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废待兴
白江挑了挑眉,说道:“真是辛苦师弟了,等我看看是什么奇怪的卷宗,师弟你可以想想需要师兄帮你什么忙了。”
说完,白江先摊开第一封卷宗,卷宗上的内容很简单,昌国县下辖县属亭之一江亭亭长死于家中,疑似凶杀,因为涉及到朝廷官员,所以迟迟没有定案。
白江皱了皱眉头,将这封卷宗放到一边,打开第二个卷宗,同时对陈依问道:“陈主簿,这个江亭亭长你认识吗?”
陈依在一旁说道:“江亭位于昌国县西南,不大,只有六百户,死去的亭长叫周阴,不是很熟。”
白江点点头,看向第二个卷宗,这个卷宗上写的是推荐信,本身是给上任县令推荐人才的,是安阳乡推荐一个叫王烈的人,白江眼皮跳了跳,平原王烈,人家可是和荀爽师兄弟,愿意到自己这个小县城来?
白江摇了摇头,进行批注,将推荐信送到郡中差不多,县还是太小了。
随后,白江摊开最后一封卷宗,卷宗上写着县东北角从应乡发生一起大虫吃人的事件,就在十月中旬,现在这个大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乡里希望县里能帮忙搞定这只大虫!
白江有些头疼的挠了挠脑门,现在可没有心情去管这只老虎是什么品种,东北虎还是华南虎,既然吃人,自然是不能留的,他将卷宗卷起,说道:“以后动物伤人的事情,归到刑事案件。”
随后,白江看了眼外面,喊道:“郑捕头在不在?”
听到声音的郑呈立刻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说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白江说道:“县中捕快有多少,能对付大虫的高手吗?”
听到白江的问话,郑呈的脸就垮了下来,说道:“大人,咱们县一共还有捕快十一个人不过参差不齐,平时也就抓抓盗贼,捉大虫,还没有过。”
看到郑呈这个样子,白江心中有数,说道:“行了,后续我会将人员补齐,明天你也带着所有捕快过来,先下去吧。”
郑呈听到白江所言,心中忐忑,但也不可奈何,只能祈祷明天的能够劝住这个新来的县令。
白江把这三个“奇怪”的卷宗稍微处理之后,便看向司马懿说道:“小师弟,你可想到什么要求没有?”
司马懿歪着脑袋想了想,总觉得白江好像是在骗自己一般,最后说道:“我现在没有想好,等以后想到了再说吧。”
白江有些诧异的看着司马懿,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将奖励存起来的想法,当真是有趣。
对此,白江只是笑了笑,说道:“也好,存在这里也行,不过得以后你找到我才行。”白江将手中的卷宗放好,带着司马懿和陈依两人走在昌国县的街道上。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县令的缘故,街道上进城的小贩三三两两,不成气候,一些市井街头的混混在向着这些小贩索要一些吃食,街上的人气谈不上多旺,比之临淄,差的远了。
白江远远的看了一眼这些混混,没有上前去找这些混混的麻烦,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白江现在可没有功夫管这些。
从县衙出来向南,白江对陈依说道:“主记现在有没有人担着?还有市掾,还在不在?”
陈依说道:“县中主记本来是李芳,八月的时候走夜路,失足落水,现在担任主记的是他儿子李崖。市掾没有人。”
白江点点头,说道:“嗯,行,本官知道了。”说到底,还是人不够用啊。因为黄巾之乱,荒废太久的缘故,在白江眼里,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白江带着司马懿和陈依在城中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县衙大厅。回到县衙之后,白江示意两人坐下说话。
等陈依小心翼翼的坐下之后,白江问道:“刚刚我们几乎走遍了昌国县县城,有什么想法,陈主簿,你先说说。”
陈依有些蒙圈,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刚刚自己就跟在后面走了一圈,和以前一样,没看出来什么区别。
白江看着愣在原地的陈依,不由的叹了口气,这个陈依,和本家陈珪、陈登父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白江转过头,看向司马懿,说道:“小师弟,你说说看。”
司马懿心里嘀咕,师父虽说让自己来协助白江,但是好像并没有说自己是白江的下属吧,现在怎么让自己出谋划策起来,这剧情不对啊。
当然,司马懿也只是心里诽谤一下,嘴上是万万不会说的。
司马懿想了想说道:“街上百姓不多,看来是受灾情影响,当务之急,应该是剿匪,然后恢复秩序,只有秩序建立,那百姓生活才会得到保障。”
白江点点头,司马懿继续说道:“另外,昌国县的城墙已经多处破损,现在虽然没有大股反贼,但是也不得不防。”
司马懿转了转自己的小眼睛,继续说道:“另外,昌国县内多处房屋倒塌,现在已经是冬月,随时有下雪的可能,这些房屋倒塌的地方就会变成隐患。”
一旁的陈依有些惭愧,自己在昌国县呆了这么久,竟然都比不上一个刚到不久的五岁小孩,当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白江点点头:“房屋的事情是最着急的,明天一定要开始实施,至于城墙修葺和建立秩序,可以往后放一放,一步步来。”
白江把明日需要完成的记录下来,放在案桌上,用砚台压着,随后便让司马懿去后院请胡昭出来吃晚饭。
等司马懿走后,这才对陈依说道:“今天有何收获?”
陈依连忙行礼,本来下午的时候让自己跟随司马懿还有些不服气,现在早已佩服的不行。
陈依说道:“下午跟着司马大人,所学到的东西很多,卷宗分类,事物应急,以及四下观察。”
白江有些诧异:“不错啊,都知道我这师弟姓什么了,好,今天就到这里吧,明日继续,你今日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陈依便起身告辞,白江看着远去的陈依摇了摇头,要不是胡昭和司马懿年后要走,陈依这种悟性不太高,学识不太够的是进不了白江视线的。
然而白江现在只是县令,太史慈已经在孔北海那闯出了名声,一龙中龙头华歆想做官也不会来自己这,留给自己的人才太少了。
就在白江胡思乱想的时候,司马懿带着胡昭已经到了门口。白江收摄心神,带着两人走在昌国县的街上。
胡昭并没有询问白江下午怎么做的,只是说道:“子溪,你现在也算是牧守一方,虽然地小人少,但也算是真正开始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了,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其他的为师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白江点头答应下来,昌国县经济萧条,又是冬月时节,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了,好不容易,三人才找到一家食馆,点了几碗面条,吃的倒是津津有味。
这家食馆主要以面为主,倒是有几个行色匆匆的赶路人在这里享受片刻的安宁。白江倒是想在吃晚饭的时候,在搜集搜集有关县城的消息。
这一听,倒是真听到一些消息,皇甫嵩上书减免冀州赋税,以养灾民。青州刺史不在,所以现在各郡太守开始上书减免赋税一事,现在青州也就北海相孔融上书了,导致很多人去了北海。
白江心里嘀咕,人口流失很严重啊,得让桥羽赶紧下手,要不然人口都被孔融给抢走了,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得和孔融好好争一下。
除了赋税的问题,白江还听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在齐国境内已经出现雪灾,虽然没有出现在昌国县,但是不得不防,白江心念急转,自然没有多少心思吃面,而胡昭下午睡了一觉,倒是精神抖擞。拉着司马懿到处转圈,白江看着天色,今晚是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便跟着胡昭后边好好看看自己的领地。
昌国县还是有宵禁的,在郑捕头等捕快的协助下,整个昌国县在戌时到了的时候,街上已经没有了人。戌时刚到,也才晚上七点。可见这个时候夜生活多么匮乏。
好不容易,白江带着两人回到县衙住处,这个时候,花邵辰和梅远也从军营回来。白江见两人一脸疲惫之色,便忍住了询问的冲动,让两人赶紧吃饭休息,明天到了县衙再说。
翌日,白江寅时刚过,便洗了把脸,让郑呈跑了个腿,去街上买了点面食带到县衙之中。白江在县衙等了一炷香的时间,高县丞等人都已经到齐。
白江见人到齐之后,率先说道:“本官昨日刚刚上任,对于县内事物还不清楚,遂让高县丞和刘三老进行推荐,现在将你们的名单呈上来吧。”
高江和刘平二人精神一震,没想到一上来就是大菜,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将自己的名单递了上去,总共十一个名额,两人也总共提出了十二个名额。
白江粗略的看了一下,两人重复的是功曹掾的位置,功曹掾作为掌管迁转和记录功过的官员,自然成了争抢对象。
https://www.shuquge.com/txt/143344/38508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
说完,白江先摊开第一封卷宗,卷宗上的内容很简单,昌国县下辖县属亭之一江亭亭长死于家中,疑似凶杀,因为涉及到朝廷官员,所以迟迟没有定案。
白江皱了皱眉头,将这封卷宗放到一边,打开第二个卷宗,同时对陈依问道:“陈主簿,这个江亭亭长你认识吗?”
陈依在一旁说道:“江亭位于昌国县西南,不大,只有六百户,死去的亭长叫周阴,不是很熟。”
白江点点头,看向第二个卷宗,这个卷宗上写的是推荐信,本身是给上任县令推荐人才的,是安阳乡推荐一个叫王烈的人,白江眼皮跳了跳,平原王烈,人家可是和荀爽师兄弟,愿意到自己这个小县城来?
白江摇了摇头,进行批注,将推荐信送到郡中差不多,县还是太小了。
随后,白江摊开最后一封卷宗,卷宗上写着县东北角从应乡发生一起大虫吃人的事件,就在十月中旬,现在这个大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乡里希望县里能帮忙搞定这只大虫!
白江有些头疼的挠了挠脑门,现在可没有心情去管这只老虎是什么品种,东北虎还是华南虎,既然吃人,自然是不能留的,他将卷宗卷起,说道:“以后动物伤人的事情,归到刑事案件。”
随后,白江看了眼外面,喊道:“郑捕头在不在?”
听到声音的郑呈立刻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说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白江说道:“县中捕快有多少,能对付大虫的高手吗?”
听到白江的问话,郑呈的脸就垮了下来,说道:“大人,咱们县一共还有捕快十一个人不过参差不齐,平时也就抓抓盗贼,捉大虫,还没有过。”
看到郑呈这个样子,白江心中有数,说道:“行了,后续我会将人员补齐,明天你也带着所有捕快过来,先下去吧。”
郑呈听到白江所言,心中忐忑,但也不可奈何,只能祈祷明天的能够劝住这个新来的县令。
白江把这三个“奇怪”的卷宗稍微处理之后,便看向司马懿说道:“小师弟,你可想到什么要求没有?”
司马懿歪着脑袋想了想,总觉得白江好像是在骗自己一般,最后说道:“我现在没有想好,等以后想到了再说吧。”
白江有些诧异的看着司马懿,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将奖励存起来的想法,当真是有趣。
对此,白江只是笑了笑,说道:“也好,存在这里也行,不过得以后你找到我才行。”白江将手中的卷宗放好,带着司马懿和陈依两人走在昌国县的街道上。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县令的缘故,街道上进城的小贩三三两两,不成气候,一些市井街头的混混在向着这些小贩索要一些吃食,街上的人气谈不上多旺,比之临淄,差的远了。
白江远远的看了一眼这些混混,没有上前去找这些混混的麻烦,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白江现在可没有功夫管这些。
从县衙出来向南,白江对陈依说道:“主记现在有没有人担着?还有市掾,还在不在?”
陈依说道:“县中主记本来是李芳,八月的时候走夜路,失足落水,现在担任主记的是他儿子李崖。市掾没有人。”
白江点点头,说道:“嗯,行,本官知道了。”说到底,还是人不够用啊。因为黄巾之乱,荒废太久的缘故,在白江眼里,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白江带着司马懿和陈依在城中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县衙大厅。回到县衙之后,白江示意两人坐下说话。
等陈依小心翼翼的坐下之后,白江问道:“刚刚我们几乎走遍了昌国县县城,有什么想法,陈主簿,你先说说。”
陈依有些蒙圈,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刚刚自己就跟在后面走了一圈,和以前一样,没看出来什么区别。
白江看着愣在原地的陈依,不由的叹了口气,这个陈依,和本家陈珪、陈登父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白江转过头,看向司马懿,说道:“小师弟,你说说看。”
司马懿心里嘀咕,师父虽说让自己来协助白江,但是好像并没有说自己是白江的下属吧,现在怎么让自己出谋划策起来,这剧情不对啊。
当然,司马懿也只是心里诽谤一下,嘴上是万万不会说的。
司马懿想了想说道:“街上百姓不多,看来是受灾情影响,当务之急,应该是剿匪,然后恢复秩序,只有秩序建立,那百姓生活才会得到保障。”
白江点点头,司马懿继续说道:“另外,昌国县的城墙已经多处破损,现在虽然没有大股反贼,但是也不得不防。”
司马懿转了转自己的小眼睛,继续说道:“另外,昌国县内多处房屋倒塌,现在已经是冬月,随时有下雪的可能,这些房屋倒塌的地方就会变成隐患。”
一旁的陈依有些惭愧,自己在昌国县呆了这么久,竟然都比不上一个刚到不久的五岁小孩,当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白江点点头:“房屋的事情是最着急的,明天一定要开始实施,至于城墙修葺和建立秩序,可以往后放一放,一步步来。”
白江把明日需要完成的记录下来,放在案桌上,用砚台压着,随后便让司马懿去后院请胡昭出来吃晚饭。
等司马懿走后,这才对陈依说道:“今天有何收获?”
陈依连忙行礼,本来下午的时候让自己跟随司马懿还有些不服气,现在早已佩服的不行。
陈依说道:“下午跟着司马大人,所学到的东西很多,卷宗分类,事物应急,以及四下观察。”
白江有些诧异:“不错啊,都知道我这师弟姓什么了,好,今天就到这里吧,明日继续,你今日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陈依便起身告辞,白江看着远去的陈依摇了摇头,要不是胡昭和司马懿年后要走,陈依这种悟性不太高,学识不太够的是进不了白江视线的。
然而白江现在只是县令,太史慈已经在孔北海那闯出了名声,一龙中龙头华歆想做官也不会来自己这,留给自己的人才太少了。
就在白江胡思乱想的时候,司马懿带着胡昭已经到了门口。白江收摄心神,带着两人走在昌国县的街上。
胡昭并没有询问白江下午怎么做的,只是说道:“子溪,你现在也算是牧守一方,虽然地小人少,但也算是真正开始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了,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其他的为师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白江点头答应下来,昌国县经济萧条,又是冬月时节,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了,好不容易,三人才找到一家食馆,点了几碗面条,吃的倒是津津有味。
这家食馆主要以面为主,倒是有几个行色匆匆的赶路人在这里享受片刻的安宁。白江倒是想在吃晚饭的时候,在搜集搜集有关县城的消息。
这一听,倒是真听到一些消息,皇甫嵩上书减免冀州赋税,以养灾民。青州刺史不在,所以现在各郡太守开始上书减免赋税一事,现在青州也就北海相孔融上书了,导致很多人去了北海。
白江心里嘀咕,人口流失很严重啊,得让桥羽赶紧下手,要不然人口都被孔融给抢走了,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得和孔融好好争一下。
除了赋税的问题,白江还听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在齐国境内已经出现雪灾,虽然没有出现在昌国县,但是不得不防,白江心念急转,自然没有多少心思吃面,而胡昭下午睡了一觉,倒是精神抖擞。拉着司马懿到处转圈,白江看着天色,今晚是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便跟着胡昭后边好好看看自己的领地。
昌国县还是有宵禁的,在郑捕头等捕快的协助下,整个昌国县在戌时到了的时候,街上已经没有了人。戌时刚到,也才晚上七点。可见这个时候夜生活多么匮乏。
好不容易,白江带着两人回到县衙住处,这个时候,花邵辰和梅远也从军营回来。白江见两人一脸疲惫之色,便忍住了询问的冲动,让两人赶紧吃饭休息,明天到了县衙再说。
翌日,白江寅时刚过,便洗了把脸,让郑呈跑了个腿,去街上买了点面食带到县衙之中。白江在县衙等了一炷香的时间,高县丞等人都已经到齐。
白江见人到齐之后,率先说道:“本官昨日刚刚上任,对于县内事物还不清楚,遂让高县丞和刘三老进行推荐,现在将你们的名单呈上来吧。”
高江和刘平二人精神一震,没想到一上来就是大菜,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将自己的名单递了上去,总共十一个名额,两人也总共提出了十二个名额。
白江粗略的看了一下,两人重复的是功曹掾的位置,功曹掾作为掌管迁转和记录功过的官员,自然成了争抢对象。
https://www.shuquge.com/txt/143344/38508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