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离任
唐三任离任赶赴京城上任户部郎中,本来是打算悄悄地离开,可是没想到房山百姓在得知唐知州即将离开,便时刻关注着唐三任的动静。
唐三任带着家眷的马车刚出了州衙的大门,就听到有人高喊“唐大老爷出来了!”
这一声喊如同炸雷一般,州衙左近半条街的人都跑了出来,老百姓推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做代表头顶着托盘跪倒在大道边上,托盘里盛着饭菜与美酒。
“我等草民为大老爷送行,恭祝大老爷公侯万代!”
唐三任忽然感觉自己的鼻子发酸,两行热泪已经顺着脸颊滑落,这一刻唐三任觉得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都值了。
望着须发皆白头顶飨食跪在地上的老人,唐三任翻身下马,对拜在地上的老人深施一礼,哽咽着说道“唐某何德何能,敢受父老乡亲如此的大礼,唐某惭愧至极!”
“大老爷在任这些年房山百姓得了多少恩惠,但凡有点儿良心之人就不敢忘了大老爷的好处。
我等草民知道大老爷清廉,不敢送大老爷礼物,还请大老爷再吃一口房山的饭,喝一口房山的酒,不管大老爷身在何处,也不要忘了我们房山人!”
“老人家放心,不管唐某身在何处,这房山就是我唐三任的故乡。父老乡亲们就是唐某的亲人,若是有贪官污吏敢于欺负你们,告诉唐某,唐某就是舍去这身官服,也要将害民之官拉下马!”
唐三任不能辜负百姓的一番心意,从老人的头上接过托盘,给自己满满的倒了一杯酒,举杯向百姓示意道“承蒙乡亲厚爱,唐某谢过众位乡亲!”
“大老爷一路高升,公侯万代!”
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说道“乡亲们!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恭送大老爷!这是我房山百姓联名签署的万民伞,请大老爷收下,伞上面的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个房山百姓,每一个房山百姓都庆幸赶上了唐大老爷这样的好官!请大老爷收下百姓的心意。”
唐三任接过万民伞,冲着人群拱拱手也不说话,翻身跨上马背打马而去,他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动了。老百姓跟在唐三任的车驾后面,默默的目送车驾离去,他们知道这个好官已经离他们而去。
本以为出了城就不再有百姓,没想到凡是在官道旁有村庄的地方,都有百姓在那里等待,唐三任不敢也不能辜负百姓的真诚,每到一个村落都要喝一杯酒,吃一口菜。
没走出二十里,本来还骑在马上的唐三任已经在在马背上坐不住了。只好上了自己夫人的马车,唐赛儿骑马佩剑守护在一旁。
走到房山与宛平交界之地,天色已经见黑,短短的路程竟然走了一天。出了房山地界,一下子清静起来,找了一家路边的客栈安顿下来,唐三任这会儿已经喝的酩酊大醉。
入住进来之后,唐赛儿吩咐店家给准备饭菜,并让店家煮一些醒酒汤,以备唐三任需要。
第二天一早,唐三任从宿醉中醒来,就感觉头痛欲裂,知道这是过量饮酒造成的后遗症,见他醒来,守在他身边的夫人赶紧吩咐将醒酒汤端来。
就见唐赛儿端着一碗醒酒汤走了进来,唐三任心里莫名的一疼,这个倔强的女子愿意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伏低做小,完全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
这个时候,唐三任不敢对她表示任何的关心,不然唐赛儿会受到更多的刁难。
选择了跟在唐三任的身边,唐赛儿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会受到大妇的刁难,好在一旦进京,唐赛儿就会选择在别处安身,她绝对不会进唐家的大门。
这样一位天子近臣进京,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引起的轰动绝对不小,尤其是离任时万民相送的场景很快就传进了京城各个府邸。
君子们无比的嫉恨,这样的场景应该是他们这些圣人门徒才配拥有的,怎么能让一个杂途出身的俗吏占了鳌头!
进了京的唐三任,再次露出了自己那谄媚的笑容,在官廨中,见了谁都是一副溜须拍马的表情。就是这幅表情很好的隐藏他内心的锋芒,让官员们对他放松了警惕之心。
众臣似乎觉得这位就是个幸进的小人,估计万民相送也是自己编造出来,博人眼球的话语。这样一个庸人丢进朝堂里,就如同一滴水落入池塘,虽然存在,却无人会关注到他。
————————
唐三任离任给况钟的震撼极大,不同于京城的半信半疑,或者说是压根儿不信。况钟可是知道这位唐知州似乎预料到百姓会相送与他,才选择了谁也不告诉,悄悄的走。
没想到老百姓还是发现了他,还是要执意的送他。这是什么?况钟太清楚了,这就是民心所在。皇帝的新政让这个偏僻的山区小县,一跃成为了整个大明首屈一指的直隶州。
这其中的种种因果都与这位唐知州有关,可以说新政是皇帝提供理论,真正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是这位离任的唐季重。
况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唐季重的几成水平,为了陛下的信重,为了不被房山百姓的瞧不起,他都不能退缩。
这一刻离任的唐三任激起了况钟的好胜之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比唐三任更加出彩的政绩。
房山的情况不同于其他州县,这里有太多与其他地方迥异的地方,首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况钟发现,在整个大明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在房山正好相反。
士绅竟然在房山站不住脚,这可不是官府在挤兑士绅,而是士绅找不到给他们耕种土地之人。就算是失地的百姓,也能在官府主导的工厂里打工,比佃租地主的土地收益更高。
从外地招人进来,还没等捂热乎呢,就抛下地主,一头扎进官府的工地里不出来了。地主拿人家也没办法,佃户与地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当佃户不佃租地主的土地,地主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佃户。
人家佃户发现身边的百姓都有自己的事业,无论是种地养殖还是做工,经商,都能在房山这片土地上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有更挣钱的营生,谁还愿意做佃户?
。
唐三任带着家眷的马车刚出了州衙的大门,就听到有人高喊“唐大老爷出来了!”
这一声喊如同炸雷一般,州衙左近半条街的人都跑了出来,老百姓推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做代表头顶着托盘跪倒在大道边上,托盘里盛着饭菜与美酒。
“我等草民为大老爷送行,恭祝大老爷公侯万代!”
唐三任忽然感觉自己的鼻子发酸,两行热泪已经顺着脸颊滑落,这一刻唐三任觉得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都值了。
望着须发皆白头顶飨食跪在地上的老人,唐三任翻身下马,对拜在地上的老人深施一礼,哽咽着说道“唐某何德何能,敢受父老乡亲如此的大礼,唐某惭愧至极!”
“大老爷在任这些年房山百姓得了多少恩惠,但凡有点儿良心之人就不敢忘了大老爷的好处。
我等草民知道大老爷清廉,不敢送大老爷礼物,还请大老爷再吃一口房山的饭,喝一口房山的酒,不管大老爷身在何处,也不要忘了我们房山人!”
“老人家放心,不管唐某身在何处,这房山就是我唐三任的故乡。父老乡亲们就是唐某的亲人,若是有贪官污吏敢于欺负你们,告诉唐某,唐某就是舍去这身官服,也要将害民之官拉下马!”
唐三任不能辜负百姓的一番心意,从老人的头上接过托盘,给自己满满的倒了一杯酒,举杯向百姓示意道“承蒙乡亲厚爱,唐某谢过众位乡亲!”
“大老爷一路高升,公侯万代!”
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说道“乡亲们!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恭送大老爷!这是我房山百姓联名签署的万民伞,请大老爷收下,伞上面的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个房山百姓,每一个房山百姓都庆幸赶上了唐大老爷这样的好官!请大老爷收下百姓的心意。”
唐三任接过万民伞,冲着人群拱拱手也不说话,翻身跨上马背打马而去,他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动了。老百姓跟在唐三任的车驾后面,默默的目送车驾离去,他们知道这个好官已经离他们而去。
本以为出了城就不再有百姓,没想到凡是在官道旁有村庄的地方,都有百姓在那里等待,唐三任不敢也不能辜负百姓的真诚,每到一个村落都要喝一杯酒,吃一口菜。
没走出二十里,本来还骑在马上的唐三任已经在在马背上坐不住了。只好上了自己夫人的马车,唐赛儿骑马佩剑守护在一旁。
走到房山与宛平交界之地,天色已经见黑,短短的路程竟然走了一天。出了房山地界,一下子清静起来,找了一家路边的客栈安顿下来,唐三任这会儿已经喝的酩酊大醉。
入住进来之后,唐赛儿吩咐店家给准备饭菜,并让店家煮一些醒酒汤,以备唐三任需要。
第二天一早,唐三任从宿醉中醒来,就感觉头痛欲裂,知道这是过量饮酒造成的后遗症,见他醒来,守在他身边的夫人赶紧吩咐将醒酒汤端来。
就见唐赛儿端着一碗醒酒汤走了进来,唐三任心里莫名的一疼,这个倔强的女子愿意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伏低做小,完全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
这个时候,唐三任不敢对她表示任何的关心,不然唐赛儿会受到更多的刁难。
选择了跟在唐三任的身边,唐赛儿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会受到大妇的刁难,好在一旦进京,唐赛儿就会选择在别处安身,她绝对不会进唐家的大门。
这样一位天子近臣进京,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引起的轰动绝对不小,尤其是离任时万民相送的场景很快就传进了京城各个府邸。
君子们无比的嫉恨,这样的场景应该是他们这些圣人门徒才配拥有的,怎么能让一个杂途出身的俗吏占了鳌头!
进了京的唐三任,再次露出了自己那谄媚的笑容,在官廨中,见了谁都是一副溜须拍马的表情。就是这幅表情很好的隐藏他内心的锋芒,让官员们对他放松了警惕之心。
众臣似乎觉得这位就是个幸进的小人,估计万民相送也是自己编造出来,博人眼球的话语。这样一个庸人丢进朝堂里,就如同一滴水落入池塘,虽然存在,却无人会关注到他。
————————
唐三任离任给况钟的震撼极大,不同于京城的半信半疑,或者说是压根儿不信。况钟可是知道这位唐知州似乎预料到百姓会相送与他,才选择了谁也不告诉,悄悄的走。
没想到老百姓还是发现了他,还是要执意的送他。这是什么?况钟太清楚了,这就是民心所在。皇帝的新政让这个偏僻的山区小县,一跃成为了整个大明首屈一指的直隶州。
这其中的种种因果都与这位唐知州有关,可以说新政是皇帝提供理论,真正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是这位离任的唐季重。
况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唐季重的几成水平,为了陛下的信重,为了不被房山百姓的瞧不起,他都不能退缩。
这一刻离任的唐三任激起了况钟的好胜之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比唐三任更加出彩的政绩。
房山的情况不同于其他州县,这里有太多与其他地方迥异的地方,首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况钟发现,在整个大明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在房山正好相反。
士绅竟然在房山站不住脚,这可不是官府在挤兑士绅,而是士绅找不到给他们耕种土地之人。就算是失地的百姓,也能在官府主导的工厂里打工,比佃租地主的土地收益更高。
从外地招人进来,还没等捂热乎呢,就抛下地主,一头扎进官府的工地里不出来了。地主拿人家也没办法,佃户与地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当佃户不佃租地主的土地,地主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佃户。
人家佃户发现身边的百姓都有自己的事业,无论是种地养殖还是做工,经商,都能在房山这片土地上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有更挣钱的营生,谁还愿意做佃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