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落伞
字体: 16 + -

去去回回,何处览群山

    sat mar 05 21:14:32 cst 2016

    百里城

    从未怎么离城三世子要离城。成了这几天百里城除了二世子行走天下归来的重大事情。

    每日悠闲无事的人都选择在城门边的茶馆喝茶下棋。一睹世子殿下离城时的阵仗,是数百血气冲天的环龙卫开路,以席卷天下之势,让秦字旗随着他肆意飘扬在北疆中州地带。还是坐在雪羽流光宝马车上,俯望城门外的那些所谓的诸门流派,一振马鞭,长笑间奔袭千里。

    百姓闲时无事的时候,都喜欢往街上走,有闲钱时给家中的孩子买件颜色亮丽的小衣服,就可以逗的小心肝开心半个月了。看到隔壁还未出嫁的小娘子,就会笑笑打声招呼,说不定下次还能过去帮别人说下媒,又是一桩好姻缘呢。如果看到一些官宦子弟,也是增脸的,饭后吹嘘自己曾和哪位照过脸,虽然人家没把你当回事,但好歹也见过不是。说不定还能见到哪位世子殿下,更是可以笑开颜。

    如今三世子殿下即将离城的消息传遍了每一个角落,虽没传遍整个天下。但北疆和中州的各门各派却都是知晓了。都在等着这位出城。不说如何,但要探测到这位的具体方位。万一来到自家地方,还不知晓,一但招惹上……后果不敢设想。

    由记得当年的逍遥宫,世间的传奇大派,万年流传,虽有低谷,但从未断绝,让江湖仰起鼻息的存在。十年之前,却被人打上山门,甚至被生生劈断主峰!若非大长老沈沧海一眸扫苍穹,一念百花开,靠宗门气运,重回返璞境,与陆川封约战二十年后。可能如今的逍遥宫就要封山退隐了。

    …………

    百里城最繁华的街是北定街,饭后,百姓都会来这散心,这里有人们最喜欢的戏楼。一枚铜币,就可以看一晚上,如果阔绰点的,再花三枚铜币,烫壶小酒,一碟花生,配上戏子的咿呀,精彩时丝毫不吝啬的喊上一声‘好’,真是绝了!还可以随便寻个板凳,去听那评书人描述的天下,想象那个刀光剑影的江湖。你骂我一句,就拔剑砍杀千里的剑客,每当评书人说起当年世子殿下与逍遥宫的那一战,一个个身穿汗衫的汉子们都坐在酒肆楼梯上,挤的楼道都不能通行。精彩时都会大吼一声‘好’,噼噼啪啪的鼓掌。江湖与天下离百里城太远,想象不到,可世子殿下都一起住在这个城里,说不定以前还见过呢。

    孤凤楼是北定街最大的酒楼,也是百里城最大的酒楼。很有名气,那些将门子弟最喜欢来这边喝酒吃饭,虽说价格贵,饱餐一顿得要一两银子,顶的上老百姓一个月的伙食了,但这酒菜还真值这个价,里面的厨师都是中州大酒楼的一把手。纨绔们去一次还继续去,没钱的往家里老头子的抽屉里摸摸,总能找到些许碎银。回家顶多也就是面壁个三五天,出门了就继续跑这边浪。就连三世子殿下也是三天两头往这边跑,每次过来那些杂役都是笑的咧不住嘴。成了这座酒楼的最大恩客。

    一身白袍的梅落生摘去了紫金冠,只以单纯的白玉簪束住长发,更显得潇洒风流,清秀非凡。慢行在人流拥挤的北定街中,不经意间又在孤凤楼招牌建筑的牌坊处停住。不看门口欢迎的小厮,径直走进孤凤楼。

    酒楼里原本极大的噪声随着梅落生的迈入的脚步夹然而止。各种酒客和纨绔公子哥们的一致看向百里城这位天字号公子哥,随后传来各种酒水不小心撒在由上等沉香木铺成的地板的声音。

    梅落生对此见怪不怪,不理众人的惊异,直入后院,找到种植清一色牡丹的独院,推门而入。

    以前梅落生是酒楼里最大的恩客,这间静雅小院是掌柜专门为他修建的。虽许久没来,但可以看出小厮每天来这里打扫,桌角与玉石上无一丝灰尘。

    满是盛开的各色花卉红绿相间,中间的玉石桌旁突兀出现一位发须皆白,身着麻衣手持一卷三字经,浑身散发书卷气的老者 出现。看着凭空诡异现身的老秀才,梅落生作辑道:‘’不知先生来此有何事。‘’。

    梅落生开始并未留心,随后被老者的气质,确切的说是气场,让心境极高的梅落生清楚,这是一位在学问上有极深造诣的老人,大儒之人,而且日常是德高望重之人,从而可以感悟天地人至理,心存浩然正气。

    ‘’老夫吴文景‘’。老人微微晗首道。

    梅落生弯腰鞠躬,恭声道:‘’我曾听闻大哥说过,城外有位先生教书育人半辈子,感悟出天地真理,成了大儒半圣,吴老先生果然跃过天机成圣,学生梅落生有礼了。‘’

    ‘’不知先生所来何事‘’。梅落生诧异着,直起身子,略带恭敬之色。

    ‘’刚才老夫从街上经过,看到一丝溃气,听闻有人道出你的身份‘’。吴文景淡淡的说道:‘’你将去城外闯荡,磨练,是一件幸事,你们兄弟几人也算是我们百里的骄傲,须知做人三六九等,修身,养性,方能治国。你的身份高贵,一些旁门左道,少接触较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要牢,可你如此压抑,不能牢固,只能将地皮撑破。‘’

    梅落生心中一禀,躬声道:‘’谢先生教诲。‘’

    吴文景淡淡的点下头,迈步走了出去。

    待老人走出后,摇摇头,笑着自语道:‘’老夫子真是老夫子,当了一辈子的先生了。教育人都已经成为习惯了,不愧是读书入圣。‘’

    梅落生心里清楚,吴文景刚才劝诫他,旁门左道少接触是让他顺其自然,不必太过压抑,吴文景一眼看出他欲入山峰之颠观赏好风光,却不甘心只览一处。梅落生在寻路,寻一处可一览群山的路。

    可是……他已经返回六次了,寻了六次路。六次回到道宫!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