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孤身犯险
孙武王尚未出发,楚州传来消息——坏消息:喻口船厂被袭,毁掉了一座船坞,烧掉了几条船。
近一年来,一直顺风顺水、高歌猛进的吴浩,脑子微微“嗡”一声:靠!谁干的?
不过半日,第二道消息到了:“射阳湖人”干的。
看到“射阳湖”三个字, 吴浩大出意外:WAHT?紧接着,眉头大大皱起:特么的是个麻烦事儿!
射阳湖,楚州境内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这是两淮地区第一个大湖,比洪泽湖、巢湖还要大(说到这儿,不少读者老爷免不了要“啊?”——不着急,看下去就晓得咋回事儿了),位于楚州(指州治)以北、盐城以西、宝应以东、兴化以北,同硕濩湖一样,也是个南北狭长的格局,由北至南,几近三百里。(够大罢?)
亦仿佛硕濩湖,射阳湖实实在在的说明了什么叫“沧海桑田”。
该处原本无湖,数千年前,南边的长江、北边的淮河,挟泥带沙,在浅水海湾两侧,堆积成岸外沙堤——这是射阳湖成形之始。
也即是说,出生的时候,射阳湖其实是个泻湖,咸水湖也。
泥沙逐渐淤积,同时,江淮间诸多大小河流注入,泻湖逐渐变为正经的淡水湖了。
本来,射阳湖一直是苏北平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烟波浩渺,睥睨洪泽湖、巢湖等一众小弟,但在杜充那个王八蛋掘开黄河之后,一切好光景都发生了变化。
黄河夺淮之后,带来大量泥沙,射阳湖的淤塞,迅速加快,湖面萎缩,演变成许多大小湖泊、荡滩——也即是说,由一个单一的大湖,变成一个“湖泊群”了。
这是吴浩目下面对的射阳湖。
在此之后(指的是原时空啦),射阳湖淤塞的趋势不可逆转,终于成为沼泽型湖泊。
到了清末民初,射阳湖区之大部或淤为荡滩,或垦为农田,残存的射阳湖成为长条状的河道型湖泊。
但射阳湖始终没有完全消失(这一层,较之硕濩湖,略胜一筹),时至二十一世纪,射阳湖水面约八平方公里, 不足其极盛时期的二百分之一了。
要说明的是,现代的盐城所属的射阳县之得名,来自射阳湖, 不过,十三世纪末之时,并不存在射阳县这件物什——不是说没有这个行政建制,而是根本连这块地都没有。
十三世纪末的淮东,即二十一世纪的苏北,但二者的海岸线,天壤有别,较之前者,后者的海岸线,足足向大海推进了一百四、五十里左右,也即是说,今天的射阳县所在位置,十三世纪末之时,还是一片蔚蓝的大海。
此所谓“沧海桑田”也。
(略啰嗦了几句,但不讲清射阳湖的地理,后面的情节,就有些不清不楚,读者老爷见谅。)
回到十三世纪末。
射阳湖以一条叫做“马逻港”的河流同黄淮相连(马逻港入黄淮处在涟水以东,距离黄河夺淮入海的入海口,不过七、八十里),同时,马罗港入射阳湖之湖口东侧,另有一条河流,出射阳湖北上,在喻口入海。
这条河,没有专属的名字,习惯上就叫做射阳河。
喻口北距黄淮入海口,亦不过七、八十里。
“射阳湖人”就是沿射阳河北上,闯入喻口船厂的。
“射阳湖人”又是一个什么存在呢?
吴浩曾经查阅当地县志,对于“射阳湖人”是这样描述的,“射阳湖浮居数万家,家有兵仗,侵掠不可制”。
就是说,十万水匪,纵横射阳湖。
这个说法,似乎略有夸张,至少,吴浩到淮东之后,尤其是到楚州之后,还从来没听说射阳湖人出来四处“侵掠”的。
莫非,怕了老爷的虎威?
呃,明显不是——
之前,尔等一无动静,老爷做了制置使,声威如日中天,尔等反出来剃老爷的眼眉,几个意思?
不管几个意思,您的眼眉已经被剃了,咋办?
进剿?
一千大几百平方公里的地界上,大小百十个湖泊(所谓“百十个”,只是狮子顺口说的,这个“湖泊群”,到底有多少个湖泊,神仙也不晓得),湖泊之间,皆以港汊相连,地理的复杂,十倍于梁山泊,如何进剿?
硕濩湖可以进剿,是因为其为单一的大湖,地理相对简单呀。
原本,吴浩的注意力,并不在射阳湖,想着井水不犯河水,且由得你尔等独立王国好了,待老爷将山东都搞定了,回来头来,再慢慢的跟尔等说话。
孰知,井水固然不犯河水,河水却要来犯井水!
到底为什么?
想了一轮,不得要领,只好耐着性子,等展渊的进一步的报告。
过了两日,报告来了:
其一,喻口船场的损失,仅限于船坞和船只,基本没有人员伤亡。
其二,展渊孤身入射阳湖,会射阳人的头目去了。
吴浩的脑子,“嗡”一声,炸开了!
我晓得你是去劝降的,可是——
不知底细,不知就里,你一个人就跑射阳湖里去了?
你若有个好歹,一百座船坞、一千条船,比得了?
展不盈!如此大事,你居然也不跟我商量一下!你——唉!
射阳湖人虽然剽悍,但离开了射阳湖,便不再我的话下,就不降,对于楚州,骚扰而已,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有何必要,仓促之间,冒此奇险?
吴浩心急如焚,立即传令:回楚州!
展渊对于吴浩的反应,似乎早有预判,信中叮嘱:大帅可回楚州,水军不可回楚军,切切!
送信的也如是说:展通判交代了,射阳湖人一事有分晓之前,神武水军,务必留在海州,莫回师楚州;就回师,仓促之间,也派不上用场。
而且,送信人说,展通判严嘱,他南下射阳湖一日后,方可将此信送出。
吴浩明白展渊的意思:不给自己阻止他入射阳湖的机会。
展渊的想法,吴浩大致摸得着脉路,虽然不尽同意他的判断,恨不得即起全军回师,但事已至此,也只好照展渊说的办了。
水师既不回师,马、步就更没必要了,于是,吴浩只带三百骑兵,星夜飞驰,赶回楚州。
*
近一年来,一直顺风顺水、高歌猛进的吴浩,脑子微微“嗡”一声:靠!谁干的?
不过半日,第二道消息到了:“射阳湖人”干的。
看到“射阳湖”三个字, 吴浩大出意外:WAHT?紧接着,眉头大大皱起:特么的是个麻烦事儿!
射阳湖,楚州境内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这是两淮地区第一个大湖,比洪泽湖、巢湖还要大(说到这儿,不少读者老爷免不了要“啊?”——不着急,看下去就晓得咋回事儿了),位于楚州(指州治)以北、盐城以西、宝应以东、兴化以北,同硕濩湖一样,也是个南北狭长的格局,由北至南,几近三百里。(够大罢?)
亦仿佛硕濩湖,射阳湖实实在在的说明了什么叫“沧海桑田”。
该处原本无湖,数千年前,南边的长江、北边的淮河,挟泥带沙,在浅水海湾两侧,堆积成岸外沙堤——这是射阳湖成形之始。
也即是说,出生的时候,射阳湖其实是个泻湖,咸水湖也。
泥沙逐渐淤积,同时,江淮间诸多大小河流注入,泻湖逐渐变为正经的淡水湖了。
本来,射阳湖一直是苏北平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烟波浩渺,睥睨洪泽湖、巢湖等一众小弟,但在杜充那个王八蛋掘开黄河之后,一切好光景都发生了变化。
黄河夺淮之后,带来大量泥沙,射阳湖的淤塞,迅速加快,湖面萎缩,演变成许多大小湖泊、荡滩——也即是说,由一个单一的大湖,变成一个“湖泊群”了。
这是吴浩目下面对的射阳湖。
在此之后(指的是原时空啦),射阳湖淤塞的趋势不可逆转,终于成为沼泽型湖泊。
到了清末民初,射阳湖区之大部或淤为荡滩,或垦为农田,残存的射阳湖成为长条状的河道型湖泊。
但射阳湖始终没有完全消失(这一层,较之硕濩湖,略胜一筹),时至二十一世纪,射阳湖水面约八平方公里, 不足其极盛时期的二百分之一了。
要说明的是,现代的盐城所属的射阳县之得名,来自射阳湖, 不过,十三世纪末之时,并不存在射阳县这件物什——不是说没有这个行政建制,而是根本连这块地都没有。
十三世纪末的淮东,即二十一世纪的苏北,但二者的海岸线,天壤有别,较之前者,后者的海岸线,足足向大海推进了一百四、五十里左右,也即是说,今天的射阳县所在位置,十三世纪末之时,还是一片蔚蓝的大海。
此所谓“沧海桑田”也。
(略啰嗦了几句,但不讲清射阳湖的地理,后面的情节,就有些不清不楚,读者老爷见谅。)
回到十三世纪末。
射阳湖以一条叫做“马逻港”的河流同黄淮相连(马逻港入黄淮处在涟水以东,距离黄河夺淮入海的入海口,不过七、八十里),同时,马罗港入射阳湖之湖口东侧,另有一条河流,出射阳湖北上,在喻口入海。
这条河,没有专属的名字,习惯上就叫做射阳河。
喻口北距黄淮入海口,亦不过七、八十里。
“射阳湖人”就是沿射阳河北上,闯入喻口船厂的。
“射阳湖人”又是一个什么存在呢?
吴浩曾经查阅当地县志,对于“射阳湖人”是这样描述的,“射阳湖浮居数万家,家有兵仗,侵掠不可制”。
就是说,十万水匪,纵横射阳湖。
这个说法,似乎略有夸张,至少,吴浩到淮东之后,尤其是到楚州之后,还从来没听说射阳湖人出来四处“侵掠”的。
莫非,怕了老爷的虎威?
呃,明显不是——
之前,尔等一无动静,老爷做了制置使,声威如日中天,尔等反出来剃老爷的眼眉,几个意思?
不管几个意思,您的眼眉已经被剃了,咋办?
进剿?
一千大几百平方公里的地界上,大小百十个湖泊(所谓“百十个”,只是狮子顺口说的,这个“湖泊群”,到底有多少个湖泊,神仙也不晓得),湖泊之间,皆以港汊相连,地理的复杂,十倍于梁山泊,如何进剿?
硕濩湖可以进剿,是因为其为单一的大湖,地理相对简单呀。
原本,吴浩的注意力,并不在射阳湖,想着井水不犯河水,且由得你尔等独立王国好了,待老爷将山东都搞定了,回来头来,再慢慢的跟尔等说话。
孰知,井水固然不犯河水,河水却要来犯井水!
到底为什么?
想了一轮,不得要领,只好耐着性子,等展渊的进一步的报告。
过了两日,报告来了:
其一,喻口船场的损失,仅限于船坞和船只,基本没有人员伤亡。
其二,展渊孤身入射阳湖,会射阳人的头目去了。
吴浩的脑子,“嗡”一声,炸开了!
我晓得你是去劝降的,可是——
不知底细,不知就里,你一个人就跑射阳湖里去了?
你若有个好歹,一百座船坞、一千条船,比得了?
展不盈!如此大事,你居然也不跟我商量一下!你——唉!
射阳湖人虽然剽悍,但离开了射阳湖,便不再我的话下,就不降,对于楚州,骚扰而已,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有何必要,仓促之间,冒此奇险?
吴浩心急如焚,立即传令:回楚州!
展渊对于吴浩的反应,似乎早有预判,信中叮嘱:大帅可回楚州,水军不可回楚军,切切!
送信的也如是说:展通判交代了,射阳湖人一事有分晓之前,神武水军,务必留在海州,莫回师楚州;就回师,仓促之间,也派不上用场。
而且,送信人说,展通判严嘱,他南下射阳湖一日后,方可将此信送出。
吴浩明白展渊的意思:不给自己阻止他入射阳湖的机会。
展渊的想法,吴浩大致摸得着脉路,虽然不尽同意他的判断,恨不得即起全军回师,但事已至此,也只好照展渊说的办了。
水师既不回师,马、步就更没必要了,于是,吴浩只带三百骑兵,星夜飞驰,赶回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