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开酒肆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舍一己之名,成万世基业

    “文正兄息怒,我这也是从老卒口中闲聊得知,未必就是真相,听听便好,当不得真。”

    王翦额间渗出微微细汗,立马转变话锋,求生欲极强。

    两相对比,蒙骜就硬气许多。

    他冷哼一声,道:“身居高位之人,本就难以听到真相,怎么就当不了真?”

    “老赵,淡定。”

    秦易适时开口。

    “看待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要从正面与反面两面来看,秦相与秦贼,二者并不矛盾。”

    秦易倒是很平静,淡淡道:“自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应候范雎为了晋升大秦相邦的位子,肝脑涂地,为秦国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为了保住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地位,而做出一些损害我大秦利益的事。”

    说到这,秦易双眼微眯,幽幽道:“更何况,你觉得昭襄先王,当真不知范雎与苏代私下会晤吗?”

    嬴政一怔,当场愣住。

    有黑冰台铁鹰剑士的存在,昭襄先王必定清楚此事!那易兄为何又要这么说,难道意有所指?

    蒙骜若有所思,沉声道:“易掌柜,您的意思是说,应候所为……其实是得到了昭襄先王的默许?”

    秦易端起酒杯,似笑非笑道:“欸,老孟头,我可什么也没说,这都是你自己猜的哈。”

    “来,走一个。”

    有时候,默认本身,便就是一种态度。

    “请。”蒙骜端起酒杯,失魂落魄的附和一声。

    蒙骜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即便是面对喜欢了数十年的美酒佳肴,如今也提不起兴趣。

    “易兄,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区区几城,割地求和,又怎能和偌大赵国相提并论?”

    嬴政眉头紧锁,疑惑不解。

    “更何况,根据史料记载,韩赵两国出尔反尔,嘴上说着答应割让七城,可实际上待秦军退出邯郸地界后,当即便撕毁盟约,拒不承认。”

    “昭襄先王统御大秦数十载,不知道应候与敌国奸细私通也就罢了,若是知道,又怎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秦易笑而不语。

    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嬴政的问题,而是提起了另一件事。

    “老赵,记得我上次和你说过的帝王心术吗?”

    嬴政点点头,极为推崇道:“自然记得,易兄有关帝王心术一言,振聋发聩,特别是那一招分职弱权。借力打力,如同醍醐灌顶,令文正茅塞顿开!”

    “你还记得就好。”秦易挑了挑眉,笑道:“昭襄先王此举,用的也是帝王心术!”

    “易兄,此言何解?”

    嬴政愈发迷糊:“难不成,昭襄先王早就得知武安君有二心,宁愿舍弃赵国,也要借由应候之手,削弱武安君的权力?”

    “黄口小儿,口不择言,荒唐!”

    嬴政话还没说完,蒙骜猛地一拍桌子,瞠目怒视,怒道:“白起将军的为人,别人不知,老夫还能不知?”

    “武安君若是志在谋反,何必独自一人背负天下骂名,亲手坑杀赵军四十万!”

    “自古杀降便是大忌。

    长平之战大胜,武安君擒杀赵军主将赵括,谎称劝降,最后却坑杀了手无寸铁的四十万赵国降军,留下千古骂名。

    作为秦军主将,武安君大可不必如此,但他依旧这么做了!”

    蒙骜的举动极为反常,甚至以上犯上,当面顶撞已是秦王的嬴政。

    他仰面长啸一声,老泪纵横道:“武安君为何如此?

    因为武安君知道,只要坑杀完这四十万降军,赵国便只能苟延残喘,纵使有争霸之心,也再无与我大秦争霸之力。

    这便是武安君白起,这便是战神白起啊!

    舍一己之名,成大秦万世基业!”

    蒙骜提起面前的清风佳酿,将剩余的酒液,仰头骨碌碌一口喝尽。

    “骜叔,您喝醉了。”

    王翦想出声制止,却被蒙骜一把推开。

    “不,我没醉!”

    蒙骜跌跌撞撞站起身来,自嘲笑道:“只可惜,武安君未逢明君,恰遇庸主。

    易掌柜说得对,可惜武安君一生无败绩,却死在一场自己从未参加过的战争中!

    这场战争,便是没有硝烟的朝堂!

    吾辈武将士卒,一门心思放在怎样征战沙场上。论勾心斗角,又总能比得上那群黑了心的文臣?

    又怎能斗得过……心怀猜忌的君主……”

    说着说着,蒙骜高亢的嗓音,越来越小。

    最后只听嘭地一声。

    酒劲上头,满脸通红的蒙骜,一头醉到在酒案上。

    王翦面白如纸,惊慌失措,朝嬴政请罪道:“王……不,文正兄,敖叔叔喝醉了,口不择言。

    并不是有意冒犯先王,还望您大人有大量,莫要与他计较。”

    秦易心里也在嘀咕。

    老孟头这是怎么回事,喝点酒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一口一个荒唐,一口一个庸主,不要命啦!

    要知道,老赵可是正儿八经的大秦王室,你这么说,他能高兴?

    “王翦兄弟,骜爷爷无错。”

    静默良久,嬴政满脸愧疚,终于出声。

    “此事若是当真,便是昭襄先王之过,是我赢姓赵氏之过!

    我们……

    我们对不起武安君,对不起在长平之战上,战死的三十万大秦将士英魂!”

    为了所谓的朝堂之争,差点毁了大秦万世的基业,这岂是明君所为?

    一句庸主,并不冤枉。

    听闻老赵这句话,秦易眼前一亮。

    呦吼!

    老赵这小伙子不错啊!

    虽然平时这家伙说话笨了点,问题多了点。

    但是……觉悟还是很高的嘛!

    这件事其实和他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秦国王室并没什么关系,他却能够在外人面前敢于承认错误。

    不错不错,我很喜欢,值得表扬!

    “老赵,你也别想那么多。这件事,不能说完全怪昭襄先王,也不能完全怪应候。

    武安君自己,也是要负一点责任的。”

    秦易安慰嬴政说道。

    嬴政满面彷徨:“易兄,你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那是,接下来的话,我本来都不打算和你说的。”

    秦易一脸得意,以一种长辈的口吻说道:“但是呢,我看你这个小伙子做人很不错,这回就不要钱了,免费告诉你吧!”

    嬴政给足了秦易面子,恭敬道:“学生赵文正,还请先生赐教。”

    见嬴政这番模样,一旁清醒的王翦心生大骇。

    这清风酒肆的易掌柜,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得王上如此敬重?

    很快,秦易接下来的话,使王翦彻底臣服。

    “老赵,你觉得身为帝王者,什么最重要?”

    “疆土?子民?”

    秦易忽然发问。

    然而还没等嬴政回答,秦易便给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