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记
字体: 16 + -

第七章 出嫁

    一年后,陈竹君又在那灰色的七月以二十分之差落了榜。

    “嫁人,你得赶紧去嫁人,”赵燕整天在那灰暗的房间里唠唠叨叨,“念的什么鬼书,复读了一年,考的分数还是老样子,也不知你拿着钱在学校玩什么鬼把戏。真是一盏不省油的灯,浪费了我那么多钱不说,还浪费了你干爹的钱。现在甘心了么,不会嚷着再去复读了吗?”

    陈竹君自然沉浸在无比的无奈里。又是那该死的物理科目,那五花八门的受力分析,让自己复读了一年依然是没有丝毫长进。看那糟糕的物理成绩,只怕自己再复读十年,还是进不了大学的门槛。于是她赌气般的说道,“嫁人就嫁人,没什么了不起。”

    陈竹君在校虽说连续两届遭遇落榜,但在校读书还属于中规中矩的老实人那类,从不瞒着同学和老师暗里和男同学递纸头,从不媚着眼向任何一个男同学传过情。所以就算她碰上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那副品性只怕容不得她自由恋爱,至于婚姻更得去劳驾媒婆了。何况那是个没有qq,没有微信,没有手机的信息闭塞时代,所以她的婚姻那时注定走不出媒婆牵线的窠臼。

    听到陈家小女将嫁的消息,一旁的王灿心里如翻了五味瓶,虽则那难受来得有点莫名其妙。他躲在灰暗的药房里,思绪万千:一会儿恨自己没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要不即刻变作一个年轻男子去陈家求亲;一会儿恨自己的老婆没有早早死掉,要不马上请媒人堂而皇之的去陈家续玄;又恨老天爷捉弄人,让他和陈竹君没有出生在同一个年代。他那样怨天怨地长吁短叹的,在家呆了半个月,茶饭不思,如同生了病。

    陈家虽没有大户人家嫁女的派头,但对未来的女婿暗里还是有一个大致认可的标准。邻村有几户人家介绍了几个,递上了各自的年月生庚,专等陈家的佳音。这等大事,自然少不了王灿的参与。王灿看着那些毛头小伙的名字,心头只觉堵得慌。他暗里一个劲的只恨自己先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无条件去竞争貌若天仙的女孩。看到那些二十来岁男孩的生庚,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家那个胆小如鼠的儿子。儿子十六岁外出务工,在外飘零了六年,现在仍孑然一身,何不把那个鼠辈推向这个人见人爱的尤物?虽不见得会马到成功,但到时把一团清水搅得浑浊也未尝不好。

    于是,王灿当下暗里联系了儿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了简单的招待,并要他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以备不防时应对。然后他又拜托自己的姐姐登门陈家,要她毛遂自荐担任陈竹君的媒人。

    赵燕一听王灿的儿子也在未来的参选女婿之列,当即没经过陈竹君同意,她便赞同了那门亲事。她想, 若结下了那门亲,可谓是亲上加亲,就算以后天老了地荒了,那亲情依然会像青山长存。陈竹君当时可能是读书读昏了头,自己的终身大事就那样轻易被母亲做了定夺。不过话得说回来,那个时代,单纯的年轻人犯这样草率的错误实在是大有人在。

    再说王灿,听说亲事有了着落,心里一阵释怀。美丽的鲜花总算是花落自家,虽说难能揽怀独赏,隔墙观花总比终年看不到花强。王灿的儿子王子淇年龄和李竹君同岁,患有大三阳病。那时流行未婚同居,因此他们的婚前体检已不存在,就算当时王子淇患有艾滋,陈竹君一样会担任那悲催姻缘的主角。

    两个年轻人各自在青春的懵懂里听人摆布。一个终日长吁短叹在落榜的失意里,一个终年寝不遑安在工厂的忙碌里,都未曾认真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一下被双方的父母暗里大包大揽了。两个年轻人懵懵懂懂的走到一起,淡然超越了激情。期间,也许没有爱情,但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像历代一些祖辈雷同的婚姻一样,不需谈爱,只需同居,就会缔造出一个新的家庭。

    陈竹君嫁过去之后,两个年轻人便决定南下广东。

    “你们都去广东,那家里这份家业不要了,”王灿居心不良的说道,“你们两人,无论如何,得有一人呆在家里。我是个入土半截的人了,这药业,总得有人来慢慢继承。”

    “我才不会来学这鬼脑壳。”王子淇顿顿的说,他在外几年,虽没有融入喧嚣繁华的城市生活,但农村落后安静的生活他也不打算接受。

    “啊,你敢把这养家糊口的营生称为鬼脑壳,祖传几十代的中医,就为这个口碑,你得毕恭毕敬。王子淇,你不学,那就叫陈竹君学。别人家是授内不授外,我是儿媳和儿子一视同仁,”王灿振振有词的说道,“这个家是我说了算,还是你们说了算,啊?”

    “反正我不学!”王子淇依然倔强的说。王子淇是一个外表清秀的青年,个子瘦高,穿着举止有着城市时髦青年的嚎头,除皮肤有的黄外,外貌上就谈不上有什么瑕疵了。

    “你不学,自然有人学。”王灿说。随后,把学医的继任者一事,差点写成文书,告知双方的亲戚。

    “反正打死我,我不会去学,”王子淇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呆在这破村子里。”

    既然祖传的中医必须要个人来承继,两人中有一个死活不学的,那自然是另一个来担当此任了。后经双方父母几番切磋,决定陈竹君来担任王家祖传中医的继任者。

    陈竹君在家跟王灿学医,王子淇一个月后独自去了广东,那种夫妻分居的现象在当时也很普遍。

    陈竹君在学校里原本是一个文静好学的女孩,涉足社会后,那种品质一直没有丢掉:静静的,做事一丝不苟,性情温驯,办事细心。做为一个医药护理,她无疑是最佳人选。打针,取药,算数,研药......不到两个月,她已和一个专业护理人士如出一撤。她呆在家里,很少外出。家里除非是重大病人,其余的伤风感冒小病之类,王灿不在身边,她都能应付自如。在历代祖传的秘方上,她比王灿更能谨慎小心,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