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回府风波
初冬没有农活可忙,除了采买日常物品,庄子上的人基本都不用出门。
于是,沈暮雪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十字绣法受到欢迎,年轻的姑娘们人手一套,一针一线地在沈暮雪的指导下精心绣着。
尤其是小清,更是稀罕的紧,每日都要缠着沈暮雪一起绣花。
“姐姐你这个绣法还真是好用呢!让针脚粗糙的姑娘们有了兴趣,容易上手。”
沈暮雪正在缝制一个素色锦囊,上面细腻的十字绣法,完美地勾勒出岁寒三友的图案,清新典雅,非常适合儒雅书生佩戴。
儒雅书生?你要是真如外表那样是个儒雅书生便好了,至少不用活的那么辛苦,他执念太深,几近成魔。每每想到书中褚宸逸的结局,沈暮雪就会连连叹气。
有了十字绣,那些女红差些的姑娘们有了出路,一些绣好的样子被拿到镇子上的集市去卖,不出半日,便被疯抢一空。
沈暮雪带着庄子上的姑娘们也大赚了一笔。沈暮雪一时间成为庄上的焦点。
闲来无事时,庄上的仆役女使也会给家中写书信,沈暮雪几次提起笔,又几次放下。家书?她哪里有家书可写呢?
帝京·上官府
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好几日,终于在三日后停了下来,屋顶树枝上倒挂着晶莹剔透的冰条,闪闪耀眼。仆役们穿着厚实的衣衫,拿着扫帚,迎风清扫积雪。
云卷云舒,转眼间,春暖花开,枝头嫩芽和花骨朵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人们拖下了棉衣,换上了较单薄的衣裳。
上官玄外出回来,一进屋便脱了祥云滚边的缎面披风直接丢给周图。
周图处理好衣裳,适时地递上了一杯热茶。
“还有没有书信传来?”上官玄不顾形象地喝下大杯热茶。
周图摇摇头,“除了庄上的老钱头按例回禀,没有其他消息。”
上官玄板起脸,“这个没良心的,一点规矩不懂,这么久连句人话都不会说!年都过了还不声不响的,活该她吃苦。”
周图没忍住,‘扑哧’笑道,“大小姐不会说话,也是从小没学好呗!”
上官玄眉头一紧,拍了周图的额头骂道,“嘴没把门的,胡说八道什么呢?!”
“老爷?”
周图躲闪的时候,转眼看到了上官石正悄无声息地站在一边。
上官玄这才注意到,连忙规规矩矩地打了声招呼,“父亲。”
上官石摆摆手,径直走到书案前坐下,“暮雪还是没有书信传回?”
又是一个来问大小姐是否有书信的,这父子二人的步调还真是一致。周图一个头两个大,奉上热茶后,箭步逃离了书房。
上官玄坐到一边,“依儿子看,小妹在别庄过的应该还不错。”
“上官府的嫡长女,总在别庄窝着算怎么回事?”
“儿子问句不该问的,这话是您说的,还是陛下说的?”上官玄见上官石不善的目光盯着自己看,继续说道,“小妹之前离家十年,也没看您这般想念。”
“过些日子你祖母寿辰,你去封书信,让她回来吧!”上官石懒得接他话题。
“祖母寿辰之后呢?小妹能做什么?在被害与防被害的漩涡中挣扎吗?您作为父亲,是否能给她依靠,让她有足够的安全感呢?”
“你这个兄长做的倒是称职,知道心疼妹妹了。”上官石轻哼,目光带着审视,“当年你不也是恨她命硬,克死了你的母亲吗?”
“父亲大人这话说的有些奇怪。”上官玄若无其事地喝了口热茶,“我母亲究竟因为什么过世您心里跟个明镜似的,为了家宅安宁,我只能恨小妹命硬。”
“你这话什么意思?”上官石斜睨着他,“你莫不是怀疑……”
“父亲!”上官玄忽然打断了他,站起身说道,“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我再怀疑谁还有用吗?为了家族利益和颜面,您可以牺牲掉一切,但有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您只是空有家主之名罢了。您的退让和隐忍,并不能换来什么。”
‘啪!’上官石拍案而起,“说暮雪回府的事,你扯到我身上做什么?!”
上官玄对上官石的怒气不以为然,依旧恭敬地说道,“父亲放心,待儿子和上官告个假,明日便动身去滁州,亲自接小妹回府。”
上官石轻哼着甩了袖子离开书房。上官玄对着他的背影,沉沉地叹了口气。
长舒阁中,轩辕明珠正饶有兴致地拿着剪刀修剪花枝,上官珍则是坐在一边的石凳上,百无聊赖地扯着花瓣。
春日里的一抹暖阳,将人沐浴的懒洋洋的。
素宛在院门口听到丫鬟回禀后,连忙走近轩辕明珠,“夫人。”
“哦?何事?”轩辕明珠目不斜视,依旧沉浸在花枝中。
“过些日子老夫人寿辰,奴婢听闻家主已派了大公子亲自前往滁州别庄,接大小姐回府一同给老夫人祝寿。”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里的一记响雷,在上官珍耳边炸开,她焦躁地丢掉了手中的花瓣站起身,眉头拧成一团,颇不服气地说道,“都到了滁州别庄了,竟然还能回来?!还让兄长亲自去接,凭什么?!”
“这丫头的本事见长,之前离家十年都未曾让人想起,如今走了不过大半年,便让人这般惦念。”轩辕明珠平静地看了眼上官珍说道,“有那抱怨的工夫,倒不如学学她的本事,你这般浮躁,又如何让人喜欢?”
“母亲!”上官珍气哼哼地跺跺脚。
轩辕明珠从花枝中回过神,“去把归香阁收拾出来,摆设用度一律按照上官府嫡长女的规格来安排,不得有误。”
“是!”
“母亲!”上官珍又不乐意了,“您怎么也对她这么好?!”
轩辕明珠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上官珍,“上官府的嫡长女,就是要住的舒服。还有你这个做妹妹的,务必要好好敬着她,不许再犯脾气!”
上官珍恨恨地扔下一句‘凭什么?!’,便转身跑出了长舒阁。
。
于是,沈暮雪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十字绣法受到欢迎,年轻的姑娘们人手一套,一针一线地在沈暮雪的指导下精心绣着。
尤其是小清,更是稀罕的紧,每日都要缠着沈暮雪一起绣花。
“姐姐你这个绣法还真是好用呢!让针脚粗糙的姑娘们有了兴趣,容易上手。”
沈暮雪正在缝制一个素色锦囊,上面细腻的十字绣法,完美地勾勒出岁寒三友的图案,清新典雅,非常适合儒雅书生佩戴。
儒雅书生?你要是真如外表那样是个儒雅书生便好了,至少不用活的那么辛苦,他执念太深,几近成魔。每每想到书中褚宸逸的结局,沈暮雪就会连连叹气。
有了十字绣,那些女红差些的姑娘们有了出路,一些绣好的样子被拿到镇子上的集市去卖,不出半日,便被疯抢一空。
沈暮雪带着庄子上的姑娘们也大赚了一笔。沈暮雪一时间成为庄上的焦点。
闲来无事时,庄上的仆役女使也会给家中写书信,沈暮雪几次提起笔,又几次放下。家书?她哪里有家书可写呢?
帝京·上官府
鹅毛大雪一连下了好几日,终于在三日后停了下来,屋顶树枝上倒挂着晶莹剔透的冰条,闪闪耀眼。仆役们穿着厚实的衣衫,拿着扫帚,迎风清扫积雪。
云卷云舒,转眼间,春暖花开,枝头嫩芽和花骨朵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人们拖下了棉衣,换上了较单薄的衣裳。
上官玄外出回来,一进屋便脱了祥云滚边的缎面披风直接丢给周图。
周图处理好衣裳,适时地递上了一杯热茶。
“还有没有书信传来?”上官玄不顾形象地喝下大杯热茶。
周图摇摇头,“除了庄上的老钱头按例回禀,没有其他消息。”
上官玄板起脸,“这个没良心的,一点规矩不懂,这么久连句人话都不会说!年都过了还不声不响的,活该她吃苦。”
周图没忍住,‘扑哧’笑道,“大小姐不会说话,也是从小没学好呗!”
上官玄眉头一紧,拍了周图的额头骂道,“嘴没把门的,胡说八道什么呢?!”
“老爷?”
周图躲闪的时候,转眼看到了上官石正悄无声息地站在一边。
上官玄这才注意到,连忙规规矩矩地打了声招呼,“父亲。”
上官石摆摆手,径直走到书案前坐下,“暮雪还是没有书信传回?”
又是一个来问大小姐是否有书信的,这父子二人的步调还真是一致。周图一个头两个大,奉上热茶后,箭步逃离了书房。
上官玄坐到一边,“依儿子看,小妹在别庄过的应该还不错。”
“上官府的嫡长女,总在别庄窝着算怎么回事?”
“儿子问句不该问的,这话是您说的,还是陛下说的?”上官玄见上官石不善的目光盯着自己看,继续说道,“小妹之前离家十年,也没看您这般想念。”
“过些日子你祖母寿辰,你去封书信,让她回来吧!”上官石懒得接他话题。
“祖母寿辰之后呢?小妹能做什么?在被害与防被害的漩涡中挣扎吗?您作为父亲,是否能给她依靠,让她有足够的安全感呢?”
“你这个兄长做的倒是称职,知道心疼妹妹了。”上官石轻哼,目光带着审视,“当年你不也是恨她命硬,克死了你的母亲吗?”
“父亲大人这话说的有些奇怪。”上官玄若无其事地喝了口热茶,“我母亲究竟因为什么过世您心里跟个明镜似的,为了家宅安宁,我只能恨小妹命硬。”
“你这话什么意思?”上官石斜睨着他,“你莫不是怀疑……”
“父亲!”上官玄忽然打断了他,站起身说道,“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我再怀疑谁还有用吗?为了家族利益和颜面,您可以牺牲掉一切,但有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您只是空有家主之名罢了。您的退让和隐忍,并不能换来什么。”
‘啪!’上官石拍案而起,“说暮雪回府的事,你扯到我身上做什么?!”
上官玄对上官石的怒气不以为然,依旧恭敬地说道,“父亲放心,待儿子和上官告个假,明日便动身去滁州,亲自接小妹回府。”
上官石轻哼着甩了袖子离开书房。上官玄对着他的背影,沉沉地叹了口气。
长舒阁中,轩辕明珠正饶有兴致地拿着剪刀修剪花枝,上官珍则是坐在一边的石凳上,百无聊赖地扯着花瓣。
春日里的一抹暖阳,将人沐浴的懒洋洋的。
素宛在院门口听到丫鬟回禀后,连忙走近轩辕明珠,“夫人。”
“哦?何事?”轩辕明珠目不斜视,依旧沉浸在花枝中。
“过些日子老夫人寿辰,奴婢听闻家主已派了大公子亲自前往滁州别庄,接大小姐回府一同给老夫人祝寿。”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里的一记响雷,在上官珍耳边炸开,她焦躁地丢掉了手中的花瓣站起身,眉头拧成一团,颇不服气地说道,“都到了滁州别庄了,竟然还能回来?!还让兄长亲自去接,凭什么?!”
“这丫头的本事见长,之前离家十年都未曾让人想起,如今走了不过大半年,便让人这般惦念。”轩辕明珠平静地看了眼上官珍说道,“有那抱怨的工夫,倒不如学学她的本事,你这般浮躁,又如何让人喜欢?”
“母亲!”上官珍气哼哼地跺跺脚。
轩辕明珠从花枝中回过神,“去把归香阁收拾出来,摆设用度一律按照上官府嫡长女的规格来安排,不得有误。”
“是!”
“母亲!”上官珍又不乐意了,“您怎么也对她这么好?!”
轩辕明珠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上官珍,“上官府的嫡长女,就是要住的舒服。还有你这个做妹妹的,务必要好好敬着她,不许再犯脾气!”
上官珍恨恨地扔下一句‘凭什么?!’,便转身跑出了长舒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