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王爷
字体: 16 + -

第186章:还有什么赚钱的

    第五章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这一战,将吕布的武力值彻底奠定为天下第一,无双战将。实在太猛了。居然以一打三,虽然最后不低,也能轻松退走。

    几女看的这里都是惊呼连连。武珝说道“以前从未听说吕布的武功竟然如此之高。还有这三英战吕布也从未听说过。”

    “落落淡淡一笑“《三国演义》。无非这演义二字,便知道并非史实。武姐姐,切莫当真,我们就当做故事看看就行。”

    一次性写了五章,自然也是更新不完的。大概每次更新两章就已经算不错了。

    次日一整天,李佑都在思考这个新闻稿如何书写。最终决定以最近京城的事情来描写。

    李佑创立这个保证的意义就再于,反驳世家门阀的污蔑。

    所以新闻篇开头就直接言明,当今圣上感叹天下百姓读书之艰难。所以命令楚王和孔博士来完成《大唐字典》这本能够让百姓自学所以汉字的一本书。好好自学,至少能轻松识文断字。

    音符经过多次修改矫正,最终确认的一套发音准确的音符。最近外面流传了不下于十多个关于音符的发音,全都是有人恶意造谣。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每天清晨辰时一刻,楚王将会亲自秦先生在曲江池畔为百姓讲解音符发音和字典的使用。

    李佑始终认为,想要破除遥言,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反驳它,而是你去做什么,让百姓相信你。

    之前的矿盐有毒,李佑直接来了就抓一把来吃。现在又说《大唐字典》毫无用处,根本不能拼读出字来。那李佑就直接请老师当街教书咯。

    至于诬陷河间郡王动用大量民工,才能有如此产能,而且价格低廉。李佑也当即反驳。

    现在民间还有遥言称,河间王是动用了大量民工,才能将现在的《大唐字典》和一些书籍的价格压低下来。

    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从前我们祖先用手刨地,后来有了锄头,在后来有了犁。想要让效率提升的最好本就是制造出更好的工具来。

    更何况,众所周知,这印刷书籍的成本主要在耗材上。即便你请十万人,百万人来做。耗材也那么多,成本也不会降低。怎么可能提升人数就能降低价格呢?

    然后李佑又写下楚王发明矿盐,让大唐的可食用盐又增加了好多好多。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吃得起食盐。

    最后还提了一下之前举行了军事演习。大唐军队上下都从这场演习中有所收获。改变了不好的军事观念,今后大唐军队将会更加磅礴。

    军队强大,他们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国家和人民也才能更加有保障,更加安心。因为我们大唐有着数以百万记的大唐军人!!

    (这上面无非说一下蛊惑人心的话,太高一下军人的地位。至于那场战斗的胜败,其实已经传开了。毕竟没有交代保密嘛。但即便传开了,楚王府出的报纸上也不能讲楚王赢了。不然在别人眼中,他楚王这是在炫耀,这是在打侯君集的脸。)

    这些基本都是和李佑有关系的。李佑就是想要看看,这样做信仰值能不能生长的快一些。

    其实整块新闻板块,自然不知是这几个新闻点咯。还有其他的各种新闻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还有朝廷的政令和解读都被登记在了上面。

    最后就是普法和科普板块了。当然,李佑也并没有直接抄录一些法律条文进去。

    这个不要说古代了。就说现代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枯燥。但是听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枯燥。

    这个故事就是关于犯罪的。最后罪犯因为什么罪,被判处什么刑罚。这才能勾起兴趣,才能更好的普法。

    至于这个科普。李佑自然是不会去科普拿着很难验证的事情咯。为了寻寻渐进,李佑才开始也不会将什么地球啊,太阳啊,月亮啊,宇宙啊,啥地。

    李佑还是老老实实从简单的,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事情开始讲解。随意他的第一期就简单的科普一下陆地的动物吧。下一期可以科普一下海中的生物。再下一期,还能科普一下气候问题,雨水问题,雷电问题。反正就是慢慢科普呗。

    等到大家都本李佑这些小科普的脑洞搞大了。还用担心他们无法接受其他的那些吗??

    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李佑才将所有内容全部整理好。李佑让河间郡王给他送一张没有开印的报纸过来。

    拿到手上就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内容都没有。第一份报纸,李佑打算手绘一张,也算是给他们做一个榜样了。

    首先将在上面写上大大的红色标题。李佑还是用朱砂书写的。

    不过在标题这里李佑迟疑了。现在定的是月刊,为的只是探路而已。看看间隔一个月发行怎么样。

    可近期和河间郡王沟通,发现即便是周刊,也完全可行。所以李佑就在啊这时候临时更改了决定。

    《大唐周刊》四个醒目的大标题跃然纸上。

    然后在用笔将包装划分成几个板块。然后才开始书写内容。

    将划分两天所准备的内容,全部誊抄上前。足足花费半个时辰的时间。揉揉发酸的手腕,伸伸脖子。再站起来伸伸懒腰。

    将笔放下“大功告成。可以将这个送过去了。”

    李佑乘坐马车,来到河间王这里。李佑将已经写好的爆炸放在河间王的桌前,笑着说道“这边是侄儿办的报纸。王叔好好看看。什么时候能够出版。”

    河间郡王将信将疑的打开报纸来看。一边看一边点头。他看的正式新闻板块“不错不错,有理有据。而且这个办法非常不错。我们就这样请现身在外面教读,就不相信他们还能污蔑的了我们吗?”

    跳过新闻板块。普法板块也吸引了他。连连到“这人太坏了,这种人本王恨不得活剐了他,为何才判了徒刑十年?”

    李佑笑着说道“小侄也没办法。小侄都是根据现有的大唐律而得出的结论。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法律,那么我们就一定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纪必严,违法必究!如此才能保证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如果将来法律约束不了人了。要法律何用?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社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岂不就乱套了吗?”

    河间郡王也只是发发感慨而已。继续往下看。当看到李佑写出来的各种动物,其中有企鹅,有北极熊。甚至还有非洲草原平头哥。

    听得河间郡王惊奇不已,连连问道“楚王,你说的这些动物都是真的吗?为何本王从未都没有见过。”

    “王叔没见过很正常。大唐应该都没有人见过吧。毕竟这些动物在极远的地方呢。很远很远。”

    “那楚王你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李佑笑了笑“其实王叔你不知道,或者你知道却并不相信。去年本王生了一场大病。那一次生病,我好似身处天空,不能俯视大地一般。将大地看了一个遍。自然也看到了南北两极,还有非洲咯。”

    河间郡王笑着点点头“这事本王还真听说过。原本的确不相信,可你的总总表现,却让人不得不相信啊。”

    李佑小而不语。继续看这报纸的背面。背面就主要是小说板块了。

    “这就是你所说的小说吧!本王倒要看看究竟有多好看。”

    “《三国演义》?写三国的嘛?三国气势恢宏,希望你不要玷污了三国在我心中的地位啊。”

    李佑没有管他,就让他慢慢继续看。片刻便彻底沉迷了进去。

    可惜这里的更新很少。只有短短的两章而已。河间郡王放下手中报纸,点头说道“很不错,不过这个你打算还多少?”

    李佑笑着伸出三根手指。河间郡王迟疑的猜测问道“三贯太贵了,你说的可是三百文?”

    李佑却是摇摇头“不是三百文,更不是三贯。你们继续猜?”

    “三十文!对吧,不过算了,我们大不了就是不赚钱嘛!只要能帮你吧字典卖出去就好了嘛!”

    李佑却继续摇头“越不是三十文哦。你再继续猜啊。”

    河间郡王脸色渐渐失去了笑容“楚,楚王,你该不会只买三文钱吧?你可知道就这么大一张纸的价格都远超三文。你这三文钱怎么可能买的出手。你这完全就是亏本在卖啊。”

    李佑无所谓的摆摆手说道“谁说亏本,如果印刷几十本,几百本自然是有些亏本的。但如果我们印刷上万本呢?我们的成本完全可以压缩下来。至少不会亏本。”

    “上万张,你这个怎么可能卖得出去??”

    “这吧并非只在大唐出手,还会在其他城市出售,甚至是整个大唐都要出售。如何卖不完。”

    河间郡王没法,只得点头“好好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本王便也不劝你了。我这就通知那边开始动工,会在三天之内出来的,你就放心吧。”

    李佑刚刚回到府邸,李渊就派人来请他了。

    “孙儿参见皇爷爷!”李佑见到李渊吗,连忙行礼。

    李佑手中拿着一把金子,笑呵呵的说道“不用多礼,不用多来了。孙儿你看看,这都是我们赚的钱啊。这一次主要是卖给世家门阀。一共可是出售了两千斤食盐啊。一共获得了二十万贯钱了。”

    李渊说着,大手一挥,指向另外一个方向,那里的箱子比李佑这里的还要多很多。

    李佑毕竟是全部利润的两成。卖了两千斤。那收入就高达二十万贯,李佑的收入就为四万块钱啊。

    赚了钱的李渊心情很明显是非常不错的。还特意邀李佑和他共进晚餐。

    用餐的时候,李渊迟疑着开口问道“孙儿啊,你可还有什么赚钱的好办法吗?”

    李渊一愣,心想他这还真的是赚钱赚上瘾了啊。

    也的确如此,有了这么好的办法。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下人去办就行了。还有楚王府的人帮忙照看。

    李渊这个老板当得可真是轻松写意。而他的钱也不少拿。

    这笔钱就给了李渊一直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自己赚的钱,用的舒心。但自己又并不辛苦,钱还多!怎么能不爽呢。

    李渊想了想说道“如果皇爷爷真的想赚钱也简单。盐铁是朝廷严禁的东西。我们现在都已经在做盐了。既然如此,那再动一动铁,也无可厚非。”

    “铁?”李渊疑惑不解“好孙儿,你快说说,这铁你打算怎么做啊?”

    李佑点头“炼铁咯。现在的冶铁技术效率太低。现在的铁矿年产量两百万斤以上吧。”

    李渊点头说道“在三年前,我们大唐的钢铁产量也差不多快要到两百万斤,现在增加到两百万斤以上,应该差不多。”

    李佑笑着说道“孙儿另有冶炼之法。更提高钢铁产量数十倍的增长。到时候,我们大唐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铁器使用了。”

    “什么?佑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渊还没说话,门外便传来一道欣喜的声音。两人抬眼望去,正式李世民到了。李佑赶紧起身,拱手抱拳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连忙摆手“不用多礼,朕问你,不可说谎。你刚才说,你另有冶炼之法,可提高数十倍的钢铁产量。可是真的??”

    李佑皱眉,这件事情,自己还真不好给保证。毕竟自己也没有实验过啊。李佑从来不喜欢保证自己都不把握的事情。

    所以果断开口说道“父皇别着急。这件事情还需要经过研究,然后经过大量的试验。最后确定可行,那自然就可行了。儿臣只是有这么一个思路而已。”

    李世民哈哈一笑“朕相信你,你既然说有,那朕就相信真的有。朕会下令,你便宜行事,无论如何,你都要将这个冶炼技术做出来。”

    李佑郑重的点点头“儿臣遵旨。定然不会让父皇死亡。”

    李渊叹了一口气“哎,你一来就打扰了朕的好事啊。”

    李世民无奈一笑,赶紧上前两步“父皇说笑了。这冶铁事关重大,皇儿也不得不慎重行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