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带着超市回八零韩风
字体: 16 + -

第44章 全村帮忙盖新房

    

    李红光此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不管是往上汇报也好,还是平日和人吹比也好,总得有点实物才行,要不然空口白牙可是不行。

    “喝,这么多?怎么有些我不知道?”

    “有的是前些天送来的,还没来得及跟组织汇报。”

    “好好好,可了不得。”

    看着手中的杂志、报刊,李红光红光满面,这下说出去的底气更加足了,乡里不吭不响的出了个大作家,这不是自己栽培的功劳是什么。

    这顿火锅吃的大家是心满意足,“李书记,高主任,那您路上慢点。”

    送走了众多干部,韩风乐呵呵回到家里,村长赵国强和书记赵国栋也都跟了过来。

    “都啥好东西,喝,不少工业票呢,还有棉票、火柴票、碳票、缝纫机票?”

    “还真不少,韩风,你和小芳冬天可不怕冻着了。”

    韩风心想确实不少,碳票等到冬天还有点用,可这面票,火柴票、缝纫机票,自己要来干嘛,守着空间超市也不缺这些东西啊。

    肉票和剩下的各类副食品票还行,不过自己一般都从空间超市取吃的,这些都只是用来打个掩护而已。

    其实韩风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在现在已经不少了,大多数城里人都没这待遇,更别说工业票,现在国家的工业还处于发展当中,根本就供不上全国人民使用。

    赵国强和赵国栋在一旁是看呆了,零零散散的各种票据都有,很多对于农村来说都是稀缺物品,做梦都得不来呢。

    韩风看两人目光泛红,笑着说道“国强叔,国栋叔,你们有需要的吗?要不要换点?”

    好些票据对韩风来说都没有用,比如说人们稀罕的糖票,可以购买白糖、红糖,还有肥皂票,自己有香皂要啥肥皂,还有铁票,空间超市的各种锅用不完,自己要啥铁票。

    剩下的肉票粮食票和副食品票韩风倒是有用,这两天新房子地基已经打好,等明天就开始动工,到是候说好了要管大家吃喝的。

    “缝纫机票你有用不,不用就换给俺吧。”

    “用不着,再说我也不会做衣服。”

    赵国强先是询问韩风,这可是真正的贵重物品,随后小心翼翼接在手中,生怕突然间化了以一样,接着叹了口气。

    “嗨,老二家结婚也没准备啥,儿媳妇一直有些意见,现在正好给买个缝纫机也,算是补上,钱回头我让老二给你送来。”

    “国强叔不用客气,原来是海龙哥啊,他这段时间在养殖场可是帮了我大忙了,早知道我直接送给他了。”

    韩风摆了摆手,可赵国强却是眼睛一瞪,这小子,败家的性格就没能改改。

    “这些都是好东西,可不能乱送人。”

    “也就那样,对了,国栋叔,你有啥换的没。”

    “铁票换我点就行,家里铁锅用好几年了,占你的光家里换个新的。”

    “嗨,有啥好客气的。”

    韩风很是得瑟,自己以后就是有绿本本的人了,不说每月能领不少东西,就是出去办点事都不用开介绍信了。

    两人看着韩风得瑟的神色很是来气,可是又不得不夸奖这小子是真有点能耐,写的文章能挣钱不说,还在市里都漏了脸,现在更是吃上商品粮了,就差赶上城里人了。

    等赵国强回到家,一大家子都在院里唠家常,他很是气派的把缝纫机票递给媳妇苏玉芬,“等过两天给老二家买个缝纫机,算是把结婚时的补上。”

    二儿媳妇赵莉莉听到了很是感动,“爹,没成想您还记着。”

    赵海龙满脸通红,也是湿红了眼眶。“爹……”

    谁知赵国强来了句,“爹啥爹,跟叫魂似地,回头给人家韩风好好干,都是人家送的。”

    “啥,缝纫机票是韩风送的?”

    “可不,俺刚才见来了好多骑自行车的,听说李书记都来了。”

    突然间院子内声音不断,不光是婆婆苏玉芬好奇,老大赵海江和大媳妇苏巧燕也是张着嘴巴惊讶不已。

    “何止李书记,乡委会算的上号的都来了。”

    赵国强语出惊人“当时是你们没在,韩风这娃子可了不得了,现在都吃上商品粮了。”

    “啥玩意?”

    赵海龙很是好奇“爸,快说说怎么回事。”

    赵国强把刚才在韩风家的事都大概说了一遍,全家人都震惊了,韩风吃上商品粮了,这不是马上就要搬城里住了。

    赵海龙想的更多,如今养殖场刚刚起步,一切都还需要依靠韩风,他要走了,那养殖场咋办?

    赵国强抽了口旱烟,吐出一口烟气“谁说不是,每月不说补助,就是光写文章也能挣上不少,这要真想走,谁拦的住啊。”

    一家子都惆怅不已,当初还嫌人家不能干活,这下人家能干了吧,一下子就转身成为城里人了。

    就在这时,赵海龙似乎是想起来什么,开心说道“爹,不用发愁,您忘了,明天韩风家的新房子就动工了。”

    “对呀,差点忘了这事,他都要盖新房子了,还回什么城里。”赵国强一拍脑门,接着说道。

    “老大啊。去,通知村里的村民,明天一起给韩风盖房子,等房子改好了,看他还怎么走。”

    结果就是,第二天韩风一觉醒来,赵国强,赵国栋,苏玉芬,赵海龙,赵海江等等好几家子人全都过来了。

    韩风心里纳闷,自己不就盖个房子,怎么村里人不干农活,全都来帮忙了,都赶上盖养殖场了。

    难道这就是姥爷说的,一家盖房,全村人帮忙不成?自己什么时候在村里有了这么大面子。

    “看,这米缸的米都是满的!”

    “还有这面粉,你看多白啊!”

    “还有橱柜里的肉,这都有十几斤了吧!”

    几个妇女负责做饭,走进屋就去瞅准备食物没,要是没有各家各户都给添上一点也行。

    结果就发现了韩风家的秘密,这孩子可真有能耐,米缸面缸里满满的不说,还都是细粮,不过农村人可舍不得全用细粮,那样太浪费了,所以又从家中取了点粗粮,玉米面红薯面都有,搀和着做面条也好,蒸馒头也行,可不敢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