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客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文道秘闻

    thu jan 14 18:55:45 cst 2016

    宁修发泄了一下内心的不满后,没有再说什么,开始讲述一些李林应该知道的东西。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当宁修停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开始的时候,李林并不能理解宁修的那种无名的愤怒。但接下来当宁修花了大半天时间给他讲述了文道的历史、文道修炼的常识、以及文宫的一些不足为人道的秘闻之后,李林有些理解了。讲完后,宁修看起来口干舌燥精神有些疲倦,李林微微有些感动。

    “今天麻烦你了,谢谢!”李林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他真的很感谢来自宁修的帮助。

    “没事儿,主要是姓石的他太不是东西了,不就宰了他一顿吗?居然还玩儿阴的,迟早要让他好看!”宁修恨恨的说道。

    闻言,李林一脸尴尬,虽然说得不是自己,但是也和他有莫大关系。他也看得出来,宁修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放在心上。

    看到李林沉默了,宁修似乎明白了什么:“时间不早了,没事的话,我就先走!有事的话也等明天去麻烦姓石的!还有,记得改天请我吃饭!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李林有些悻悻的,不过感觉舒服多了。宁修的性格很好,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藏着掖着,但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心直口快,相反和他在一起真的很轻松。对于今天认识的两个朋友,李林感到自己很荣幸。

    起身把宁修送走,李林开始整理起刚才宁修所讲的关于浩然学宫和文道的东西。

    文道源于人教,是人教教主首徒玄都法师所创,后经过历代人族先贤不断发展完整,逐渐形成了现在这个以浩然学宫为核心,各地文庙为枝叶的文道传承体系:寄于人族,守护人族。

    文道的传承发展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文道的产生,玄都法师结合人族现状成立文道;始圣孟子提出浩然正气说,并倚之成圣,成为天地间第一位文圣,揭开了文道发展的序幕;之后,祖圣文天祥归纳整理总结出了一套浩然正气修炼使用的详细典籍――浩然古卷《正气诀》,自此文道修行有迹可循,文道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士群体也逐渐成为人族中的中流砥柱;最后,心圣王阳明,改革文道传承体制,强调人族概念,知行合一,修为和品行并重,文道传承自此完整,并一直传承发展到今天。

    而文士的修炼是这个样子的:文人修人道,养浩然正气。修行正气诀,胸内聚起一口正气,始称文士,开始文道修行。养气有成,胸内聚成文心称为文生,算是真正的文士。之后文心大成,学业有成,称为学士,勉强算出师,可以自行学习。接着参悟人道,有所悟者,逐渐圆满文心,是为大儒。到最后,文道成,文心破碎,筑文宫,为文圣。。文士者,正气护体,病邪不侵;文生者,初识文道,能力初现;学士者,正文心,护人道,战邪魔;大儒者,文法初成,邪魔蔽体,诸法不侵;文圣者,文道初成,万民敬仰,万法不侵,神魔避让。文士的修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结,不敢说超越武道,但也是早已成熟。

    浩然学宫最早出现在道陨大劫之后,刚一出现就对整个人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文士传承的现世,人族实力迅速壮大,终于在中州混战中取得优势,一定乾坤,重新确立了人族天地主角的地位。而浩然学宫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迅速成长为人族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势力。

    浩然学宫护佑人族,教化万民,为人族传承壮大不遗余力,故而受万民敬仰,香火鼎盛,气运滔天。但由于浩然学宫立于人族派系之争之外,却又引得各方势力重用而又猜忌,忌惮。只是因为浩然学宫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虽历史朝代更迭不息,浩然学宫却始终屹立不倒,活跃于各朝各代。

    而浩然学宫在教学方面崇尚自由,除了统一传授正气诀外,没有统一课程,但不时会有各学派大儒、资深学士开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兴趣自由选择。浩然学宫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藏书阁,里面有各种典籍,不仅有文道方面的,甚至武道也有涉及。浩然学宫容纳百家之言,包罗万象。有儒、兵、法、医、农、工等各学派开讲,道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彼此间相互借鉴,论道发展,各有裨益。浩然学宫崇尚自由随性,绝不会强制学生做什么,但要求学生人族为本,自力更生,真知与实践相结合,不脱离于万民,敢为人先。

    浩然学宫传承久远,经久不衰,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没有什么是真正完美的,由于学宫纳百家之言,各学派各有坚持,难免会有冲突,明争暗斗,相互比较自然少不了。但由于之前各学派实力相对均衡,彼此制约,虽有争斗,但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彼此间也互有克制,没出什么大问题,甚至因为相互较量的关系,互有促进,良性发展。直到近些年,因为一些变故,使得这些矛盾愈演愈烈,逐渐脱离控制。

    在介绍具体问题之前还要普及一下文圣的实际含义。浩然学宫总领文道,在护佑人族的同时,也享受着人族气运的庇护,这种庇护具体体现就是文士在成为大儒之后可以临时借用一定的人族力量进行战斗或者一些其他形式的修炼。另一种体现就是人族圣位,对,你也可以说是文圣。其实真正的文圣分为两种,一种是悟出自己的道,天地封赐圣位。另一种就是接受先贤的道,然后领人族圣位,封圣。两者相比较自然是前者更强大,毕竟后者就算你领悟再深,还是别人的东西。但是文道发展延续这么多年,有过那么多文圣,要想提出新的道何其之难。

    至少现在浩然学宫表面的文圣大都是接受圣位成圣的,比如说文道表面上的领袖三公,太尉是袭兵道文圣,太师是法家文圣,最后的太傅甚至是因为承袭学宫宫主才封的圣。直到儒家有位天才突然崛起,凭借一己之力封圣,表面上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其实按道理来讲文道出了位真正的文圣应该是好事,但坏就坏在,这位文圣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他想要吞并其他学派,融百家于一身,使儒道成为文道唯一正统,借此突破文圣禁锢,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如果说是和平演变,不断融合,那么其他学派还可能会迫于其威势选择被动接受,毕竟那是个漫长的过程,说不准哪天别的学派也出现了文圣,那时候没有了一家独大,没准儿一切如旧。

    可是,那位文圣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于是并不买账,争锋愈演愈烈,最后甚至发展到了争斗的地步。最终,夫子站了出来,阻止了矛盾进一步扩大,并重启了术法之争企图缓解矛盾。那位文圣顾忌到夫子的神秘强大,明面上有所收敛,但是所有人都相信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手。于是大部分学派选择暂且放下矛盾抓紧人才的培养,妄图在这之前倾尽学宫之力培养出一位新文圣与之分庭抗争,而一小部分学派却选择了忍辱负重,投靠儒派,妄想得以苟存。而儒派文圣也大力培养弟子,并让他们打压其他学派天才,于是各种明争暗斗开始了。

    而今天那位言师兄就是儒派中人,虽然不是文圣弟子,但也算一个蛮出名的小天才。他们之所以来挑衅,是因为在一位杂学大儒授课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因为石千回答出色得到了大儒的高度赞扬,并允许石千可以随时去请教问题。虽然这不算什么大事,但对于那些想捧儒家臭脚或者讨某些人欢心的不得意的学子来说却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各种麻烦迎门,石大哥和宁修被搞的苦不堪言。

    其实,石千和宁修平时蛮低调的,他们入学宫,比李林早半年,基本上平时每天也就是有喜欢的课的时候就听听,没有的话就在图书馆看书,平时很少参加其他活动,最多也只是两人之间的讨论、打闹,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们,这次的事情纯属无妄之灾。

    石千和宁修现在都是刚凝聚文心不久的文生,目前重要的是,多学习,稳固文心,所以也没交多少朋友。至于这次为什么会接纳李林,宁修有点疑惑,听了之后,李林自己也有点疑惑。

    不过,想不明白,就暂且放下,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明天的事,对李林来说很重要,石千提醒过,宁修走之前也提醒了。

    按照石大哥按要求的焚香沐浴之后,李林躺在床上,想着明天的事,心里有些激动,对即将到来的文士生涯充满着期待。文道,我来了!李林心里默默的念了一句,很快的,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