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王爷
字体: 16 + -

第261章:整合

    “可以,既然你不想要老师管着你,那便取消你拜师吧。权万纪,朕自有安排,让他给你仅仅做一个长史,这实在有些屈才了。至于你的长史人选,朕自有安排。”

    李佑便知道会是这样,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不用拜师,还将权万纪给弄走了。

    权万纪等级还是相对很高的。他匹配的职位是楚王老师,至于什么长史就是挂一个方便的职务而已。

    可现在老师的职位不见了,就剩下一个长史的职位了,这自然是和他的等级不匹配的。

    告别李世民,李佑在宫中又去摆放了母妃之后才回到楚王府。

    毕竟他虽然也在长安,和皇宫就一墙之隔,但他很少回去,每次都要十天半个月的才会去宫中看完母妃。当然了,偶尔阴妃也会来楚王府看她。

    而如现在这样,李佑有事情进入皇宫,那么将事情办理完后,他第一时间还是去看望母妃。

    日常看望,相互问好一番并无出奇。对于这次事情,李佑也只是随便应付过去了事。

    回到楚王府,学生们早已经在门口迎接,看见李佑的马车归来,学生们迅速将围拢过来。

    李佑早得到马义的通报,掀开车辆,李佑淡笑着从马车上下来,不等学生们问,李佑就自己说道“好了,权夫子不再会担任楚王府长史和本王的老师了。本王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你们大可放心,父皇也没有批评你们。”

    “耶!老师太棒了!”

    “老师太厉害了。”

    现场孩子们的欢呼声响彻一片。对此李佑笑了笑,带头走入楚王府大门。身后跟着上百位尾巴。

    将他们全部带回教室,李佑开始今天的教学。这些都是他的学生,虽然他不能保证每天都能教学。但只要他有时间,他都会选择自己教学。毕竟这些知识点,还是得李佑亲自教才可以。

    又是几天之后,李佑的楚王府来了一位让他意想不到的人。之间此人文质彬彬,一声红色官服,倒是显得颇为俊朗。只是和自己比起来,还差点。

    李佑上前,来人连忙对李佑行礼“臣上官仪,奉圣上之名,来楚王府做一位幕僚。”

    “上官仪,你叫上官仪!”李佑不确定的再问一遍。

    上官仪也疑惑的点点头“对啊,下官的确叫做上官仪。”

    李佑再问“你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上官仪说道“幸的陛下收留。我们一家也才能在这京城站住脚跟,。现在就是圣上手下一位秘书郎而已。”

    在那个世界的唐朝历史上也有一位上官仪,高宗时期的宰相,好像是反对废王立武。被诬陷谋反,他和他的儿子被杀。

    儿媳带着襁褓中的孙女迁入掖庭宫。充为官婢。

    掖庭宫是皇宫后宫的一所宫殿,主要是宫女和犯官女眷所在地。

    直到高宗去世,中宗继位,他的孙女上官婉儿被封为昭仪,他上官仪也才得以平反。

    当然了,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在历史上的名声比他更响亮。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唐朝著名才女。受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

    额,他孙女现在还差得远呢。李佑笑着伸手虚引旁边椅子说道“来来来,我们坐下聊。看上官兄正当年,不知今年几许,可成家立业啊?”

    上官仪以言坐下,听见李佑的问题,拱手笑着说道“多谢殿下关系,下官今年正好是弱冠之年,却也已经成婚三年,小儿也已经两岁大了。”

    李佑点点头,随即说道“上官兄在楚王府任职,不必过于拘束。你的自由度会很高。待会儿本王会让小贵子给你一个办公地点,然后你也可以和小贵子聊一下王府现在的各种规划。不知可行否?”

    上官仪问道“不知殿下,属下接下来具体做什么呢?”

    “想不用着急,你想了解了解。在小贵子哪儿了解的差不多了。你自己在想想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是,属下既然身为殿下长史,不然兢兢业业,好好做事。”

    李佑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将上官仪给他派过来。不过想想也能想得通。

    那权万纪,年龄大,资格老,级别高,只做一个楚王府长史有些拉跨了。

    上官仪呢,年龄小,今年刚刚好二十岁,级别不高也不算低,再加上他是李世民身边秘书郎,专门为李世民起草诏书之类的工作。

    也算李世民的身边人了。对他的才华,李世民心中还是有滴的。这个人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总而言之,上官仪是李世民心中的合适人选。

    而这位还真不愧有宰相之才的人。短短时间就将楚王府一切都弄得明明白白。正式进入角色,直接对李佑提出了好几条建议。

    其他几条倒是细枝末节,不过说的也都很对。李佑照着他所言的设想了一番。发现如此改进,的确会有所改善。于是果断吩咐下去就行。

    而其中有一条建议,不得不引起李佑的重视。太分散了。上官仪他和李佑说,那些生意都太过分散了。

    建筑原料部就有水泥厂,瓷砖厂,红砖厂等,而且都是各安其职。现在的门面都有中华楼,奇趣阁,新食居,赌坊。还有大唐新闻和银行等等。还有其他入股的产业。

    而这些东西都过于分散了。都感觉就是各司其职。上官仪那是整理完这轮,发现那儿又是完全不相同的,清理了这里,还有那里。

    最后他才发现,这楚王府的买卖可真不少。却感觉这样不限量有些不太好一样。

    就随意和李佑这么一提。反而还真引起了李佑的注意。感觉的确是时候了。

    是时候成立一个集团公司,将这些资源整个在一起,能够做到更好的调配。

    这一天李佑发布集合令。其他二十多出新闻驻点,两处分行,两处门面负责人,也都全部到场。

    当然了,更加重要级的人物还是在长安的这些人。

    等到所有人都集结已经是十天之后。一共近百人的大会议室就在中华楼召开。

    李佑走进去的时候,还真是人声鼎沸。只是李佑一进来,场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这些人都算是负责人了,也自然都认识李佑。

    “参见楚王殿下。”

    李佑摆摆手“坐下,都坐下吧,今天这里没有楚王,只有你们的老板。今天召集大家开会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一下我们的产业。”

    见到李佑坐在主位,他身边的上官仪,方兰君,魏青松等重量级人物也都做了下来,而他人也自然坐了下来。

    李佑向魏青松问道“这段时间,银行可有啥收获?”

    魏青松脸色一喜“回殿下的话。现在百姓对我们很是信任。很多人都已经选择将钱存入我们银行。七成为定期存折,还有三成都被兑换成了票据。

    现在长安已经周边郡县已经对票据交易完全开放了。现在逛街,再也不需要揣着几斤重的铜钱在街上瞎晃悠了。

    不仅仅是长安和其周边郡县。还有另外两个分行城市也是一样。那里也都开始以票据为主了。而且票据交易还想迅速发挥。”

    李佑问道“单说说非会员存了多少钱吧。”

    李佑之前就将银行分为会员和非会员两种,非会员自然就是平民百姓,会员自然都是一些家财万贯以上的吧。

    魏青松回答道“京城总行和其他两家分行一起算。定期存折,一共72891人存,一共存500多万贯。还有200多万贯都被兑换成票据,可直接花销。”

    李佑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短短时间竟然有这么多人在我们银行存钱。如果更多的银行开设起来。相信在以后所以百姓都将会是我们的客户。”

    说句实话,在银行中存钱人数高达七百多万多人,这还真的是出乎了李佑的意料之外。太让人惊喜了。

    想想很有可能是因为票据的促进效果。百姓对金钱是很保守的。不过李佑开设的银行也有着让他们吐出钱来的吸引点。

    首先最大的诱惑就是利息。想一想你将钱放在自己家里,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的。万一出现一个贼人,你那些东西很有可能就会被偷走。

    甚至在这个时代,抢劫的事情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现在你可以将钱存在银行,不仅没有保管费,银行还给你利息。这简直就是致命诱惑。

    银行是楚王的,楚王皇上的儿子,这皇家的东西,在老百姓眼中,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最后一个诱惑点就是票据了。这玩意看着就很好看。从一文到一贯,一共七个面额。

    虽然用铜钱换了这么个东西。它还不给利息。但这玩意他不占地,他轻啊。揣在身上多方便啊。

    现在渐渐演化,大家买东西都承认了它的交易属性。就这么一张小小的纸,就能代替钱币进行交流。

    当这玩意流行起来后。那些小摊贩,那些商家,他也愿意收这玩意啊。这玩意简单方便啊。

    你拿着铜币,看人家买东西都只给几张花花绿绿的纸进行了。你是不是很好奇,那是个啥?

    不管你是好奇,还是觉得他方便,或者是那些商家为了方便提醒你的。总而言之,你都会走向银行。如此一来,银行的其他项目也会了解一番。觉得定期不错,也直接存一个好了。

    而现在七万多人都在银行中开设看来业务。这个数字在这个时候可并不一般啊。

    想想整个长安现在才多少人。最多不超过六十万人吧。可每户人家,他不可能来两个人在这银行办业务吧。一般一户人都只开一个定期,那票据也都是统一兑换的。

    想想这七万多人就代表着七万个家庭。现在是贞观年,人口不算太多,就按照每个家庭五口人来算。

    七万多人就代表三十五近四十万的人了。

    而且这银行从开业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而已。而且现在才开了三个银行而已啊。

    按照这个趋势,布局全国是稳稳当当的了。

    李佑再问“会员呢?存钱多少??”

    魏青松说道“我们在另外两个分行会员有69人。在京城的会员有87人。这些会员都是经过专业的筛选的。那些有个严重劣迹的商人,有钱人,达官显贵全部剔除,永不接纳他们为会员。

    而剩下的154名会员,都有办业务。他们一共存储定期存折100多万贯,活期50多万贯,票据10多万贯。”

    李佑再问“我们银行现在能调动的最大资金有多少?”

    “超过1500万贯!!如果全部动用,我们的资金绝对超过一千五百万贯。”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这是什么概念。国库有这么多钱吗?李佑却是知道,现在国库,一年税收也就一千万贯而已。

    他这比国库都有钱啊。当然了,这银行的钱也不能是他李佑的。

    “记得银行有投资部。可有进行什么投资??”

    魏青松再次点头“从开业到现在,邀请我们投资的项目多达上百份。经过我们的调查。选择了五项进行投资。总共花费3万多贯。预计一年内可回本。”

    “不错不错,哈哈哈,青松你做的真不错。本王都真的舍不得送你去科举考试了。”

    李佑此话一说,魏青松并没有急躁,而是恁了一下,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李佑笑着说道“好了,坐下吧,本王和你开玩笑的。既然答应过你,后天我们这里的所有人都一起送你进考场。拉横幅祝愿你金榜题名。”

    魏青松对李佑深深一礼“多谢殿下,谢殿下厚爱,属下不去试一试,心中始终不甘心。多谢殿下体谅。”

    刚刚他楞住到不是在向其他。而是听见李佑说不想让他去。他心中就在考虑自己还要不要去。

    换而言之,如果李佑真不想他去。经过这么久的银行工作。他也能坦然了。虽然心有一些不甘,但也不会影响到他。

    还好李佑是开玩笑的。让他不用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起上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