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女惹火:嫁个猎户顿顿肉
字体: 16 + -

第四百零九章 应当会露出马脚

第四百零九章 应当会露出马脚

两人动作同时顿住,两双寒霜似的眼神射向回禀的探子,景墨放下主笔,拂袖淡然发问,“怎么回事?”

“原本属下五人看着那女人,谁知道等属下再次返回,人已经不见了,其他四人皆晕倒在地。”探子单膝跪地,不敢抬头看他们,哆哆嗦嗦地解释。

“四个人,没有看住一个疯了的女人。”沐惜月也没有多问,只是淡淡复述了一遍事实,探子却愈发胆寒。

这说出去多可笑,四个千挑万选出来的探子,看不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疯丫头,当然也不尽然是他们的原因。

“属下惶恐,实在未预料到她会有如此背景。”关键时刻找借口几乎是人的本能,探子忙道,仔细回禀现场,“其他人几乎是被直接打晕,没有还手余地,对面都是高手。”

沐惜月与景墨对视一眼,开口,“既是如此,你便负责把人找回来,见不到人,你也不必回来了。”

“……是。”探子拱手离开。

“看来尧王并不消停。”景墨沉着分析,本以为经过此事,他至少会休整一段时间,万万没有想到会步步紧逼。

她却早有所料,淡然抿口茶,“这毕竟是皇位,随之而来的是取之不竭的财富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既然有心要争,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丝机会。”

闻言他若有所思地点头,“既是如此,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掌握主动,这样才能牵制他们,节奏便在我们手上。”

“嗯。”她赞同点头,也有同样打算。

总是让对方先手,虽然可以以静制动,但与此同时也落入被动地位,将自己置于明处,而对方却隐于暗中。

倘若时间充足,也不必出此冒险之策,但眼下正是需要迅速稳定臣心的时候,速战速决才最适合。

“看来惜月已经有想法了?”景墨原本只是提出建议,转眼一看触到她成竹在胸的表情,心中了然,知她早就盘算好,好整以暇地等着她开口。

她转向他,眼底满是自信笑意,“赵雍欺君犯上,早就不能留,不如就从他开始整治。”

“你要罢黜赵雍?但他除了言语顶撞,并无任何严重犯事。”他讶异地微微睁大眼,随即想到先前徐庶的事,莫非又要安排一个局?

两人的默契足以沐惜月了然他的想法,摇了摇头,“当然不是。”

有了前车之鉴,赵雍又亲自参与调查过这件事,当然会心生警惕,故技重施的成功率很低,她并不蠢,当然不会做如此不稳妥的决定。

“那你打算?”

“让他自乱阵脚,才能引蛇出洞。”她脑子里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计划,凑过去与他耳语着,景墨听着听着不由点头。

交流完后难免叹一句,“惜月,若非我知你底细,恐怕也会以为你从小在皇宫长大,耳濡目染。”

沐惜月听得一顿,面上维持着笑,眼底却笑不出来。

他知她底细吗?算得上,又算不上。该告诉他的,她仍然闭口不提。

日后有时间再解释吧。她如是想着。

早朝上,两人再度同朝出现,大臣们或习以为常,或敢怒不敢言,到底是未出声反驳,恭恭敬敬地上朝。

“前有顾兴元之乱,后有辽安县之灾,如今朝廷百废待兴,朕有意提拔新人,填充朝廷,以重振江山社稷,诸位大臣意下如何?”无人上奏,景墨悠然道。

大臣们四下对视,毫无异议,皆朗声道,“臣无异议。”

赵雍犹豫一瞬还是混入其中,尧王才叮嘱不得恣意妄动,他自然也要低调行事。

扶持新人自然是扩充皇上阵营,但如果他安插得好,日后也可为他所用,人是活的,总能有解决之机。

如是想着,赵雍更无二话。

他们的赞同在意料之中,景墨与沐惜月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狐狸般的狡黠,后者随后继续,“本宫与皇上商议,这首要空缺的职位是内务府大臣。”

说着看向赵雍,其他人亦是看向他。

内务府大臣为内务府总管的左膀右臂,但掌握更多实权,赵雍做了总管后便一家独大,面上说的是没有合适人选,实则想独揽大权。

如今沐惜月从这个位置开刀,显然是要和他过不去。

其他大臣默默抹一把额头的汗,有的满脸看好戏,有的则暗自为赵雍及自己的后路担心。

危及到自己的利益,赵雍再无法坐视不管,走上前,一板一眼地开口,“皇后所言极是,内务府大臣之位的确空缺已久。”

沐惜月与景墨对视一眼,这赵雍今日转了性,竟然顺着他们的话往下说?

“那依赵大人之见,谁比较合适呢?”她毫无波动,不动声色地套他的话。

他扫了一眼两人,垂下头状似恭敬诚恳的,“臣以为眼下无适合人选。”

呵,她嘴角勾起了然的嘲讽,悠然接话,“此话怎讲?”

“若是同僚之间调动,必然会造成其他职位的空缺,是否熟悉事务尚且不论,朝中内部调动只会让目前形势更加混乱。”他拿出两朝为臣的底气,说得理直气壮。

却不知道早就步入沐惜月为他设下的陷阱之中,成请君入瓮之势。

“赵大人言之有理。”她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旁听的大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就结束了?原本以为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争论,这次怎么会如此和平?

不止他们,赵雍也有点懵了,还以为沐惜月会言辞激烈地反对他,既然如此为何又要提出来?莫非是为了试探他的态度?

对沐惜月向来多一分警惕的赵雍不敢放松,大脑飞速转动,分析着可能的缘由。

沉默片刻的沐惜月又缓缓接话,“所以我打算挑选新人。”

“新人?”大臣发出疑惑。

“科举新人,有才有德,为何不可?”她道出自己的打算,紧盯着赵雍,而景墨则在观察魏央的反应。

若他们同一党羽,应当会露出马脚。

赵雍这时候才完全回过神来,惊讶过后连忙回禀,“按照惯例,科举定在明年,提前科举恐怕有失妥当,也会让学子准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