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秀法师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四方都护府

    直到天网红心出现,警报声才算停止。

    “小天天,没想到吧,我们又见面了!”天网红心说。

    “红心姐,你怎么出来了?”虽预感十分不详,但叶天依旧强撑着微笑。

    “我来恭喜你呀!”

    “刚刚你连续跳过三次早朝施政的机会,被判定为懒政行为,所以我给你来发‘奖励’了。”

    “你确定是奖励?”

    “当然不是!想什么呢?都说你是懒政了,还想得奖励?”

    叶天无语,心理不是滋味。

    怎么?

    这又得惩罚啦?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叮咚!最新奖励发放时间再次减半。”

    听到这样的惩罚,叶天真想抽死自己!

    这是做的什么孽!

    难道是我伤天理了?

    我好像啥都没干?

    不应该呀!

    ……

    “小天天,我很佩服你,你这骚操作真是一套一套的。”

    “对了,告诉你吧,后面你再接到新任务后,也是直接时间减半,再减半。”

    “拜拜啦!”

    说完话,天网红心再次消失于无形。

    当天网红心消失,叶天已经变的极其冷静了。

    大脑开始起步,踩油门,运转,高速运转,超高速运转……

    看着自己面对的两个任务三灾并发所剩时间已经被消除,而瘟疫爆发所剩时间也由四个小时变成了两个小时。

    叶天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早一步布局,不然完成这轮任务后,后续连接的任务可能就很难完成。

    还好他早已做好准备。

    ……

    “陛下!陛下!”

    “西陕、中原大部今年旱情加剧,百姓苦等一年又是一季绝收,生民们正陷入异常艰难时刻!”

    “还请陛下快下决断!”

    “旱情到底怎么回事?王爱卿你慢慢说!”叶天安抚道。

    户部尚书王永光言辞中有些怜悯的说道

    “西陕大部由于连年干旱,时至今年,又是无一粒麦子产出。”

    “而且中原地区也出现大小不等的旱情,有些地方也是绝产。”

    “移民的情况如何?”

    “西陕大部完成移民的据最新统计已过六成,若旱情持续,后续增加到七成八成都有可能,中原各部也有五成完成移民。”

    “那你们户部牵头,抓紧时间实现移民。”

    “陛下!”

    “现在正值各地灾民粮食短缺,若强行移民的话,他们在路途中就有可能耗尽粮食,边走边死的话,就难免造成饿殍千里。”

    “各地流民情况如何?”叶天再问。

    “由于移民政策的存在,各地流民并未产生聚集的现象,而且多数都还在赶往聚民地。”

    听到这样的消息,叶天尤感觉那是喜鹊登枝头——好事连连。

    “李爱卿,各地水利修缮的怎样?效果如何?”叶天问向工部尚书李长庚。

    “新发起水利工程的修缮工程正在进行,有水灌溉的地方收成还好些,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紧移民或者开辟新的粮源。”李长庚回道。

    叶天陷入了思考,清醒后首先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群臣因叶天的一句话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

    有大臣向叶天献策“为今之计,依臣之见,就在当地开仓赈灾,今年挺一挺就过去了。”

    还称“一般旱情,就算是连续干旱,也极少连旱三年。”

    另外一些大臣则从移民的角度出发,向叶天进言道

    “若要以完成移民为目的的话,那就不可过早的打开粮仓,而是需将粮仓里的粮食,平均分配到移民官道上各个地区的补给驿站。”

    思忖再三,叶天开始下令道

    “第一,由江南各地官府就地采购粮食,经水路往长江流域的移民区运粮。”

    “第二,长江附近的官府就近采购粮食,经陆路往移民路线上的补给驿站逆向派驻。”

    “第三,在西陕、中原各部受灾严重的地区,开仓放粮,尽全力救济灾民,要保证每一位灾民都能安然度过这段艰难时刻。”

    “最后就是户部牵头,兵部协助,尽快将两地受灾的灾民迁往移民区。”

    “臣替全天下的百姓谢陛下隆恩!”内阁首辅成基命高呼。

    一人呼百人呼,大殿内的百官都跪了下来。

    “都平身吧。”

    叶天实在没心思再去受什么追捧,搞什么废话寒暄。

    他现在心里只有心寒。

    “各地治安情况如何?”叶天再次问道。

    “禀陛下,各地以及两条移民路线附近的草寇,一听说孙传庭大人亲率大军进行剿匪,要么逃跑,要么就投降了。”

    “实在负隅抵抗的都已被消灭,现在的孙大人已经转战其他地方进行剿寇。”

    “好,很好!”

    “孙大人真乃国之栋梁,快快送去嘉奖,犒赏三军。”

    叶天瞬间激动了!

    从现在的旱情分析来看,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又因为移民政策的施行,流民不成气候,所以内患威胁便已基本消除。

    那么下一阶段的任务,不出所料的话便是要消除外患。

    刚好哥可以以安定民生为切入点,主持修改军制大计,从而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

    “为了更好的安定民生,使民众能休养生息。”

    “朕决定,自即日起,改地方军制,模仿唐制,划分军区,建四方都护府,统领各地军队。”

    “都护府的职责也暂随唐制,主要内容为‘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以及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讲完此话,叶天竟有些兴奋,不过……

    “陛下,地方军制乃国之大计、安民之本,非细细商议不可轻动,望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内阁首辅成基命首先跳出来反对。

    还好,叶天是早就在此打了埋伏。

    袁崇焕迈出一步,向着叶天拱手说道

    “陛下治兵,皆乃神道,况汉唐之军制,佑华夏太平久矣,谈何陛下没有三思?”

    “臣认为,四方都护之事可行!”

    “袁大人乃武将,若是大权在握,感觉当然是甚好。”

    “但是,陛下,昔不闻盛唐安史之乱、后周陈桥黄袍加身,皆是因军权过于集中所致。”成基命说道。

    “陛下乃真名天子,我等真心效忠,愿誓死追随陛下左右,怎敢行忤逆叛国之事?”

    “且陛下用兵之奇,天下皆知,但有叛乱必能荡平。”

    “今行都护之事,乃为守卫四方疆土,使天下太平、百姓休养生息、丰衣足食,何乐而不为?”袁崇焕回应道。

    成基命多以谨慎稳当成名,可当真居了高位,却也变得过于固守,不敢冒险。

    他自是不理袁崇焕,向叶天继续进言。

    “陛下,不说军权集中,单是都护府立,军制整改,这必然要耗费一大笔银两。”

    “而今天下疲敝,西陕、中原连年干旱,北方未平,江南涝灾频发,西疆异动,东海未平,各地问题之多,每一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说到这,叶天知道,是时候该自己出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