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屠龙盛会 第三章 金陵城下
青山幽谷,粉树桃花。
浓密的桃林深处一株百年老桃树异常粗壮,繁茂的树顶如同一顶粉红色的凉亭,将方圆数丈天空遮蔽,常年缺少阳光,致使老桃树与周围密集的桃林之间形成一个天然的隔绝圈,因而在桃林中更加醒目。
老桃树下盘坐着一位样貌俊美的白皙和尚,和尚旁边躺着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囡,小女囡看起来面色苍白,像是熟睡一般,只是眉头紧蹙不展,如同沉浸在噩梦之中。
和尚修长纤细的五指此刻正握着一把蒲扇,面前是一个从树枝上吊下的陶泥罐子,罐子下一小堆篝火不紧不慢的烧着,和尚手中的蒲扇也不紧不慢的扇着,树枝顶尖还几枚被红线串起来的紫铜铃静静垂着。
朱钦灵与药老顺着香味穿林而行,大约走了一盏茶的时间,眼前便呈现出如此画面。
和尚淡淡看了两人一眼,并未言语,手中蒲扇依旧不紧不慢的扇着篝火。
一阵微风吹过,卷起空中飘落的桃花在空中轻舞,树枝上的铜铃也应和着发出悦耳的叮铃声。
见此情景朱钦灵不禁感慨道:“风铃响,故人归,零落桃花又纷飞。”
和尚闻言细细品味后眼神一亮,笑道:“佛曰生死有命,轮回无常,相逢即是重逢,妙哉妙哉!”说罢与朱钦灵相视一笑,心下顿生好感。
朱钦灵心中暗暗思忖,看这和尚神采俊朗,不似奸邪之辈,便上前问道:“敢问大师,从何而来,欲往何处?”
和尚起身,双手合十微鞠一躬道:“阿弥陀佛,小僧乃残露寺弟子,法号法相,奉师命外出云游。三日前于山中土地庙避雨,撞见这位小施主遭遇歹人,便出手将其救下。只是这位小施主突然昏厥,我探其心脉微弱,并无性命之忧,背其入城欲寻郎中,哎。”说到这里法相微微一顿,叹了口气。
自宁王起兵叛乱,南昌城内郎中皆被抓入叛军。宁王兵败后,这些郎中大多被当作叛军剿杀,少数侥幸没死的也都流落逃散在外。如今的南昌城,再难寻一郎中,就连药铺,也大都被叛军乱民洗劫一空。
叹完气法相接着说道:“苦寻一日无果,小僧只好将这位小施主背来此处安放,每日煮些粥食灌下,身体虽有好转,却不知道为何一直昏迷不醒。”说罢,又轻颂一声佛号。
药老上前走到小女孩面前说:“老朽粗通些药石医理,,法相小师傅若不介意,老朽愿为这位小姑娘诊探一番。”
法相闻言面露喜色:“劳烦老伯仗义出手,善哉善哉。”
药老蹲下仔细探查,观其面色正常,呼吸平稳,切其脉搏虽孱弱却清晰,又查其眼睑,口鼻后然后说:“依老朽所见,这位小姑娘身体已无大碍,之所以昏迷不醒乃受惊惧所致,惊极伤神,邪气趁机入体,导致郁气淤积不散,因此噩梦连连。哎,这可怜的小姑娘,想必在梦中一直重复着记忆中最恐怖的画面,长此以往,恐其身虽在,魂已梦亡呀。”
朱钦灵一听,药老的意思不就是说这个小姑娘要变成植物人了吗,心下不由一阵黯然。
法相更是着急万分,急忙追问道:“老伯既能看出病因,可有方法化解?”
药老此时神色古怪的说:“本来嘛,这郁气淤积之症倒不难医治,只是如今的南昌城,药铺也大都空空如也。即使找到药材,从这位小姑娘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骤然用药可能会适得其反,损其经脉,惊其气血逆流而亡。不用药,七日后这位小姑娘也会梦中魂亡......”
法相听药老本来、即使的说了半天,小姑娘用药与否都必死无疑,面色越来越沉重,不过看药老古怪表情,知其必有下文,便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药老看法相与朱钦灵都面沉似水,脸色越来越凝重,便不再卖关子,呵呵一乐说:“幸运的是今日遇到我家公子,这小姑娘就有救了。”
“我?”朱钦灵一声疑惑。
法相也疑惑看着朱钦灵,这位少年虽气度不凡,但从刚才表现来看,怎么也不像是医道高人。
药老微微一笑,徐徐说道:“救治这位昏迷的小姑娘,此刻虽难如登天,但遇到我家公子,却变得再简单不过。”说罢略有深意的看了朱钦灵一眼,接着说道:“只需公子一滴精血。”
南京,紫金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故而人皆称之为:钟山龙盘,石城虎踞。
此时,一行人站在紫金山顶俯视着盘踞在山脚的巨大城池,为首一名男子金丝黑袍,剑眉虎目,与生俱来的王霸之气令其不怒自威,正乃当日在南昌城内先行离开的朱钦灵之父——朱训桢。
初春凛冽的山风揉乱朱训桢背后长发,却难舒展其凝重面色。双眼怔怔的望着山下巨城,眼神时而凝重,时而恍惚,又时而悲痛。背后的一行人也都肃穆而立,无人打破这份沉重的寂静。
南京!南京!我朱训桢终于回来了!
公元1368,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改名应天府。南京这座古城再次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第二次高峰。
明初南京总人数约7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同时期全世界规模与人口最大的城市。
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高大宏伟,普通刀剑对其劈砍最多留下一道白痕,坚固程度足以抵挡同时期最先进、威力最为强大的奥斯曼重型火炮,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大城垣。
公元1402年,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后称帝,改元永乐。1421年,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使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虽为留都,但南京地位依然超然,终明一朝,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明代中叶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看着南京城内繁华景象,朱训桢内心如烈火烹油,狂怒在心中翻腾咆哮:朱棣老贼!我朱训桢终于回来了!先祖帝位已被你夺占百年!如今,你的后人定将丧于我手!这个大明江山,也定将被我亲手夺回!百年仇怨!百年心酸!!百年逃亡!!!我这一代,必然要与你那不成器的子孙做个了断!
大明,我来了!正德小儿,我来了!
南京,紫禁城内。
一身龙袍的正德皇帝端坐在大殿上,手捧一个竹罐,竹罐中两只膘肥体壮的黑头蛐蛐正斗得不亦乐乎,皇帝也看的津津有味。
殿下候着几位面洁无须的公公,站在首位的公公身披蟒袍、腰佩玉带,一身服饰彰显其极受皇帝恩宠,此人正乃权倾朝野的御马监大太监兼西缉事厂厂督张永张公公是也。
过了半晌,不只是蛐蛐已分出胜负还是看累了,正德将竹罐扔在一旁,伸了个懒腰说:“张公公,有什么话就说吧,朕又不是女人,你总盯着朕看什么!不对,你也不喜欢女人,哈哈哈哈哈。”
张永顾不上正德的调侃,吓得一把跪在地上磕头不止:“老奴罪该万死,老奴罪该万死,请圣上责罚。”
正德止住笑声摆了摆手说:“别老来这一套,有话快说。”
张永这才抬起头说:“启禀圣上,方才南赣巡抚王守仁求见,老奴看圣上对那两只“神威无敌大将军”(蛐蛐品种的名称)兴趣正浓,不敢打扰圣上雅兴,所以才时不时看向圣上,没想到还是惊扰了圣上的雅兴,求圣上恕罪。”
正德一听王守仁三个字,眉头不由微微一皱,又是这个王守仁!朕当初钦点两万精兵强将南下,想趁宁王叛乱之机尝尝杀敌平逆的滋味,顺便再到江南游玩一番。谁知兵马还没走到南京,就收到消息说宁王的几十万大军已经被一个小小的南赣巡抚给打败,连宁王也兵败被抓。
还有他父亲王华那糟老头,当初在京城就招人烦,后来被贬到南京耳边清净不少,没想到这次来南京又被他天天用奏折轰炸,内容千篇一律,无非是什么自己安危关乎国运之类,劝自己尽快回北京。哼!好不容易从北京溜出来,整天在那个笼子般的皇宫快闷死了,这次来江南不玩个痛快绝不回去!
思虑虽多,但也不过是闪念间的事,正德略微思索后还是点点头。
毕竟,王守仁现在可是平乱第一功臣,自己好歹要给他一个说法。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王守仁的身份可不仅仅南赣巡抚这么简单,即便他今天不来找自己,自己也会找机会去寻他。
张公公可不知道正德心中的这许多想法,匆忙爬起身来走到殿前高声喝道:“宣,南赣巡抚王守仁觐见!”
浓密的桃林深处一株百年老桃树异常粗壮,繁茂的树顶如同一顶粉红色的凉亭,将方圆数丈天空遮蔽,常年缺少阳光,致使老桃树与周围密集的桃林之间形成一个天然的隔绝圈,因而在桃林中更加醒目。
老桃树下盘坐着一位样貌俊美的白皙和尚,和尚旁边躺着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囡,小女囡看起来面色苍白,像是熟睡一般,只是眉头紧蹙不展,如同沉浸在噩梦之中。
和尚修长纤细的五指此刻正握着一把蒲扇,面前是一个从树枝上吊下的陶泥罐子,罐子下一小堆篝火不紧不慢的烧着,和尚手中的蒲扇也不紧不慢的扇着,树枝顶尖还几枚被红线串起来的紫铜铃静静垂着。
朱钦灵与药老顺着香味穿林而行,大约走了一盏茶的时间,眼前便呈现出如此画面。
和尚淡淡看了两人一眼,并未言语,手中蒲扇依旧不紧不慢的扇着篝火。
一阵微风吹过,卷起空中飘落的桃花在空中轻舞,树枝上的铜铃也应和着发出悦耳的叮铃声。
见此情景朱钦灵不禁感慨道:“风铃响,故人归,零落桃花又纷飞。”
和尚闻言细细品味后眼神一亮,笑道:“佛曰生死有命,轮回无常,相逢即是重逢,妙哉妙哉!”说罢与朱钦灵相视一笑,心下顿生好感。
朱钦灵心中暗暗思忖,看这和尚神采俊朗,不似奸邪之辈,便上前问道:“敢问大师,从何而来,欲往何处?”
和尚起身,双手合十微鞠一躬道:“阿弥陀佛,小僧乃残露寺弟子,法号法相,奉师命外出云游。三日前于山中土地庙避雨,撞见这位小施主遭遇歹人,便出手将其救下。只是这位小施主突然昏厥,我探其心脉微弱,并无性命之忧,背其入城欲寻郎中,哎。”说到这里法相微微一顿,叹了口气。
自宁王起兵叛乱,南昌城内郎中皆被抓入叛军。宁王兵败后,这些郎中大多被当作叛军剿杀,少数侥幸没死的也都流落逃散在外。如今的南昌城,再难寻一郎中,就连药铺,也大都被叛军乱民洗劫一空。
叹完气法相接着说道:“苦寻一日无果,小僧只好将这位小施主背来此处安放,每日煮些粥食灌下,身体虽有好转,却不知道为何一直昏迷不醒。”说罢,又轻颂一声佛号。
药老上前走到小女孩面前说:“老朽粗通些药石医理,,法相小师傅若不介意,老朽愿为这位小姑娘诊探一番。”
法相闻言面露喜色:“劳烦老伯仗义出手,善哉善哉。”
药老蹲下仔细探查,观其面色正常,呼吸平稳,切其脉搏虽孱弱却清晰,又查其眼睑,口鼻后然后说:“依老朽所见,这位小姑娘身体已无大碍,之所以昏迷不醒乃受惊惧所致,惊极伤神,邪气趁机入体,导致郁气淤积不散,因此噩梦连连。哎,这可怜的小姑娘,想必在梦中一直重复着记忆中最恐怖的画面,长此以往,恐其身虽在,魂已梦亡呀。”
朱钦灵一听,药老的意思不就是说这个小姑娘要变成植物人了吗,心下不由一阵黯然。
法相更是着急万分,急忙追问道:“老伯既能看出病因,可有方法化解?”
药老此时神色古怪的说:“本来嘛,这郁气淤积之症倒不难医治,只是如今的南昌城,药铺也大都空空如也。即使找到药材,从这位小姑娘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骤然用药可能会适得其反,损其经脉,惊其气血逆流而亡。不用药,七日后这位小姑娘也会梦中魂亡......”
法相听药老本来、即使的说了半天,小姑娘用药与否都必死无疑,面色越来越沉重,不过看药老古怪表情,知其必有下文,便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药老看法相与朱钦灵都面沉似水,脸色越来越凝重,便不再卖关子,呵呵一乐说:“幸运的是今日遇到我家公子,这小姑娘就有救了。”
“我?”朱钦灵一声疑惑。
法相也疑惑看着朱钦灵,这位少年虽气度不凡,但从刚才表现来看,怎么也不像是医道高人。
药老微微一笑,徐徐说道:“救治这位昏迷的小姑娘,此刻虽难如登天,但遇到我家公子,却变得再简单不过。”说罢略有深意的看了朱钦灵一眼,接着说道:“只需公子一滴精血。”
南京,紫金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故而人皆称之为:钟山龙盘,石城虎踞。
此时,一行人站在紫金山顶俯视着盘踞在山脚的巨大城池,为首一名男子金丝黑袍,剑眉虎目,与生俱来的王霸之气令其不怒自威,正乃当日在南昌城内先行离开的朱钦灵之父——朱训桢。
初春凛冽的山风揉乱朱训桢背后长发,却难舒展其凝重面色。双眼怔怔的望着山下巨城,眼神时而凝重,时而恍惚,又时而悲痛。背后的一行人也都肃穆而立,无人打破这份沉重的寂静。
南京!南京!我朱训桢终于回来了!
公元1368,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改名应天府。南京这座古城再次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第二次高峰。
明初南京总人数约7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同时期全世界规模与人口最大的城市。
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高大宏伟,普通刀剑对其劈砍最多留下一道白痕,坚固程度足以抵挡同时期最先进、威力最为强大的奥斯曼重型火炮,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大城垣。
公元1402年,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后称帝,改元永乐。1421年,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使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虽为留都,但南京地位依然超然,终明一朝,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明代中叶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看着南京城内繁华景象,朱训桢内心如烈火烹油,狂怒在心中翻腾咆哮:朱棣老贼!我朱训桢终于回来了!先祖帝位已被你夺占百年!如今,你的后人定将丧于我手!这个大明江山,也定将被我亲手夺回!百年仇怨!百年心酸!!百年逃亡!!!我这一代,必然要与你那不成器的子孙做个了断!
大明,我来了!正德小儿,我来了!
南京,紫禁城内。
一身龙袍的正德皇帝端坐在大殿上,手捧一个竹罐,竹罐中两只膘肥体壮的黑头蛐蛐正斗得不亦乐乎,皇帝也看的津津有味。
殿下候着几位面洁无须的公公,站在首位的公公身披蟒袍、腰佩玉带,一身服饰彰显其极受皇帝恩宠,此人正乃权倾朝野的御马监大太监兼西缉事厂厂督张永张公公是也。
过了半晌,不只是蛐蛐已分出胜负还是看累了,正德将竹罐扔在一旁,伸了个懒腰说:“张公公,有什么话就说吧,朕又不是女人,你总盯着朕看什么!不对,你也不喜欢女人,哈哈哈哈哈。”
张永顾不上正德的调侃,吓得一把跪在地上磕头不止:“老奴罪该万死,老奴罪该万死,请圣上责罚。”
正德止住笑声摆了摆手说:“别老来这一套,有话快说。”
张永这才抬起头说:“启禀圣上,方才南赣巡抚王守仁求见,老奴看圣上对那两只“神威无敌大将军”(蛐蛐品种的名称)兴趣正浓,不敢打扰圣上雅兴,所以才时不时看向圣上,没想到还是惊扰了圣上的雅兴,求圣上恕罪。”
正德一听王守仁三个字,眉头不由微微一皱,又是这个王守仁!朕当初钦点两万精兵强将南下,想趁宁王叛乱之机尝尝杀敌平逆的滋味,顺便再到江南游玩一番。谁知兵马还没走到南京,就收到消息说宁王的几十万大军已经被一个小小的南赣巡抚给打败,连宁王也兵败被抓。
还有他父亲王华那糟老头,当初在京城就招人烦,后来被贬到南京耳边清净不少,没想到这次来南京又被他天天用奏折轰炸,内容千篇一律,无非是什么自己安危关乎国运之类,劝自己尽快回北京。哼!好不容易从北京溜出来,整天在那个笼子般的皇宫快闷死了,这次来江南不玩个痛快绝不回去!
思虑虽多,但也不过是闪念间的事,正德略微思索后还是点点头。
毕竟,王守仁现在可是平乱第一功臣,自己好歹要给他一个说法。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王守仁的身份可不仅仅南赣巡抚这么简单,即便他今天不来找自己,自己也会找机会去寻他。
张公公可不知道正德心中的这许多想法,匆忙爬起身来走到殿前高声喝道:“宣,南赣巡抚王守仁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