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仙最正经了
字体: 16 + -

34、众人推动,榜单第一

    “哈哈!”

    周小树高兴的大笑,抚摸了一下女儿的小脑袋。

    “玄侯的女儿年齿几何?”

    老夫子静下心来,才注意到周小树的女儿很小。

    虎父无犬女,这是他的脑海中一瞬间产生的评价。

    老夫子有基本的判断,周小树怀抱中的这个小小的人儿,可能只有两岁。

    两岁,能背诗已经是神童,没想到这个小人儿背诵中长篇的文章毫无困难,这是何等的天才。

    老夫子有点儿不敢相信。

    “一岁三个多月。”

    周小树没有炫耀的意思,真实情况就是这样,面对这么多的人,他总不能编瞎话说吧。

    “我的人生真是一个妖艳的便宜货。”

    老夫子人老,心老,宝刀更老,却一直心中存有念想,认不清人生的三大错觉。

    我以为自己仍旧是博大精深,勿日勿舒服斯基,还能静候佳音,深入浅出的右手左手一个慢动作重播。

    你错了,其实铁杵已被磨成针。

    我以为自己虽然上过勾栏、凤楼、雅阁,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人。

    你错了,其实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以为自己能比得上周小树的万分之一。

    你错了,其实你与他只有一样是相同的,都是男人。

    至此时此刻,老夫子似乎霎时间幡然醒悟。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瓜皮,挡不住我的火眼金睛,却能挡住我的如意精箍棒。

    这样子,我只是在找自卑啊!

    老夫子终于认清现实,不会再想着从周小树的身上找出一点普通的方面比一比。

    老咯,真的是老咯。

    “老夫子,开始吧。”

    齐梅梅已经重新展开水墨山水画卷,接下来是考察私塾的教学质量,也会被水墨山水画卷记录下来。

    君子五艺,礼、乐、射、御、书,第一项考察的正是‘书’。

    历史的滚滚车轮,碾碎了无数的文明,文明不断的交替,有辉煌昌盛之时,亦有黯淡无光之年。

    经历了八起八落的‘文仙复兴’之后,‘书’已经不是简单的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些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相对于这个‘文道昌隆’的修仙世界实在是太简单,所以当代的‘书’已经转变为对文章的通读和注解。

    背诵,便是其中的一项,这一项在小童教育阶段,尤其显得重要。

    上级书院对小童私塾的考察,首先就是小童们对特定经书子集的背诵。

    由于女儿已经开了头,这一项从开始到结束都显得很寡淡,没有一位小童再次引起轰动。

    “县府来的小孩儿才那么大点,不但能背诗,还能背诵长篇文章。我们家的孩儿已经六岁,我看着他天天诵读这篇文章,今天却连半篇也没有背诵出来。”

    “那是别人家的孩儿,咱们家的不能比。”

    “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家的孩儿可能不适合读圣贤文章,要是孩儿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定不比这个小孩儿差。”

    “那是。”

    只有小部分家长跟着在附和,认为自家的孩儿只是没有找对路。

    而大部分的家长总是有一种错觉,觉得别人家的孩儿就是比自家的孩儿优秀。

    自家的孩儿自家疼,能懂得这一点道理的家长,想来他们家的家世一定不差。

    可能会因为一个契机,这样明白事理家长的孩儿,将来会让整个家门更上一层楼。

    “经王夫子、钱夫子、周夫子和我共同参考评定,将此次测验的排名张榜公布,榜上有名者五十人。”

    黄夫子是主要的负责人,便由他来宣布测验的结果。

    私塾外,到现在大概已经聚集有五、六百人,私塾的篱笆墙外边人头攒动,他们垫着脚看向私塾内刚刚张贴出来的红榜。

    红榜,黑字红纸,眼力好的人,很容易看到榜上的五十个名字。

    “那个小女孩儿上榜了吗?”

    “那么优秀,怎么可能不上榜?”

    “叫什么名字?甲名不是那个女孩儿的名字。”

    “对哦,榜首是刘家的孩儿。”

    “怎么回事?刘家孩儿刚才背诵文章的情景我们也看到了,根本不可能有那个女孩儿好。”

    “你们在下面有看到陌生的名字吗?”

    “没有。”

    “那就有问题了。”

    私塾外的人全都嗡嗡嗡起来,那个女孩儿没有上榜,让他们感觉非常的意外。

    “为什么没有那个女孩儿的名字?”

    人群中有人喊出了他们的心声。

    “老夫子给个说法吧,为什么没有那个女孩儿的名字?”

    “女孩儿那么优秀,却不在榜单上,说不过去。”

    “优秀的人是孩儿们学习榜样,不能因为女孩儿太优秀,就不给人家女孩儿上榜。”

    “对,上榜。”

    “上榜。”

    “上榜。”

    “上榜。”

    “必须上榜。”

    亢奋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私塾外的人群中一下变得热火朝天。

    “在我的眼里,我是七品天人,他们是普通的凡人,天凡之隔,差距极大,却没想到,这些凡人当中有这么多见地不凡的人。”

    周小树的心里特别的感慨,“大丘国民风开放,文化同样也开放,即便是普通人,也会拥有大智慧!”

    “齐院师,你觉得呢?”

    老夫子先向齐梅梅问道。

    齐梅梅看向赵雪漫和宗明诚,赵雪漫和宗明诚同时点了点头。

    “没有问题。”

    齐梅梅嫣然一笑。

    “玄侯?”

    老夫子又看向周小树。

    “榜上有名,自然是很好的。”

    周小树掩饰不住自己的高兴,嘴角向着两边微微一拉。

    齐梅梅同意,周小树同意,老夫子笑容满面的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上榜。”

    他向着黄小教夫子高喊了一声。

    “是。”

    黄小教夫子远远的向着老夫子一礼,拿起放在藤木桌上的毛笔,沾上饱满的墨水,走到了张贴起来的红榜之前。

    “先背诗,再诵文章,皆流畅,可为榜首。”

    黄小教夫子朗声说道。

    “皆流畅,为榜首。”

    “皆流畅,为榜首。”

    “皆流畅,为榜首。”

    其余的三位评判小教夫子,吐字清晰,一个接一个的说道。

    “经四位夫子一致评判,为榜首。”

    黄小教夫子说罢,大笔一挥,呃......挥不下去。

    他转过身看向周小树,“玄侯女儿何名?”

    “周清清。”

    周小树报上女儿的姓名。

    黄小教夫子再挥大笔,在红榜的榜头上写下三个大字。

    周清清。

    为榜首,榜单第一。

    周小树看着榜上高挂着的女儿的名字,露出了老父亲的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