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挖墙脚
此时,徐荣等部均压着步子,始终注意着城头上的动向。除吕布雪耻心切、突入过猛外,射程中全部都是己方人马。因此,城上守军心有顾虑,一时间无人听令射箭。
牛辅已经被惶恐冲昏了头脑,有些不管不顾,执意命令射箭。见众人动作迟疑,便拿起刀背狠狠砸在身侧弓箭手身上,弓箭手吃痛,弓弦一松,离弦之箭嗖的向下射去。如同发出信号一般,众人松了一口气,也纷纷放松了弓弦。
箭矢如雨,无差别落在城下众人头上。特别是吕布周边,更是受到了重点照顾。吕布眼观八方,早就注意到了城头动静,挥舞长戟,打落掉纷飞的箭矢。回头看见身侧亲兵许多人身上插着箭矢,虽仍愤恨不平,却也只好勒马回师。
而凉州军士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被箭矢击中,倒伏在地上,更是仰头对着城上破口大骂。此时城门方向吱吱作响,原来先锋骑卒逃入城中后,由于害怕朝廷军马尾随夺城,不待牛辅将令,便自行武力胁迫守门将士关闭城门、上紧门栓。
城上城下想到一起,动作神同步,却也让城下数百将士没了回头路。众人跳脚痛骂,城门纹丝不动。无奈何,只能转身向徐荣等人请降。
牛辅见城下士卒就这么利索的背叛了自己,咆哮大喊,喝令射杀。城头响应者寥寥无几。牛辅威严扫地,踉踉跄跄下了城墙。
吕布打马来到徐荣身边,翻身下马,拱手为礼,口中道谢不止。徐荣也不托大,在吕布下马时也同步下马,谦逊道:“同袍互助,为将本分。后将军骁勇过人,荣神交已久。”同时恭敬回礼,给足了吕布面子。
不多时,中军大部赶到。分成三股分别包围了三面城门,另外分出千余凉州骑兵在东城门附近游弋监视。由于深处关中腹地,陕县城池没有挖掘护城河,省下了填沟平壑的麻烦。
大势已定。刘协在皇甫嵩的护卫下,徐徐来到战场。
刘协首次经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不由睁大眼睛四处张望。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浸满鲜血的土地上,显得格外黑红。战场之上,一片狼藉。人的尸体、马的尸首,折断的旗帜、散落的兵器,以歪七扭八的姿态,勾勒出一副奇异的战场画卷。
早在刘协到来之前,细心的皇甫嵩已经安排好士卒在敌军伤员身上补刀,因此刘协只是看到了收治己方伤员、押送战俘的队列。刘协勒住马缰,对着被搀扶的伤员亲切抚慰了数语,勉励他们安心养伤,公开许诺论功行赏,便继续骑马前行。
战俘与看押将士都是凉州乡里,看起来没有遭到羞辱虐待。刘协嘱咐皇甫嵩一定要善待俘虏,千万不能虐俘与杀俘。话题又转到处置尸体上。
道德经有言: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如今已经迈入了炎炎夏日,大量尸体处置不及时很容易滋生瘟疫。刘协隐隐记得,东汉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瘟疫是其中不容忽视的灾难。
君臣二人交谈中敲定,敌军尸首全部收拢起来后焚烧殆尽,让尘归尘土归土。己方阵亡士卒,排除致命伤在背后的人以外,一人一张草席,简单包裹安葬,同时详细将姓名、籍贯等信息记录在册,留待日后妥善抚恤。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不多时,吕布、徐荣等人与刘协会合,簇拥着刘协前往刚刚搭建好的营帐。
刘协甫一落座,吕布当即离席拜倒,叩头请罪。刘协立刻起身,走上前来,伸手将吕布搀扶起来,真诚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后将军不必自责。此战之罪,皆在李肃。李肃败军丧师,朕虽未亲临战场,亦咬牙切齿。幸好贼子已被将军手刃,朕心甚慰。”
见吕布脸色稍有动容,刘协接着说道:“前锋初战不利,将军能够逆流而上,挽回颓势,使败兵没有冲击我军阵线,又能重整军伍,配合徐荣进行反击,功远大于过。些许小挫,将军不必挂怀。”
将吕布拉回席上坐好,刘协笑岑岑地转身走到徐荣身边。从他桌前矮几上拿起酒壶,满满斟完一碗酒,亲自端起递给徐荣,口中说道:“中郎将此战厥功至伟,若无卿当机立断,朕不知今日能否安坐于此。闲话不提,请卿满饮此杯!”
徐荣纵然脸色黝黑,却也能看出满面涨红,十分激动地接过酒碗,仰头一饮而尽。
“好!”刘协喝了一道彩,接着问道:“骑都尉高顺可在?!”
高顺官微职卑,按说不应该出现在此帐中。不过先锋之战他为一部将领,杀伤颇多,是三部中唯一取胜的部曲,为吕布赢得了脸面,所以吕布将他带到了帐中。
听到皇帝喊他名字,高顺从帐中角落处走出,快步走到皇帝跟前跪拜。刘协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孔武用力的年轻将领,努力检索着脑海中前世的点滴记录。
高顺,统领陷阵营,与张辽并为吕布麾下名将。吕布被曹操所擒后,高顺死而张辽降,是一个忠义勇士。如今张辽已经就任步兵校尉,是时候再挖吕布墙角了。
想到这,刘协扶起高顺,亲自将他安排到了帐中末席,然后同样倒了一碗酒,在高顺诚惶诚恐中递给他,称赞了他此战功勋。高顺也满饮而尽。
接着刘协开玩笑似的对着吕布说道:“高顺忠勇难得,朕见之心喜。后将军可愿割爱?”
将自己的部下推荐至皇帝麾下,扩大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吕布求之不得,当然欣然应允。
“待诛戮牛贼过后,高顺至中军效力。”
高顺领命从事。
戎马倥偬,千头万绪。刘协简单慰勉有功之臣后,便挥手令众人各自回营。
荀攸带人去俘虏营搜集有用信息,刘协则在皇甫嵩陪同下慰问伤员。刘协对于医术一窍不通,但好歹来自后世,基本的清洁防感染知识还是了解的。反复吩咐不要嫌麻烦,务必用沸水煮过的布条包扎伤口后,才回到帐中。
荀攸早已等候多时。
牛辅已经被惶恐冲昏了头脑,有些不管不顾,执意命令射箭。见众人动作迟疑,便拿起刀背狠狠砸在身侧弓箭手身上,弓箭手吃痛,弓弦一松,离弦之箭嗖的向下射去。如同发出信号一般,众人松了一口气,也纷纷放松了弓弦。
箭矢如雨,无差别落在城下众人头上。特别是吕布周边,更是受到了重点照顾。吕布眼观八方,早就注意到了城头动静,挥舞长戟,打落掉纷飞的箭矢。回头看见身侧亲兵许多人身上插着箭矢,虽仍愤恨不平,却也只好勒马回师。
而凉州军士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被箭矢击中,倒伏在地上,更是仰头对着城上破口大骂。此时城门方向吱吱作响,原来先锋骑卒逃入城中后,由于害怕朝廷军马尾随夺城,不待牛辅将令,便自行武力胁迫守门将士关闭城门、上紧门栓。
城上城下想到一起,动作神同步,却也让城下数百将士没了回头路。众人跳脚痛骂,城门纹丝不动。无奈何,只能转身向徐荣等人请降。
牛辅见城下士卒就这么利索的背叛了自己,咆哮大喊,喝令射杀。城头响应者寥寥无几。牛辅威严扫地,踉踉跄跄下了城墙。
吕布打马来到徐荣身边,翻身下马,拱手为礼,口中道谢不止。徐荣也不托大,在吕布下马时也同步下马,谦逊道:“同袍互助,为将本分。后将军骁勇过人,荣神交已久。”同时恭敬回礼,给足了吕布面子。
不多时,中军大部赶到。分成三股分别包围了三面城门,另外分出千余凉州骑兵在东城门附近游弋监视。由于深处关中腹地,陕县城池没有挖掘护城河,省下了填沟平壑的麻烦。
大势已定。刘协在皇甫嵩的护卫下,徐徐来到战场。
刘协首次经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不由睁大眼睛四处张望。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浸满鲜血的土地上,显得格外黑红。战场之上,一片狼藉。人的尸体、马的尸首,折断的旗帜、散落的兵器,以歪七扭八的姿态,勾勒出一副奇异的战场画卷。
早在刘协到来之前,细心的皇甫嵩已经安排好士卒在敌军伤员身上补刀,因此刘协只是看到了收治己方伤员、押送战俘的队列。刘协勒住马缰,对着被搀扶的伤员亲切抚慰了数语,勉励他们安心养伤,公开许诺论功行赏,便继续骑马前行。
战俘与看押将士都是凉州乡里,看起来没有遭到羞辱虐待。刘协嘱咐皇甫嵩一定要善待俘虏,千万不能虐俘与杀俘。话题又转到处置尸体上。
道德经有言: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如今已经迈入了炎炎夏日,大量尸体处置不及时很容易滋生瘟疫。刘协隐隐记得,东汉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瘟疫是其中不容忽视的灾难。
君臣二人交谈中敲定,敌军尸首全部收拢起来后焚烧殆尽,让尘归尘土归土。己方阵亡士卒,排除致命伤在背后的人以外,一人一张草席,简单包裹安葬,同时详细将姓名、籍贯等信息记录在册,留待日后妥善抚恤。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不多时,吕布、徐荣等人与刘协会合,簇拥着刘协前往刚刚搭建好的营帐。
刘协甫一落座,吕布当即离席拜倒,叩头请罪。刘协立刻起身,走上前来,伸手将吕布搀扶起来,真诚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后将军不必自责。此战之罪,皆在李肃。李肃败军丧师,朕虽未亲临战场,亦咬牙切齿。幸好贼子已被将军手刃,朕心甚慰。”
见吕布脸色稍有动容,刘协接着说道:“前锋初战不利,将军能够逆流而上,挽回颓势,使败兵没有冲击我军阵线,又能重整军伍,配合徐荣进行反击,功远大于过。些许小挫,将军不必挂怀。”
将吕布拉回席上坐好,刘协笑岑岑地转身走到徐荣身边。从他桌前矮几上拿起酒壶,满满斟完一碗酒,亲自端起递给徐荣,口中说道:“中郎将此战厥功至伟,若无卿当机立断,朕不知今日能否安坐于此。闲话不提,请卿满饮此杯!”
徐荣纵然脸色黝黑,却也能看出满面涨红,十分激动地接过酒碗,仰头一饮而尽。
“好!”刘协喝了一道彩,接着问道:“骑都尉高顺可在?!”
高顺官微职卑,按说不应该出现在此帐中。不过先锋之战他为一部将领,杀伤颇多,是三部中唯一取胜的部曲,为吕布赢得了脸面,所以吕布将他带到了帐中。
听到皇帝喊他名字,高顺从帐中角落处走出,快步走到皇帝跟前跪拜。刘协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孔武用力的年轻将领,努力检索着脑海中前世的点滴记录。
高顺,统领陷阵营,与张辽并为吕布麾下名将。吕布被曹操所擒后,高顺死而张辽降,是一个忠义勇士。如今张辽已经就任步兵校尉,是时候再挖吕布墙角了。
想到这,刘协扶起高顺,亲自将他安排到了帐中末席,然后同样倒了一碗酒,在高顺诚惶诚恐中递给他,称赞了他此战功勋。高顺也满饮而尽。
接着刘协开玩笑似的对着吕布说道:“高顺忠勇难得,朕见之心喜。后将军可愿割爱?”
将自己的部下推荐至皇帝麾下,扩大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吕布求之不得,当然欣然应允。
“待诛戮牛贼过后,高顺至中军效力。”
高顺领命从事。
戎马倥偬,千头万绪。刘协简单慰勉有功之臣后,便挥手令众人各自回营。
荀攸带人去俘虏营搜集有用信息,刘协则在皇甫嵩陪同下慰问伤员。刘协对于医术一窍不通,但好歹来自后世,基本的清洁防感染知识还是了解的。反复吩咐不要嫌麻烦,务必用沸水煮过的布条包扎伤口后,才回到帐中。
荀攸早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