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纪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朗朗书声

    sat dec 05 22:00:00 cst 2015

    三天大庆,每一名青寨族人肚子都吃得滚圆,酒泉一缸又一缸,从地下挖出来,陈酿了数年的酒泉辛辣而甘冽,有一种沁入心脾的香气。有人喝得挂在了山墙边缘,双目迷离,打着饱嗝,随后被一只大手拎起,拉了回来。

    高高的山墙之上,青勿念长身而立,手中拎着一只石罐,他俯瞰大地,篝火腾腾,慢慢熄灭,有连绵的呼噜声逐渐响起。他已经不记得,之前一次大庆是在何时了,两年、三年还是五年,这样放肆 地畅饮血泉,大口吃肉,毫无顾忌。

    双眼朦胧,青勿念嘴角含笑,看着逐渐熄灭的篝火,慢慢也陷入了沉睡之中,无想无念,乃至精神世界都封闭了,放弃了对于外界的一切感知。

    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山墙前,呼噜声如雷,一些战兵怀里还抱着石罐,血泉一滴滴落下,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三天后。

    朝阳初升,温暖的阳光落在身上,青勿念缓缓睁开双眼,他张口吐出一口浊气,精神世界重新打开,眼前的世界似乎比之前更加明亮了几分。乃至青勿念感到,精神意志也向前迈出了一小步,三日沉睡,洗去了他一身疲惫,心神圆融,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轩辕大哥,又离开了吗?勿念明白了。”

    此后,青寨又恢复了之前的气象,每日有战兵外出狩猎,有妇人酿造酒泉,老人们拄着木杖,行走在部落之中,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谈论着部落之中的年轻一辈,谁更有潜力,谁精进最快,哪家的小子体质不凡,初次修行,就贯通了不止一条筋脉,而更多的人则是在讨论那被轩辕沧月用妖族将士精血洗筋伐髓的少年――青勿念。

    诸多老人,很多都是年老的战兵,因为气血衰竭,无法搏杀,自战师中脱离,安享天年,在 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多少念想,除了亲人安好之外,最为期待的,便是年轻一辈,可以继承他们的意志,继承他们的血气,加入到战师之中,搏杀异族,守护人界大地。

    一切,没有变。

    ........

    冲进浩然长河之内轩小辕的第一感觉,便是那浓郁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纯能量,血色金色的玄力缭绕在其周身,将周围的血红色液体尽数隔绝而开,他并未完全隔绝这里的能量,而是在略作停顿之后,直接对着长河之底游荡而去。

    浩然长河,虽然从外表乍一看是一股纯银之色,内部之中的血红色液体,颇为粘稠,就如同鲜血一般,视线在这里也是变得极短了起来,甚至连游动时,都是感觉到一股不小的阻力,而且最令得轩小辕感到惊愕的,是精神力居然也是难以穿透这些血红色液体,那般感 觉,就犹如在森林中所遇见的那些诡异迷雾一般。

    “轰隆!”

    一瞬间,轩小辕的经脉仿佛燃烧起来,灼烈的血气仿佛江河浩荡,在轩小辕体内冲唰起来。

    一股强烈的血气顺着三支箭杆蔓延而上,将银白色的箭身镀成了暗红,如同染血的长矛一样,锋芒毕露,散发出最危险的感觉。

    这三根箭的目标是――轩小辕。

    “唰唰唰!”

    一只手抓住了这三个飞速而来的不速之客。

    那是一只人的“手掌”!

    轩小辕从没有看过这样的“手掌”。手掌上肌肉早就枯萎、糜烂了,只余下组成手掌枯骨,微微的伸着,抓住三根箭矢后摊在那里,一动不动。

    每一个看到这只手掌的人,都能够感觉得到它生前的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恐怖力量。

    它虽然已经寂灭了无数个世纪,但其中的力量依然没有寂灭,仿佛随时都能复活过来,像生前一样猛然握紧,然后爆发出惊天动地、鬼哭神嚎的力量!

    “咝!”

    轩小辕猛抽了一口气,猛然回过神来,脸色苍白了不少。只那么一会儿,他就感觉整个人的灵魂都被吸进去,差点都移不开目光。

    轩小辕惊叹不已。

    在这只手掌上,他看到了“武道”中一种极致的力量。这是任何“武者”都难以抵挡的“诱惑”。

    “嗡!”

    一种冰冷而坚硬,仿佛钢铁一般的触觉从手指传来,轩小辕悚然一惊,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居然握住了那只奇异、萎缩的手掌。

    “这是怎么回事?!”

    轩小辕大吃一惊,他明明记得自己根本没有伸出过手掌,为什么突然就抓住了这只手掌。

    “这只手掌……有古怪!”

    轩小辕感觉到了一种危险,下 意识的就想收回手掌,然而还是迟了一些――

    “嗡!”

    原本还像一团死物的手骨,突然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黑洞,散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吸力。轩小辕饱满的精神力几乎是瞬间就被吸噬一空。

    轩小辕的身体迅速颤动,一股冰冷的精神力迅速流泄而下,然而这股能量还在半路上,还没有补充到轩小辕的识海里,就再次被吸噬一空。

    一波又一波,……轩小辕识海里任何一滴的精力诞生,都被迅速的吸噬一空。它就像一个无 底洞一样,饥渴了无数个世纪一样,怎么也填不饱。

    轩小辕引以为傲的精神力居然也无法满足它的需求,一种剧烈的疼痛充斥脑袋,整个人仿佛要裂开一样。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轩小辕满脸痛苦,又惊又骇。他试图抽回手掌,但是手掌好像被粘在了上面,怎么也挪不开。

    它不止吸走了自己的精神力,而且也好像吸走了自己所有的力气,轩小辕完全使不出力量。

    “完了。太贪心了,想不到要死在这里!”

    轩小辕眼中一片绝望。

    自己终究太贪心了,对于力量太过渴求,即然没有注意到种种危险。然而说起来,就算换了其他的“武者”恐怕也是一样“中招”吧。

    没有“武者”能抵挡得了这种诱惑,而且这只手掌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在诱惑着人,操控看到的人去接触它,拿起它!

    “咝!”

    “只是有种不甘啊……”

    轩小辕脑海中闪过最后一个念头,随即轰隆一声巨响,无尽的黑暗涌来,轩小辕眼前一暗,整个灵魂都破体而出,被那股力量吸噬了进去……

    “轰隆隆!”

    无尽的黑暗扑面而来,轩小辕的灵魂仿佛疾光电火一般,被那股庞大的吸力拉向黑暗深处。

    仿佛是一刹那的时间,又仿佛是无数个漫长的世纪,浑浑噩噩之中,一股洪荒、古老、庞大的气息迎面而来。

    刹那间,无数个模糊的古老影像从脑海中掠过,轩小辕一会儿仿佛置身于一片苍凉、原始的大地,一会儿又仿佛坐在凶猛的巨兽背上,一会儿面对燃烧的幽绿 色祭坛、篝火,一会儿又好像面对无数陌生而诡异的面孔……

    所有的一切都是蒙蒙胧胧,模模糊糊,轩小辕试图分辨清楚,却什么也看不清楚,如同面对一副刚刚画完,笔墨未干,就被泼了一瓢水的山水画。

    也就是这个时候,轩小辕耳中突然听到了一阵语速微快的读书之声。

    “昔者玄石嗜酒,为酒困。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得救。三日而后释,谓其友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竟月,同饮者携酒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又明日而大爵,玄石忘其故,卒死于酒。性之所耽不能绝者,皆为玄石类也,悲夫!”

    这篇文章曾有大儒点评解析:从前有一个叫做玄石的人喜爱喝酒。有一次喝醉了,五脏如同被烧灼火烫,肌肤骨头如同被蒸煮得要断裂,没有什么药可以解救,三天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他对别人说:“我这下才知道酒可以让人喝死,我不敢再饮酒了!”过了不到一个月,他的酒友来到,劝他说:“试着少喝点酒。”于是,他喝了三杯。第二天他喝了五杯,再后一天喝了十杯,再后一天干脆改用大杯了。因为忘记了之前差点醉死的教训,最后还是因为酗酒而丢了性命。

    玄石,是一位封皇的强者,名曰酒皇。

    《小主宰》的前前传《寒云纪》说,在大秦做官的黔中,因贪贿丢官后对豢龙先生表示已吸取教训,请豢龙先生为他荐举。豢龙先生在拒绝时举了玄石酗酒例,本义是说人之“好贿”如“猫不能无食鱼,鸡不能无食虫,犬不能无食臭”一样,是“性之所耽,不能绝也。”在没有证据说明黔中已确实改过前,不再举荐是对的,但豢龙先生的依据无疑偏颇了。人是有思想、有意志的,完全可以成功地约束自己、改变自己。由古到今,像黔中这样无自制力的人确实大有人在,但能够成功戒酒、戒烟、戒毒、戒赌、戒贪的成功者也比比皆是。当然,极为不易。不过,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毅力,改变自己的不良品性就是完全可能的。人魔圣战失败后不久,轩城大儒吴语文老先生勉励处逆境同人不要灰心继续前进,特撰《人之毅》一文,其中一语直截了当,很为精彩,当为我辈终生记取,其语曰:“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书声朗朗,带动人的心灵。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轩小辕知道这文章的意思,以前在轩城时,便会有许多儒家老者讲给轩小辕听这篇文章,意思是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一会儿,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总是先用其威风施加在别人身上;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读书之声又起。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这是太古时期的封帝强者北山愚公的故事,愚公自幼固执己见,当然,也可以说是坚持不懈了,这也是其身化愚帝最主要的原因。

    当年的太古时期,人族共有两位封帝的强者,一位是代代相传的人皇――轩辕氏,另一位则是这北山愚公,当年,两位封帝强者,他们共同开创了人族最鼎盛的时期。

    ps:又是一个大概4000字的章节(算上这些废话),码字很累,求鲜花收藏。最近的情节有点卡,大家用鲜花帮我打通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