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217章 【海shang陷阱】

王岳亭反问道:“不还有你的情报参谋张思卿可以帮我吗?”

薛兴华马上拒绝:“他现在管理我手头的情报都忙不过来,哪里有心思管你的事。”

王岳亭说道:“你这里必须加人。你看人家小日本一个旅团司令部都比你这个司令部规模大得多。”

薛兴华叹了一口气道:“我哪里能找到这么多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帮忙的。这几个人还是我花了好多精力才找来的。你们都还不是科班出身,一个个在咬牙挺着。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最喜欢的还是像胡长石一样上战场,杀他一个痛快淋漓。”

王岳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这是你下的命令,我就是最不愿意也只好干下去啊。”

第二天,水儿又拍来一份电报:“物资船队触礁,返家。”

看了这封报告坏消息的电.报,薛兴华松了一口气,对被他喊来的王岳亭道:“水儿那边的效率不错,很快就查到了这些。”

王岳亭看了电报,稍一思考就明.白了电报的真正意思:水儿暗示日本间谍已经掌握了兴华军劫持比利时货轮击沉西班牙舰队的证据,为防止西班牙人翻脸,她已经停止向菲律宾的基地运送物资。

王岳亭急忙说道:“那我们存放.在基地的物资不就危险了?”

“呵呵,你还不想付出一点代价?”薛兴华说道,“你放心,.浪费不了多少物资的。从这里过去的我们船队不是已经到了那里装货吗?正在运往那里的货船肯定会直接朝这里驶来。加上西班牙人不会说翻脸就翻脸,他们还有验证还要请示国内,没有十天半月绝对不会和我们打仗。我们兴华军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已经被他们强,暂时除了口头警告之外,很难有实际动作。”

“那就好,那就好。”王岳亭老头似地哆嗦,接着又问道,“.他们会不会趁我们主力在朝鲜之际直接进攻三发市?”

“我想水儿他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仅仅是西.班牙人我倒是不怕,我最……”

薛兴华一脸的凝重,王岳亭也一脸的担心。

但是,几天之后.当一份从旅顺送来的情报到他手里时,薛兴华已经没有心思考虑三发市的事情了:日军海军在旅顺半岛测量海岸地形,有可能在辽东半岛登陆!

看了这份情报,薛兴华几乎没有思考,立即命令情报参谋徐健业给北洋军发出电报:“日军近期将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

徐健业对薛兴华这种神仙似的武断已经具有了完全免疫力。他听到之后,马上将记录的电报内容请薛兴华签字认可,然后转身就朝电报房走去。

在此之前,薛兴华已经用渔船偷运了不少缴获的武器送到辽东的金州。他给情报头子王岳亭的解释是日军将攻打金州,那里缺少武器。说话的口气也是如神棍似的。

前世历史上,日军进攻辽东半岛是在1894年10月24日凌晨开始的。当庞大舰队到达花园口附近海面时,岸上并无清军的一兵一卒。日军于当日早晨七点二十五分顺利上岸,他们在这里一直用了十四天的时间转运了所有进攻的人员、战马、大批辎重上岸。一直没有看见一个守军来意思一下。

当然不想这种事重演,除了给北洋军拍发提醒电报外,薛兴华还要求徐健业三天之后拍发他和陆军参谋魏利贺共同书写的一篇文章给《风雨报》要求其刊登。文章不但公开宣称日军将在辽东进行进攻,同时分析了防守金州的重要性:“金州在,旅顺在;金州丢失,则旅顺不存。”为了提醒守军,薛兴华还根据前世的一些记忆指出在防守金州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金州外围要地的防守,特别是石门子的狍子山、台山一带,以及三十里堡、乾河子到十三里台子一线。

当然,薛兴华不是神仙,生长在南方的他不可能清楚地记得什么石门子、台山、十三台子之类,这些都是情报人员将那里的地形绘制好之后,兴华军的几个军事人员处在日军的立场上考虑得出的。薛兴华他记得日军是从花园口登陆,记得先打下金州,然后进攻旅顺港的。有了主线索,那些小线索就kao大家来凑了。

刊登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诉李鸿章和他的手下怎么打仗。他们驻守在那里,肯定知道那里应该守哪里不能放弃,如果他们真心想守的话。

刊登文章的目的只是将他们“逼上梁山”,逼得他们重视这件事。今后一旦清军没有守或者没守住,他们将承担更多的舆论压力和朝廷的责问,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兴华军在国人中的形象:连局外人兴华军都如此关心,你们北洋军还不去守的话,实在该杀!

在文章的最后明确说明兴华军已经拍发了相关电报给北洋军,以李鸿章大人督促守军重视金州的防守,防止这个李大人推诿。同时,兴华军提出愿意无偿资助部分枪支弹药给守军,并在朝鲜向日军发起进攻牵制日军兵力,不使在平壤附近的日军抽调到辽东和鸭绿江一线。

安排了这件事,薛兴华又找马奎询问了平壤城的城防工程建设情况,得到马奎的肯定回答后,他要求马奎留下足够防守的部队,在保证平壤城和部队不出现大损失的前提,他们和胡长石的部队一起向日军发起小规模的攻击以吸引日军。

马奎难得地笑了,说道:“你又不到哪里去,不就是朴家湾吗?现在这里到那里的电话已经架通,你有什么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还用得着又是检查城防,又是安排各种事情。我们进攻也不是今天说进攻明天就能出发的。”

薛兴华这时才发觉自己婆婆妈妈了一些,二话不说就骑着马直奔朴家湾而来。

在海军作战室里,各部门的主官基本都到了,他们是:陆军第一团团长田虎、海军司令林启龙、海军陆战队团长关应雄、军情团长王岳亭、炮兵团长王胜道、海军参谋长赵严楚、后勤团长秦洪刚、旗舰上海号舰长柯良玉、天津号舰长林华、海军参谋王杰民、陆军参谋魏利贺、情报参谋张思卿、后勤参谋马健、通信参谋徐建业等等。

不用猜,大家都知道有大事发生。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薛兴华,闲了这么久,都想好好地干一场。特别是关应雄简直就是跃跃欲试,田虎也没好到哪里去,看向薛兴华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薛兴华看手下求战心迫切,心里也很激动,问道:“你们这帮家伙都熬不住了?”

关应雄说道:“谁能熬得住,看着小日本的军舰在我们眼皮底下晃来晃去,好像他们很厉害似的。真是气死人!”

薛兴华开玩笑道:“你海军陆战队凑什么热闹?就是打仗也没有你们的份吧?”

关应雄胸口一拍,说道:“怎么没有?我早已经相中了一件好事。而且这种事还只有我们海军陆战队最合适。”

“哦,你说说。”薛兴华一下还真被这家伙说得来兴趣了,眼睛看了林启龙一眼。林启龙笑了笑,显然关应雄之前和他说过。

关应雄说道:“我们早摸清了日本舰队每天来这里的规律,只要你下令打。我们海军陆战队可以立即在日本舰队来回的路线上布放水雷,管叫它们心痛得嗷嗷叫。”

说着,他指着大同江江口的地图说道:“日本舰队每次来都是呈二列纵队穿过这里,路径大致有三条:一条走入海口这个小岛的内侧,正好在我们岸上火炮的射程之外,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一番走了。一条走这个小岛的外侧匆匆而过。第三条路径是走外海,离这个小岛二三里远走过。他们返航也都是走的那条路径。”

薛兴华问道:“那你怎么布放水雷?三条路径他们肯定是随机选择,而每条路径的宽度也不窄吧?我们哪来这么多水雷部分。”

关应雄笑道:“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随机选择,我只知道他们上一次走的路肯定与下一次走的路不同。今天这一次他们走的是小岛外侧,那明天走的路不是内侧就是外海。外海我们的水雷效果不大,但明天我们在内侧布放水雷的话,就有一半的希望。如果他们明天走外海,那么后天我们就可以同时在小岛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布雷,那他们非中一次水雷不可。”

薛兴华也来了兴趣,连忙问道:“那你们是怎么考虑这二条路径宽度的?我们总不能在他们可能通过的区域都布雷吧?还有,这些水雷我们如何得知它们今后不害我们自己的舰队?”

因为外海的路径太不易把握,薛兴华自动忽略了那一条。现在可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多水雷来封锁一条海峡一大片区域。而且这里是大同江的入海口,正对入海口的水雷容易被大同江的江水冲走,漂浮在黄海里不知道最后谁中标,布放在大同江入海口侧面的水雷又容易被入海口形成的紊流带入不确定的区域,基本属于害人又害己的行为。为了保护入海口,不让日军舰队进入,兴华军在大同江里采取的都是用固定位置的锚雷,既不让江水将它们冲走,又可以在战争结束或告以段落后取走或直接摧毁。

所以在这里兴华军没有肆意采取布放漂雷来阻挡日军舰队的通行,日军舰队也没有布放水雷来封锁兴华军舰队的出入。

关应雄成竹在胸地说道:“我们用绳雷!”

薛兴华一愣,问道:“什么是绳雷?用绳子来牵着它们?”

“对!这是我手下的一个营长告诉我的,就用朝鲜人这里打井水用的轱辘,被水雷当打井水的桶,可以用摇轱辘的办法随我们将水雷安放在哪里。我们先事先放一段距离,只要我们的情报人员看到日舰过来,测量好大致距离之后,我们就在岸上、水里摇动轱辘。将它们拖回来一些或者让江水再冲远一些。你想,他们能不挨炸吗?除非他们能飞上天去!”

薛兴华心里开始也是一喜,但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道:“这么做不容易吧?入海口又不是到处都有海岛让你们安置轱辘,万一敌人先发现你们用炮打的话,那些光秃秃的小岛怎么让你们藏身?你们总不能在水下安装轱辘,在水里摇动轱辘把吧?就算你们不冻死也没力气摇啊。”

关应雄笑道:“就是在水里。不用我们摇。我们事先把距离放短一点,等接到测量人员测出的距离后,就把轱辘上的卡销抽出来就行,让大同江的江水冲着水雷往海里走,等长度够了就把卡销cha进去就行,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完这二个小动作,就穿黑色衣服趴在那些礁石上,除非敌人走到身边才能看见。”

林启龙笑着cha言道:“师长,你就不要怀疑了。你考虑的这些问题我们都一起商量过,以前我比你还不相信这个办法,可做了很多次试验以后,我们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浪费我们有限的水雷,炸不响就把它们取回来,就如锚链固定水雷一样。现在我们在入海口那些礁石周围的水底下偷偷安上了六十三架轱辘。距离远的可以放到一公里,近的可以放四百米。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挂雷。到时候你就看关团长的好戏吧。”

薛兴华笑了笑,说道:“好,我不怀疑了。不过,你们怎么在水底固定轱辘的?”

这话一问出口,几乎所有海军将领包括关应雄都笑了,这让薛兴华等人莫名其妙。

林华笑道:“我们先斩后奏了,全部用水泥做了几百斤重的‘u’字形墩子,在上面预留了二个圆孔。用一根木棒往里一cha,轱辘就装在里面。用军舰上提升炮弹的起重机将它们一个个放在礁石周围的水下就行了。”

喝过洋墨水的人为了说明水泥墩的形状连英文字母都用上了。

薛兴华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轱辘的形状和作用。从他们的谈话发言看,这个主意已经得到了海军大部分人的认同,很多人都想试一下,想把日本军舰揍到海底。

虽然薛兴华还有一个疑问:大同江的江水有这么大的力气,冲得这么多水雷往外海跑?如果牵引它们的绳子绞在一起怎么办?但是他没有再问这些问题,而是直接问道:“明天能使用吗?”

关应雄马上说道:“能!我们现在就开始挂雷,在明天吃早饭前就可以安排妥当,只要他们敢来,就炸了他娘娘的。”

薛兴华问林启龙道:“你们准备怎么配合?”

林启龙回答道:“我们的舰队在大同江口待命,同时岸上的火炮也进入随时发射状态。只要日本舰队的队形被我们的水雷炸乱,舰队就从预留的安全通道冲出去,专对离大同江口近的军舰下手。我们五条军舰完全可以拉下他们二三条军舰。”

薛兴华说道:“我们可以将天津号也加进去。”

“不保密了?”林启龙高兴地问道,“有了它,我们可以与日本舰队面对面地搏杀!他们最大的军舰是金刚号巡洋舰,才2284吨。我们的天津号有4568吨,刚好是它的二倍。他们十艘军舰未必能干过我们。”

薛兴华说道:“日本人已经查到了这艘军舰是我们从智利手上转买来的。那就让它出去闯一闯。不过,我们暂时还是不要和日本人死拼,在确保天津号不受损不影响二个月之后一场大海战的情况下,你们可以将她投入战场。我相信日本之所以留十艘军舰来监视大同江口,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有天津号。”

林启龙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就提防他们将我们引向外海区,用这些军舰拖着我们,阻拦我们进大同江口,然后配合闻讯赶来的主力舰队对我们围歼。”

薛兴华说道:“他们很可能是这么打算的。”

林启龙对舰队参谋长赵严楚道:“赵参谋长,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你带人重新拟定一份作战计划。”

赵严楚很标准地举手敬礼回答:“是!”

晚上,长沙号炮艇和徐州号炮艇出了大同江口,帮助关应雄的海军陆战队将水雷一个个从炮艇里吊出来挂在水下轱辘的绳子上。因为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的动作都很快,当水雷起吊的时候,海军陆战队士兵就跳入水中,水雷入水刚从起重机上取下,泡在冰冷海水里的海军陆战队员就很快将绳子系在水雷的把柄上。

每颗水雷不用十分钟就可以挂完。后来跟随一艘渔船,挂雷的任务一完成,泡在水里的海军陆战队员就上渔船换衣烤火。其他穿黑色衣服的队员接替他们潜伏在附近的礁石岛上值守,三个小时一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