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巧夺天工
第二百五十一章&nbp;巧夺天工
从李泰坐上皇位到现在,多少疑难杂症,让文武百官都束手无策的事,经过李泰的手以后,全都迎刃而解。
再看看这三个混账。
李渊一想到上一次去秦王府时,半路上看他们把一头牛吊死在树上,且那头牛还是自己从皇宫中牵出来的,便气不打一处来,板着脸怒骂道“三个没出息的东直竖着,听完身后李家三兄弟的谈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让你们留在身边,是为了你们好,你们还觉得是坠入苦海了?
还想着从我这逃走?
逃个屁!
李泰摸着下巴,心中不由有些好奇,走在最后面的三兄弟,究竟会使出什么法子,来在李渊面前表现表现?
想到这,李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己在想什么呢,怎么能让他们表现起来,要是他们在李渊面前表现的好了,李渊脑袋一激动,真让自己给他们官复原职,那就难办了。
或许…
可以釜底抽薪来?
李泰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手扶二八大杠的李渊,暗暗思索着要不要背后给他一记手刀,把他打晕了扛回两仪殿?这样从根本上就解决了李家三兄弟表现机会的可能或者扎了二八大杠的车胎也行啊!
那样一来,李渊还不得心疼的赶紧回去补胎?
“惠褒,你咧嘴笑什么呢?”
忽然,李渊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李泰抬起头望去,就看到李渊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抬起小手甩了甩,一脸认真道“皇爷爷,我在想你的好呢。”
听到李泰的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脸无语的看着他。
你还能想着别人的好?
李泰是什么性格,他们三个比谁都清楚,这小子的话,必须的反着来听,要是李泰说什么就信什么,那绝对会被他带到沟里去。
李渊同样哭笑不得的望着李泰,就你刚才那表情,实在不好叫人相信啊。
“咱们走吧。”
没有再纠缠这件事,李渊挥了挥苍老的手掌,推着二八大杠朝前走去。
很快,在马周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五层楼高、用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望廷书院下,恢弘、巍峨气息扑面而来,如同一座高高站起来的巨人,让阳光都照应不过来。
“巧夺天工啊。”
走到近处,李渊嘶的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惊的抬头看着。
在远处看的时候,看轮廓还不觉得什么,可一到跟前,他才明白过来,这座十五米高的五层望廷坊,对于天下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洋和尚阿罗本早就看呆了,站在望廷书院的阴影下,神色呆滞的抬头望着五层高楼,喃喃自语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唐学的能力?
阿罗本隐隐有些明悟,这次来到大唐长安城,真是来对了。
李渊偏头目光复杂的看着李泰,真想好好看一看这小子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竟然连如此高楼都能建出来,自己一直没有小看过李泰,现在看来,却还是小瞧了他。摇了摇头,李渊没有吭声,而是将手中的二八大杠交给了随行而来的程713玉,随即背起双手,大步走入了望廷书院,问道“今天是孔颖达授业?”
马周赶忙道“对,今天是孔夫子第一日教学生。”
李渊微微颔首,孔颖达的能力,在长安城是鼎鼎有名,这帮流民之子能得到他的授课,可谓是祖上积德了,“带朕去看看。”
李泰投给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个眼神,然后跟在李渊的身后,走了进去。
如今的望廷书院,不再是刚刚建好时的毛坯房,在李泰的规划、沈炼的执行下,此时此刻的望廷书院,显得古色古香,从里到外都弥漫着高大上的气息。
走入望廷书院一层大堂,一眼便看到二十来个孩童,为首的便是孩童方正。
而今日教书的夫子正是孔颖达。
孔颖达身穿一袭青衫,正襟危坐在最前方的案牍后,手里捧着一本书,一边低头看着,一边对着二十余个孩童们大声念道“都跟老夫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书院大堂中,孩童们一声不吭,方正忍不住道“夫子,这不对啊,今天马坊正说教的第一堂课,是体育课,不是念千字文!”
孔颖达顿时怒了,让老夫来教书就罢了,老夫愿赌服输来教,可是这一帮不听话的臭小子是怎么回事,一个个学谁的脾气不好,学小皇帝的?
猛地将手中书籍扔在桌上,孔颖达呵斥道“你个顽童知道什么,《千字文》乃是识字之根本,一连字都不会写读,就想着学其他的?”
“我会啊!”方正不服道“不仅是我,我们都会写会读!”
“夫子要是不信,我给夫子读这本书。”
说着,方正将书拿起来,照着上面的字大声念起来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不一会,整本书都被他念了下来,且一个错字都没有出现。
“……”
孔颖达一脸懵逼的望着他。
他还真读下来了?
不可能啊!
这孩子才多大,而且还是流民的孩子,无论是出身还是家底,都绝不可能让他认识这么多字!
而且他刚才说什么?这里的孩童都会写会读?
孔颖达有些急了,特么第一天授业,就碰到这种幺蛾子,若是镇不住这帮孩童,以后还怎么教书,板着脸指了指坐在方正旁边的孩童,沉声道“方正刚才说,你们都会读写这本《千字文》,那就让老夫瞧瞧,你来读一遍!”
“喏!”
那孩童连忙站起身,对着书本便大声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没多久,那孩童如同方正那般,一字不差的念了一遍《千字文》。
孔颖达神色呆滞望着他,只感觉一阵头大,心中充满了怀疑,这帮孩童恐怕不是流民之子,而是一帮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跑来冒充的吧?
可是看他们的神态,以及身上的穿着,怎么看都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童中,一个两个会通篇读完《千字文》能说的过去,可现在这二十余个孩童,好像都会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从李泰坐上皇位到现在,多少疑难杂症,让文武百官都束手无策的事,经过李泰的手以后,全都迎刃而解。
再看看这三个混账。
李渊一想到上一次去秦王府时,半路上看他们把一头牛吊死在树上,且那头牛还是自己从皇宫中牵出来的,便气不打一处来,板着脸怒骂道“三个没出息的东直竖着,听完身后李家三兄弟的谈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让你们留在身边,是为了你们好,你们还觉得是坠入苦海了?
还想着从我这逃走?
逃个屁!
李泰摸着下巴,心中不由有些好奇,走在最后面的三兄弟,究竟会使出什么法子,来在李渊面前表现表现?
想到这,李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己在想什么呢,怎么能让他们表现起来,要是他们在李渊面前表现的好了,李渊脑袋一激动,真让自己给他们官复原职,那就难办了。
或许…
可以釜底抽薪来?
李泰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手扶二八大杠的李渊,暗暗思索着要不要背后给他一记手刀,把他打晕了扛回两仪殿?这样从根本上就解决了李家三兄弟表现机会的可能或者扎了二八大杠的车胎也行啊!
那样一来,李渊还不得心疼的赶紧回去补胎?
“惠褒,你咧嘴笑什么呢?”
忽然,李渊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李泰抬起头望去,就看到李渊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抬起小手甩了甩,一脸认真道“皇爷爷,我在想你的好呢。”
听到李泰的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脸无语的看着他。
你还能想着别人的好?
李泰是什么性格,他们三个比谁都清楚,这小子的话,必须的反着来听,要是李泰说什么就信什么,那绝对会被他带到沟里去。
李渊同样哭笑不得的望着李泰,就你刚才那表情,实在不好叫人相信啊。
“咱们走吧。”
没有再纠缠这件事,李渊挥了挥苍老的手掌,推着二八大杠朝前走去。
很快,在马周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五层楼高、用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望廷书院下,恢弘、巍峨气息扑面而来,如同一座高高站起来的巨人,让阳光都照应不过来。
“巧夺天工啊。”
走到近处,李渊嘶的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惊的抬头看着。
在远处看的时候,看轮廓还不觉得什么,可一到跟前,他才明白过来,这座十五米高的五层望廷坊,对于天下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洋和尚阿罗本早就看呆了,站在望廷书院的阴影下,神色呆滞的抬头望着五层高楼,喃喃自语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唐学的能力?
阿罗本隐隐有些明悟,这次来到大唐长安城,真是来对了。
李渊偏头目光复杂的看着李泰,真想好好看一看这小子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竟然连如此高楼都能建出来,自己一直没有小看过李泰,现在看来,却还是小瞧了他。摇了摇头,李渊没有吭声,而是将手中的二八大杠交给了随行而来的程713玉,随即背起双手,大步走入了望廷书院,问道“今天是孔颖达授业?”
马周赶忙道“对,今天是孔夫子第一日教学生。”
李渊微微颔首,孔颖达的能力,在长安城是鼎鼎有名,这帮流民之子能得到他的授课,可谓是祖上积德了,“带朕去看看。”
李泰投给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个眼神,然后跟在李渊的身后,走了进去。
如今的望廷书院,不再是刚刚建好时的毛坯房,在李泰的规划、沈炼的执行下,此时此刻的望廷书院,显得古色古香,从里到外都弥漫着高大上的气息。
走入望廷书院一层大堂,一眼便看到二十来个孩童,为首的便是孩童方正。
而今日教书的夫子正是孔颖达。
孔颖达身穿一袭青衫,正襟危坐在最前方的案牍后,手里捧着一本书,一边低头看着,一边对着二十余个孩童们大声念道“都跟老夫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书院大堂中,孩童们一声不吭,方正忍不住道“夫子,这不对啊,今天马坊正说教的第一堂课,是体育课,不是念千字文!”
孔颖达顿时怒了,让老夫来教书就罢了,老夫愿赌服输来教,可是这一帮不听话的臭小子是怎么回事,一个个学谁的脾气不好,学小皇帝的?
猛地将手中书籍扔在桌上,孔颖达呵斥道“你个顽童知道什么,《千字文》乃是识字之根本,一连字都不会写读,就想着学其他的?”
“我会啊!”方正不服道“不仅是我,我们都会写会读!”
“夫子要是不信,我给夫子读这本书。”
说着,方正将书拿起来,照着上面的字大声念起来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不一会,整本书都被他念了下来,且一个错字都没有出现。
“……”
孔颖达一脸懵逼的望着他。
他还真读下来了?
不可能啊!
这孩子才多大,而且还是流民的孩子,无论是出身还是家底,都绝不可能让他认识这么多字!
而且他刚才说什么?这里的孩童都会写会读?
孔颖达有些急了,特么第一天授业,就碰到这种幺蛾子,若是镇不住这帮孩童,以后还怎么教书,板着脸指了指坐在方正旁边的孩童,沉声道“方正刚才说,你们都会读写这本《千字文》,那就让老夫瞧瞧,你来读一遍!”
“喏!”
那孩童连忙站起身,对着书本便大声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没多久,那孩童如同方正那般,一字不差的念了一遍《千字文》。
孔颖达神色呆滞望着他,只感觉一阵头大,心中充满了怀疑,这帮孩童恐怕不是流民之子,而是一帮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跑来冒充的吧?
可是看他们的神态,以及身上的穿着,怎么看都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童中,一个两个会通篇读完《千字文》能说的过去,可现在这二十余个孩童,好像都会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