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16 +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幽州的真相

    

    如今的刘晔也终于将所有的事情全都想明白了。

    这幽州的地势如何?

    地势复杂,苦寒之地,塞外异族纵横,内部困难重重。

    幽州的生活如何?

    十万钱一石的粮食见过么?刘备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否则他起家那五万钱大概够张飞吃一顿好的,还不能加肉。

    幽州的百姓如何?

    易子相食,相互吃人,这在幽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如何?

    强!

    白马将军公孙瓒,无论是外面还是里面,他都是这个评价,强!

    打乌桓就不用多说了,单单攻打青州黄巾军的时候,就可以算得上是大胜了一场又一场。

    先后斩杀近十万人,俘虏七万人,声威震天。

    在广宗之地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向应,开门请他进入。

    否则也不敢和袁绍争冀州。

    当中原的骑兵还在用五十骑,百余骑的时候,公孙瓒打一场仗动用上万骑兵。

    打输了还能再凑出来数千骑老兵。

    就这么个实力,袁绍也很头疼。

    这种模样的公孙瓒如何对付?

    刘晔之前不知道,现在算是知道了,既然打不破他的城,那就打破他的心!

    一面破了公孙瓒的民心,一面破了公孙瓒的好胜之心,双管齐下,让他彻底的成为过去。

    在此之前刘晔一直想不明白其中的一个问题。

    如果公孙瓒没有三百万斛粮草,他为何不反驳,为何要受这份儿冤枉,这是要了命的冤枉。

    可若是公孙瓒有了这三百万斛粮草,他为何还有劫掠幽州?

    把幽州刮地三尺,也照不出这个数的一成来。

    但是如今他明白了,是他之前将顺序相反了!

    公孙瓒这辈子做错了不少事,但是做的最错的就是两件事。

    其一,劫掠幽州地方,不管是异族,世家,还是百姓,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区别。

    其二,他杀了刘虞!

    不管是不是刘虞带着十万人围杀公孙瓒的数百人,总之刘虞在幽州也好,在朝堂也好,乃至于在天下也好,都不是公孙瓒所能比拟的。

    公孙瓒也是靠着这名望起来的,按理来说他应该明白名声或者说名士的重要性。

    但是他却仍然犯了混,他杀了刘虞这等于自绝于天下,那可是大汉朝廷亲命的太尉,大司马。

    而且刘虞在幽州的民望太高了,高到了让人无法直视的地步。

    当年靠着青冀二州救济的幽州,是在刘虞的治理之下才缓过劲儿来,甚至大量的征召其他州郡的流民进入其中安居乐业。

    在幽州巅峰时期,也就是中平五年到六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幽州的老天爷也给刘虞脸面。

    屯田兴农,让内外百姓弃牧而种田,重用商贾,开通上谷互市与渔阳的盐铁。

    愣是将粮价降到了石三十!

    这个数字放在整个大汉的历史中那也算是极好的了。

    那个时候也是刘虞和公孙瓒最为友好的时期,刘虞提供大量的粮草,公孙瓒不断的剿灭异族。

    一个在前面打,一个在后面收,幽州的实力一度压着整个北方走。

    但是好景不长,当老天爷不再给幽州面子的时候,粮食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已经没有了收成可言。

    而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分歧也就开始了。

    公孙瓒常年居住在边疆,他太清楚一件事情了。

    现在的异族很乖,因为他们还能够活下去。

    可是当幽州的老百姓没吃的了之后,互市也好,盐铁也好,就都成了笑话。

    当那些异族也活不下去的时候,那就不是他们想不想反了,那是他们一定会反,他们不反他们就得饿死!

    等到了那个时候,受苦的可就是他们了。

    所以公孙瓒的意思很简单,先下手为强,若是实在供给不上军需了,从幽州的家族之中抢一下。

    若是伤到了百姓,公孙瓒也只能说抱歉。

    因为他清楚一件事情,若是乌桓大举入侵之后,他们可没有什么御敌于外的说法,那就只能是等他们进来了,再将他们赶出去。

    那时候就不是误伤了。

    活着的,都是上辈子造了不知道多少孽的人,因为他们从此就要承受全家死光的那种感觉了。

    所以公孙瓒要打!

    但是刘虞不同意。

    自从他进入幽州之后异族已经老实了太多了,百姓也已经习惯了安居乐业。

    现在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为何非要开动大战。

    战死的合着不是你公孙瓒的家人兄弟,杀了异族自己人不用死么?

    他们死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现在的幽州可有办法给他们抚恤照顾他们的家人?

    两个人谁都有谁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公孙瓒说刘虞迂腐,刘虞说过公孙瓒暴虐,两个人几番争执本来都是压制着自己的脾气。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幽州的情况越来越糟,公孙瓒也越来越克制不住,最终双方暴走了。

    刘虞想要擒拿公孙瓒,但是无奈本事太差,十万人让公孙瓒的几百人反杀了。

    而本来对刘虞已经没有了多少信任的公孙瓒经历了这次背叛之后,彻底的疯狂了,他找到机会借用朝廷使者将刘虞全家杀了!

    除了当年被袁术扣留的刘和之外,全家一个都没有留下。

    汉室宗亲,大汉的大司马,幽州名义上的主人。

    公孙瓒干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已经算是朝着败亡的路上走了很大一步了。

    但是刘晔将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当年双方彻底激化矛盾的原因就是刘和。

    说得简单点,皇帝派侍中刘和找他爹来救驾,然后在南阳被袁术扣了,紧跟着袁术让别人找了刘虞说一起打。

    骗了刘虞几千骑出来,再次给扣了。

    最后公孙瓒在这里面也掺和了一手,他开始劝刘虞说这里面有诈,然后劝说袁术扣押了刘虞派去的几千骑兵。

    这公孙瓒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也不像一个傻子啊。

    都看出来袁术有诈,也知道袁术的性格,这时候他需要在告诉袁术这件事情怎么做?

    他不说袁术同样也是扣,他非要当这个恶人做什么!

    这就是幽州现在盛传的双方恩怨,但是刘晔在这些事情之中添了这么一笔。

    那就是如果这里面有第三方参与,在公孙瓒杀伐异族的同时,告诉刘虞公孙瓒的累累恶行。

    刘虞施行仁政,他是正统汉室宗亲,他对边疆异族也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反倒是他能够从这些异族的身上得到安宁和财富,让幽州的百姓过的很好。

    可是公孙瓒的这种行为却让他的布置毁于一旦,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了他。

    公孙瓒只是单纯的喜欢杀伐,而非是他所受的防患于未然,他会如何?

    在刘和被拿下之后,公孙瓒去寻找袁术的时候,再有人过去告诉刘虞这些事情从始至终都是公孙瓒的计划。

    不管公孙瓒是去要人还是去干什么,都告诉刘虞这是公孙瓒要雄踞幽州。

    凭着公孙瓒的骄傲,就算是这其中有误会,他当时也懒得去辩解。

    紧跟着在公孙瓒彻底失控之后,这幽州同样传出公孙瓒劫掠百姓的消息。

    而那三百万斛的粮草,要的不仅仅是他公孙瓒有口难辩,也是让他彻底的失去进取之心。

    任凭谁有了三百万斛粮草,有了坚固无比的坞堡,有一支兵马守护。

    他都会心中有所变化,因为他有后路了!

    可是,白马将军心中有了后路,他还是白马将军么?

    可是这问题是,别说整个幽州了,这整个北方大地,谁能够拿得出来三百万斛粮草来。

    那三个所谓的幽州巨富是从谁那里买来的粮秣?

    挑拨刘虞公孙瓒的关系为一,予公孙瓒重利断其民心民望为二,用粮草抹杀白马公孙进取之心这是三。

    三条计策,条条诛心。

    而刘晔为何会将这里面添上这一笔,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那就是幽州的第三方势力,刘和!

    这家伙明明都被袁术扣了,结果好死不死的现在又出来了。

    不单单出现了,还出现的这么凑巧。

    要知道他的故事很有意思,从陛下身边离开前往幽州,结果绕道南阳被袁术扣押,可是很快他就被放了回去。

    就在公孙瓒“劝说”袁术不久被放了回去,但是紧跟着他没有回到幽州。

    他再次被扣了,被袁绍扣了,这一扣就直接扣到了他全家被杀!

    紧跟着现在的刘和,被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和阎柔等人簇拥,同时阎柔也成为了最新的乌丸司马,召集了乌丸、鲜卑的人马,加上自己原有的人马共数万人之多。

    和公孙瓒交战数次,那邹丹就是被他们搞掉的。

    这里面的巧合太多了,如果说里面没有些许不可告人的故事,刘晔打死也不信。

    而看穿了这一切也不代表就有办法破解这个局面,因为这局面本就属于无解之局。

    算计人心算计到这个份儿上,若是开局他刘晔就来了,或许还有的破。

    但是现在,都快把公孙瓒埋在土里了,这就差最后两下了,没得破了。

    “这是冀州哪位的手笔,好大的手笔,好绝的手段啊!”

    随着刘晔的一声叹息,众人也终于和刘元起告辞,之后离开楼桑村之后,关羽看向了刘晔。

    而刘晔则是看向了天空。

    “去涿县吧,希望现在还来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