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幅山河绘卷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据理力辩的两个学子

    顾宁雨和九儿两人当然看得明白,不过都是捂嘴直笑,也不说话。

    众人一起落座后,这才发现还有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人赖着没走。

    曹喻劝道:“万兄,这事应该是有些误会,我看你先回去吧?”

    万阳泽心不甘情不愿的看着几人,那个夏姑娘看来身份不一般,他是不敢招惹的。

    只能又挣扎着叫了一声:“九儿?”

    九儿躲得他远远的,小声道:“这位万公子,九儿骗了你,对不起……”

    万阳泽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问道:“骗了什么?”

    ……

    庚小满见九儿半天都不支声,就笑眯眯的解释道。

    “哦,这位九儿姑娘是三品中期的修炼者。”

    “她现在是戴罪之身,至于原因嘛。”

    他揶揄的看着万阳泽。

    “在春风楼使用灵法让客人进入幻境。”

    “骗取你们这些勾栏客的钱财。”

    “我这么说,你懂了么?”

    万阳泽愤怒的一拍桌子:“不可能!”

    “这件事已经查明,九儿姑娘知错能改,归还了所有银两,都在春风楼雁娘那里。”

    “不可能!”

    “哎。”庚小满无奈的看了眼这个小色胚:“你想想是不是听过曲儿?”

    不可能,怎么会这样……

    万阳泽猛地的起身,眼中阴狠的看着庚小满,半晌都不说话。

    可是看到雅间中几人的身份,又胆怯了下来。

    他脸上的神色逐渐暗淡,失魂落魄的向外走。

    又听到身后九儿的道歉声:“对不起,万阳刚公子……”

    她……连我名字都没记住……

    “万阳刚”走了之后,雅间内的气氛终于趋向平和。

    桌子上的菜品逐渐丰盛,曹喻见人多又添了不少。

    几人也逐渐的热络起来,年岁相近,话题也多些。

    “庚兄也是来看这文会的?”

    庚小满倒是第一次听人这么称呼自己,平常都是师兄师弟的习惯了。

    冷不丁一下还觉得挺有意思,笑着回道:“只是协助一下文会的护卫之事。”

    曹喻一拍脑门道:“哎哟,我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两人聊的还真是投机,这胖子胸有文墨,知道也多。

    像是东西双堡的成立,天隶军的结构,上午的辩证。

    等等等等……

    当然庚小满也很主动的同这位绍文书院的学子聊了聊绍文书院的灵犀。

    ……

    不过某位大小姐,此时就显得有些不自在了。

    夏冬倒不是怕身份暴露,她是夏府大小姐,这身份没什么不可对人说的。

    只是以前没必要提,索性就一直都没说。

    她现在担心的是那曹喻揭自己老底,自己以前可没少收拾这群家伙……

    于是在吃饭的时候,气氛又冷了几分,因为夏冬身后正浮着一把飞剑,逐云霞,剑气直逼某人。

    曹喻擦着冷汗道:“夏剑仙,您收了法吧。”

    夏冬略有深意的回了句:“你都这么胖了,要管好你的嘴,迈开你的腿,懂不懂?”

    庚小满暗自发笑,你这点小心思还想骗我,其实他也有意避开了一些问题。

    双堡这种没有公开的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提前知道的。

    关键这曹喻和他哥曹坤简直太像了,两个人都是圆脸大眼。

    一文一武,又颇有所成,除了镇南将军的曹府还有谁家?

    那夏冬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毕竟在茶楼待的久了,这些信息还是知道的。

    庚小满看了一眼还在暗暗威胁曹喻的某人笑道:“别闹了,快吃饭,一会要还要回去。”

    夏冬嘴角一耷“哦”了一声,悻悻的收了逐云霞。

    曹喻在一旁看到这一幕,都快流泪了,有救了,真的有救了。

    苍天有眼那!

    明晚就召集京中郡的兄弟姐妹们开宴。

    想到这又看了一眼夏冬,见她不满的瞪着自己,脸上的肥肉紧跟着一抖。

    “庚兄,这个……下午我还要参加辩证,就先行离去了,实在抱歉……抱歉……”

    夏冬抢言道:“嗯嗯,曹喻啊,有事先去忙吧,不用管我们。”

    曹喻迈着敦实的步伐出了雅间,又听身后夏冬的声音:“记得付账。”

    又赶忙应了一声:“哎哎……”

    日头稍落下一点,天气也跟着清凉了一些。

    下午是学子们辩证的时间。

    年轻的学子可不像那些国之院辅,一个个老于世故,精明老练,争论了大半天还能一团和气的喝茶谈笑。

    如今台上的学子是争得热火朝天,恨不得赤膊上阵埋了理念不同的人。

    支持东宁堡的只有寥寥几人。

    纪业身在其中,为这一利民之策苦苦辩证。

    “守界域为长策,堡之据,可坚清野,伺其惰归击之,令其大创,庶可遏再来。

    又或乘彼入掠,遣精锐进捣其巢,令彼反顾,内外夹击。

    ……”

    只是对方实在人数太多,又站在皇权君道的制高点,引经据典堵得几人哑口无言。

    这时又见台下走上一位学子,纪念见这个胖胖的身影来了,可算松了口气。

    正是曹喻。

    曹喻虽然是书院学子,熟读圣贤教诲,但更是大隶军方一脉的人。

    他对着台下人群拱了拱手,虽然身材敦实,这番动作却没人发笑。

    继而站定,朗声道:

    “纪兄说的句句用心,已深谙国策。

    而诸位只道君王安危,却不知危于民心更甚。

    界域不固,则大隶民心不安。

    民心不安,何谈京中郡安,何谈君王安?”

    这话说完,没人再敢出声,他曹喻的身份敢说,可其他人是不敢接的。

    继而又听他继续道:“君王为上,应顾人族界域,应顾大隶民心。而非,区区京中。”

    场面安静了下来,言语直指皇殿之中的君王。

    几位院辅在后面静室之中,品茶听着曹喻的话。

    其中一人笑道:“张院辅,看来汝道不孤,后继有人了。”

    张院辅冲着那门口的小厮问道:“这是哪位学子?”

    “回大人,是镇南府的曹喻公子。”

    张辅满面红光的点点头,果然是大隶军方一脉,说话有底气。

    虽然自己在隶书院中身居次辅,但这次设立据地的提案,受到了极力的反对。

    最后还是大隶军方参与进来,促成的结果。

    双堡之案,乃利人族界域之大局,稳定界域之后,才可逐个击破封锁,让大隶子民都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只是这些事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有生之年恐怕难见。

    继而想起来一人,又问:“刚刚那位论堡之据观点的,是哪位学子?”

    “是咱们绍文书院的纪业,纪公子。”

    “嗯,不错。等这两位学子辩证后,唤来与我见一面。”

    “是。”

    ……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