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无双皇子,镇守函谷十年!
字体: 16 + -

第17章 :魏军覆没,赵还能胜否?

    与此同时。

    邯郸城,王宫中,赵王赵丹召集群臣也在商议军情。

    大殿的最上首,赵王丹距座在虎皮软塌上,望着下方的李牧,面露疑惑的问道

    “上将军,你猜测秦军准备撤退?”

    说话间,赵丹眼底期待一闪而逝。

    三年麓战。

    赵国已经到达了极限,若是再僵持下去,赵国就要崩溃。

    虽然邯郸眼看是守住了,但是长平之战算起,赵国已经连续打了六年的大仗了。

    “祖宗保佑,秦国是真的退走,赵国是真的坚持不下去啦!”

    不光是赵丹,就是所有的朝臣此刻也同样露出了期待之色。

    李牧闻言,毫不迟疑的回答道“大王。秦军早在一个月之前,攻势就已经疲惫。王龁沙场老将,绝不会让二十五万大军战到筋疲力尽。”

    说到这里,李牧顿了顿,接着一脸严肃的朝着赵王拱手道“若是之前,臣还只是猜测,但是这两日秦军休战,臣已经能肯定,秦军必定准备撤退!”

    群臣闻言一怔,旋即哗的一声,尽皆兴奋的捏紧了拳头,嗡的一声炸开了。

    “秦军接连两日休战,恐怕确实是后继无力。”

    “呵,秦军现在想要撤退,已经晚啦!”

    “楚军再有五日就可以完全封锁秦军回返道路。”

    “哈,只要等信陵君主力抵达邯郸,就是秦军的末日。”

    “对,到时候先灭王龁二十五万大军,再一鼓作气打进函谷。”

    此话一出,轰的一下,大殿内所有的赵国文武全都面露期待的涨红了面庞。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正算起来,秦赵两国已经连续交战六年。

    两国都已经心力交瘁。

    秦国纵然有巴蜀之地输血,但国内的情况也绝不乐观。

    毕竟,秦国并不以富庶闻名六国。

    赵王丹听着下面的话语,兴奋的拍岸而起,当即望着李牧问道“上将军决不能让秦军轻易退走。”

    李牧当即回道“大王放心,即便我赵国不出兵,魏国和楚国也绝对不会放王龁大军返回秦国。”

    此话一出,大殿内所有赵国文武大臣齐齐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魏国和楚国也和秦国接壤。

    这一次两国救援赵国,已经彻底与秦国撕破了脸。

    若是不能将秦国击败,秦国喘过气来,必定立刻报复两国,掠夺资源以恢复国力。

    赵国耗尽了资源,反倒是相对安全。

    正此时。

    “报!!!”

    一道高亢且急促的吼叫从大殿外传来。

    赵王丹皱眉向着殿外看去,所有的官员们闻言转身。

    下一瞬间。

    伴随一阵蹬蹬蹬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名染血的赵军骑士风风火火的冲进了大殿之中。

    群臣瞬间目光一凝,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又是什么坏消息?

    只有李牧望着骑士眼底精光爆闪,脸上抑制不住的露出了惊喜之色。

    一众骑士满身狼狈,残破甲胄上面还沾着尚未凝固的献血,脸上全都带着焦急之色。

    见此,赵王丹一摆手,急忙问道“不用行礼了,你等有何事来报?”

    为首一名骑士喘着粗气,禀告道“大、大王,魏军八万大军败啦!”

    “什么?”赵丹大吃一惊,失声喊道“怎么可能?王龁大军主力一直未动啊!!!”

    报信的骑士惊惧道“是信梁城的秦军援军。”

    “啊!”赵丹宛如炸毛的猫,猛的窜起来问道“秦军还有援军?来了多少人马?”

    群臣齐齐变了脸色。

    秦国难道要彻底拼死赵国?

    但是,骑士却是摇头道“具体数量不知,校尉赵石头正亲自带领亲兵前出信梁查探……”

    “难道秦军援军没有出全力?”赵丹脸上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骑士支支吾吾,接着才说道“魏军五万,被秦军两千骑兵击溃。”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先是一静,接着轰的一下就炸了。

    “胡说!”“不可能!”“谎报军情!”

    赵国文武们瞪眼望着报信的骑士。

    两千骑兵击溃魏军?

    别说是秦国骑兵,就是齐国的技击骑士都做不到。

    众臣根本就不相信这样的消息。

    实在是消息太过于震撼,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根本就无法理智的判断。

    前来报信的赵军骑士当即就急了,砰的一声跪倒在地,朝着赵丹喊道

    “大王,消息千真万确。校尉大人再三确认之后,即令吾等速速报来。”

    此话一出。

    王宫大殿之中所有声音戛然而止,群臣瞬间鸦雀无声。

    眼看三军合围,秦军败亡在即,魏军竟然败了?

    这还怎么跟秦军交战?

    消息传开,城外王龁大军岂不是继续作战?

    即便是经过了三年煎熬,赵国君臣依旧还是被这个消息惊的措手不及。

    甚至,李牧脸上原本的惊喜之色都在瞬间凝固,继而面色一沉,爬满了凝重之色。

    大殿一片死寂。

    所有人心中一片乱麻。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甚至部分人心中都产生了恐慌的情绪。

    “难道天要亡我赵国?”

    赵丹心乱如麻的坐在了虎皮软塌上,接着就看向了下方的李牧,沉声问道

    “上将军,没有魏军,光靠我们和楚军能否击溃秦军?”

    此刻,邯郸城内有十万士卒,都是经过了三年麓战淘汰下来的老卒。

    战力强悍。

    绝对不输秦军。

    只是,他也不可能将十万士卒全都派出去。

    他还要留下至少五万人马,坚守邯郸,并且提防信梁城的秦军援军。

    听到赵丹如此深沉的话语,赵国众臣心中一凛,齐齐看向了李牧。

    李牧面不改色,一步站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能!”

    下一瞬,李牧直接转头看向报信骑士问道“魏军原有八万,你说五万?”

    “魏军似乎新败,重新集结。”

    “魏军全军覆没?”

    骑士果断摇头“应当尚有两万士卒溃散。”

    李牧再问“魏国信陵君呢?”

    “未曾发现其人。”骑士迟疑了一下,接着道“似乎提前撤退。”

    李牧闻言,心中瞬间大定,当即就转身看向了上首的赵丹,说道

    “大王,魏军当是被秦军出其不意击溃。魏军虽败,然信陵君不死,魏军依旧会抵达邯郸。大王不必烦恼。”

    树的影,人的名。

    魏无忌满朝堂的人没有一个不服气。

    更何况,只要魏军的旗帜出现在战场上,对于王龁大军的威慑就存在。

    但是,光凭这样还不能让所有人下定决心。

    “可是信梁援军?”赵相平原君赵胜面露担忧的说道。

    “信梁大军不足为虑,我等当务之急还是王龁大军。”

    赵胜有些不明白“上将军此话何意?”

    李牧却是朝着赵胜一拱手,接着说道“我料信梁援军定是函谷守军,其等数量绝对不到十万。城外王龁大军一退,信梁大军必定自退。”

    二十五万王龁大军都退却了。

    十万信梁大军若是不走,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李牧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

    函谷援军刚到,士气正盛,秦军士卒求战心切,必须避开这样的锋芒。

    而王龁大军则士气低落,更能取得战果。

    更何况。

    “信梁大军如何能比得上王龁大军,我忍了六年,绝不会错过这一次的机会!”

    “白起杀我赵国大军四十万而封武安,我李牧一样能用王龁大军同封号武安!!!”

    李牧心中滚烫,眼底精光爆闪,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丹不知道李牧心中所想,但是此刻赵国也坚持不下去了,当即站起来大喝道

    “如此就拜托上将军了,若能灭王龁大军,寡人定封上将军为我赵国武安君!”

    李牧当即朝着赵丹拱手道“臣,必灭王龁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