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拜年
于家小院一片寂静,今日都在补觉,一觉醒来,已是下午。
还有要事未干呢,小丫找来孟光,让他问问请的戏班子什么时候有空。
孟光问询后说是初五以后才能抽出空来,过年这几日,那些富贵人家都要唱戏的,初五之后,就少了。
小丫也没那么急,只将早已写好的话本给了孟光,让他交给戏班子,若正月十五那日能够排演出来,给两百两银子。
戏班子得信后激动极了,平日里去唱堂会,唱到嗓子冒烟,那大方些的人家能给五两银子,小门小户的也就是二两银子就打发了。
谁让这小县城富贵人家少呢。
没想到一个新冒出来的糕点铺子出手这么阔绰,早知道大年三十都有时间,唱那一个月都比不上这一回的。
只有班主拿着孟光给的话本在沉思,银钱是不少,可是前提是得把这新戏给排成了,排新戏平日里没有一个月可拿不下来,这次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也太紧了些。
更何况来人只是给了个话本,要把话本变成戏本,也是要花银子请人写的,这于东家还真不是傻大方,这么一堆事儿,她只出了银子就都交给自个来办了。
还必须得办好,谁让自己的戏班子还是个没名没角的小戏班子呢。
没有挑拣的权利。
懒懒散散的自由放任了两日后,郭氏与小丫回了村子。
她回家哪都没看,直奔牛场,看着冬日里依然悠哉地吃草的乳牛们,她心里踏实极了。
门房里堆满了秋天储存的干草,这一过年,青草就要冒头,这些草还有余呢。
本来想再买乳牛,做牛乳粉,可是乳牛主要产在北方,冰天雪地的也过不来,只能暂时搁置了。
开春后,无论如何得再买一些乳牛,师父都已经问过好几次牛乳粉的事儿了,自己每次只能给她寄一些够她自己喝的。
她大概还要分出去一些给却不过情面的亲朋好友吧。
如果真能把牛乳粉大量的做出来,再开个新铺子,跟任何铺子都不会形成竞争,应该要安稳些吧。
云岚也一直对此跃跃欲试,还想试试不同的方法去制作。
她回家后就与哥哥于大龙在屋子里盘算着该买多少头牛,买回来又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直到于小永来说是奶奶回来了,大家都过去拜年了,二人才收拾收拾东西,跟着出门了。
因早早分家,奶奶又一直未在小丫家住过,她与奶奶并不亲近,只是名义上的祖孙罢了。
于大龙接过于老爹手里的篮子,默默的走着。
他看着篮子里满满当当的装着从县城里买的布匹点心,还有两封银子。
想着这回应该不会被挑拣了吧。
进门后,三家人已经都到了,屋子里站不下,孙辈的都站在院子里。
于老爹带着一家人先进去给老娘磕头拜年。
于奶奶看见老二家一家子都进来了,穿的都是细棉布衣裳,还都是新做的,心里有些不高兴。
老三家孩子多,负担重,府城开销又大,今年过年便没有都做新衣,只给她做和老三做了一身。
眼睛瞄到于大龙手里的篮子里东西不少,道“大龙,把东西拎过来,我瞧瞧,给我留下一两样,尽了孝心就行,其他的还是拿回去吧。你们这一大家子在县城里过的也不容易。”
于大龙将东西拿过去后,回来站在他爹娘身后,于老爹领着一家子跪下磕头拜年。
三拜后没听到老娘让起身,小丫悄悄抬起头看到奶奶在翻检篮子里的东西。
她大声道“祝奶奶健康长寿,年年有今日。”
于奶奶才说了句“都起来吧,地上怪凉的,心意到了就行了。”
“这都是儿孙们的孝心,看着娘开开心心的,心里都热乎着呢。”一边的老三媳妇接了一句。
于奶奶喜笑颜开“就你会说话,看这料子比较嫩,你拿去给优优做条裙子穿吧。看人家府城的小姑娘都穿长裙,又好看又体面。”
“娘,这是三弟孝敬您的,您留着自己穿吧,优优有衣裳呢。”
“这也是你二嫂的一片心意,她怕你不好意思收,才说是给我的,我哪能穿的了这样嫩的颜色。”
您怕是对嫩有什么误解,这一个青色的细棉布料子,哪里嫩了。
这匹布本来是郭氏挑了,准备给婆婆做个夹衣的,本来想做好再送来的,又怕做了,从府城回来的婆婆嫌弃样子不好看。
还好没有做,不然还不知道会说些什么呢。
老三媳妇得了这么一大匹料子,可是开心坏了,这青色细棉布料子摸着就是上品,给自个男人做身长袍,再给自己娘家弟弟做件褂子…
“这酱紫色的料子你们年轻人都穿不了,我留着做个罩衫穿吧。”于奶奶自顾自的安排着。
“小丫,你过来。”被点了名,她上前一步,规规矩矩的站在奶奶跟前。
“听说咱家的铺子里有个什么酥的糖很好吃,奶奶也想尝尝,这篮子里怎么没有啊?”
小丫心里也想问呢,听这意思,是根本就没见着自己家年前托人捎给三叔的糖果吗?
这话该怎么接,说实话,得罪三叔,不说吧,还以为自己家小气呢,更重要的是年前将该送的亲戚朋友送完后,其他糖都卖掉了。
小丫正为难间,大堂哥上前说“奶奶,我们家还有一些,我去给您拿来。”
于奶奶有些不高兴,这老二家生意做大了,怎么越来越抠门了,几个糖都不舍得给她吃,难不成真像传的那样,老二家铺子里的点心都是只卖给富贵人家的。
她沉着脸说了一句“这儿富不认娘啊。”
这么大的帽子谁也接不住啊,于老爹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其他几人也跟着跪下了。
“娘,您这是说什么呢?我无论穷富都是娘的儿子啊。这篮子里的二十两银子是我孝敬娘的,以后每个月也给娘五两银子,如果娘还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尽管说,只要我能买的起,都给娘买。”
“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要银子呢吗?”
“儿子以前没本事,现在家里儿女争气,有了些银钱,就想好好孝敬孝敬娘。”
“你们回去吧,我可不敢让于大东家就这么跪着。”
。
还有要事未干呢,小丫找来孟光,让他问问请的戏班子什么时候有空。
孟光问询后说是初五以后才能抽出空来,过年这几日,那些富贵人家都要唱戏的,初五之后,就少了。
小丫也没那么急,只将早已写好的话本给了孟光,让他交给戏班子,若正月十五那日能够排演出来,给两百两银子。
戏班子得信后激动极了,平日里去唱堂会,唱到嗓子冒烟,那大方些的人家能给五两银子,小门小户的也就是二两银子就打发了。
谁让这小县城富贵人家少呢。
没想到一个新冒出来的糕点铺子出手这么阔绰,早知道大年三十都有时间,唱那一个月都比不上这一回的。
只有班主拿着孟光给的话本在沉思,银钱是不少,可是前提是得把这新戏给排成了,排新戏平日里没有一个月可拿不下来,这次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也太紧了些。
更何况来人只是给了个话本,要把话本变成戏本,也是要花银子请人写的,这于东家还真不是傻大方,这么一堆事儿,她只出了银子就都交给自个来办了。
还必须得办好,谁让自己的戏班子还是个没名没角的小戏班子呢。
没有挑拣的权利。
懒懒散散的自由放任了两日后,郭氏与小丫回了村子。
她回家哪都没看,直奔牛场,看着冬日里依然悠哉地吃草的乳牛们,她心里踏实极了。
门房里堆满了秋天储存的干草,这一过年,青草就要冒头,这些草还有余呢。
本来想再买乳牛,做牛乳粉,可是乳牛主要产在北方,冰天雪地的也过不来,只能暂时搁置了。
开春后,无论如何得再买一些乳牛,师父都已经问过好几次牛乳粉的事儿了,自己每次只能给她寄一些够她自己喝的。
她大概还要分出去一些给却不过情面的亲朋好友吧。
如果真能把牛乳粉大量的做出来,再开个新铺子,跟任何铺子都不会形成竞争,应该要安稳些吧。
云岚也一直对此跃跃欲试,还想试试不同的方法去制作。
她回家后就与哥哥于大龙在屋子里盘算着该买多少头牛,买回来又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直到于小永来说是奶奶回来了,大家都过去拜年了,二人才收拾收拾东西,跟着出门了。
因早早分家,奶奶又一直未在小丫家住过,她与奶奶并不亲近,只是名义上的祖孙罢了。
于大龙接过于老爹手里的篮子,默默的走着。
他看着篮子里满满当当的装着从县城里买的布匹点心,还有两封银子。
想着这回应该不会被挑拣了吧。
进门后,三家人已经都到了,屋子里站不下,孙辈的都站在院子里。
于老爹带着一家人先进去给老娘磕头拜年。
于奶奶看见老二家一家子都进来了,穿的都是细棉布衣裳,还都是新做的,心里有些不高兴。
老三家孩子多,负担重,府城开销又大,今年过年便没有都做新衣,只给她做和老三做了一身。
眼睛瞄到于大龙手里的篮子里东西不少,道“大龙,把东西拎过来,我瞧瞧,给我留下一两样,尽了孝心就行,其他的还是拿回去吧。你们这一大家子在县城里过的也不容易。”
于大龙将东西拿过去后,回来站在他爹娘身后,于老爹领着一家子跪下磕头拜年。
三拜后没听到老娘让起身,小丫悄悄抬起头看到奶奶在翻检篮子里的东西。
她大声道“祝奶奶健康长寿,年年有今日。”
于奶奶才说了句“都起来吧,地上怪凉的,心意到了就行了。”
“这都是儿孙们的孝心,看着娘开开心心的,心里都热乎着呢。”一边的老三媳妇接了一句。
于奶奶喜笑颜开“就你会说话,看这料子比较嫩,你拿去给优优做条裙子穿吧。看人家府城的小姑娘都穿长裙,又好看又体面。”
“娘,这是三弟孝敬您的,您留着自己穿吧,优优有衣裳呢。”
“这也是你二嫂的一片心意,她怕你不好意思收,才说是给我的,我哪能穿的了这样嫩的颜色。”
您怕是对嫩有什么误解,这一个青色的细棉布料子,哪里嫩了。
这匹布本来是郭氏挑了,准备给婆婆做个夹衣的,本来想做好再送来的,又怕做了,从府城回来的婆婆嫌弃样子不好看。
还好没有做,不然还不知道会说些什么呢。
老三媳妇得了这么一大匹料子,可是开心坏了,这青色细棉布料子摸着就是上品,给自个男人做身长袍,再给自己娘家弟弟做件褂子…
“这酱紫色的料子你们年轻人都穿不了,我留着做个罩衫穿吧。”于奶奶自顾自的安排着。
“小丫,你过来。”被点了名,她上前一步,规规矩矩的站在奶奶跟前。
“听说咱家的铺子里有个什么酥的糖很好吃,奶奶也想尝尝,这篮子里怎么没有啊?”
小丫心里也想问呢,听这意思,是根本就没见着自己家年前托人捎给三叔的糖果吗?
这话该怎么接,说实话,得罪三叔,不说吧,还以为自己家小气呢,更重要的是年前将该送的亲戚朋友送完后,其他糖都卖掉了。
小丫正为难间,大堂哥上前说“奶奶,我们家还有一些,我去给您拿来。”
于奶奶有些不高兴,这老二家生意做大了,怎么越来越抠门了,几个糖都不舍得给她吃,难不成真像传的那样,老二家铺子里的点心都是只卖给富贵人家的。
她沉着脸说了一句“这儿富不认娘啊。”
这么大的帽子谁也接不住啊,于老爹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其他几人也跟着跪下了。
“娘,您这是说什么呢?我无论穷富都是娘的儿子啊。这篮子里的二十两银子是我孝敬娘的,以后每个月也给娘五两银子,如果娘还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尽管说,只要我能买的起,都给娘买。”
“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要银子呢吗?”
“儿子以前没本事,现在家里儿女争气,有了些银钱,就想好好孝敬孝敬娘。”
“你们回去吧,我可不敢让于大东家就这么跪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