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这昏君,我当定了!胡亥
字体: 16 + -

第28章 不是昏君,是仁君!

    

    儒生们的考卷被作废重考之后,纷纷鼓噪起来。

    抗颜说他们代表大秦最高水平,如果圣上不信,也以阿房宫为题,做一篇文章。

    如果能叫我等信服,就答应重考。

    如果不能,就请皇上承认此次考试成绩。

    这种牢骚在大秦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原本每个朝廷的宫廷门口都有一个诽谤木(这是后来华表的雏形),是用来供百姓提批评意见的。

    但秦始皇暨皇帝位以后,废除了诽谤木,定了一项罪名叫“诽谤妖言罪”。

    犯了这个罪的人,最轻的刑罚都是在脸上刺字(黥面),严重的割鼻子断腿,甚至就地处决的都不足为奇。

    如果赵高还在把持朝政,那么就不会有几十名儒生闹事,而变成几十个尸体了。

    如果不是皇帝特意下旨,考试期间儒生尽管针砭时弊,绝不以诽谤谣言罪抓人杀人,这些忠心耿耿的大秦官吏早已举起屠刀了。

    但他们仍然愤愤不已,控制儒生以后,马上报到御前。

    这时候胡亥刚刚被皇后服侍梳头戴冠,听到这事以后,马上站了起来。

    “吩咐他们不要轻举妄动,朕这就过去。”

    然后看了看王婉,一脸歉然。

    “婉儿,今天打算带你出宫去散心,看来不能如愿了。为天下取才是国家大事,你陪朕一起去阿房宫吧。”

    大秦的皇后尊贵无比,一般很少参与各项事务。

    但胡亥对于这次的考试非常重视,决定参考后世的规矩,叫皇后给考中头名的人戴红花。

    王婉也知道丈夫所想,随即命人给自己换上了朝服。

    朝刚刚换上,一个面色妩媚的居家好妻子,马上摇身一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种威仪,与皇帝并肩走在一起,龙凤呈祥,居然毫不逊色。

    两个人同乘龙辇,来到了阿房宫。

    只见那些儒生被弓上弦刀出鞘的秦军士兵围住,夷然不惧,还大叫什么士可杀不可辱。

    胡亥领着皇后下了车,示意士兵们收起了武器。

    “抡才大典,是国之重事。你们岂能如此轻慢天下人才?”

    那些儒生们反而不领情,直接将了胡亥一军。

    虽然话说的很客气,想瞻仰一下皇上的雄才伟略,其实暗含着叫他出丑的意思。

    天下都知道胡亥糊涂昏庸,残暴好色,只知道喝酒玩乐,叫他做什么文章,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场的丞相李斯以及其他文武官员也都变了颜色,刚想喝止这些儒生,却被胡亥拦住。

    “自古说君正臣贤,他们想考校一下朕的实力也在情理之中。

    “这场比试,朕应下了。来人,取纸笔来!”

    他是大秦第一人,自然取精用宏。

    按照他的吩咐,在四十六名儒生的面前,有两名太监,拿着一个巨大的卷轴。

    一个人捧着卷轴,一个人往外拉扯纸张。

    就见胡亥双手,各拿一只毛笔。同时蘸饱了墨,在这巨大的条幅上迅速的书写起来。

    他写的是秦隶,字迹典雅庄重。

    右手手刚刚写出《阿房宫赋》的标题,右手已经开始写这篇赋的前四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一手骚操作,当时镇住了这些儒生。

    都以为胡亥的手只会拿酒抱女人,谁知道他的隶书造诣居然如此之高,而且左右开弓,恐怖如斯!

    而且这篇赋的开头四句,气势磅礴,远非一些无病呻吟的无聊文人所能比。

    这一下先声夺人,再也没有人敢小瞧这位少年天子。

    刚才还有一些低声讥笑的儒生,到了现在全都哑口无言,长大了嘴瞪大了眼睛,陈目结舌地看着这位少年天子的神操作。

    胡亥现在也是憋了一口气,达成了他最高的书法水平。

    想当年他在大学的时候,为了练出一笔好字,特意临摹了不少隶书文物,其中也包括了庄严典雅的秦隶。

    现在的书写水平就是当年的最高水平,而且他拿出的文,正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阿房宫赋》。

    想当年杜牧之此赋一出,足以叫后世人搁笔。

    在这个平行空间里,没有人知道大唐,也没有人知道杜牧,这也就成了他自己的作品。

    一边写着,一边又想起了来到秦朝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以及自己微服私访在民间的所见所闻,对这篇幅理解的更深刻了,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当他开始介绍阿房宫里美女如云的景象的时候,不管是儒生也好,百官也好,可谓思绪缤纷。

    百官心生向往这才是我们始皇帝的丰功伟业!

    那些儒生的心里不免想到一个词暴秦!

    皇后的心思却有些黯淡皇上还嫌后宫的女人不够多吗?为什么还不收心?

    哪知道他的笔锋一转,又开始了泼墨如云的批判。

    就开始写六国疯狂敛财,导致了自己的亡国。

    结果秦国不吸取教训,比六国还穷奢极欲,结果官逼民反。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四句话触目惊心,就连丞相李斯等权贵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皇上这是在自己咒自己吗?

    其实胡亥自己完全沉浸在前一世的历史记载上,用最悲愤的笔调写出了这篇赋的最后几句。

    也是整个赋的精华

    嗟夫!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写完之后,他把手中的双笔随手往旁边一仍,负手站立傲视全场。

    这时候,御史大夫冯劫站了出来。

    “我大秦国力如日中天,陛下何出,此不吉之言?”

    胡亥目光威严。

    “穷奢极欲,滥用民力,乃亡国之由。

    “如果我大秦不做反思,那么朕这一篇赋就会一语成谶。

    “朕只是把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前写出来,叫天下官民以六国为鉴。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朕当着天下百姓的面宣布。

    “从今天起,朕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养民力。

    “首先做的是,罢修阿房宫,骊山陵墓,释放六十万民夫还乡耕种。

    “其次,在咸阳宫门口重立诽谤木。所有官民尽可以直言进谏。

    “可以采取匿名形式,说对了朕就采用,说错了也绝不追究治罪。

    “最后,宽待戍卒,及时替换。有因风雨等自然灾害误期者,只要最终赶到汛地,说明情况,一律不加以治罪。

    “望大臣各位官民广为传告,晓谕天下。”

    除了李斯以外,其他的大臣第一次听到胡亥公开表态,都大为震惊。

    就在这时候,胡亥当众下令。

    叫丞相通知监工督造阿房宫的将军们,立刻把球额旁宫的民夫们发放工薪,遣返回乡。

    这项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那些将军们有条不紊地执行胡亥的命令。

    这一切都被儒生看在眼里,他们心悦诚服的跪倒在地。

    “皇上,您真是一位仁君啊!臣等心悦诚服,重新参加考试!”

    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看到这个场景,王婉的心理痴迷了。

    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夫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