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200章 【巧取平壤6】

王胜道说道:“是的。”

薛兴华看着下面问道:“城墙下的堡垒能不能使用?”

陆军参谋魏利贺回答道:“现在我们的水泥、钢筋还在高原镇。暂时无法修复高质量的堡垒。”

薛兴华说道:“乱弹琴,人家修建堡垒的时候未必就用了水泥?马上派人到他们的仓库里找找。没有的话就用石头、木头砌一个简易的。有堡垒总比没有强。”

魏利贺不解地问道:“我们为什么不等几天?只等我们的水泥钢筋一到,我们就能修建比现在牢固得多的堡垒。”

“万一日军马上进攻,拼着命用大包的炸药炸我们的城墙呢?下面没有堡垒保护,这城墙还不是纸糊的?你们不要以为上面这么多炮、这么多重机枪,敌人就不能炸。晚上真要潜伏过来,在我们两头炸,教你防不胜防。有了堡垒就不同,他们要炸我们的城墙必须先炸掉堡垒。堡垒就在地面上,敌人就是晚上偷偷摸摸地爬,我们也能看见。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这么大意,老子就把武器收上去,让你们拿步枪给日军打!”

城墙在热兵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特别是大口径火炮出现后,躺在城墙上御敌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在壕沟、地堡里的死亡率。即使不被弹片直接射杀,也容易被溅起的石头砸死砸伤。战争中,城墙的垮塌倾覆往往造成防守者群死群伤。

魏利贺连忙说道:“我知道了,.我马上组织人员修复它们。”

薛兴华说道:“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它们在,我们才能放心。另外,我们还要设置暗哨,埋设地雷。如果有可能,还要把电话牵进堡垒里,一旦晚上有大股敌人进攻,他们就可以悄悄地通过电话来通知炮兵,炮弹神不知鬼不觉地炸过去,那才过瘾。”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魏利贺道:“这成本也太高了?我.们那些物资最多够守这个城的,如果下次还要守城就没有了。”

薛兴华道:“你也开始贪心了?你说我们五千兴华军.能守几个城?这些物资都可以用钱买到,那就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就是多花点钱吗?只要能多保住我们几个兴华军士兵的生命,什么都值。魏参谋,你和马团长好好议一议,拿出一个好的防守方案来。我们要把这里变成我们的大本营,在这里至少要钉半年,甚至一年。……,对了,王团长,你是炮兵团团长,虽然现在是光杆司令,但你带你的那班子人为守军确定射界。打一个比方,假设哪个堡垒打来电话说12号区有敌人,城楼上的炮兵完全可以在漆黑的晚上按照设定的诸元开炮打中敌人。”

王胜道笑道:“这很好玩。行,我马上安排人做这事,我.还要进行火炮的位置变换,免得敌人看见了,晚上偷偷kao近打中我们的火炮。”

“嗯。最好就如我们原来训练的那样,让一方攻让.另一方守。攻的想着法子把对方攻破,守的想方设法保住自己,还要阴到别人。”

看着几个人很.是心服口服的样子,薛兴华忍不住想笑:这都是前世电影里看到的。如果有无线电对讲机就更棒了。

不能让兴华军太在意物资装备,以为离了好的武器、好的环境就不能打仗,那就惨了。而应该象前世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一样,条件最差也敢跟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战,而且有战而胜之的决心和魄力。当然,也不能吝啬物资,只要有条件就要尽量为士兵们装备好的、强的。一个活生生的士兵永远比一堆物资重要。如果可能将来给士兵配备头盔、冲锋枪等等。

扶着城墙上的石块,薛兴华拿起望远镜看着远处日军的军营,心里道:历史又改变了。本来今天天亮时日军要进攻,结果白捡这个城的。什么时候历史又回到原来的轨迹呢?

今日凌晨,野津道贯确实准备让日军攻城的。可命令还没有发出去,几个从北城战场上逃回的士兵告诉了这个自信的中将一个天大的噩耗:近五千人马的朔宁支队全军覆灭!立见尚文少将生死不明!

除了这个噩耗,他还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昨晚清军的行动是大规模地撤退,是完全放弃平壤的逃跑!在他进攻之前平壤城里无一个守军!

气得抓狂的野津道贯差点把这几个逃兵给全毙了。他在帐篷里暴走了好久,越想越明白:昨天晚上清军丢城逃跑,立见尚文这个王八蛋为了贪功,竟然谎报说是清军大规模袭扰。以报昨天白天丢城门之仇。他准备将逃跑的清军歼灭后再通知大家一起进城,这样,他的功劳最大。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那支不知名的部队给搅了好梦。让他们给捷足先登了。还将他的部队杀得片甲不留。

“巴嘎!立见尚文,死啦死啦的!”野津道贯双手紧握拳头连舞几下。如果立见尚文在这,他绝对会一刀砍了他。他不知道自己多少冤枉了那个死家伙,立见尚文也是在抓得俘虏之后才明白的,为了堵住逃跑的清军他宁愿丢掉自己的营地。至于后来为什么那么报告,那是有点私心,可谁没私心,谁又不想立大功呢。

野津道贯心里真是很不甘:“如果他告诉我真相,我可以提前进城,可以派出更多的部队。那样的话,我们日本军队现在就在城里休息了。那支奇怪的部队只能乖乖地退回去。我野津道贯的名字就会出现在报纸上的头版头条!立见尚文,你是对大日本帝国犯罪!”

很久很久,野津道贯才冷静下来,思考着这支特殊的部队。可惜他手头实在缺乏资料,只知道他们大量使用手雷,有一种比道林多管机枪更好的武器,知道他们的军服与清军很不同,还知道他们里面有西洋人。

毫无头绪地想了一会,野津道贯又生气了:“情报部门全都该自杀!这么大一支部队存在,竟然一无所知。真是有愧于天皇的器重!一群绵羊走了换成了一群猛虎,这平壤城比以前难打了无数倍。”

他怒气难消地写了一封信给在汉城的顶头上司——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将这里发生的事说了。

然后向部下宣布取消早晨的攻城行动计划。再派人通知混成第九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前来开会。整个第五师团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

看了西南的静海门,又看了南面的朱雀门。守备朱雀门的不再是昨晚在这里的徐一凡,而是另一个营长赵亚军。徐一凡已经向马奎申请,除非有大战,他将带他的骑兵去训练。

薛兴华回到军营吃了早饭,刚准备到城里转一转,却看到了刚被换下的胡长石和他的几个部下吃完早饭出来。薛兴华问道:“胡队长,休息好了没有?”

“休息好了!你们进城我们就在炮台上轮流站岗轮流睡觉。”

“你的特种兵都招到一起了吗?”

胡长石心情不好的说道:“招到一起了,可……”

其他几个特种兵也是一脸的悲伤。

“……,不要想那么多。你们这次立了大功,不是你们,我们今天不可能站在这里。无论是抢夺玄武门还是牡丹台,无论是徐一凡的那些骑兵还是我带的阻击兵,所有队伍里都是你们特种兵挑大梁,我衷心地感谢你们。……,带我去看看你昨天的战场?”

“我只是有点难受。大家都是兄弟一样,一下少了十九个,还有十几个重伤……”说着,他走在前面带路。

他们是从玄武门这里走上去的,顺着昨晚攻击的线路,胡长石一路述说着昨天的战斗经过。说着说着,他们有自豪起来,薛兴华也为他们的随机应变、坚强的决心、强大的杀力所感动、所震撼。

因为这里台阶很多,行走困难,城墙上还有没搬走的尸体、枪支。在接近箭楼的时候,kao外面的墙边上kao着一具日本军官的尸体。

薛兴华问道:“这是谁啊?”

“他叫井池口廉,是一个中佐。就是他在城门口出来骂阻挡我们进来的日军,不是他我们只能强攻。在箭楼这里也是他帮了我们的忙。”

薛兴华左右看了看,笑道:“看来还是我们的功臣啊。他的指挥刀、手枪呢?”

“手枪不知道。指挥刀被厉敬胜给扔了。”胡长石也笑道,“如果他不死,我们应该给他立一功,至少三等功。”

“呵呵,你也太吝啬了。应该一等功。不是他,我们可要牺牲好几个士兵。咦——”薛兴华惊讶地说道,“你们特种兵枪法好,怎么把我们功臣打成这样,三个抢眼。”

一个特种兵笑道:“当时天黑看不清,借助下面的火光我看见了他的大概位置,就估摸着看了一枪,听到了他腿骨折断的声音,他也哼了一声。因为他未死,我只好又开了一枪。他却没有声音了,我觉得奇怪啊,这黑灯瞎火的我怎么打得这么准呢?我怀疑他装死于是又开了一枪。谁教他该叫的时候不叫,不该叫的时候却叫了。”

“哈哈……”几个家伙哈哈大笑着。

站在牡丹台上,能够看到平壤城大部分地方,把炮安在这里几乎能覆盖百分之六十的城区。也许叶志超就是因为这个要地丢失怕炮弹落在头上而逃跑的吧。

虽然日本人的尸体都还没有清理完毕,但牡丹台的炮台建设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士兵们督促民夫已经抬上来三门75毫米速射炮,四挺重机枪,挖好了毁坏的壕沟,清理了炸毁的堡垒。加上这里原来的火炮,即使现在还没有建设完毕也能抵御上千敌人的进攻。

75毫米速射炮是兴华军自己的,从清军的军火库里接收的速射炮还要进行清理和校验。当薛兴华下山后,后勤部门已经报来了这次战斗的所有缴获,包括马奎在歼灭那支寻找元山支队的精干部队后所获得的,也包括徐一凡摧毁日军营地所获得的:

缴获日军村田十三式步枪四千三百支,子弹五十七万发,各种山炮二十六门,炮弹二千发,战马六百匹,驮马三百匹,粮草三千石,其他物资无数,俘虏七百五十多名。此外还有他们抢劫来的金银、人参等物也一并接收。解救被日军俘虏的清军六百多名和四百多朝鲜兵。

从平壤城里“接收”的物质如下:各种枪支八千多支,各种子弹二千三百万发,火炮四十八门,各类炮弹三十二万发,火药五千斤,地雷二千枚,军饷六十万两,粮草二万石,还有大刀、长矛、弓箭若干。

这么大的数量,薛兴华大吃一惊,觉得有点不可置信。但想起历史上的数据,薛兴华也释然了,心里还“责备”叶志超怎么不多留一点:据日方统计,日军第一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的战斗中,一共缴获大炮607门,炮弹267.17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

另外,兴华军还接收了平壤衙门的官库,多年积累下来的粮食、布匹、金银、珠宝、特产等物品众多。其中稻谷就有十七万石,黄金八万五千两,白银二百四十万两!从这些物质没有被清军搬走的事实看,清军在朝鲜可谓不拿朝鲜的一针一线,军饷、粮草都是自己解决。

历史上,叶志超的部队溃逃回鸭绿江后,他和他手下大将卫汝贵其中有一条罪名是逃跑途中纵兵抢劫,这个倒霉的卫汝贵就因为没有劝阻叶志超逃跑、纵兵抢劫这二条罪而被朝廷砍头,虽然他在防守平壤时立了战功。可见清朝政府对朝鲜还是爱护有加的。

可朝廷就不知道粮草都丢在平壤了,他们不抢的话怎么能逃回国内。

看着管后勤的人高兴得直哆嗦,薛兴华骂道:“真他娘娘的没出息,就这点把你高兴得找不到北了?日本人占领汉城获得的更多。”

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得的明面上只有三亿三千万两白银(二亿两战争赔款,三千万两赎回辽东费用,价值一亿两的北洋水师舰队,至于另外赔偿的一百多万“驻军费”不算。)实际上他们占领朝鲜、占领山东半岛、占领辽东地区时,就将这里值钱的东西搜刮一空,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的都落入日本侵略者的腰包,这些无法统计的数字远远超过明面上的那些。明治天皇皇宫里存储的黄金从战前的不足一百吨增加到三百多吨。一百吨黄金可值四千八百万两白银!

所有人都知道甲午战争是日本由一个穷光蛋国家一跃成为强国的原因。但很多人都把眼光盯在二亿两白银上,说二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多少年全国财政收入,实际上单单二亿两是没有这么大的作用的。

一个这么大的城市,其官库才区区三百万两银子,实在是让我们薛兴华失望。按他的估计没有几千万两至少有一千万两吧。因为他之前让沈元宜安排他的手下调查了汉城、平壤的富户,发现二个城市里很多富户都存在好几百年了,他们家里的银子可谓堆成墙,虽然他们没有北京城里那些亲王、伯爵有钱,但平壤城里上百万家产的富户绝对不下十家,超过五百万家产的有二家。

“怎么把这些家伙的钱捞到我的手里?”等那个管后勤的人走后,无良的薛兴华琢磨道,“钱在他们手里除了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玩女人,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是‘名正言顺’地开征抗日捐税,还是将他们暗杀后全部接收过来?”

如果那些富户知道薛兴华有这个想法,估计无法入睡了。

9月11日这天白天平安度过,日军没有进攻,兴华军也在休整庆祝在安葬死者。民夫和兴华军一起努力,才使平壤城勉强象一个城市。

从日军手里接收的六百多名清军和四百名朝鲜军被释放。根据他们的意愿,有二百多人拿着兴华军给的三两白银路费走了,有五百多人在兴华军的鼓动下剃了辫子正式加入兴华军。还有三百人清军既不愿被遣散,又不愿剪辫子加入兴华军,他们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推出代表一致要求组建一支单独的部队跟日本人打仗。

经过薛兴华的同意,这些人的愿望实现了,他们组成了一个营。双方约定在平壤城受到日军进攻的情况下,这个营必须接受兴华军的领导与日本打仗。等平壤城的威胁解除,他们何处何从由他们自己决定,兴华军不加干涉。

领导这个营的营长叫张德彪,原是清军的一个参将。现在他按照薛兴华的要求率部下负责镇守东边的长庆门和大同门。

这二个城门都在大同江边,除了日军用军舰从海上炮击外,城外狭小的地方敌军很难发起大规模的陆地进攻。而且兴华军的电话线已经牵到了各城门,在他们那里每个城门还派驻了一个班的兴华军。只要稍微坚持不住,随时可以用电话向兴华军总部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