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曹大官人
字体: 16 + -

第30章 大比武开始,骄悍的种家军

    中秋诗会,曹侒大放光彩。

    导致的结果就是,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

    这几日可把崔氏笑的合不拢嘴。

    着实让她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过对于崔氏的忙碌,曹侒没有一丝心思,因为大比武迫在眉睫。

    曹侒这几日开始吃住都在军营。

    .................

    这一日消息传来,秦凤路经略制置安抚使,武康军节度使童贯带领西军回京。

    曹侒长出一口气,终于来了。

    距离比武还剩三天时间。

    曹侒天天泡在军营,推盘演练,各个兵种的配合,毕竟这一次就是曹侒一飞冲天的机遇,不得有失。

    很快比武的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

    当天晴空万里,当今朝廷的重量级人物都来了,宋徽宗赵佶坐端坐中央,太尉高俅,太师蔡京,赵明诚老爸赵挺之,六部各个主事,三衙的各个官员,还有远来的节度使童贯。

    “童贯这老太监真的有胡子,不会是贴上去的吧!”曹侒看到童贯贴脸上的假胡子。

    哎,也是个可怜人……”

    他这么胡乱盯着童贯的脸看,没提防童贯的眼神忽然扫了过来,二人四目这么一对,曹侒立刻就觉得有一股压力临身,童贯的二目神光充足,令他立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就算是大奸臣,也都是不一般的人物,况且这位童贯在西北统兵多年,多年的身处上位的威压..........

    曹侒领着禁军,来到校军场,后面站着三员大将,徐宁、韩世忠、杨志。

    弓刀甲胄擦的锃明瓦亮,军容颇盛。

    诸军在校军场中列定队形。

    曹侒做为一军之将,自然要表现一番,站在台前挺胸凸肚,指手画脚一阵慷慨激昂的讲演。

    无非就是诸位吃皇粮领官俸,自须戮力同心,苦练弓刀武艺,上报官家,下安黎庶,最后带头呼喊官家“万岁”。

    齐声高呼,惊起林中飞鸟无数,扑飒飒好一阵乱飞才安静下来。

    忽听三通鼓响,曹侒举目望去,原来是个人武艺表演,首先是十人出列演弓箭。

    宋军步兵中以弓箭手为主,因此弓箭为武艺第一,军中最重,选军士第一个标准就是能开多强的弓。

    第一轮先是厢军,众人忙叫把十个草靶都舀到土台上来亲自检看,结果数来数去十个箭靶上只有三十八支箭,平均每人有一箭多脱靶,而且中靶的箭位也是参差不齐,中红心者寥寥无几。

    宋徽宗面色不悦,传令官立马安排其他队伍。

    第二轮先是乡军,结果数来数去十个箭靶上只有三十二支箭,成绩还不如第一轮的厢军。

    宋徽宗面色更加难看,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难道我大宋军队都是这般的射术?”

    “如何面对党夏人、辽人、女真人........”

    旁边站出来一将大约五十左右,头发胡须都已花白,但是看上去精神矍铄:

    “圣上,不要担心,接下来出来的是我们西军,这10名都出自我西军最为精锐的斥候部队,常年负责侦查敌情,人人都有一手不俗的射术。”

    “好,就依种老之言。”

    原来这个老者就是西北种家军的灵魂人物种师道。

    就是鲁智深天天挂在嘴边的老种经略相公。

    北宋名将种世衡之孙,种师道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善于带兵,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帅才。

    后来种师道被朝廷提拔为西北边州统帅,率兵防御西夏,为朝廷立下战功无数,在军中也颇具盛名。

    小种经略相公就是老种经略相公的弟弟种师中。

    第三轮蕃兵,更加准确的说是种家军,十人一身黑衣,面色阴冷,靠近能闻到身上的淡淡血腥味。

    这是常年在战场上留下的味道,十人弯弓射箭一气呵成,眨眼间10支箭已经全部射出。

    “好!”宋徽宗看着这10人整齐的动作,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应该不会差。

    有专人传来消息十个箭靶上有五十支箭,无一箭脱靶,而且中靶的箭位基本都是红心。

    “好!西北有如此壮士,大宋西北无忧!”

    宋徽宗面带喜色,但是有心人细看会发现他眼睛里的一丝担忧。

    下面开始的就是曹侒率领的禁军。

    只见从曹侒队伍里面走出十人,身高齐崭崭地达到一米七以上,所持的弓也都在一石五斗以上,以队列正步走的形式出列,走到预定的发射位置,卸弓、张弓搭箭,每个人都犹如机器人一般。

    毕竟经过两个月的军姿训练,这十人的精气神十足。

    这整齐划一的操作,可谓吸引了场上所有人的眼球。

    哪怕是高俅、童贯、种师道这些大佬也看的目瞪口呆。

    “银样镴枪头,华而不实!”

    种师道身后一员二十岁上下的将军却是不悦地说道。

    “溪儿,不得放肆!”种师道对着身后的小将喝道。

    这十名军士都是曹侒精选出来的,近期又得曹侒亲自指导,每人都有着不俗的射术。

    曹侒对他们十分有信心。

    宋徽宗也非常关心禁军的结果,他是希望禁军能够给他增一些脸面。

    至少要比厢军和乡军的成绩好一些。

    大家都在等待禁军的成绩!

    直到有专人传来消息禁军的结果:十个箭靶上有五十支箭,无一箭脱靶。

    “什么?全中,无一脱靶!”高俅自己的不相信这样的结局。

    看来这是把宝压在曹侒身上是压对了。

    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不愧是将门虎子!

    听说前段时间中秋诗会还拿了个第一。

    必须重点培养................

    “好!好!好!”宋徽宗连说三声好。

    跟上一局种家军取得好成绩无奈的笑容,这次赵佶是真心的高兴。

    “本局,禁军和蕃兵并列第一。”主持比试的人宣布了结果。

    “什么并列第一?”

    “我们可是全部面中红心的,凭啥跟禁军那些废物并列第一?”

    “和禁军这些军老爷并列是对我们的侮辱,有本事比骑射!”

    西北这些骄兵悍将心里难以接受和禁军并列这个事实。

    他们打心里瞧不起京城的这帮禁军老爷。

    他们认定他们的大宋的最强战力,不可能输,也不可能跟别人并列第一,他们骄傲的心接受不了。

    于是大家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吵闹起来。

    这些话也一句不差的传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面,管家的脸色都绿了。

    赵佶不禁问自己这还是大宋的军队?

    西军还是朕的士兵?

    还是他种家的私军?

    “住嘴!”

    一声晴天霹雳,种师道一开口,这些种家军的将官仿佛老鼠遇上猫,都安静的闭上嘴。

    看到种师道在军中竟有如此威严,这些军人好像更加听种师道的话,而不是他这个陛下。

    宋徽宗的脸色更加难看。

    这一切都被高俅看在眼中,心里冷笑一声,这种家当真是不知死活啊!

    高俅抬头看见,微笑看着自己的蔡京。

    两人双目相似,一切都在不言中!

    就在一刹那,两人心中对于种师道和所谓的种家军的处理达成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