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凡道卷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凌之

    “这句话听着耳熟,怎么总感觉有点不对呢?”

    方天震本来都快睡着了,迷迷糊糊忽然听到楼难陀说了一句禅理,又觉得似是而非有些怪异,忍不住接了一句。

    鹤星恫给沈凌之,也就是那个又黑又瘦的小子添了碗饭,接口道:“这句话应该是酒肉穿肠过,世尊心中留。”

    方天震一拍脑袋,恍然大悟的道:“嫂子说的没错!酒肉穿肠过,世尊心中留!我记得就是这句嘛!”

    楼难陀将小二新端来的几道菜扒拉到自己跟前,挑挑拣拣的剔来剔去:“几位施主这不就着相了?生无来往以具,无论是逝去的还是留下的,都是最得缘的根本法,世尊和酒肉又有何区别?”

    沈彦秋和方天震浑身一颤,就连鹤星恫也有些愕然。

    浮屠自释迦二圣另辟新径之后,所宣讲的缘法根义和道门魔门迥异,更讲究随心随性,随缘随喜。

    可是无论是道门还是妖魔道,甚至是完全不同的鬼道,真要说起来,都没有浮屠教义中规定的戒律之严苛。

    浮屠讲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一杯水都有四万八千浮虫生存,世尊怜惜浮虫朝生暮死不忍喝水。门下弟子更是把杀生和酒肉视为僧家大戒,不能沾染。

    浮屠每每有苦行僧侣,身无修行,一双脚走过万水千山,历遍世间苦难,分润世人的悲苦,将旁人的罪孽承担在自己身上,渡世人脱离苦海,超脱沉沦。

    若论慈悲,无出浮屠。

    也就是因为如此,浮屠才能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壮大,以至达到了能和道门分庭抗礼的程度,这才被其余修士联手打压,最终只能安居中州之地,受皇族管辖。

    况且浮屠弟子都要行剃度之法,将一头青丝剐去,寓意为剔除三千烦恼丝,以证须菩提和阿弥陀。

    这个叫做楼难陀的竹竿,既不穿僧衣也不持戒律,饮酒吃肉蓄发,全无一丝一毫浮屠僧人的模样,竟然还是犁耶泥的师弟!

    犁耶泥似乎已经修成罗汉果位,比肩道门金丹上重的功果,一身气质打扮颇有些宝相庄严,任谁都能一眼瞧出来是个有道的高僧大德。

    可眼前这位实在是……

    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凌之 (1/5)

    方天震看着怡然自得的楼难陀,不可思议的说道:“你跟犁耶泥那个长眉毛的是同门师兄弟?”

    楼难陀呷了口酒,对方天震的称呼丝毫不以为意,轻声笑道:“出自金山寺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小僧何必拿来显摆?”

    “倒是你们几个,我那师兄向来不出金山寺,一门心思的闭门潜修,你们又是如何认识他的呢?”

    方天震眉头一皱:“你这句话可就掺了假了!上次我们碰到他的时候,他还说在修行道云游了多年,刚刚回返金山寺去。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足不出户,闭门潜修了?我很怀疑你的身份啊!”

    楼难陀道:“小僧也有近百年不曾回去金山寺,师兄或许已经出关也说不定。你若当真识得我师兄,日后见了他问上一句,小僧的身份自然就明了。”

    “也不需小僧费口舌解释。”

    沈彦秋见神凌之一直闷着头吃饭,一句话也不说,就让小儿再添两桶米饭,只是已经夜深,后厨虽然一直不曾断火,米饭也都温热,却也不像刚蒸出来的爽口。

    沈凌之真是个十年不曾吃过饭的,从开始到现在一个人就吃了四五桶米饭,足抵得上四五十人的分量,吃饭的速度仍然没有减下来,好似一副肠胃是个无底洞一般,连肚皮也不曾鼓起来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