹下、李经纬等四人的酒杯。
一时间会客厅中酒香四溢,清新怡人。
由于佐藤竹下做的离酒瓶很近,在他杯中的酒斟满以后,原本流向他酒杯的那股细流,又缓缓地流回到瓶口的位置,与流向李经纬三人的清酒融合在一起。
很快,李经纬三人的酒杯也满了。三股细流慢慢地融合在一起,流回到了酒瓶。
看到这一切,站在童四海等人身后的一众洪门弟子更是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想到了科幻大片中的情节。同时,他们心中的担忧也更甚,他们以为这又是佐藤竹下这个日本人弄出来的。
就连坐在佐藤竹下身边的慧子,这是也是一脸傲娇的神色,她觉得这么高明的做法,肯定只有自己的师傅才可以做到。
唐疾风和童四海的修为高于慧子等人,倒是感觉到这是李经纬隔空为几人斟酒。
佐藤竹下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但是内心里已是翻起了惊涛骇浪。就刚才李经纬所展示的这一手,他也能做到,但一定没办法做的如此圆润自然。这表明,至少在气力的控制上,眼前的年轻人要更为高明一些。
佐藤竹下推测,如此年轻就有这么高深的修为,那李经纬必定是来自某个大门派或者隐世家族。看来今天的挑战,恐怕不会顺利。
不不过他依然有信心。武道一途,修为高深并不代表实战经验也丰富。就李经纬的年纪来看,在实战经验方面必定不如自己。所以,对战之时,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想通了这些,佐藤竹下的心情又平复下来。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对李经纬三人举杯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李桑这一手果然高明,佩服!”佐藤竹下朝李经纬说道。
坐在他旁边的慧子闻言,顿时大惊失色。她一直以为在李经纬只是跟着唐疾风等人来长见识的,没想到居然有这等功力。她之前虽然看不透李经纬的修为,但也不认为他比自己高明多少。不过现在看来,与自己相比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刘远山等洪门弟子听到佐藤竹下这么说,一时有些发蒙,不过随即就转过神来,顿时觉得信心大增,看向李经纬的目光,也是充满了崇拜。
“佐藤先生过誉了!”李经纬淡淡地答道。他这所以替几人凌空斟酒,也是应了那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一声痴迷武学,但是于武道一途,仍旧是初窥门径罢了。有些想法想向李桑请教一二。”佐藤认真地说道。
在之前对李经纬说话时,他都是称他为‘年轻人’,现在改口成为‘李桑’,表明对李经纬非常重视,已经平等相待。
而且,佐藤竹下说是要‘请教’李经纬,而不是交流,也说明他非常的坦诚,对武道的追求比较纯粹、执着。事实上,佐藤竹下的心境提升以后,对名利等身外之物看到相对淡了。他认为武道修行无先后,达者为先。
不过,在洪门弟子看了,佐藤竹下的做法,在根子上还是出入日本人崇拜强者的心态。也正是因为李经纬展现了比他高明之处,所以才会说要请教李经纬。
李经纬听佐藤竹下这么说,心中非常敬佩。从年龄上来看,这佐藤竹下是李经纬的长辈。但是,他却能够说出请教这两个字,但就这一点来说,就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的。
他当下也是不敢托大,恭敬地对佐藤竹下说道:“请教二字实在不敢当!佐藤先生但有所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佐藤竹下想了一下,说道:“我一直觉得武道修行,就是一生的苦修,而苦修就意味着寂寞。你年纪轻轻,正值人生的美好时光,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的?”
佐藤竹下的话,让李经纬觉得很是意外。如果是放在几个月之前,他虽然十几年如一日的打太极拳,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修行。而且,他大部分精力都是在忙于学习、科研,也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处于苦修的状态。
他苦笑了一下,如实地答道:“佐藤先生,说出来您可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我从小就跟外公学习打太极拳法,但是十几年下来,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武道修炼。”
“直到两个多月以前,我外公病危,我急着赶回华夏,在机场遇到唐爷爷,受他的点拨,我才侥幸突破步入了无我境。此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在修炼太极功法。但是,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觉得修炼就是一场苦修。”
“即便是现在,平时我依然是忙于自己的工作,修炼太极功法依然是每天早上的固定锻炼而已。实事求是地讲,我从没有刻意修炼武道。所以,您觉得武道修行是一场苦修,其实我从未体验过。”
李经纬在说这番话时,言辞恳切,实事求是地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修炼情况。
佐藤竹下可以看出来,李经纬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情况。但是,这与他自己的经历完全不同。从小时候跟师傅学习开始,他便被教导要专注武道修行,切不可耽溺于世俗事务。这让他一时有些茫然。
看到佐藤竹下似乎有些茫然,李经纬接着说道:“以前,我和外公一起四处游历,曾经遇到过一些隐世修行的高人,也遇到过在尘世中修行的人高人,并未听闻过隐世和入世之间孰优孰劣。所以,我觉得可能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在李经纬看来,佐藤竹下的人生阅历要远比自己丰富。所以,李经纬觉得自己不可能教导他。在交流的过程中,只能忠于自己的本心,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至于要解决佐藤竹下的疑问,他认为自己目前还做不到。
“红尘乱心啊,怎么能入世呢?”佐藤竹下似是在喃喃自语,又似是在询问什么。
“在平静的湖泊中投入一颗石子,就会泛起涟漪,而且涟漪可能会波及整个湖面。但是,最终湖面仍会归于平静。湖仍旧是湖。”李经纬说道,“不经历红尘,又怎能知道心之所往。有时候不是红尘乱心,而是要透过红尘找到自己的本心。”
“《六祖坛经》记载有一则关于禅宗祖师慧能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慧能游历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有风吹幡动,两名僧人争辩是风动还是幡动。一名僧人说是风动,另一名僧人说是幡动。慧能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究竟是外物影响修行者的心境,还是修行者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呢?“
“那修行者的本心又是什么呢?”佐藤竹下又是问道。
“老子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修炼的是太极之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希望能够为人处世能顺应自然,圆润通达。”李经纬说道。
他略一沉吟,又接着说道:“不过,每个修行者的追求可能不同。有人追求天下无敌、唯我独尊,有人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也有人追求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但是,这些可能都不是修行者应该追求的‘道’,这是在某一阶段想达到的人生目标罢了。”
“那什么又是‘道’呢?”佐藤竹下追问道。
坦白来说,李经纬也不清楚什么是‘道’。他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武当的张龙乘老爷子,但老爷子也只是说出来自己体会,并没有明确说什么是‘道’。后来,他也去查了一些典籍,但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原本就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通过从这些典籍中进行研究,李经纬倒是对‘道’有了一些理解,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些明悟。他思虑片刻,说道:
“《清静经》有云,‘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老子在《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从这些典籍来看,‘道’生天地万物。”
“但是,《道德经》里还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又是不可名状之物。我也曾经问过一个前辈,什么是‘道’?当时那位前辈告诉我,'大道至德,自然无为'。"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自己周围的景物焕然一新,身处其中,有一种从容宁静、和谐圆融的感觉。所以,虽然我也不清楚什么是‘道’,但我却知道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我后来思虑再三,或许自己追求的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那如何实现自己的‘道’呢?”佐藤竹下执着地追问道。
“每个人对‘道’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实现‘道’的方式呢?”李经纬答道,“《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是常说的,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我觉得,每人都对‘道’的理解可能不同,追求自己‘道’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但终极‘大道’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
“正如‘道’不可道一样,可能实现‘道’的方式也不可道。要实现自己的‘道’,就是要遵循自己的本心,可这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所以,佐藤先生的问题我也无法回答。”
李经纬对于没能回答佐藤先生的问题,并没有觉得难堪或者不自然,而是坦然告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佐藤竹下这一次沉思良久,忽然哈哈笑道:“我明白了!”
李经纬闻言,心中却是知道,佐藤竹下根本没有明白。他只是从一个漩涡进入了另一个旋涡。
旋即,佐藤竹下站起身来,手掌向上翻开,指向院中的演武场说道:“李桑,请!”
李经纬也是伸手做出同样的姿势,说道:“佐藤先生,请!”
日本清酒,原本就是借鉴华夏黄酒的酿造之法酿制,酒精度数也和黄酒一样,一般只有十几度。但是,这种酒的后劲颇大。所以,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从居酒屋出来的人醉倒在路边。
坐在一旁的慧子见几人已经饮完,就准备站起来继续给众人倒酒。
就在这时,只见清亮透明清酒从原本排放在她面前的酒瓶中突然涌出来,然后分成四股,犹如喷泉一样,凌空缓缓地流向佐藤竹下、李经纬等四人的酒杯。
一时间会客厅中酒香四溢,清新怡人。
由于佐藤竹下做的离酒瓶很近,在他杯中的酒斟满以后,原本流向他酒杯的那股细流,又缓缓地流回到瓶口的位置,与流向李经纬三人的清酒融合在一起。
很快,李经纬三人的酒杯也满了。三股细流慢慢地融合在一起,流回到了酒瓶。
看到这一切,站在童四海等人身后的一众洪门弟子更是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想到了科幻大片中的情节。同时,他们心中的担忧也更甚,他们以为这又是佐藤竹下这个日本人弄出来的。
就连坐在佐藤竹下身边的慧子,这是也是一脸傲娇的神色,她觉得这么高明的做法,肯定只有自己的师傅才可以做到。
唐疾风和童四海的修为高于慧子等人,倒是感觉到这是李经纬隔空为几人斟酒。
佐藤竹下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但是内心里已是翻起了惊涛骇浪。就刚才李经纬所展示的这一手,他也能做到,但一定没办法做的如此圆润自然。这表明,至少在气力的控制上,眼前的年轻人要更为高明一些。
佐藤竹下推测,如此年轻就有这么高深的修为,那李经纬必定是来自某个大门派或者隐世家族。看来今天的挑战,恐怕不会顺利。
不不过他依然有信心。武道一途,修为高深并不代表实战经验也丰富。就李经纬的年纪来看,在实战经验方面必定不如自己。所以,对战之时,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想通了这些,佐藤竹下的心情又平复下来。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对李经纬三人举杯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李桑这一手果然高明,佩服!”佐藤竹下朝李经纬说道。
坐在他旁边的慧子闻言,顿时大惊失色。她一直以为在李经纬只是跟着唐疾风等人来长见识的,没想到居然有这等功力。她之前虽然看不透李经纬的修为,但也不认为他比自己高明多少。不过现在看来,与自己相比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刘远山等洪门弟子听到佐藤竹下这么说,一时有些发蒙,不过随即就转过神来,顿时觉得信心大增,看向李经纬的目光,也是充满了崇拜。
“佐藤先生过誉了!”李经纬淡淡地答道。他这所以替几人凌空斟酒,也是应了那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一声痴迷武学,但是于武道一途,仍旧是初窥门径罢了。有些想法想向李桑请教一二。”佐藤认真地说道。
在之前对李经纬说话时,他都是称他为‘年轻人’,现在改口成为‘李桑’,表明对李经纬非常重视,已经平等相待。
而且,佐藤竹下说是要‘请教’李经纬,而不是交流,也说明他非常的坦诚,对武道的追求比较纯粹、执着。事实上,佐藤竹下的心境提升以后,对名利等身外之物看到相对淡了。他认为武道修行无先后,达者为先。
不过,在洪门弟子看了,佐藤竹下的做法,在根子上还是出入日本人崇拜强者的心态。也正是因为李经纬展现了比他高明之处,所以才会说要请教李经纬。
李经纬听佐藤竹下这么说,心中非常敬佩。从年龄上来看,这佐藤竹下是李经纬的长辈。但是,他却能够说出请教这两个字,但就这一点来说,就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的。
他当下也是不敢托大,恭敬地对佐藤竹下说道:“请教二字实在不敢当!佐藤先生但有所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佐藤竹下想了一下,说道:“我一直觉得武道修行,就是一生的苦修,而苦修就意味着寂寞。你年纪轻轻,正值人生的美好时光,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的?”
佐藤竹下的话,让李经纬觉得很是意外。如果是放在几个月之前,他虽然十几年如一日的打太极拳,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修行。而且,他大部分精力都是在忙于学习、科研,也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处于苦修的状态。
他苦笑了一下,如实地答道:“佐藤先生,说出来您可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我从小就跟外公学习打太极拳法,但是十几年下来,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武道修炼。”
“直到两个多月以前,我外公病危,我急着赶回华夏,在机场遇到唐爷爷,受他的点拨,我才侥幸突破步入了无我境。此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在修炼太极功法。但是,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觉得修炼就是一场苦修。”
“即便是现在,平时我依然是忙于自己的工作,修炼太极功法依然是每天早上的固定锻炼而已。实事求是地讲,我从没有刻意修炼武道。所以,您觉得武道修行是一场苦修,其实我从未体验过。”
李经纬在说这番话时,言辞恳切,实事求是地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修炼情况。
佐藤竹下可以看出来,李经纬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情况。但是,这与他自己的经历完全不同。从小时候跟师傅学习开始,他便被教导要专注武道修行,切不可耽溺于世俗事务。这让他一时有些茫然。
看到佐藤竹下似乎有些茫然,李经纬接着说道:“以前,我和外公一起四处游历,曾经遇到过一些隐世修行的高人,也遇到过在尘世中修行的人高人,并未听闻过隐世和入世之间孰优孰劣。所以,我觉得可能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在李经纬看来,佐藤竹下的人生阅历要远比自己丰富。所以,李经纬觉得自己不可能教导他。在交流的过程中,只能忠于自己的本心,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至于要解决佐藤竹下的疑问,他认为自己目前还做不到。
“红尘乱心啊,怎么能入世呢?”佐藤竹下似是在喃喃自语,又似是在询问什么。
“在平静的湖泊中投入一颗石子,就会泛起涟漪,而且涟漪可能会波及整个湖面。但是,最终湖面仍会归于平静。湖仍旧是湖。”李经纬说道,“不经历红尘,又怎能知道心之所往。有时候不是红尘乱心,而是要透过红尘找到自己的本心。”
“《六祖坛经》记载有一则关于禅宗祖师慧能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慧能游历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有风吹幡动,两名僧人争辩是风动还是幡动。一名僧人说是风动,另一名僧人说是幡动。慧能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究竟是外物影响修行者的心境,还是修行者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呢?“
“那修行者的本心又是什么呢?”佐藤竹下又是问道。
“老子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修炼的是太极之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希望能够为人处世能顺应自然,圆润通达。”李经纬说道。
他略一沉吟,又接着说道:“不过,每个修行者的追求可能不同。有人追求天下无敌、唯我独尊,有人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也有人追求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但是,这些可能都不是修行者应该追求的‘道’,这是在某一阶段想达到的人生目标罢了。”
“那什么又是‘道’呢?”佐藤竹下追问道。
坦白来说,李经纬也不清楚什么是‘道’。他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武当的张龙乘老爷子,但老爷子也只是说出来自己体会,并没有明确说什么是‘道’。后来,他也去查了一些典籍,但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原本就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通过从这些典籍中进行研究,李经纬倒是对‘道’有了一些理解,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些明悟。他思虑片刻,说道:
“《清静经》有云,‘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老子在《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从这些典籍来看,‘道’生天地万物。”
“但是,《道德经》里还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又是不可名状之物。我也曾经问过一个前辈,什么是‘道’?当时那位前辈告诉我,'大道至德,自然无为'。"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自己周围的景物焕然一新,身处其中,有一种从容宁静、和谐圆融的感觉。所以,虽然我也不清楚什么是‘道’,但我却知道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我后来思虑再三,或许自己追求的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那如何实现自己的‘道’呢?”佐藤竹下执着地追问道。
“每个人对‘道’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实现‘道’的方式呢?”李经纬答道,“《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是常说的,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我觉得,每人都对‘道’的理解可能不同,追求自己‘道’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但终极‘大道’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
“正如‘道’不可道一样,可能实现‘道’的方式也不可道。要实现自己的‘道’,就是要遵循自己的本心,可这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所以,佐藤先生的问题我也无法回答。”
李经纬对于没能回答佐藤先生的问题,并没有觉得难堪或者不自然,而是坦然告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佐藤竹下这一次沉思良久,忽然哈哈笑道:“我明白了!”
李经纬闻言,心中却是知道,佐藤竹下根本没有明白。他只是从一个漩涡进入了另一个旋涡。
旋即,佐藤竹下站起身来,手掌向上翻开,指向院中的演武场说道:“李桑,请!”
李经纬也是伸手做出同样的姿势,说道:“佐藤先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