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小霸主
字体: 16 + -

第75章 科举试题泄露

    时间一晃而过……

    巴蜀地区的公务员考试很快结束,共有六十六人被择优录取。

    这些人有的饱读诗书,对于四书五经相当了解。有的计算能力很强,能够快速计算出物料成本。有的为人八面玲珑,说话滴水不漏。有的做事雷厉风行,擅长外交。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民办好事!

    这些人算得上是李恪的心腹。

    身为心腹,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忠诚!

    经过了这一番挑选之后,蜀王李恪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班底。

    有了这些人在手底下帮他做事,以后每件事情都可以办得更加轻松,至少不用什么事情都可以让他去过问。

    这段时间以来,李恪终于也过得闲了一些。

    他老爹李世民也写信让他去长安,不过他现在有了很好的理由。

    “蜀地忙碌,需要源源不断往外界输送粮草。孩儿也着实挂念父皇,但抽不出身来……”

    李世民看到如此的消息,心中也着实感动。

    他知道自己三儿子的恶疾已经好了,至于怎么好的,他也没有过多去怀疑。

    实际上他已经清楚,自己的三儿子是大富大贵之人,说不定将来会成为整个大唐皇朝的贵人!

    连续两次预测成功,还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种人会因为小小的疾病去世吗?

    不可能!

    李恪闲下来以后,一方面积攒其他事物的原材料,一方面去工厂询问相关事宜。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九月中旬。

    贞观八年九月中旬,新一轮的科举考试开始……

    李恪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心中也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

    他手下选出来的这些人,不能够只留在巴蜀地区这一亩三分地,也得遍布整个大唐才行!

    毕竟他在产品当中没有任何的亲信,如果自己的人能够走出巴蜀的话,将来他争夺皇位,也能有更大的帮助。

    李恪是一个纯粹的行动主义者!

    既然他决定了的事情,那就一定会去做。

    不过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很麻烦,因为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今年发生了这么大的洪灾,原本大家都以为朝廷不会举办科技考试,但他还是开了!

    实际上开科举考试的原因很简单,最近吏部和御史台疯狂在查贪官,革掉了一大批官员的官职。

    因为在灾情当中,李世民发现有许多贪污严重的地区损失惨重,所以那批官员直接下岗。

    如此这般,就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官员不够用了!

    但是无论是大小官员,都属于朝廷的要职,不能够一直空在那里。

    李世民跟房玄龄经过了一番讨论以后,便打算开启科举考试,然后为朝廷选择一些贤能之人来担任地方官员。

    当然,如果表现优异者,能够直接通往长安城就职!

    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大的人自然能够当高官,能力小的人就只能当地方官员。

    而且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与之前不同。

    这次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得是在文院当中报备了的读书人,而且还得受到当地官员的推荐。

    满足了这两点条件以后,才能够去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可以说,李世民算是学聪明了!

    并不是所有的寒门子弟都能够当一个好官的,有些人只会死读书,来到官场上不变通,然后就开始克扣百姓的财富。

    这种人拉上来当官,也是朝廷的蛀虫,还不如不让他们当官。

    在文院当中报备了的读书人,至少学识文化不会差,处理问题也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他们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推荐,一旦将来这些被推荐的人当官以后出现了事情,那也能够找到推荐人。

    必须得用这种几乎连坐的政策,才能够让大唐的官场变得更加的廉明!

    否则的话,那些贪官在进行贪污受贿的时候,都不会想一想自己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

    地方官员在推荐读书人的时候,也会更加小心……万一自己推荐了一个贪官,他们的地位可都不保了!

    能够满足这一次考试条件的人,整个大唐估计也就刚满一千。

    毕竟地方官员有限,而且推荐的名额也有限……

    李世民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想网罗一批精英官员。

    现在的大唐朝政已经有些减速,等这批新官员上任以后,国家才能够焕发全新的活力!

    李世民被称为一个开明的君主,这句话并不是假的。在改革这方面,他的脚步永远不会慢!

    李恪也是有些想法。

    他在整个巴蜀地区的文院经过了一番寻找,最终找到了十八个能够参加考试的人。

    偌大的巴蜀地区,符合考试条件的只有十八人……

    由此可见,这一次的考试有多么的严苛!

    主要是巴蜀地区本身就偏远,外加之前百姓的生活条件不好,能够出一些读书人已经是很难的事情。

    有点学识的人都想离开这片土地,前往更富饶的地方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也没有留在巴蜀地区。

    能够出现这十八个才子,已经是整个巴蜀地区的幸运。

    至少他们都是想要留在自己的家乡,为生育他的土地做一份贡献的人。

    这种人的想法不需要经过质疑,无论他们在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一定是热爱巴蜀这片地区的!

    “跟江南那些地方相比,巴蜀地区果然是差的太多……”李恪也是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感叹。

    达摩祖师听闻此话,也是点头说道。

    “江南地区素来被称之为才子之乡,那些地方当真是盛产读书人。不过也没什么,这只是我们巴蜀的第一次尝试而已,总归是一次好的开始!”

    但是李恪丝毫不担心,因为他有小霸王系统的帮助。

    小霸王系统当中可是有着搜索功能的……

    贞观八年的考试试题是什么?难道小霸王系统会不知道吗?

    他都知道了考试的试题,然后在考前发布给十八位读书人。

    如此这般,他手下的人一定能够考中!

    要是知道了考试的试题还考不中的话……这样的人能够被称之为读书人吗?

    赶紧放下手中的纸笔去找个活干,也比天天留在家里当蛀虫要强。

    “让那十八个读书人来到我的府邸,我要给他们好好上一课!”李恪胸有成竹的说道。

    “什么?”

    达摩祖师听闻此话,心头巨震!

    李恪年仅十二,那些读书人都能够当他的先生了,他怎么敢跟那些人上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