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骊山别院
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一百年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也将在此演绎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这便是“华清池”的前身。
当然,此刻非但没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亦没有瑰丽堂皇的“汤泉宫”,那得到十多年后李二陛下才会修建……
由于隋末军阀混战,前朝骊山行苑早已残破不堪,自李恪来到骊山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重建,才有了现在的骊山别院。
春风微拂,万物复苏。
院子里的杨柳芽吐鹅黄,花圃里的牡丹亦抽出新叶,便是远处的山峰也披上了一层青绿。
春困秋乏,按说在这样的气候,这样的时辰,最美莫过于喝一壶小酒,拥枕高卧……
但此时此景并不是李恪休闲的日子,他今天要做一件大事——骟猪。
“王爷,你吩咐的小猪崽大概买了一百头来头!”杨元宝一脸讨好道。
“嗯,不错!猪倌找好了吗?”李恪一脸平静道。
“殿下,小的在长安都找遍了,都没有听说过有谁会骟猪…”杨元宝忐忑道。
李恪闻言有些皱眉,没有猪倌怎么办?总不能本王亲自动手吧!
“王爷,小的虽然没有找到猪倌,但小的在灾民中找到一个牛倌!”杨元宝轻声道。
牛倌?能骟牛应该也能骟猪吧!再加上有本王在一旁指导,应该没有问题!
“此人姓什名谁,现在何处?”李恪问道。
“此人名叫黄老牛,就是骊山的灾民中人,现在正在别院外,等待王爷的召唤…”杨元宝道。
“叫他进来吧!”李恪挥手道。
“偌!”
一眨眼的功夫,杨元宝带着一名五十来岁老者来到了李恪的跟前,此人穿着破旧的粗麻衣服,一张饱经风霜的黑脸上沟壑纵横,一双粗糙的手,指甲中满是黑泥…
“老奴黄老实拜见王爷,感谢大慈大悲的王爷对我们这些灾民施于援手,才让我们不至于饿死街头…”黄老实满脸激动的跪拜道。
“老丈不必客气,这都是孤身为皇子应该做的,快快请起吧!”李恪和煦道。
“谢王爷!”黄老牛满脸泪痕道。
“老丈,听元宝说你是牛倌?”李恪开门见山道。
“不敢隐瞒殿下,老奴的家里世代都是阉牛的,从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开始,我们家都是靠阉牛为生的…”黄老牛一脸坦然道。
“那你会阉猪吗?”李恪随意道。
“殿下,老奴没有阉过猪,但为了报答王爷,老奴愿意一试!”黄老牛斩钉截铁道。
“那好,本王在一旁指导,你按本王的要求办就行…”李恪道。
“有王爷的指导提点,老奴应该没问题…”黄老牛信心十足道。
“有此信心本王就放心了,另外老丈你可有子女?”李恪亲切的问候道。
“有的,老奴有两子一女,女儿早已嫁作人妇了…”黄老牛直言不讳道。
“那你两个儿子都会阉牛吗?”李恪道。
“会的,老奴都把手艺传给他们哥俩了…”黄老牛毫不隐瞒道。
“那行,把你两位儿子也叫来,跟你一起学阉猪,本王准备大力推广养猪,急需会阉猪的人才,待你们的会了,就一起留在王府做事吧!”李恪微笑道。
“感谢王爷,老奴这就去叫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黄老牛满脸激动道。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王府下人可都是美差,只要进入王府就意味着这辈子都不用再愁吃穿了,所以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都想往里面转,但王府又岂是那么好进的。
如果没关系没背景,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进入王府的,现在喜从天降,怎叫黄老牛不激动不已。
“快去快回!”李恪吩咐道。
黄老牛闻言,一溜烟便跑开了,生怕李恪反悔似的。
不一会儿,黄老牛便气喘吁吁的领着两个汉子来到别院。
“还不快给我们的救命恩人磕头!”黄老牛对两个儿子怒吼道。
两个汉子噗通一声便跪在了李恪的面前,“草民拜见王爷…”
“不用那么多虚礼,都起来吧,现在我们开始做正事!”李恪摆了摆手道。
“请王爷吩咐…”
再李恪的吩咐下,黄老牛开始磨刀,然后开始在刀上撒了一些酒,而后将刀放在火上烤了烤,便算消毒。
李恪还不打算提炼酒精,而是想先试试阉猪的效果。
因而消毒的措施,是简陋了一些,紧接着,几个人开始捉猪。
一连串不可描述的一幕之后,随着那猪仔的哀嚎,旁边的杨元宝突觉得下身一紧,他似乎想到了当年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同样的一把刀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咔嚓一下,人生自此改变。
众人手忙脚乱的拿着艾草之类给猪的伤口开始包扎和消毒,紧接着,李恪把阉割后的猪仔和没有阉割的猪仔分为了两队,关在不同的猪圈里。
一个读书人担负起了记录的职责,要确保两队猪的饮食相同,记录下每日重量的数据,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可能发生的疾病。
在这里,读书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千万别小看这些开垦和开沟渠远远不如农户的人,他们最大的作用在于发现和记录,从发现和记录之中,寻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或者是无数次的比对,最终寻找到最佳的方法。
甚至每一只猪仔都进行了编号,喂食的食物也将不同,有的单纯是一些糟糠,有的是枯烂的蔓藤,甚至一些陈谷,乃至寻常的猪草。
。
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一百年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也将在此演绎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这便是“华清池”的前身。
当然,此刻非但没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亦没有瑰丽堂皇的“汤泉宫”,那得到十多年后李二陛下才会修建……
由于隋末军阀混战,前朝骊山行苑早已残破不堪,自李恪来到骊山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重建,才有了现在的骊山别院。
春风微拂,万物复苏。
院子里的杨柳芽吐鹅黄,花圃里的牡丹亦抽出新叶,便是远处的山峰也披上了一层青绿。
春困秋乏,按说在这样的气候,这样的时辰,最美莫过于喝一壶小酒,拥枕高卧……
但此时此景并不是李恪休闲的日子,他今天要做一件大事——骟猪。
“王爷,你吩咐的小猪崽大概买了一百头来头!”杨元宝一脸讨好道。
“嗯,不错!猪倌找好了吗?”李恪一脸平静道。
“殿下,小的在长安都找遍了,都没有听说过有谁会骟猪…”杨元宝忐忑道。
李恪闻言有些皱眉,没有猪倌怎么办?总不能本王亲自动手吧!
“王爷,小的虽然没有找到猪倌,但小的在灾民中找到一个牛倌!”杨元宝轻声道。
牛倌?能骟牛应该也能骟猪吧!再加上有本王在一旁指导,应该没有问题!
“此人姓什名谁,现在何处?”李恪问道。
“此人名叫黄老牛,就是骊山的灾民中人,现在正在别院外,等待王爷的召唤…”杨元宝道。
“叫他进来吧!”李恪挥手道。
“偌!”
一眨眼的功夫,杨元宝带着一名五十来岁老者来到了李恪的跟前,此人穿着破旧的粗麻衣服,一张饱经风霜的黑脸上沟壑纵横,一双粗糙的手,指甲中满是黑泥…
“老奴黄老实拜见王爷,感谢大慈大悲的王爷对我们这些灾民施于援手,才让我们不至于饿死街头…”黄老实满脸激动的跪拜道。
“老丈不必客气,这都是孤身为皇子应该做的,快快请起吧!”李恪和煦道。
“谢王爷!”黄老牛满脸泪痕道。
“老丈,听元宝说你是牛倌?”李恪开门见山道。
“不敢隐瞒殿下,老奴的家里世代都是阉牛的,从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开始,我们家都是靠阉牛为生的…”黄老牛一脸坦然道。
“那你会阉猪吗?”李恪随意道。
“殿下,老奴没有阉过猪,但为了报答王爷,老奴愿意一试!”黄老牛斩钉截铁道。
“那好,本王在一旁指导,你按本王的要求办就行…”李恪道。
“有王爷的指导提点,老奴应该没问题…”黄老牛信心十足道。
“有此信心本王就放心了,另外老丈你可有子女?”李恪亲切的问候道。
“有的,老奴有两子一女,女儿早已嫁作人妇了…”黄老牛直言不讳道。
“那你两个儿子都会阉牛吗?”李恪道。
“会的,老奴都把手艺传给他们哥俩了…”黄老牛毫不隐瞒道。
“那行,把你两位儿子也叫来,跟你一起学阉猪,本王准备大力推广养猪,急需会阉猪的人才,待你们的会了,就一起留在王府做事吧!”李恪微笑道。
“感谢王爷,老奴这就去叫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黄老牛满脸激动道。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王府下人可都是美差,只要进入王府就意味着这辈子都不用再愁吃穿了,所以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都想往里面转,但王府又岂是那么好进的。
如果没关系没背景,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进入王府的,现在喜从天降,怎叫黄老牛不激动不已。
“快去快回!”李恪吩咐道。
黄老牛闻言,一溜烟便跑开了,生怕李恪反悔似的。
不一会儿,黄老牛便气喘吁吁的领着两个汉子来到别院。
“还不快给我们的救命恩人磕头!”黄老牛对两个儿子怒吼道。
两个汉子噗通一声便跪在了李恪的面前,“草民拜见王爷…”
“不用那么多虚礼,都起来吧,现在我们开始做正事!”李恪摆了摆手道。
“请王爷吩咐…”
再李恪的吩咐下,黄老牛开始磨刀,然后开始在刀上撒了一些酒,而后将刀放在火上烤了烤,便算消毒。
李恪还不打算提炼酒精,而是想先试试阉猪的效果。
因而消毒的措施,是简陋了一些,紧接着,几个人开始捉猪。
一连串不可描述的一幕之后,随着那猪仔的哀嚎,旁边的杨元宝突觉得下身一紧,他似乎想到了当年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同样的一把刀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咔嚓一下,人生自此改变。
众人手忙脚乱的拿着艾草之类给猪的伤口开始包扎和消毒,紧接着,李恪把阉割后的猪仔和没有阉割的猪仔分为了两队,关在不同的猪圈里。
一个读书人担负起了记录的职责,要确保两队猪的饮食相同,记录下每日重量的数据,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可能发生的疾病。
在这里,读书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千万别小看这些开垦和开沟渠远远不如农户的人,他们最大的作用在于发现和记录,从发现和记录之中,寻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或者是无数次的比对,最终寻找到最佳的方法。
甚至每一只猪仔都进行了编号,喂食的食物也将不同,有的单纯是一些糟糠,有的是枯烂的蔓藤,甚至一些陈谷,乃至寻常的猪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