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海船和鸟铳【二更!求收藏!求推荐票!】
时光似箭,不知不觉间,崇祯十六年四月已经过去了一半。
开台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和人员都已经准备妥当。
粮食、帐布、铁料、铜料、帐布、农具、工具、绸缎、棉布、瓷器等等物资皆已经装船。
沈廷扬调拨了三艘福船和二十艘沙船给朱琳泽。
针对沙船远洋航行抗风浪能力差、速度慢的缺点,沈廷扬特地挑选出二十艘状态最好的沙船,并对其进行加固,以增强沙船的抗风浪能力。
至于速度慢,沈廷扬只能给这些沙船换上新的风帆,索尔建议沈廷扬在这些沙船的两根桅杆之间加帆,以提高沙船在远洋航行时的操控性,但被沈廷扬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就算装了,这些水手没学过怎么操控这种帆,装了也没用,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除了随船物资外,所有船只总共可以搭载四千三百人。但这个月朱琳泽拗不过祁逢吉,又接收了一千六百名流民,所有出海人员总计为六千六百五十三人。
还有两千三百人的空缺只能等四个闽商的海船来填补,闽商的船队三天后便能抵达崇明。
想到三天后就要离开南京,朱琳泽的心情是复杂的,此去台湾生死未卜,下一次回到南京这座城市,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南京城的城头是否已经变换了大王旗。
江风习习,朱琳泽伫立在福船甲板上,吹着凉爽的江风,望着浩浩荡荡地船队以及船上岸边正在为远航作准备的忙碌人群。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去台湾凶险重重,你可想好了?”沈廷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上了船,走到朱琳泽旁边。
朱琳泽和沈莹成婚已经快三个月,沈廷扬也渐渐接受了朱琳泽这个郡王女婿。
“原来是岳父,岳父大人不是要忙着督办漕粮?今日如何有时间来看小婿?”
由于沈廷扬海漕干得好,改漕船为战船的差使干的好,崇祯让沈廷扬负责总督漕运事宜兼巡抚淮安、扬州二府。这个位置本来是他的老对头朱大典的,只是朱大典当时还多兼了凤阳和泸州两地的巡抚。
而朱大典因出身东林的巡按左旺上疏弹劾其“纵子交贼”而下狱,其证据不过是一本金华知县徐调元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一本贼匪花名册,而这本花名册上正好有朱大典儿子的名字。
朱大典就这么被莫名其妙治罪下狱了,但漕运总要有人管,因此崇祯还是想到了沈廷扬,让沈廷扬负责总督漕运。
“王爷这么叫我,我还真有点不习惯。”沈廷扬还没习惯朱琳泽喊他岳丈。
“那叫什么?沈抚台?沈总督?”朱琳泽揶揄道。
“越发奇怪了,王爷还是叫我岳丈吧。”沈廷扬还是觉得叫岳丈更顺耳,“我不是专门来看你的,我是专程来看沈莹的,我把沈莹托付给你了,到了台湾好生照料她。”
朱琳泽知道沈廷扬这是在嘴硬罢了,沈莹成天腻歪在朱琳泽身边,沈廷扬来看沈莹不就也是来看他朱琳泽么。
“不然岳丈劝劝她,让她现在崇明住上一阵子?等竹堑那边安置好后,我再回崇明接她过去?”朱琳泽说道。
“你以为我没劝过她?只是她脾气比她爷爷还倔,谁都劝不动,非要跟着你一起去台湾。”沈廷扬白了朱琳泽一眼。
“岳祖近来如何?”朱琳泽想起了沈鄘,将沈莹从崇明接出来后,就再没见过沈鄘。
“不是很好,多年的顽疾了,吴医师也给老爷子诊断过,只是老爷子的病连吴医师这等神医也束手无策。”沈廷扬叹了一口气,接着对朱琳泽道,“吴医师听说你马上就要去台湾开台,把一家老小全都从吴县接到崇明,说他在崇明等你,他还让我问问你,那个什么能够一窥微观世界的神器有没有着落了。”
朱琳泽为之汗颜,吴又可在瘟疫彻底被控制之后,第二天天不亮就偷偷摸摸地回吴县老家,朱琳泽还没来得及请吴又可吃一顿庆功宴。
瘟疫能够被控制,多亏了吴又可。没想到吴又可这么执着现在还对那个只存在于朱琳泽记忆中的显微镜念念不忘。
“吴医师将一家老小都带到崇明等本王,难道他也要去台湾?”朱琳泽眼睛一亮。
“看着这阵仗的确是。”说着沈廷扬拿出三张面值一万两银票给朱琳泽,“这是老爷子,也是我们沈家的一点心意,王爷拿到南京城的票号内换成现银吧,开荒谈何容易,需要用到银钱的地方很多。”
朱琳泽也不矫情,直接谢过沈廷扬,收下了这三张银票。他现在账面上能动用现银只有三千多两,朝廷只给他拨了三千石稻谷以作开台只用,早先囤积稻米他也不敢卖。正是缺钱的时候,送上来的银子哪里有不要的道理。
有个有钱的老丈人,真好。
送完银票,沈廷扬又和朱琳泽聊了几句,随即又去看望沈莹。
肖琦带着几个健壮的家丁,押着辆车遮的严严实实的车,向船上的朱琳泽招手。
“肖指挥佥事,别来无恙。”
朱琳泽让人将肖琦接上船,肖琦已经通过兵部武选清吏司的考校,升了个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只是肖琦没有钱孝敬那些贪得无厌的京官,也舍不得借京债,要是有钱,捞个从三品的指挥同知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王爷此番要远赴那个什么台......台......台湾,肖某一介武夫无可相送,肖某知道王爷喜欢火器,就从附近的千户所凑了两百二十杆鸟铳相送。”升了官的肖琦,明显比以前更自信了,“都是南京的同僚,这点面子他们还是会卖给肖某的,这些鸟铳在王爷的手里能有更大的用处。”
当涂剿匪之时,朱琳泽所使用的主力部队便是火铳手和弓箭手混合搭配的军阵。
弓箭手训练成本高昂,肖琦没有能力像朱琳泽那么豪横,养五十多名精锐弓手,但火铳手肖琦还是有希望练一练的。
“肖指挥佥事的这份好意,本王领受了。”朱琳泽收下了肖琦送的这些鸟铳。
从汝宁城带出来的那批火铳,由于使用频繁,已经报废得只剩下二十多杆能用了。加上从乌青镇买的那一百三十杆种子岛鸟铳他也只有一百五十杆火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有了肖琦送的这两百二十杆鸟铳,他现在总共有三百五十杆鸟铳,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肖琦送的这些鸟铳做工和成色远不如乌青镇买的那批火铳。
南京城的武库三眼铳库存倒是还有很多,不过朱琳泽连火绳枪都嫌落后,火门枪这种早就落伍的东西自然是瞧不上,白送他都不要。
燧发火枪和线列步兵才是未来!
开台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和人员都已经准备妥当。
粮食、帐布、铁料、铜料、帐布、农具、工具、绸缎、棉布、瓷器等等物资皆已经装船。
沈廷扬调拨了三艘福船和二十艘沙船给朱琳泽。
针对沙船远洋航行抗风浪能力差、速度慢的缺点,沈廷扬特地挑选出二十艘状态最好的沙船,并对其进行加固,以增强沙船的抗风浪能力。
至于速度慢,沈廷扬只能给这些沙船换上新的风帆,索尔建议沈廷扬在这些沙船的两根桅杆之间加帆,以提高沙船在远洋航行时的操控性,但被沈廷扬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就算装了,这些水手没学过怎么操控这种帆,装了也没用,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除了随船物资外,所有船只总共可以搭载四千三百人。但这个月朱琳泽拗不过祁逢吉,又接收了一千六百名流民,所有出海人员总计为六千六百五十三人。
还有两千三百人的空缺只能等四个闽商的海船来填补,闽商的船队三天后便能抵达崇明。
想到三天后就要离开南京,朱琳泽的心情是复杂的,此去台湾生死未卜,下一次回到南京这座城市,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南京城的城头是否已经变换了大王旗。
江风习习,朱琳泽伫立在福船甲板上,吹着凉爽的江风,望着浩浩荡荡地船队以及船上岸边正在为远航作准备的忙碌人群。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去台湾凶险重重,你可想好了?”沈廷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上了船,走到朱琳泽旁边。
朱琳泽和沈莹成婚已经快三个月,沈廷扬也渐渐接受了朱琳泽这个郡王女婿。
“原来是岳父,岳父大人不是要忙着督办漕粮?今日如何有时间来看小婿?”
由于沈廷扬海漕干得好,改漕船为战船的差使干的好,崇祯让沈廷扬负责总督漕运事宜兼巡抚淮安、扬州二府。这个位置本来是他的老对头朱大典的,只是朱大典当时还多兼了凤阳和泸州两地的巡抚。
而朱大典因出身东林的巡按左旺上疏弹劾其“纵子交贼”而下狱,其证据不过是一本金华知县徐调元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一本贼匪花名册,而这本花名册上正好有朱大典儿子的名字。
朱大典就这么被莫名其妙治罪下狱了,但漕运总要有人管,因此崇祯还是想到了沈廷扬,让沈廷扬负责总督漕运。
“王爷这么叫我,我还真有点不习惯。”沈廷扬还没习惯朱琳泽喊他岳丈。
“那叫什么?沈抚台?沈总督?”朱琳泽揶揄道。
“越发奇怪了,王爷还是叫我岳丈吧。”沈廷扬还是觉得叫岳丈更顺耳,“我不是专门来看你的,我是专程来看沈莹的,我把沈莹托付给你了,到了台湾好生照料她。”
朱琳泽知道沈廷扬这是在嘴硬罢了,沈莹成天腻歪在朱琳泽身边,沈廷扬来看沈莹不就也是来看他朱琳泽么。
“不然岳丈劝劝她,让她现在崇明住上一阵子?等竹堑那边安置好后,我再回崇明接她过去?”朱琳泽说道。
“你以为我没劝过她?只是她脾气比她爷爷还倔,谁都劝不动,非要跟着你一起去台湾。”沈廷扬白了朱琳泽一眼。
“岳祖近来如何?”朱琳泽想起了沈鄘,将沈莹从崇明接出来后,就再没见过沈鄘。
“不是很好,多年的顽疾了,吴医师也给老爷子诊断过,只是老爷子的病连吴医师这等神医也束手无策。”沈廷扬叹了一口气,接着对朱琳泽道,“吴医师听说你马上就要去台湾开台,把一家老小全都从吴县接到崇明,说他在崇明等你,他还让我问问你,那个什么能够一窥微观世界的神器有没有着落了。”
朱琳泽为之汗颜,吴又可在瘟疫彻底被控制之后,第二天天不亮就偷偷摸摸地回吴县老家,朱琳泽还没来得及请吴又可吃一顿庆功宴。
瘟疫能够被控制,多亏了吴又可。没想到吴又可这么执着现在还对那个只存在于朱琳泽记忆中的显微镜念念不忘。
“吴医师将一家老小都带到崇明等本王,难道他也要去台湾?”朱琳泽眼睛一亮。
“看着这阵仗的确是。”说着沈廷扬拿出三张面值一万两银票给朱琳泽,“这是老爷子,也是我们沈家的一点心意,王爷拿到南京城的票号内换成现银吧,开荒谈何容易,需要用到银钱的地方很多。”
朱琳泽也不矫情,直接谢过沈廷扬,收下了这三张银票。他现在账面上能动用现银只有三千多两,朝廷只给他拨了三千石稻谷以作开台只用,早先囤积稻米他也不敢卖。正是缺钱的时候,送上来的银子哪里有不要的道理。
有个有钱的老丈人,真好。
送完银票,沈廷扬又和朱琳泽聊了几句,随即又去看望沈莹。
肖琦带着几个健壮的家丁,押着辆车遮的严严实实的车,向船上的朱琳泽招手。
“肖指挥佥事,别来无恙。”
朱琳泽让人将肖琦接上船,肖琦已经通过兵部武选清吏司的考校,升了个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只是肖琦没有钱孝敬那些贪得无厌的京官,也舍不得借京债,要是有钱,捞个从三品的指挥同知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王爷此番要远赴那个什么台......台......台湾,肖某一介武夫无可相送,肖某知道王爷喜欢火器,就从附近的千户所凑了两百二十杆鸟铳相送。”升了官的肖琦,明显比以前更自信了,“都是南京的同僚,这点面子他们还是会卖给肖某的,这些鸟铳在王爷的手里能有更大的用处。”
当涂剿匪之时,朱琳泽所使用的主力部队便是火铳手和弓箭手混合搭配的军阵。
弓箭手训练成本高昂,肖琦没有能力像朱琳泽那么豪横,养五十多名精锐弓手,但火铳手肖琦还是有希望练一练的。
“肖指挥佥事的这份好意,本王领受了。”朱琳泽收下了肖琦送的这些鸟铳。
从汝宁城带出来的那批火铳,由于使用频繁,已经报废得只剩下二十多杆能用了。加上从乌青镇买的那一百三十杆种子岛鸟铳他也只有一百五十杆火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有了肖琦送的这两百二十杆鸟铳,他现在总共有三百五十杆鸟铳,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肖琦送的这些鸟铳做工和成色远不如乌青镇买的那批火铳。
南京城的武库三眼铳库存倒是还有很多,不过朱琳泽连火绳枪都嫌落后,火门枪这种早就落伍的东西自然是瞧不上,白送他都不要。
燧发火枪和线列步兵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