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十七章 巩固东北
苏德战争爆发带给学生军的好处,很快就接踵而至!
最明显的就是,苏联政府对学生军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学生军出兵东北前,远东红军虽然如约提供了大量的装备和补给,可是梅赫利斯和其他红军将领多少有些居高临下,仿佛施舍一般。
学生军初战歼灭关东军三个师团时,梅赫利斯还大加赞赏。但在得知关东军接连败北,损失惨重之后,梅赫利斯就有些拿腔拿调了。
张野知道,苏联人见关东军在学生军面前不堪一击,认为后顾之忧已解,开始转而限制学生军了!归根到底,他们肯定是不希望见到东北再出现一股强横的势力。
如今西线态势严峻,远东红.军战略重心转移,已经没有能力向东发展。而关东军实力并未完全消亡,岛国政府为了维持在东北的利益,必然会全力恢复关东军的实力!因此,拉拢学生军抵御日本人就成了苏联政府的唯一选择。
梅赫利斯甚至暗示张野说,苏联.政府将无条件承认学生军在东北的一切利益诉求,远东红军也随时准备为学生军提供方便。作为交换,学生军必须保证苏联侨民的安全和正常投资经营活动,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苏方提供工业原料和产品。
而受到盟国闪电攻击苏联并.大获成功的刺激,龟缩在东北几个大城市内苟延残喘的关东军又开始蠢蠢欲动!岛国政府内,北进之声喧嚣尘上,国内留驻的第16师团、新组建的第51、第57师团先后被全数送至东北,以充实关东军的力量。
这时候,梅津中将和吉本中将都已经被免职送回.国内。关东军司令官由侥幸从学生军包围圈中逃回的第12师团司令官山田乙三中将接任,参谋长为原察哈尔派遣军司令官司笠原幸熊中将。
山田中将因为吃过学生军的大亏,并不象国内某.些政客和大本营的将军们那样,看好目前的东北战局。他坚决要求大本营组建装甲加厚的重型坦克部队,向关东军提供足够数量的作战飞机,以及大口径的反坦克武器。
可是此时岛国的战争储备物资已经不敷使用,.而新型坦克尚在研制之中,自然难为无米之炊。山田中将没有战胜学生军的把握,也就继续深沟高垒地守在大城市里,与大本营就“北攻红军南拒学生军”的方略软磨硬泡讨价还价。
而停留在锦州.城外近十天的学生军主力部队,在得到苏联官方的承诺和红军的全力资助后,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北扩张。他们遵照张野的命令,主动绕开鬼子重兵死守的核心城市,避实就虚地迅速挺进中小城镇和乡村。不久之后,东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挂上了学生军的青天白日旗。
占据了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盘后,学生军的重心开始由作战转向巩固和建设。作为异军突起的外来户,张野知道学生军未必会被当地民众所接受,因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成为重中之重!
发展军火工业也是拉动地方经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开设兵工厂还能彻底解决学生军后勤补给带来的运输问题。学生军必须改变过份依赖苏联红军提供的装备的现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学生军的发展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能力。
于是,晋东南的军工和原料生产基地在张野一纸电令下,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北转移!
赵之江老师亲自带着一群技术专家,风尘仆仆地过来实地考察学生军接收的各大工矿企业,并在当地大肆招收熟练工人,按军需计划组织和恢复生产。
除了学生军副总指挥李暮然留守晋省,坐镇省城打理学生军后勤事务之外,学生军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马浩,也率领一大批年轻的行政储备干部到了东北。他们的任务是:恢复和建立各级行政机构,力图用最短的时间,重新打造东北的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掌控住东北的大局,使学生军的政令能够上下通达,上行下效。
为了补充学生军的实力并尽快与地方相融合,改善军地关系,学生军和地方行政机构开始在各地招募新军,设立学校。
为了配合马老爷子,张野特地下令,从学生军中抽调一批指导教官,暂时弥补地方行政干部和学校师资的不足。此外,还从各地选拔和聘请德高望重的地方绅士参与政府决策,以孚民望,并鼓励他们的子弟积极加入学生军或行政机关、厂矿学校。
张野还向马老爷子建议,在开办的所有学校中增设爱国主义教育课,从精神上清除鬼子和伪满洲国多年统治遗留下来的奴隶思想。
针对鬼子的“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张野要求轰轰烈烈地开展近代中国苦难史、南京大屠杀真相介绍等普及教育。以“爱我中国,做我华人”为口号,努力宣扬学生军的“驱逐侵略者,还我旧河山”的宗旨和建军历史,以激发东北民众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了解学生军,接受学生军,认同学生军,从而与学生军同仇敌忾,共击鬼子。
这时候,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中,还活跃着一支支归属于东北抗联的抗日武装。
东三省向来民风骠悍,不甘做亡国奴者大有人在。自“九一八”之后,许多爱国志士就开始自发组织起来,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打击鬼子。
但是在强大的关东军的**威下,势力单薄的他们不得不潜入山林之中与鬼子作长期周旋。这其中的著名将领有马占山、李兆麟、周保中、赵尚志,还有李华堂和外号“座山雕”的谢文东等人。
学生军通过各种途径,向所有其他抗日武装表达真诚善意。号召他们走出山林,向学生军kao拢。张野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妥善安置这些队伍,尊重他们的主张,在不危害当地安全的前提下,任其来去自由。
果然,随着宣传攻势广泛铺开,大部分山林中的队伍纷纷走出山林,主动投奔学生军。毕竟,深山老林中的日子太艰苦了!大家听说鬼子已经被学生军赶跑,自然也就光明正大地出了山。
对于学生军的政治主张,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的。其实一般民众往往没有自己固有的政治观点。那些拉杆子上山的司令,大部分只知道拿枪杆子打鬼子,却不明白如何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对于不愿意加入学生军,只愿意同学生军联合抗日的队伍,张野也一律欢迎!但是要求他们必须服从学生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遵守学生军的规章制度。学生军则可以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帮助整训队伍,以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对于少数意图占山为王,危害一方的铁杆土匪,学生军也毫不客气。地方政府在接到当地民众投拆,并查有实据的,及时发布公告勒令其主动投案自首。拒不投案的,地方政府将请求学生军出兵剿灭!
张野认为,学生军初进东北,必须立威!“杀一儆百”当然是立威的不二手段!
他迅速地调派部队进山剿匪。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隆隆坦克开进山去,一杆杆白旗打出来!力量对比悬殊,学生军又能吃苦,剿匪工作十分顺利。
在诛杀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土匪头目后,混乱的东北治安形势大为好转!地方政府的权威很快树立起来,整个东北大地管理得井井有条,真正成了学生军的天下。
龟缩在长春城内的关东军的山田中将,对城外的形势也并非一无所知!
他了解到学生军整肃东北的手段和效果后,更加不敢轻易出兵!他明明知道学生军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却偏偏束手无策!
梅赫利斯在忙于筹集西线军资的同时,也时时关注东北局势。借着提供援助的机会,他对学生军在东北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清楚!对于张野在短短时日内便将东北整肃一新的事实,他心安之余,更难免有点苦涩:
在学生军强势出击下,关东军已经难有大的作为。远东红军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基本上不存在了。可是西线红军在德军的强力打击下,却连连败退,溃不成军。成团成师的部队被包围被俘虏,防线崩溃!德军已经逼近斯摩棱斯克,距离莫斯科也不远了!情况如此危急,而数十万远东红军却只能呆在冰天雪地的东北边境,袖手旁观!
梅赫利斯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学生军,此时的远东红军将会面临着关东军的强大压力!在岛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下,远东红军将岌岌可危!因为莫斯科已不可能向远东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援。
可是有了学生军,远东红军就完全可以腾出手去支援西线的兄弟部队,去支援莫斯科。但是,远东红军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的利益谋求,再也难以实现了!
如果接手东北的是象张作霖那样没有爱国立场的地方军阀,远东红军或者还有机会。可是在那个虽然年轻却仿佛能够洞察一切的学生军领袖面前,远东红军必须收敛!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努力约束自己,小心维持与学生军的盟友关系不被破坏!
“养虎遗患啊!”
梅赫利斯无奈长叹。
他再蠢也知道,在主人强势的情况下,把手伸进别人的口袋绝对是十分不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