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长的太帅是灾难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能量功法无意得

    </p>

    辛无痕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母亲话中断断续续的含义,只是望着母亲发呆。</p>

    就听着母亲又自言自语:“你虽然那般对我,但我却并不恨你。想做你女人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你又何曾正眼看过?”</p>

    “你我之前,虽不认识,但我对你也心慕已久,也算是天随人愿。况且,就算只是为了无痕,我也绝不会让你名声受到一丝损伤,就让那些闲言蜚语,让我一个人承担吧!”</p>

    说完这些话,辛茹亲自动手,把那几张纸上的内容,重新眷抄了一份。</p>

    又把原来的几张纸,重新装进瓶子里,小心翼翼收藏了起来。</p>

    并让辛无痕,一定要用心学会上面写的东西。</p>

    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p>

    等他又大了些,才真正明白了那几张纸上所写的内容。</p>

    原来,这是那位叫文博的当代圣人,所写的一套激发人体潜能的修炼功法。</p>

    普通的功法,第一步是“练气”,认为体内存在的是气体。</p>

    但这个功法,第一步却是“意动”,认为人体经脉内,存在的是能量。</p>

    所谓“意动”,就是用意念和体内能量相通,和气功里面的所谓“气感”,是相同的意思。</p>

    但修炼方法却完全不同,完全靠的是意念进行沟通。</p>

    文博先生认为:“存在于人体经脉之中的其实是能量体,和气体毫不相干”。</p>

    食物在体内转化产生的气体,最后变成了屁排出了体外,对人体并无益处。</p>

    达到意动的境界之后,便是“聚能”。</p>

    所谓的“聚能”,就是汇聚能量的意思,用精神力培养体内能量,激发人体潜能。</p>

    提起这位叫文博的当代圣人,辛无痕可是太熟悉了。</p>

    他从小就听着那人的名字长大,每年他生日的那天,母亲还会带着他,大老远的,专门去给哪位文博圣人的雕像磕头。</p>

    说是会得到圣人的保佑。</p>

    对这种说法,辛无痕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保佑自己”?</p>

    自从得到了这种修炼方法,辛无痕是真信了。</p>

    原来,磕头许愿真的有用,要不然,又怎么让自己得到这种天大好事?</p>

    据说当年,不知道有多少达官显贵,想要习得这种修炼方法。</p>

    用尽了无数手段,都不能如愿。</p>

    有人甚至在哪位圣人门前,长跪不起,想要拜师。</p>

    可惜,人家就是不松口。</p>

    没想到,据说早已失传的能够开启进化之门的功法,却让自己如此轻易得到。</p>

    以后,自己可是圣人门下了。</p>

    要是说出去,经此一点,足矣让人羡慕万分,身价倍增。</p>

    那可比得到宝藏,还要贵重太多。</p>

    平时性格孤僻的辛无痕,第一次有想要和人分享喜悦的冲动。</p>

    很可惜,就算给人说,也不会有人信的,反倒会招人耻笑,认为自己异想天开。</p>

    哪位圣人又不是本地人,怎么可能把这般珍贵无比的功法,藏在后山树洞里?显然是万万不可能的。</p>

    要不是母亲亲口对他说,绝对是圣人亲笔所书,他也是万万不会信的。</p>

    再加上,自己盯着那张图看了好多天,身体却毫无反应。</p>

    无凭无据,如何让人相信,自己得到了圣人真传?</p>

    原来,当年哪位圣人,虽说创下了一套修炼精神力的功法,但练习到最后,自己却出了岔子。</p>

    他修炼的是精神力,出了差错之后,伤的就是神经。</p>

    于是,那位圣人的大脑,严重出现了问题,一度造成精神错乱。</p>

    发作期间,所作所为,和之前判若两人。</p>

    当年,路过此处时,犯下了一件弥天大错。</p>

    清醒过来之后,圣人羞愧无地,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这一关?</p>

    如果这种方法因此失传,就太过可惜了。</p>

    于是,把修炼体内能量的方法,写在了纸上,期待有缘人得之,不至于自己的心血失传。</p>

    发病之下,思虑不周,随手扔进了树洞里。</p>

    却被辛无痕无意间发现,也算是缘分。</p>

    圣人也知道:“自己的方法没错,错的是太过急于求成。”</p>

    为了避免后来人重蹈覆辙,他把后面的修炼部分省略,并没有详细说明。</p>

    只说练成前面的“意动”“聚能”和“通络”部分,就会贯通内外,意于神合,进而脱胎换骨,超脱凡俗。</p>

    这对普通人来说,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已经足够。</p>

    再要是继续修炼,反倒祸福难料,得不偿失,还可能带来祸患。</p>

    并反复交代:“若是后来人想要继续修炼,一定要远离人世,排除私欲,勿近权色”</p>

    “否则害人害己,切记!切记!”</p>

    但这句警告之言,辛无痕年纪尚小,压根没放在心上。</p>

    让他远离人世,怎么可能?除非自己出家当和尚。</p>

    从此之后,辛无痕心无旁骛,一门心思,钻研文博圣人留下的修炼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