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逃荒记
字体: 16 + -

第五十五章:没粮食了?

    小家伙们醒来没看到季明虞和那个大哥哥,就问姜桃,姜桃只好和他们说季明虞和大哥哥回家了,东荣哥哥留在这陪他们玩。

    小孩子心里不知道这些,姜桃和他们说了之后也没有怀疑,知道东荣留下后,反而很开心。

    季明虞一走,姜桃就彻底的闲了下来,于是就想着要找点什么事做,好打发一下时间。

    没人会做,只好先简单的固定的一下,凑合着用先。

    可现在喜宝的爷爷就是干这个的,要是他有时间,趁现在冬天没啥事,倒不如叫他打些桌椅板凳和家具,家里可以添置一下,平时生活也会更方便些。

    和魏景说了一下后,她就拎米和两斤肉去了隔壁,院子里坐了好些人,男人们一边编竹筐,一边说着话,女人就一旁纳鞋底,顺便聊聊家常。

    刚一进门,就听到秋大婶在发愁的说道:「哎,可不是吗,家里的粮食都快见底了。」说完就叹了一口气。

    愁呀!

    「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明年开春。」李大娘也跟着说道。

    他们家人口多,好几张嘴吃饭呢,可遇上缺粮,也没办法,每天只能多吃点鱼和蔬菜,可长久下去,这也不是办法,毕竟离明年开春还有好几个月呢。

    可如今外面这么乱,也不知道还能上哪去弄粮食,就算地里到时候能种庄稼,可要等长出来,也要等好几个月才能有收成,可他们根本等不起呀。

    这些个日子,就算有鱼和青菜,但大家也不能就光靠这些度日吧,就算大人能吃,可老人和小孩子总不见得能天天吃。

    而且鱼莲藕和他们存的黄豆那些,也总有一天会吃光的。

    「是啊,已经很省了,可我们家也没剩多少了,估计也就能吃个十天半月的了。」春香她娘也忍不住说道。

    外孙子现在还小,才刚满月,女儿还要喂奶,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要是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能有奶给外孙喝呢。

    「秋大婶,你们都没粮食了?」姜桃问。

    「小桃,你咋来了?」看到姜桃,李大娘她们激动的问道。

    「我是过来找顾大叔的。」顾大叔就是顾喜宝的爷爷老顾头,自从知道他和裴伯是同辈人,只比裴伯大了几岁后,姜桃就开始这么叫了。

    「找你顾大叔啥事,我去帮你叫他,他正和你裴伯他们在编筐呢。」秋大婶热情的说道。

    「先不急,我只是来找他帮我做些桌椅板凳的,家里的有些不结实,都坏了。」姜桃连忙道。

    「秋大婶,你们现在的粮食还能吃多久呀。」姜桃开口问道。

    他们家的粮食还足够,要是省着点吃的话,基本能吃到明年月份,可秋大婶他们却不行,看她们刚刚发愁的样子,想必家里很快就要断粮了。

    「哎,我们除了粮种,剩下能吃的粮食,基本最多也只能够一大家子吃个二十来天的了。」秋大婶难过的说道。

    「我们家的也差不多,现在基本每天就多吃些莲藕和鱼,但就算这样,那么点儿粮食可能也撑不了多久了。」李大娘也跟着垂泪。

    春香娘一听,鞋底子也不纳了,想到外孙子可能过不久就要饿肚子了,她这心呢,就又疼又酸的。

    就跟架在火架子上烤似的,太煎熬了。

    「大娘,您先别着急,到时候我和裴伯他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找个时间,去外面弄些粮食回来。」姜桃看到她们着急的样子,想了想,安慰的说道。

    他们虽然有粮食,可这二十多口人呢,就算把粮食分出去,也都不够分的,而且她也没有那么伟大,把他们和小家伙们的口粮白白的分出去,眼睁睁的看着小家伙们挨饿。

    不

    管怎样,还是得再出去一趟,给他们找些粮食,至少得撑到明年开春,把粮食种下去后,到六七月份的时候,收获了粮食,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想到这里,顾不得再继续找顾大叔说帮忙做家具的事情,急匆匆的就回了家,想着回去找魏景商量一下。

    「你觉得现在我们还敢出去吗?外面是不是已经乱起来了。」姜桃一回去,就和魏景说了。

    魏景默声沉思了一会儿,没急着回答。

    他们最近都没人出去,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现在的情况,所以他也拿不定主意,不过他记得真正乱起来的时间,应该是在一月底的时候。

    那时候大批灾民都涌了进来,加上天气又冷,路上还冻死了不少人,更不用说饿死的了。

    最糟糕的时候,路上到处烧杀抢掠,那些官兵无法无天,甚至还在沿途关口收那些灾民的过路费,一有不服从的,就直接杀人,还抢他们的粮食和财物。

    外面哀声载道,民声怨起,最后灾民还引发了骚乱。

    当时这些,都是他听宅子里面的那些下人说的,他们的家人,有些就在逃荒的路上死了。

    「现在外面应该还好,但就怕到时候遇上大雪。」魏景道。

    要是天气不好,就没人敢出去,除了他们自己出去过一趟,勉强能认识路,这里的其他人,都不识路,万一到时候遇上大雪,不小心失散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说不准就得丧命。

    「要是找裴伯他们过来商量一下吧。」光是他们在这里想,也拿不定注意,还是人多力量大。

    之后姜桃就再次去隔壁把大伙都给一起叫来了,一听到姜桃两人说,要带他们出去找粮食,大家一时都愣住了。

    「阿景,你们刚刚说的是真的吗?可是现在外面那么乱。」至于魏景要和他们一起出去的话,则被他们给自动忽略了。

    小恩人他们年纪还那么小,怎么好意思让他们带大家出去,要是有什么危险,这不是等于恩将仇报吗?而且他们这么多大人,总不能还要靠小孩子给他们找粮食吧。

    其实他们早就想出去了,可大家根本就不认识路,更不知道哪里还有可能买到粮食。

    「你们停一下,先听我说,你们有谁会看天气?这几天会不会下大雪。」魏景环视了一下众人,开口询问道。

    「有,我会,这几天应该不会下大雪。」林水生说道。

    但下不下小雪就说不准了,毕竟都入冬了,下雪是常有的事。

    小的时候,他爹和他说过,种庄稼的都是要靠老天赏饭吃,所以学会看天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爹生前也教了他一些。

    虽然不算精通,但用来种庄稼也足够了,而且农户人家,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的老人,大部分也都有这些本事。

    这些姜桃也是知道的。

    古代没有那些计算时间和测天气的仪器,但他们每天又需要干活,需要知道大概的时辰,所以就学会了观日,也就是看太阳,只要一抬头看太阳走到哪里,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还有天气,比如天上出现了什么云,明天或者这几日就会刮风或者下雨,什么样的变化,就会对应不同的天气,这些都是老一辈的经验所得,是靠老祖宗一辈辈给传下来的,还是很准的。

    也就是所谓的观天术!

    我们小时候不是还学到过一些谚语吗?

    比如天上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还有什么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以及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和青蛙叫,大雨到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

    虽说并不会十分准确,但却是老祖宗留

    下的十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并流传了千百年,且在经过不断实践后,证明了其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是非常值得参考和实践的。

    「那既然这样,就这么说定了,这事宜早不宜迟,裴伯你到时候挑几个人,今晚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吧。」魏景话音一落,就直接把事情给安排好了。

    趁现在外面还没彻底乱起来,雪还没封路,可以自由行走,就抓紧时间赶紧出去一趟,把粮食弄回来,也好早点安心。

    「可这,阿景我们不能让你们和我们一起出去呀,要是万一,我们自己出去就可以了。」裴伯急忙的说道。

    其他人也连忙说不行,就是小恩人他们再有本事,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他们这么多大人,怎么还好意思让个小孩子带他们出去呢。

    「我是这里的村长,就按我说的去做,你们都快回去准备吧,记得也把牛车一起带上,明天一早就出发!」魏景不容置疑的说道。

    要是再继续说下去,这件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决定好,他们根本不认识路,更别提去找粮食了。

    再说了,他就算要去,也会带着东荣一起去,东荣会武功,至少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大家看魏景都这样说了,加上他们也确实不认识路,又听到东荣也会跟着一起去,既然实在拗不过,最后也只好同意了。

    然后大家就散了,他们要回家商量一下,明天要带那些人和阿景一起出去。

    以及到时候除了粮食还要买什么东西,还要算一算大伙儿现在手里还有多少钱,这都是要好好商量的,省的到时候两眼一抹黑,不是漏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他们可是只能出去这一次,一定不能漏了什么东西。

    于是大家就围在一起仔仔细细的商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