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纪
字体: 16 + -

白雪皑皑 军侯兵败天宫庙(1)

    元贞十三年二月丙申,阳城侯度领五万大军追贼至曹,邀郑州刺史长孙誉与徐州刺史宋博击李巢,丙午,乱军许骏部伏宋博,徐州军还徐州,乙未,洛水民乱,长孙誉奉还救洛都,十二,贼谓度四下合围,至十五日,因大军被困宫庙,数突不成,后因蒙琰所救至凤城,不久病亡,因二子烈尽起哀兵,与裴泽合破许骏,收复曹州,而辞封赏,后人曰烈立即从此始。

    ——《碧落本纪》

    太祖谓朝廷不救父之事恨,尽起哀兵即发心不忿,屠贼垒京观在如朝抗,而朝廷非予之安与官而何皆无有矣,其后乃隐,将厚积薄发,翻碧落朝,乃有三年后引贼入,逼帝退位。

    ——《晋书·太祖本纪》

    “咳,咳,咳···”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把正在出神的陆宣拉回现实,陆宣疾步走向床边,看到宋博起伏的胸膛说道:“大人,我还是送你回徐州吧,这里实在难以医治你的伤。”

    “回去,哪里有脸回去,五万人不到一个时辰就崩溃了!穷奇营这次完了!”宋博强忍着胸口的不适艰难的说道。

    “大人,只要您没事,我们徐州军的根就还在,大人千万保重身体,我陆宣拼死也要将您送回徐州。”陆宣急忙劝道,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次徐州军已经伤了元气,想要恢复至少还需要三年,可是这糟乱的天下三年后会是什么样鬼才知道,陆宣敲定心思,待回转徐州后一定向大人进言和江南谢家猎鹰军合作,虽说不能争一争天下,也能偏安江南,最差也能在将来有个谈判的资本。

    “仲初,我们还剩多少人?”虚弱的声音把陆宣拉回现实。

    “回大人,刚刚参军回报已经收拢回来的共计三万人不到,还能一战的不足两万人。”

    “嗯,兵马现在全权交由你统率,务必守住东县。”陆宣正想推迟的时候,宋博突然问道:“阳城侯大军行军到哪里了?”

    “阳城侯大军现在应该已经过了乐州,最迟两日内能与赵州兵马会合,可是······”陆宣有些迟疑。

    “仲初,你是不是担心我们丢了馆陶,阳城侯会拿我们做法。”

    陆宣深一口气,单膝跪地,而后说道:“馆陶丢了不可怕,可是东县我们也不一定能守得住,据前方探子来报,我们撤出馆陶后,清河大军一路直扑哥舒霖,哥舒霖不知所踪,慕容熙率败军退守乐寿与杨烈、裴泽合兵一处,抵挡清河贼兵和曹猛、夏宁的反扑,危在旦夕!许骏率部劫掠幽州后弃幽州直扑南皮,重伤慕容韬,慕容韧拼死救回后只带了不到数千人退出南皮,现在的东县已无险可守,末将认为现在退出东县,我徐州军还能保住根基,一旦坚守没有援兵我们会全军覆灭。”

    “不可,我与阳城侯有约,只要我们抵挡住乱军,阳城侯保我为淮北安抚使,到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一展抱负。”宋博果断拒绝。

    陆宣见状,觉得不能等到回徐州了,直接谏言:“大人,阳城侯和您约定是因为您手上有五万兵马,我们这次要是拼完了,我们再无根基,这淮北安抚使到时给不给您都不是由他说了算!”

    宋博听完后有些沉默,陆宣趁热打铁说道:“就算给您淮北安抚使,我们徐州军主力丧失殆尽,重新养兵要多少年,丹阳谢家会给我们时间吗?我们这次遭到偷袭可是主力还在,想必朝廷也不敢过多逼迫,最多对您申饬,待我们稍有恢复再与谢家合作,江南之地尽由我们驰骋。”

    “谢家会与我们合作吗?谢霁可不是善于之辈。”宋博听到陆宣的分析后确实有些犹豫,不过对于谢霁他是保持怀疑态度的,毕竟谢霁也算是国丈,而且谢霁这些年与自己在江淮地带的明争暗夺也是有不少的摩擦。

    陆宣也知道宋博的担心,继续说道:“大人,我们退出东县,只需固收徐州阻挡乱军南下,如若辽东兵马再退出战场,杨度大军生死未可知!”

    宋博听完之后,震惊的盯着陆宣,自己这位左膀右臂果真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毒辣的计策换做自己绝不会做出,但这的确是好计,见陆宣还要说下去,宋博抬手制止,说道:“你先下去吧,我再想想。”

    陆宣知道宋博心动了,不好再进一步逼迫,不过既然宋博犹豫就是好事,转身走出去的时候突然被宋博叫住。

    “庆之现在到何处了?”

    宋博突然的发问,让陆宣一愣,而后立刻回复道:“庆之兄两日前传信来说先锋已经出了徐州界,算起来就这两日就能抵达东县。”

    “嗯,你现在派人告诉庆之,大军暂且不动,先锋到后立刻报我。”宋博声音中透着心中的决定。

    陆宣微微一笑,知道宋博已经有所决定,不过心中闪过一丝不爽,看来还是蒙珙更得信任,毕竟人家是徐州军的二号人物,又是宋博的妹夫。

    不消半日,徐州军的先锋队伍便到了东县,为首将领带着面甲,身高九尺,一身烂银甲,行进间步伐稳健,但却有些文雅之气,,让人觉得有些格格不入。直到宋博门前看到门口的陆宣才放下面甲,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将,看起来乳臭未干不足双十年纪,恭敬的向陆宣抱拳拜道:“陆叔父,小侄率先锋八千人马前来支援。”

    陆宣眼神中带着些许赞许,上下打量一番后客气的说道:“靖言贤侄不过两年未见,竟已有大将之风,庆之兄该是十分欣喜。”

    “小侄不过是在军中给父亲做一些杂事,还未上过战场,叔父夸赞了。”

    “快进去吧,大人等你许久了。”陆宣知道不是多说的时候,催促他赶紧进去。

    小将再次抱拳致意后大步走进房间,看到躺在床上的宋博后,疾步走过去,跪在床前,有些紧张,关心的说道:“舅父您受伤了,可找医者看过?”

    宋博眼中尽是宠爱,欣慰的拉着小将的手有些责怪的说道:“你父亲也是放心,竟让你过来,不用紧张,舅舅没什么大事,只是皮外伤,快起来说话。”

    “舅父,父亲让我带着先锋八千人过来接应您,不过孩儿一路过来觉得我们徐州军应该还是回徐州最好。”

    宋博神色一亮,自己这外甥不得了,小小年纪就能看出现在局势,冲着站在门内的陆宣说道更加宠爱的说道:“靖言是我家的千里驹!”

    不单是宋博吃惊,陆宣听完后也是心中一震,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竟能把现在的状况看的如此通透,着实有些恐怖,想起乐寿一战中杨烈和裴泽,陆宣心道:“如若这小子再经过几场大战,未必不能与这二人一较高下。”

    “靖言你既已从军来到东县,舅舅也不瞒你,我是打算带着弟兄们回徐州修整,不过舅舅是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负责抵挡反贼,现在退出东县定会遭到朝廷责问。”宋博有意试探的问道。

    突如其来的一问让蒙琰有些意外,不过既然舅父有意考教,自己年仅十六岁倒也无所谓,看到一直与父亲面和心不和的陆宣玩味的神色,便大胆的说道:“舅父这有何难,此次我徐州军已然尽力,舅父又身负重伤,便直接对外宣布舅父昏迷不醒需返回徐州养病。”

    “我可以回徐州养病,但是徐州军不能走,你又如何?”宋博明显很满意蒙琰的回答。

    :“孩儿要说的可能要有损陆叔父的威名了。”说完直视宋博。

    陆宣心中又是一震,心道:“这小儿该不是要拿我做法把?”不过长辈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说道:“没关系,只要能保住我徐州军主力,不过是背负些许罪名而已。”

    “小侄怎敢让叔父背负罪名,小侄的意思是请叔父受些委屈,暂时不能领兵而已。”蒙琰微笑着说道。

    宋博陆宣两人四目相对,突然放声大笑,宋博因为有伤在身扯着有些疼,笑的有些面目狰狞,蒙琰心里想:“舅舅这笑容,果真伤的不轻,至于是身上还是脑袋可不好说。”

    过了好一会儿宋博才止住笑,看着陆宣手指着蒙琰说道:“仲初,我那妹夫要是知道这孩子说出这种话,估计都得气的跳脚!”

    这时候的陆宣暂时把他和蒙珙的不合撇在一边,脑海里都是蒙珙那个文绉绉的死样子跳脚的样子,笑呵呵的说道:“大人,我看庆之兄若是知道靖言如此不止是跳脚,他们家祖传的藤条都要请出来了。”

    蒙琰听着两位长者的对话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直冲二人作揖,愁容满面的样子,有些委屈的说道:“舅父、叔父可千万不能说,要是让我爹知道了非打断我的腿不可。”

    宋博缓缓起身,蒙琰赶紧上去扶着,宋博坐起后,摸着蒙琰的头说道:“怕甚,你娘断不会让你爹打你,再说还有舅舅在。”接着正色道:“仲初,立刻着手准备让兄弟们返回徐州,这乱糟糟的地方留个阳城侯。”

    陆宣见宋博不再玩笑,立刻回应:“末将即刻去办,最迟三天返回徐州,给末将五千人马,做做样子我还是会的。”

    “不,今夜就走,等会儿我会让靖言出去宣布解除你的军职,留任军中待用,这东县的防务····”宋博看向床边低着头的蒙琰,说道:“就让我家这千里驹来吧。”

    这个决定让陆宣和低头的蒙琰都傻了,陆宣急忙说道:“大人三思,靖言还小,怕是承担不起。还是我····”

    宋博盯着蒙琰抬手不让陆宣说下去,“靖言,你愿意吗?”

    蒙琰心里有些激动,自己早就想上战场了,只是父母和舅父一直不准许,虽是对这次必然战败的一场来说有些不爽,但至少是上了战场,可怜我第一次征战就提前以失败而告终,但总比不能征战的好,果断的答道:“末将蒙琰请命驻守东县!”

    宋博笑看着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外甥,心中确是有些痛,自己的儿子已经为了徐州军战死在许骏刀下,这些年一直对妹妹的三子一女疼爱有加,尤其是这个蒙琰,自己和妻子几乎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最不愿他也上战场,可是这乱世总要有立命安身的本钱,虽是千里驹终究要经过战场的洗礼才能成才为千里马。

    三人在房间里密谋一时,而后召集徐州军众将,宋博觉得实在没必要装作昏迷不醒,此时端坐在堂上,见众将落座,众人互相看去发现独独少了陆宣,只见宋博示意蒙琰可以宣布了,蒙琰跨步站在大堂中间宣布道:“谯城郡守、谯城营都尉陆宣指挥不力,在馆陶中叛军之计让我大军惨败,致使巡查馆陶中军主帅重伤,现已收押,待上报朝廷后再做处置。”

    众将惊讶不已,与陆宣关系不错的几人正想为其辩解,只听蒙琰接着说道:“大军损失惨重,命颍川营校尉率部先锋军八千人驻守东县,待与阳城侯大军会和,其余各部人马今夜回转徐州修养,待日后再战!”

    蒙琰话音刚落,只听宋博虚弱的说道:“各位请回各应准备返回徐州吧。”蒙琰扶着宋博走向后堂,将这一帮还在发蒙的人留在了大堂之上目瞪口呆。

    后堂上陆宣早在等待,看见二人过来,急忙迎去扶着宋博,笑着说道:“大人,末将这次名声可就一败涂地了!”

    “仲初,为了徐州军你我这名声不要也罢!”

    “舅父和陆叔父好歹征战多年,一次胜负倒没什么,可怜我这生下来第一战便是败仗!”蒙琰装作不甘的说道。

    “哈哈!你小子将舅舅和仲初都装进套子里了,还有什么不满!”宋博抬手敲了蒙琰一个脑瓜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