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204章 【各个击破1】

在上海的各路人马包括各国记者时刻都守在译电房,都想得到平壤的消息。一有电报过来,他们就要瞧一瞧,就是军事密电也想看看,虽然总是被拒绝,但还是不断地重复。电报房最后发现这样不行,不但影响了电报局的工作,影响了电报局为客户保密的信誉,而且又可能造成军事泄密。他们请示巡捕房和上海官府衙门之后,加派了带枪的士兵,将那些恼人的记者和后台不硬的闲杂人员全部驱离。只留下几个手能通天的家伙。

当平壤发来的电报过来时,电报稿还没有送到《风雨报》报馆,天津的张佩纶、北京的慈禧光绪等人就知道了电报内容:“兴华军阻日寇于城外。”李鸿章带着伍廷芳与沙俄公使谈判还没回来。

慈禧拿着电报把上面的几个字看来看出,似乎想从里面看出什么花来。嘴里念道:“兴华军,是朝鲜东学党的还是哪里的人,兴华兴华,难道是革命党的那些人……。”她抬起头,对李莲英道,“去,马上招礼亲王世铎进宫。”

“喳!”李莲英连忙小跑着走了。

光绪与翁同龢呆在一起,问道:“翁师傅,你说这兴华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们以前怎么不知道?”

“老臣不知。或许是朝鲜东学党的人被我大清军队镇压后重新聚集起来的。可,他们没有这么大本事啊,他们那些人怎么可能阻日寇于城外?如果这么容易,叶大人也不会撤军。”

“什么叶大人,朕要亲自砍他.的脑袋。”光绪大义凛然地说道,“他是阵前逃跑,按律该斩!”

“皇上息怒,这叶大人是少荃手下.的三根柱石。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为了让太后早日真正荣养,我们在这次清日战争中不能失败,只能胜利。我们还得借重少荃很多。”

光绪说道:“肯定不是东学党,倒.像是在朝鲜的清朝臣民自发起来的。兴华,兴华,不就是振兴中华之意?”

“皇上请慎言。”

光绪郁闷地说道:“这里只有我君臣二人,有什么不.可说的。我爱觉新罗在位几百年了,难道中华不是朕的?”

翁同龢只好说道:“这只是他们那些乌合之众随便.取的一个名字,未必就有实际意义。就如我们的练字军、庆字军,并不表示是专门练武的军队,也不是专门庆祝的军队。或许他们的首领名字里有‘兴华’二字。”

光绪点了点头,说道:“那朝廷是承认他们吗?是不.是命令叶志超他们马上转身配合他们,将平壤城重新夺回来?”

“能夺回来固然.好,可已经丧了胆的他们恐怕不敢折身回去?”

“必须让李鸿章派大员在半路截住他们,只要斩杀了叶志超,朕相信我大清的军队里还是有血性汉子。”说到李鸿章的时候,光绪帝是咬着要说的。

……

谜底被李鸿章解开。当李鸿章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这封电报后,只想了一会,就说道:“他到底出手了。”

张佩纶不确定地问道:“可他们只有不到三千人的部队,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上封电报里署名的那个‘薛’字就是指他。探马不是说从8月底以来朝鲜高原镇就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吗?显然是为了迎接这个青年上岸。也许他将他的人马全带来了。”

“全部带来也只有二个……二个团,五千多人怎么可能从日军手里夺下来并守住……”

李鸿章说道:“人家不是已经守住了吗?既然他们愿意守就让他们守。我们的大军继续撤往鸭绿江布防。也许朝鲜这个泥潭有了他们就更深了。”

“万一朝廷命令叶志超反击?”

“他们愿意折腾就去折腾。”李鸿章心想:那个软骨头叶志超会遵命就怪了。

正如李鸿章所预计的,吓跑了胆的叶志超早没有军人的胆气,特别是在猴石山被日军差点包了饺子,他的胆早已经不在身上。逃跑的路上,聂士诚多次提议他把大军选一个易守难攻的县城驻扎,等待朝廷的诏令。但他一概拒绝,撒开双腿猛冲。当然,他是骑在马上,**的战马都差点累死。他现在每天都狂奔一百里以上。

叶志超之所以跑的如此潇洒,除了他胆小这个主要原因外,他还清楚自己的恩主叫顶头上司李鸿章大人的心思。所以他只怕日军枪杀他,并不担心朝廷真的会砍他的头。既然你老李定了要撤退,迟撤不如早撤,早点跑还可以多保留一点人,没有必要在乎什么名气不名气。

上海人又被新来的消息激得痒痒的:

“号外!平壤依然在我手!”

“号外!日军望城兴叹!”

“号外!兴华军横空出世,日军无奈低头!”

“号外!清军无能,华人赤子奋起!”

……

“真是太好!气死哪些狗日的日本人!”一个人举着加印的小报兴奋地大喊。

“这兴华军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下贩探询地伸出脑袋,周围的人都在交头接耳。

“兴华兴华,不就是振兴中华吗?难道……”

“你瞎猜。如果是‘恢复中华’倒有你说的那种可能。”

“哼,这狗屁朝廷早该换一换了。”

“就是,官军不敢守城吓得屁滚尿流,反而要普通百姓去打仗。”

“小声点,说不定周围有朝廷的探子。”

“这里是上海,你怕啥?”

……

搅得无数人心情大乱的薛兴华正在城西北七星门外送徐一凡带领的偷袭队出发。先行出发的特种兵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早已经融入了周围的群山、森林中。为了打好这次偷袭仗,薛兴华和马奎、魏利贺等人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搞一次不是大规模进攻也算是规模不小的进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薛兴华很早之前就派出了不少招聘的本地情报人员,一边收拾日军的零散探马以保守秘密一边监视日军的大行动。

同时约定,一旦徐一凡他们发现情况不对马上撤退。如果城里人得之情况有变,城墙上的炮兵发炮示警,徐一凡立即率兵撤退。

此时天色尚未暗下来,经过身边的士兵都能看清相貌。先是行注目礼的骑兵离开,然后是五十名炮兵,他们将火炮拆开绑扎在战马上、将一箱箱炮弹马背。

最后出发的是精神抖擞的步兵,他们经过薛兴华所在的位置时都举手敬礼。

特种兵带队的是叶建斌,这个差事还是他争取了好久才从胡长石、滕青山手里抢来的。“休整?早腻味休整了,不就是休息养膘吗?我叶建斌不稀罕,我只喜欢在战场上与人斗智斗力。”

今晚他们攻击的目标是日军第五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所率领的主力部队。该部有含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在内的七千兵力。他们驻扎在平壤市的东南面一个kao近普通江的农庄里。因为庄子太小,无法容纳这么多的人马,有三千士兵就驻扎在庄子东面——也就是在庄子和平壤城之间——刚收割了水稻的稻田里。稻田里早没有水,泥土也晒得比较干,只要不是马进去,人踩在上面没事。

兴华军相中的就是他们,因为这个军营没有什么建筑物利用,也没有修建工事。炮弹只要落进军营里,就能带给日军不小的死伤。

通往这里的路已经由情报人员走过无数次了,特种兵里也有不少走过这些路的。现在特种兵队伍里就有一个曾经查看这里地形的士兵,队伍由他带路。

整个队伍呈菱形:路上的是三个尖兵,路边山林的二边各有二人充当左右两翼,接下来是三名后卫,也是这支特种兵重武器、弹药的携带者。

三个尖兵呈品字形搜索前进,为了照顾山林的同伴,他们的速度并没有尽情展开,但在普通人眼里,他们的速度还是不慢。

在他们这十个特种兵的后面三百米就是徐一凡的一百战马,上面骑乘的才成为骑兵营战士的骑兵和王胜道带来的十二个炮兵。除了得得得的马蹄声,大家都保持沉默。

最后面的步兵,但没出多远,其中一个连的步兵就已经转向,到计划好的地方占领有利地形去了。

余下的这个连将再前行六百多米占领另一处高地,为徐一凡的偷袭部队提供退路保护。

又走了三里多地,在骑兵前锋快接近一座高度不是很高的土山时,走在前面一个骑兵回身跑到徐一凡面前,敬礼之后低声报告:“徐营长,我们到了!”

徐一凡嗯了一声,回礼后,说道:“王团长,小弟把你护送到了,开锣吧。”

王胜道听得出徐一凡话里的酸味,他笑了一下,说道:“你别急,只要我王胜道打响,小日本想不出来都不行,仗有的是你打。”

“那就拜托你了。总不能让老子白跑一趟。”

面对职位比自己低,但脾气比自己大的家伙,王胜道理解地说道:“你放心,不会让你筹划好了我。”

这次行动是徐一凡筹划的,可真正唱主力的却称了王胜道,骑兵和二连步兵都变成了炮兵的护送者,你说徐一凡能不郁闷吗?虽然五十个炮兵里有四十多个人都是自己营里重火力连的人,但又王胜道这个团长在,最大的功劳还不是他的?万一小日本不出来,那徐一凡还真的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王胜道指挥士兵将四门75毫米山炮运上山顶,重火力连连长亲自和手下将上面的杂草、树木砍掉,布置简易炮兵阵地。为了防止被日军反击,他们要在短时间里布置四个简易阵地。

不过,这难不倒他们,在白天的时候,这个连长和王胜道就偷偷摸摸地来过这里,相关的地形都已经选好,只是担心日军的探子发现,所以当时没有动。反正是打了就跑的一锤子买卖,目标面积又大,因此简易阵地无须过多的要求,只要有一块平地、地面比较结实就行。

炮兵在构建阵地的时候,徐一凡在前面指挥骑兵下马埋设地雷,他自己站在路边的山坡上打量着远处的日本军营。此时天色已暗,五百米之外的军营只看见几支燃烧的火把而已。

显然日本人不知道有人在算计他们,军营里燃着不少火把,借着火光偶尔能看见巡逻的日军在各帐篷之间游走。

“狗日的小日本,你们好好睡吧,等下就知道你徐爷爷的厉害。”徐一凡忿忿不平地念了一句,手里的望远镜拿起又放下。

二个小时不到,王胜道就让士兵跑下来,通知徐一凡炮兵准备完毕,马上开始试射。

徐一凡对报信的士兵怒道:“他不是团长吗?打就打,难道要老子批准不成?”

很快山包上传来一声:“放!”

“嗵!嗵!”二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去,在黑暗的空中留下二条淡淡的红线。但迅即消失不见了。林中的鸟儿吓得尖叫着冲向高空,地上的野兽也疯狂逃离。

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在远处的日本军营里。

很快,那里炸出二朵绚丽的火花,大地颤抖了一下,巨大的爆炸声随即传来。

举着望远镜的徐一凡大喊道:“打偏了,狗日的打偏了!这么大的目标还打偏,真是一群饭桶!”

徐一凡身边的骑兵连长也拿着望远镜观看,此时他却喊道:“打中了!哈哈……,打得好!”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谁说的对。但眼睛好的人却大声欢呼:“打到了,打到了……”

二发炮弹有一发落在军营中而且碰巧射中了一座帐篷,另一发则飞到营地外。

心情不忿的徐一凡自然说炮兵打偏了,其他人则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只要有一发炮弹打到敌人就算成功。

接下来四门火炮同时发言,发出的炮弹打得越来越准。远处日军军营地开始燃烧起来,目标越来越明显。徐一凡甚至能看到日军在惊慌但快速地集结。有一发炮弹正好砸在人群中,xian起了无数的身体、碎肢……

“哈哈,打得很,打死这狗日的。”徐一凡也改正了心态,觉得看戏也不错。

与徐一凡唱对台戏的骑兵连长问道:“徐营长,鬼子啥时候出来啊?”

“那还用问,他们现在这么乱,三分钟之内出不来,但十分钟之内不出来你找我!”徐一凡很自信地拍这个胸口,“真要当缩头乌龟,他们只有全灭!”

话音刚落,前面的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前面的特种兵已经与出营的鬼子干上了。

按照事先约定,特种兵主动射击,说明日军冲出来的不是很多。

徐一凡大喜,大声道:“撤!”他似乎忘记了刚才所说的三分钟。

骑兵连长也早忘记了徐一凡刚才的话,闻声立即带领骑兵们转身撤退。不过他们并不全部顺着来路撤退,不少人有秩序地退入沿途各小路中。只有徐一凡和骑兵连长带着三十来人顺来路退到了炮兵阵地附近。

此时,日军队炮兵也开始了反击,但打出的炮弹是盲目的,最近的也离炮台有上百米。

看了一眼不高的山顶,徐一凡举手道:“停!”

不管部下是不是遵命,他跳下马,跑到炮兵阵地上,对王胜道道:“王团长,你们打的不错!”

“你怎么上来了?鬼子不是出来了吗?”正在亲自调整仰角的王胜道起身问道。

“哈哈,早着呢。我们埋的地雷还没有响。你说今晚我们能干掉他们多少?”

“五六百吧。”

“这么少?”徐一凡大摇齐头,说道,“肯定不止。我看现在他们就死了不下五百人。”

“轰!”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

徐一凡大喜,一边朝下跑一边笑道:“哈哈,老子的也开锣了。”不料,没有跑多远,他一脚踏空,摔倒在炮兵挖掘的地雷坑里,弄了一个满嘴泥。幸亏这些坑将在炮兵撤退之后在装上地雷,否则徐同学就这么冤枉的给报销。

看着徐一凡狼狈的样子,几个炮兵都偷偷地笑了,只是徐一凡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他们不敢发出太大的笑声。

徐一凡擦了一下摔疼的嘴巴,骂道:“kao!你们他娘娘的要笑就大声笑,老子还怕你们这些兔崽子?笑话!”

此时,远处又是好几声爆炸声,不用想就知道日军连续踩中了好几颗地雷。

徐一凡兴奋地往下冲。

“呵呵,真是傻蛋!”骑兵连长笑道。

另一个则说道:“还是师长牛!叫我们路上埋地雷,路边也要埋,路上的一炸,敌人就往二边躲,再次又炸。”

看着徐一凡冲下来,众骑兵再次握紧缰绳,手里的手枪掂了掂,静待他发出出击的命令。炮台上的炮声似乎不存在。

但徐一凡迟迟没有发出冲锋的命令。他在等待,等待特种兵发出冲锋的信号。只要当日军冲过他们埋设的地雷阵之后,这里才发出进攻。

叶建斌没有让徐一凡等多久,只听一声哨声响,徐一凡举起手枪大喊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