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终成眷属
在秦公嬴连两人说完之后乡老王乙便要离开,只见他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向了不远处的房门。
待到走到房门前之时,乡老王乙好似记起了一些什么,转身回头看向了秦公嬴连二人。
面对秦公嬴连两人,乡老王乙轻声询问道“后生既然是出来游学的,那就应该不急着离开吧?”
听到乡老王乙的询问,秦公嬴连与将军全旭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向着乡老王乙回道“晚辈不急倒是不急,乡老有话可以直说。”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几日以后,我们李邑之中有一对新人就要举行昏礼的最后一步亲迎了,想邀请你们两位一起去做个见证。”面对两人眼神之中的迷惑,乡老王乙沉声诉说道。
听到乡老王乙对于自己两人的邀请,秦公嬴连在思索了一番之后,给出了他做出的决定。
“昏礼乃是人生大事,更何况是乡老盛情相邀,晚辈自然是欣然接受。只是恐怕这几日要叨扰乡老了。”
在说完这番话之后,秦公嬴连便向着乡老王乙躬身一礼。
在看到秦公嬴连的这一礼之后,乡老王乙一边上前扶起秦公嬴连,一边笑着对他说道“你能够留下来参加我们李邑的这一次新人昏礼就是给我老头子面子,又怎么能说是叨扰呢?”
“天色也不早了,老头子也不便多留了。你们也赶了一天的路了,赶快休息吧。”
说完这番话之后在秦公嬴连和将军全旭两人的注视之下,乡老王乙缓步走出了房间,临走之时还十分贴心地给两人关上了门。
看着乡老王乙离开房间,听到那一声关门之声后,将军全旭迅疾来到了秦公嬴连的身旁。
面向秦公嬴连,将军全旭带着几分疑惑问道“秦公,我们两人真的要留下来参加这个什么昏礼吗?”
听着将军全旭有些不愿的语气,秦公嬴连出声宽慰道“既然老人家已经盛情相邀,我们也不好拒绝啊。况且,我对这个昏礼还是有些好奇呢?”
曾经翻过一些历史书的嬴连知道,乡老王乙话语之中的昏礼其实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那个婚礼。
之所以战国时代婚礼被称为昏礼,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婚礼通常是在黄昏之时举行,取阴阳往来、阴阳交汇之意。
在后世,嬴连见惯了各种样式的婚礼;但是来到战国时代之后,他却是没有见识过如今这个时代的昏礼。
既然乡老王乙盛情相邀,这么个好机会秦公嬴连又如何会放弃呢?
就在秦公嬴连期待着能够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昏礼的时候,一旁的将军全旭却是有些无奈的看着他。
看着秦公嬴连眼睛之中闪烁着的期待之情,将军全旭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劝不动秦公嬴连离开李邑,和自己一起前往狄道县城了。
停留在李邑之中的这几天,装扮成游学士子的秦公嬴连经常带着自己的护卫将军全旭李邑的田间地头四处走动。
一开始,李邑农人见到秦公嬴连这个陌生人还有些防备之心。
后来经过乡老王乙的介绍,再加上表明了自己游学的士子之后,秦公嬴连渐渐被李邑众人所接受。
这些农人开始在秦公嬴连面前聊些日常琐事,说些家长里短,对此秦公嬴连总是抱着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那些李邑农人们看见秦公嬴连这么一个士子却对他们农人之间的家长里短感兴趣,心中不解之下纷纷出口询问。
每当这时,秦公嬴连总是会搬出千年后的诗圣杜甫的名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作为对这些人的回答。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秦公嬴连是在通过探听他们的家长里短,来了解他治下普通农人的生活。
经过这几天的不懈努力之后,秦公嬴连对于他们这些人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总的来说,自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底层农人的生活是有所改善,但是如果说吃饱穿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句后世的话就是秦公嬴连在查访了李邑的风土人情数天之后,心中想法的最好写照。
要想通过变法将秦国变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的积淀。
虽然前方的道路看起来是困难重重的,但是秦公嬴连相信完全实行变法之后的秦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看到李邑农人脸上那带着满足的笑容之后,秦公嬴连更加坚定了心中的这份判断。
就在秦公嬴连在李邑四处寻访的时候,时间也是一天天地流逝,转眼之间便到了昏礼举行的那一天。
为了这场期盼已久的昏礼,整个李邑的农人们从午后便开始前往小夜家,为今天的主角小夜开始做好昏礼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看着众人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站在一旁看着的秦公嬴连自然也没有闲着的想法。
只见秦公嬴连微微一用力便搬起了一张几案,随后他向着这次昏礼主办人乡老王乙沉声问道“乡老,这个几案搬到哪去啊?”
听着秦公嬴连的声音,老王乙回头望了一眼,轻声指着前院。
“这个几案要搬到正厅,这是给新人作同牢之礼用的。”
看着乡老王乙所指的方向,再听听他说的这张几案的用途,秦公嬴连一边向着他指的方向快步走去,一边说道“我知道了,立刻搬过去。”
“小心点。”
“知道了。”
看着搬着几案走向正厅,头也不回的秦公嬴连,乡老王乙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满意的神情。
“是个棒小伙子。”
通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乡老王乙虽然不清楚秦公嬴连的具体身份,但是在他的心中已经深深明白秦公嬴连是一个好人。
就在乡老王乙对于秦公嬴连作出赞誉之际,一个声音出现在了他的耳畔“乡老,小夜已经将阿彩接回来了,他们马上到。”
等他说完乡老王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大声向着周围的李邑农人说道“诸位父老乡亲动作都快点,新人马上就要到了,正昏礼就快开始了。”
“诶。”
回应乡老王乙的是一声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
挂在正中的太阳渐渐西垂,散发着它最后一丝光芒,整个大地都染成了一片红色。
夕阳已至,黄昏也就不远了,昏礼之中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亲迎即将开始了。
“新人到。”
随着迎亲队伍前方一名老者的大声叫喊,刚刚还显得有些嘈杂的李邑农人们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整个昏礼现场立刻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与后世昏礼追求的排场、喜庆、热闹不同,战国时期的昏礼是极其简朴、肃穆而又庄重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虽然身处战乱不休的战国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的男女们却依然坚守着对于美好爱情的忠贞。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男女的心中,昏礼有且只有一次。
对于这件几乎是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战国时代的古人们有着他们自己的追求。
在李邑全体乡亲父老的默默注视之下,一对新人从远方缓缓走来,渐渐来到了众位乡人的面前。
他们身上穿的婚服并不是后世流行的大红喜服,而是新置办的一套玄黑色的深衣。
今日一身玄黑色深衣的阿彩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而同样一身黑衣的小夜则是在腼腆之中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正昏礼,开始。”
随着德高望重的乡老王乙的一句轻呼,这对新人的正昏礼也算是开始了。
在李邑乡亲父老的见证之下,小夜和阿彩先是行了同牢之礼,这代表着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将开始共同结伴生活。
而在行完同牢之礼过后等待着小夜和阿彩的便是合卺之礼,这代表着的是对这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行完同牢之礼与合卺之礼之后,小夜和阿彩便正式结成了夫妻,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在小夜与阿彩行礼完毕之际,作为他们证婚人的县令子车明却是缓缓走到了两人身前。
见到来到自己身前的县令子车明,小夜和阿彩齐齐躬身一礼道“小夜(阿彩)拜见子车县令。”
看见这一对新人如此大礼,县令子车明连忙上前扶起两人。
等到他们起身之后,县令子车明先是看了看美丽动人的阿彩,然后看向了颇有些英武之气的小夜,脸上露出了一片欣慰之色。
“小夜。”
“阿彩。”
“你们这一路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我子车明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你们曾经差点阴阳相隔,你们曾经受到过来自外部的阻挠。”
“幸运的是你们度过了一个个苦难,今天终于算是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在祝福你们白头偕老的同时,我还想提醒你们不要忘了曾经经历的苦难,好好珍惜你们的眼前之人。”
听完了县令子车明如此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小夜阿彩再次躬身一礼道“多谢子车县令教诲。”
。
待到走到房门前之时,乡老王乙好似记起了一些什么,转身回头看向了秦公嬴连二人。
面对秦公嬴连两人,乡老王乙轻声询问道“后生既然是出来游学的,那就应该不急着离开吧?”
听到乡老王乙的询问,秦公嬴连与将军全旭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向着乡老王乙回道“晚辈不急倒是不急,乡老有话可以直说。”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几日以后,我们李邑之中有一对新人就要举行昏礼的最后一步亲迎了,想邀请你们两位一起去做个见证。”面对两人眼神之中的迷惑,乡老王乙沉声诉说道。
听到乡老王乙对于自己两人的邀请,秦公嬴连在思索了一番之后,给出了他做出的决定。
“昏礼乃是人生大事,更何况是乡老盛情相邀,晚辈自然是欣然接受。只是恐怕这几日要叨扰乡老了。”
在说完这番话之后,秦公嬴连便向着乡老王乙躬身一礼。
在看到秦公嬴连的这一礼之后,乡老王乙一边上前扶起秦公嬴连,一边笑着对他说道“你能够留下来参加我们李邑的这一次新人昏礼就是给我老头子面子,又怎么能说是叨扰呢?”
“天色也不早了,老头子也不便多留了。你们也赶了一天的路了,赶快休息吧。”
说完这番话之后在秦公嬴连和将军全旭两人的注视之下,乡老王乙缓步走出了房间,临走之时还十分贴心地给两人关上了门。
看着乡老王乙离开房间,听到那一声关门之声后,将军全旭迅疾来到了秦公嬴连的身旁。
面向秦公嬴连,将军全旭带着几分疑惑问道“秦公,我们两人真的要留下来参加这个什么昏礼吗?”
听着将军全旭有些不愿的语气,秦公嬴连出声宽慰道“既然老人家已经盛情相邀,我们也不好拒绝啊。况且,我对这个昏礼还是有些好奇呢?”
曾经翻过一些历史书的嬴连知道,乡老王乙话语之中的昏礼其实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那个婚礼。
之所以战国时代婚礼被称为昏礼,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婚礼通常是在黄昏之时举行,取阴阳往来、阴阳交汇之意。
在后世,嬴连见惯了各种样式的婚礼;但是来到战国时代之后,他却是没有见识过如今这个时代的昏礼。
既然乡老王乙盛情相邀,这么个好机会秦公嬴连又如何会放弃呢?
就在秦公嬴连期待着能够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昏礼的时候,一旁的将军全旭却是有些无奈的看着他。
看着秦公嬴连眼睛之中闪烁着的期待之情,将军全旭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劝不动秦公嬴连离开李邑,和自己一起前往狄道县城了。
停留在李邑之中的这几天,装扮成游学士子的秦公嬴连经常带着自己的护卫将军全旭李邑的田间地头四处走动。
一开始,李邑农人见到秦公嬴连这个陌生人还有些防备之心。
后来经过乡老王乙的介绍,再加上表明了自己游学的士子之后,秦公嬴连渐渐被李邑众人所接受。
这些农人开始在秦公嬴连面前聊些日常琐事,说些家长里短,对此秦公嬴连总是抱着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那些李邑农人们看见秦公嬴连这么一个士子却对他们农人之间的家长里短感兴趣,心中不解之下纷纷出口询问。
每当这时,秦公嬴连总是会搬出千年后的诗圣杜甫的名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作为对这些人的回答。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秦公嬴连是在通过探听他们的家长里短,来了解他治下普通农人的生活。
经过这几天的不懈努力之后,秦公嬴连对于他们这些人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总的来说,自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底层农人的生活是有所改善,但是如果说吃饱穿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句后世的话就是秦公嬴连在查访了李邑的风土人情数天之后,心中想法的最好写照。
要想通过变法将秦国变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的积淀。
虽然前方的道路看起来是困难重重的,但是秦公嬴连相信完全实行变法之后的秦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看到李邑农人脸上那带着满足的笑容之后,秦公嬴连更加坚定了心中的这份判断。
就在秦公嬴连在李邑四处寻访的时候,时间也是一天天地流逝,转眼之间便到了昏礼举行的那一天。
为了这场期盼已久的昏礼,整个李邑的农人们从午后便开始前往小夜家,为今天的主角小夜开始做好昏礼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看着众人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站在一旁看着的秦公嬴连自然也没有闲着的想法。
只见秦公嬴连微微一用力便搬起了一张几案,随后他向着这次昏礼主办人乡老王乙沉声问道“乡老,这个几案搬到哪去啊?”
听着秦公嬴连的声音,老王乙回头望了一眼,轻声指着前院。
“这个几案要搬到正厅,这是给新人作同牢之礼用的。”
看着乡老王乙所指的方向,再听听他说的这张几案的用途,秦公嬴连一边向着他指的方向快步走去,一边说道“我知道了,立刻搬过去。”
“小心点。”
“知道了。”
看着搬着几案走向正厅,头也不回的秦公嬴连,乡老王乙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满意的神情。
“是个棒小伙子。”
通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乡老王乙虽然不清楚秦公嬴连的具体身份,但是在他的心中已经深深明白秦公嬴连是一个好人。
就在乡老王乙对于秦公嬴连作出赞誉之际,一个声音出现在了他的耳畔“乡老,小夜已经将阿彩接回来了,他们马上到。”
等他说完乡老王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大声向着周围的李邑农人说道“诸位父老乡亲动作都快点,新人马上就要到了,正昏礼就快开始了。”
“诶。”
回应乡老王乙的是一声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
挂在正中的太阳渐渐西垂,散发着它最后一丝光芒,整个大地都染成了一片红色。
夕阳已至,黄昏也就不远了,昏礼之中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亲迎即将开始了。
“新人到。”
随着迎亲队伍前方一名老者的大声叫喊,刚刚还显得有些嘈杂的李邑农人们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整个昏礼现场立刻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与后世昏礼追求的排场、喜庆、热闹不同,战国时期的昏礼是极其简朴、肃穆而又庄重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虽然身处战乱不休的战国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的男女们却依然坚守着对于美好爱情的忠贞。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男女的心中,昏礼有且只有一次。
对于这件几乎是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战国时代的古人们有着他们自己的追求。
在李邑全体乡亲父老的默默注视之下,一对新人从远方缓缓走来,渐渐来到了众位乡人的面前。
他们身上穿的婚服并不是后世流行的大红喜服,而是新置办的一套玄黑色的深衣。
今日一身玄黑色深衣的阿彩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而同样一身黑衣的小夜则是在腼腆之中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正昏礼,开始。”
随着德高望重的乡老王乙的一句轻呼,这对新人的正昏礼也算是开始了。
在李邑乡亲父老的见证之下,小夜和阿彩先是行了同牢之礼,这代表着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将开始共同结伴生活。
而在行完同牢之礼过后等待着小夜和阿彩的便是合卺之礼,这代表着的是对这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行完同牢之礼与合卺之礼之后,小夜和阿彩便正式结成了夫妻,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在小夜与阿彩行礼完毕之际,作为他们证婚人的县令子车明却是缓缓走到了两人身前。
见到来到自己身前的县令子车明,小夜和阿彩齐齐躬身一礼道“小夜(阿彩)拜见子车县令。”
看见这一对新人如此大礼,县令子车明连忙上前扶起两人。
等到他们起身之后,县令子车明先是看了看美丽动人的阿彩,然后看向了颇有些英武之气的小夜,脸上露出了一片欣慰之色。
“小夜。”
“阿彩。”
“你们这一路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我子车明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你们曾经差点阴阳相隔,你们曾经受到过来自外部的阻挠。”
“幸运的是你们度过了一个个苦难,今天终于算是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在祝福你们白头偕老的同时,我还想提醒你们不要忘了曾经经历的苦难,好好珍惜你们的眼前之人。”
听完了县令子车明如此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小夜阿彩再次躬身一礼道“多谢子车县令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