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翻天覆地
毅亲王说的,皇帝其实心里都清楚。
特别是萧文明剿灭倭寇的三场战役,乃是大齐朝廷在野驴岭之战失败后,对阵外敌取得的最痛快、最得人心的胜利,也是这一两年来皇帝为数不多的,能够感到欣慰的事情了。
但是光靠一个萧文明能解决问题吗?
他手下能有多少兵马?
万一真的像传言中的那样,白炎教起来造反了,就靠他这么一丁点的力量,难道就能抵挡得住吗?
面对皇帝的质疑,毅亲王的思路很清晰:“皇上,眼下情况不明,也确实不宜调动大军。不如这样,我们先等一等、看一看,如果白炎教不过是虚张声势,那我们就先忍一忍,等过了这一阵再严令各地官府搜捕不迟。如果白炎教虽然起事,但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就让萧文明带着他的屯田兵去剿灭。”
毅亲王老了,说了这么一长段话,忍不住要休息一下,缓口气。
他继续说道:“这样成功了固然可喜,不但能够敉平霍乱,还能替皇上养育一员将才。要是不成功,那也无所谓,损失的也不过是区区几个屯田所而已,坏不了大局,至少也能让萧文明出去挡一挡,多少替朝廷争取一些时间。到时候朝廷在发大兵前去进剿,可谓万全之策!”
毅亲王毕竟是皇亲国戚,虽然对萧文明多有提携和看重,但他脑子里第一个想要考虑的,仍旧是整个大齐朝的利益——至于萧文明,并不是完全不能牺牲的……+
因此毅亲王这番对策,相当于是把萧文明顶到了杠头上,顶在了对付白炎教的第一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给萧文明挖下了一个大坑。
这个对策倒是很合皇帝的口味。
皇帝现在能够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能不能发掘和培养萧文明这么个人才,这种长远的计划他已经是来不及考虑了,能够用最小的资源,将白炎教起事这么大一件麻烦对付过去,才是他眼下最看重的。
“好,皇叔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啊!此事应当如何办理,皇叔可有主意?”
主意,毅亲王当然有了。
在进皇宫之前,他就已经拿定了,但既然是皇帝在问,那就要做出一番,反复思量的样子。
“这个……老臣不过问军政事务多年,哪还有什么主意?不过既然皇上问我,老臣也只能勉强回答。如今这朝廷已经是输不起了,我们一兵一将都不给萧文明,只给他便宜行事之权,让他可以事情指挥苏州府的屯田兵就行了。成功了,那就是朝廷有识人之明,不成功,也无伤大雅。”
“这个嘛……”皇帝还是犯了犹豫,“这个萧文明……也不知道是个千户,还是个百户。就这么个芝麻绿豆官要统领一府的兵马,似乎有些不合体制
吧?苏州府还有游击将军,江南道也有节度使,他这样越俎代庖,也恐难以服众。”
“皇上英明!”毅亲王先拍了句马屁,随即拿出自己的主张,“所以说老臣建议,这件事情皇上就不要下旨意了,由老臣亲笔写一封信,让萧文明依照行事,万一失败了,那责任也由老臣来承担,朝廷的面子便也保住了。至于苏州府那边,在那里当游击将军的应该是秦福,他原先在西北是我的部下,看了我的书信,他总是要卖几分面子的。”
毅亲王的对策可谓是滴水不漏。
可是皇帝依旧没法接受:“可是……可是这样做的确是没有先例,也未免太出格了些吧?”
如今的这个皇帝,就是这样一副扭捏的性格。
毅亲王叹了一口气,请皇上赐坐赐茶,缓了一口气,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皇上,老臣说句不该说的话。福建、江南乃是朝廷的粮仓和银库,是不能再出问题的了!不要说有个闪失,哪怕就是处置的晚了一些,把这两处地方搅个稀烂,朝廷还有什么力量来赈灾和养兵呢?可是据臣所知,如今福建和江南的武将,都是些贪生怕死、尸位素餐之辈,没有一个管用的。或许我们也只能拿萧文明来冒一冒险了……”
“可是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
“不冒险的法子也有。”毅亲王的语气忽然变得冷若冰霜,“眼下正有一员名将还赋闲在家。若是皇上可以启用他,那么区区白炎教?哼!不过是螳臂当车!”
皇帝听了这话浑身一震:“老皇叔说的,莫非是?莫非是……”
毅亲王的眼神陡然间异常冷峻起来,近乎无礼地看着皇帝:“没错!老臣说的便是戴鸾翔!”
“戴鸾翔……戴鸾翔啊……”
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毅亲王终于退出了皇宫,也顾不得京城内禁止纵马奔驰的规定了,一路骑马疾驰回到了毅亲王府,便写了一份书信,让老夏头立即带还给萧文明。
果不其然,这份书信的确授予了萧文明临机处置之权。
有了这封书信在手,就更给了萧文明行动的自由和决策的魄力。
见了这份书信,就连温伯明也知道它的分量,不无欣喜地对萧文明说道:“毅亲王老爷子果然见识非凡!虽然没给萧兄一兵一卒,却犹如给了萧兄千军万马,有了他这份书信,无论办什么事情都百无禁忌了!”
温伯明所言不虚啊!
有时候往往一个决定,其力量要胜过不知多少军队。
萧文明在穿越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支持一个地方的发展,并不是靠上级给拨了多少款、安排了多少人?而是看上级有没有政策的扶持和配套,往往只要给地方上松一松口,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比扔多少钱进去都管用!
这封信就好像定海神针,又好似免死金牌,真是给了萧文明无穷的力量和无限的信心。
“好!这封信我就
时刻带在身边,等到关键时刻必然会派大用场!”
萧文明心目中的关键时刻很快就到了。
汤光耀会同苏州游击将军秦福,联合署名颁布的命令,已然送到了萧文明的临海屯,命令萧文明:率领本部人马,立即前往苏州城集合。
这件事情原本就是萧文明的主意,因此接到命令的萧文明没有半分惊讶,带着早已集结好的军队,连同无数的军械、兵器、粮食、被装等补给,一路浩浩荡荡,便往苏州城进发而去。
这是萧文明的萧家军成军之后,第一次倾巢出动前往苏州,并且即将面临着平定白炎教造反的重任。
这一仗是一定要打好的!
这个“好”的意思,是不但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才能彻底树立起萧家军的威名!
之前萧家军剿灭倭寇,最多也只积攒起了在本地的一些名气而已,要是这次能够率领苏州府的屯田兵,深入福建作战并且取而胜之,那么萧家军的名气就是全国性的,到时萧文明的大名也会名扬四海。
因此在行军路上,萧文明更加严明了军纪,做到秋毫无犯,不袭扰百姓那是最基础的,还要走得虎虎生风,走出萧家军的威风来!
为此,萧文明还特意赶制了三面“萧”字大旗,旗面只比原先的那一面稍微小一点,让分别由张俊、刘辰、胡宇率领的三支小队各擎一面,更显出萧家军的精神头来。
萧文明的队伍在苏州这一带已经是极有名气的,临海县及附近的居民,虽然也已听说了白炎教在南边造反的消息,但是因为此地有萧家军坐镇,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害怕会有什么危险。
如今又见到萧家军的军容一日严整过于之一、军威一日显赫过一日,心中更是信心十足,无不心想这白炎教的逆贼敢来侵犯,也多不过是送死而已!
就这样萧文明的萧家军十分顺利,便来到了苏州城下。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同时因为苏州城城内地域十分狭小,因此萧文明便命令萧家军的弟兄在城外占据了一座土地庙安营扎寨,没有命令严禁擅自进城,违令者军法处置。
随着萧文明的到来,其他地方的屯田兵也陆续赶到了苏州城下。
其中有不少领头的千户、百户,是萧文明在金陵城下认识并且并肩作战过的,各方面虽然不是特别熟悉,但多少也算是认识的。
他们虽然早就亲眼见过萧文明临海屯子弟兵的厉害,也听说过萧家军单凭一己之力就剿灭了几百倭寇的威名。
但是今日亲眼一见,仍旧是惊得目瞪口呆。
只要看着萧家军兵器的精锐、士气的高昂、军纪的严明,就知道这绝对是一只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军队,是一支在作战过程中可以当做中间力量依靠的军队。
因此他们自发地聚拢在萧文明的身边,依靠着萧文明已经入住的土地庙,跟着安营扎寨,形成了一个颇大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