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稳定中宫
张太后狐疑的看了皇帝一眼,对于皇帝的这个提议不置可否。虽然姐妹同在宫中的大有人在,但是让姐姐伺候妹妹却有些失了伦常。
“皇帝为何要让胡尚宫照顾皇后的起居,不单单是方便照顾吧?”张太后疑惑地问。
“母后!善祥性子柔软,不利于稳定中宫,朕想着给她找个帮手,镇住后宫,不然后宫总有些人心存幻想,蠢蠢欲动,这不利于后宫的稳定。”
这下张太后明白了,皇帝这是紧张皇后肚子里的孩子了,母凭子贵,皇后的权威必须要加强。
“这事我不管,不过你们要征得胡尚宫的同意,若是胡尚宫不愿意不得强行阻止。”
“娘您就放心吧,那毕竟是善祥的姐姐,我们怎么能让她受委屈呢!”
张太后命自己宫中的大太监去通传胡善围,胡善围可不是普通宫女,而是正五品的女官,在宫中与十二监四司八局地位相当,非有足够能力者不能胜任。
可见这一职位的重要性,明朝后女子地位越来越低下,这些女官的权责逐渐被宦官侵夺,慢慢消失了。
虽然说是五品官,但是与外朝官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说穿了就是一个高级一点儿的家奴。
太后传召胡善围不敢怠慢,赶紧随着小宦官赶往慈宁宫,到了慈宁宫发现皇帝与皇后也在。
赶紧挨个的行过礼之后,张太后说道“叫你过来是皇帝有话要问你,你只要遵从本心就可!”
“是!太后、陛下请问、臣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尚宫,皇后刚刚怀上身孕,身边需要一个能够照顾她人,你是皇后的姐姐,还有谁比你更合适呢!不知你是否愿意调入坤宁宫做皇后的女官?”
“这……”胡善围有些犹豫,她在宫中多年,知道这样的安排于理不合,自己调去坤宁宫做事倒是没什么,恐怕会影响皇后的名声。一个欺辱姐姐的名声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她抬头看了一眼斜靠在床榻上的胡善祥,发现胡善祥正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胡善围心中一颤,看来是妹妹想要自己去照顾她,作为皇后除了皇帝还有谁能威胁到她呢?
来不及多想,胡善围再次行礼道“陛下,臣妾去坤宁宫会不会影响皇后的清誉,毕竟役使姐姐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这不是问题,你去坤宁宫是做女官,并不是伺候人,皇后现在需要一个亲近的人随时在身边,本来朕当仁不让,不过朕琐事缠身,腾不出时间来。”
“若是如此臣妾领命!”
后宫人员的调动只要太后、皇帝、皇后首肯,剩下的程序问题,自有管理后宫的衙门进行处置。
有了胡善围照顾,朱瞻基放心不少,后宫里的龌龊事太多了,不会因为是朱瞻基当皇帝就能少下来。
后宫女子几百上千人,皇后的位子就那么一个,哪个女子进了宫没有一个当上皇后的野望。
朱瞻基到目前为止身边就两个女人,看过后世的种种,他也不打算在后宫中再添人。
男人对女人的占有无非就是那点虚荣心在作祟,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是到头来一个正常的皇帝,女人也就那么几个,剩下的无非是对女人初夜的占有而已。
大多数被皇帝临幸过的女子一辈子也不一定再有机会被皇帝惦记第二回。这些被皇帝临幸的过得女子,这辈子都走不出皇宫,成了宫中活着的死人。
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朱瞻基觉得自己还是少干,不然真的会夭寿了。以后时机成熟,宫中的宫女都会放出宫去,这么多女子出宫之后就算没有别的作用,至少也能增加人口。
向张太后告退后,出了慈宁宫朱瞻基发现外面下雪了,地面已经被白色覆盖,一片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朱瞻基也不坐辇,一路安步当车往回走,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宫中的小宦官们正在清扫路面的积雪,朱瞻基踩着雪向前没走几步前面的路上积雪已经被小宦官清扫干净,只剩下天上刚刚飘落的零星雪花。
朱瞻基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着,未来的紫禁城肯定不能再继续居住,随着宫中的人数越来越少,为皇家服务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少,对宦官这个职业也要尽量约束,禁止民间自行阉割,只有经过敬事房确定阉割者,才能进入宫中。以皇家的特殊性来说,不用宦官是不可能的,不然就等着后宫出丑闻吧!
这是人性,只要有机会就有人敢于以身试法。再说朱瞻基也确实需要一批忠于自己的内宦为自己帮着自己监控天下,事实证明宦官对皇家的忠诚还是可以保证的。
西苑环境优美,是个不错的居住场所。紫禁城太大了,未来的皇家人数压缩之后,肯定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与其空守着这么大地方,每年还要花费大力去维护。不如将皇宫改造成皇家博物馆,供天下百姓瞻仰。
这样还能通过门票收入弥补紫禁城的维护费用,朱瞻基相信只要皇家作出决定在邸报登出向百姓开放紫禁城的消息,天下百姓都会有进紫禁城看一看的冲动。
从慈宁宫一路胡思乱想回到乾清宫,朱瞻基挥去脑海里的乱七八糟的想法,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哪有人想着把自己家当成供人赏玩的地方。
刚刚拿起奏疏准备批阅,外面锦衣卫指挥使全旭请见。这个大特务头子没事的时候很少来见朱瞻基,只会把每天的情报挑选重要的整理成册交由通政司递给皇帝。
锦衣卫的奏报都是密奏只有皇帝才有权限打开,只有特别重要的事,甚至是不方便写在纸面上的重要情报全旭才会进宫求见皇帝。
听到是全旭求见,朱瞻基第一反应就是哪里出事了,赶紧让范安将人带进来,全旭进来之后,规规矩矩的行完君臣之礼,起身奏报道“陛下,出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