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二卷 激**甲午 第184章 【消灭元山支队2】

报纸还刊登了官府在上海法国租界抓捕日本间谍楠内有次郎,福原林平的经过。自从中日战争爆发后,楠内有次郎,福原林平二人都在上海潜伏下来,从事间谍工作。随即奉命到满洲内地侦察军情。因船期更改,两人暂时难以出行,遂于8月12、13日,分别化装成湖北商贩,投宿于法租界的同福客栈,试图避开其原住处的耳目,但依然没有逃拖官府遍布的反间谍网络。

8月14日傍晚,两人在同福客栈被上海道台衙门的衙役抓获,随身搜出关东地图和清军军官名录等,但因人犯是在法国租界内抓获,只能交由法国巡捕房,而法国方面则干脆将两人交给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

在清朝官府的据理力争下,美国被迫将二间谍交给大清国。两江总督刘坤一亲自下令将人犯押到南京审讯。 (历史上,这二个间谍在这年的9月24日被处斩)。

……

报纸也刊登了日本政府对大清国滥捕滥杀在华日人的行为表示严重抗议,并准备采取对等行动捕杀在日华人。大清国则邀请美国出面保护在日华人,美国高调宣布应大清国所请,他们将采取措施保护没有间谍行为的在日华人。

最新的报纸刊登了日本海军正在黄海大规模集结,准备寻找北洋水师主力决战。北洋水师则表示不惧日本舰队,他们发誓一定将日本侵略军杀得片甲不留。

报纸还刊登了在朝日军正.在准备进攻平壤,平壤的清军也做好了迎接进攻的准备,中日大战即将爆发。

……

自从薛兴华发现现实与历史不.是很合拍之后,他就很少向报纸提供“机密”了,害怕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所以现在的报纸越来越中规中矩。

薛兴华看完这一叠报纸,时间.已经到了吃晚餐的时候。

当日深夜,情报人员传来日军四千余人进驻阳德.镇的准确消息。

1894年9月6日凌晨一点,薛兴华带着曹大牛等亲兵随大.部队出发了。彭二叔留在高山镇负责物资的守卫和这里的安全。

相对三发市外围的原始森林而言,这里的山路.要好走得多,上千只火把蔓延在山路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向前,向前……

其他人都默默地走着,偶尔有一匹马嘶鸣几下。

薛兴华心情非.常激动,他很想大叫几声:“甲午,老子来了!”但他强行抑制着自己,只是跟着大部队前进着。

不时有通信兵汇报着前面的地名,也偶尔有通信兵从很远的地方跑来,汇报着日军的行程。

9月7日下午一点,兴华军四千余人准时赶到潜伏地方。到了之后大家都没有休息,立即按事先制定的潜伏计划迅速散开埋伏,那些驮负弹药、火炮的马匹被士兵、民夫们牵到远离这里的地方。

薛兴华和马奎等人在霞岚山山腰一块大石头后面设下指挥部,转过大石头站在高处一点的地方就可以俯瞰大半个战场,如果用望远镜仔细看,连对面潜伏的士兵都能看见一个大概。

不过,马奎是不需要看了,因为他在这里曾经呆过二天二夜,几乎摸清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为了更好的掌握情况,他还将沙盘也搬过来了,沙盘上标记了排级以上单位的潜伏位置和火炮、重机枪阵地。薛兴华好几次想问马奎是不是连士兵步枪的摆放位置也刻了标记。但因为担心马奎反感,还是没有问。

看了这些,薛兴华只对马奎说了一句:“小日本遇到你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侦查兵被团参谋刘云安排到周围各处路口、要点,警卫人员将警戒线四面撒开。通信兵则在急急忙忙地架设通往炮兵阵地、各营指挥所的电话线。

电话这玩意还是薛兴华让人从欧洲爱立信公司花大价钱买来的,电话机连座机带话筒、耳机有好几十斤,耳机和话筒还是分开的,话筒上有一个很大的用橡胶做的聚音套。薛兴华估计在现在这个时代,在战场上用上电话这个高科技的军队还不多,或许兴华军算是前几名,虽然它们已经发明多年但都是在大城市里供身份高贵者使用。前年也就是1892年爱立信在中国上海开始了装机,用的是人工交换机。

看着笨重的电话机,看着进进出出的参谋人员,看着士兵手里一支支步枪,薛兴华心里仿佛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现在的情景和前世电影《保卫延安》里的镜头何其相似。

1945年的情景类似于1894年的情景,不能不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太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被世界先进国家甩下了好几十年,解放战争时使用的武器还是西方国家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产品。

正在薛兴华想入非非的时候,身后传来马奎针对全军的命令:吃干粮后原地休息,任何不得大声喧哗,严禁四处走动。等前面的战斗打响后才允许射击。

在命令的最后再次体现了马奎指令的特色:违令者,斩!

下午二点半前方侦查排传来信息:日军如期从阳德镇出发,正朝这里赶来。

与其他人一样,薛兴华也有点紧张起来甚至比有些士兵还紧张。他在指挥部呆不下去,干脆和普通士兵一样趴在草丛里眼睛盯着空无一人的山路。手里握着一支步枪,手心都沁出了一层汗。

“日!至于吗?”薛兴华不断安慰自己,但紧张之心只是稍微缓解,每当想起这是两辈子的心愿,心里又莫名激动起来。

他的紧张看在曹大牛眼里,曹大牛很是不解,将嘴凑在薛兴华耳边小声问道:“师长,你害怕?”

“日!我会害怕?日本鬼子又不是三头六臂。就是有三头六臂,老子也将它们砍下来。”薛兴华的声音虽然并不大,但周围的人都能听到。不明白情况的人都怒了,一个个把怒火放在曹大牛身上:“kao你娘娘的曹大牛,老子都不怕,师长会怕?”

曹大牛心里那个委屈啊真是没法说,好心相安慰师长一下却惹来这么多愤怒。他只好低着头表示有罪。

周围的士兵这才放过他,他们向师长lou出为曹大牛求饶的神色,然后再转头看着山下,耐心地等待日军前来,他们心里都在发誓:一定要多打几个鬼子给师长看看!

几个神枪手则按照平时所训练的内容,默念着:先打机炮手、再打指挥官、后打魁梧的、……。

山路很不平整,宽的地方有十多米,窄的地方只有不但三米。山路对面的边沿上有一条天然形成的小沟,小沟里杂草丛生,沟里的水也有一段有有一段无。

山坡斜着向上,从山路到他们埋伏的地方约有一百八十米的距离,射界非常清晰。只要敌人进了这个包围圈,无论是站在路上还是趴在沟底,都无法逃避来自两边山上的打击。

安排在山腰的三个炮兵阵地几乎能覆盖山路上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有日军躲进路边的几丛矮树林,几颗炮弹下去,一样尸骨无存。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伏击地,真不枉马奎他们花了一番心血。

突然,有人说道:“来了!”

没有多久就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嗒!嗒!嗒!嗒!……”

十六匹高大的战马从东南方向的山口走来,马上的士兵都穿着黑色的军服,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

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也不是很谨慎。得意洋洋的他们不知道前面有一个陷阱在等待他们。他们作为尖兵,现在的表现完全不称职,最多算是带路的。在进入山口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朝路两边看了看,一个日本小兵说了一句什么,其他人都哈哈大笑。

为首的士兵用马鞭抽了一下马屁股,嘴里喊着一句什么,整个队伍立即加快了速度。

一个士兵没控制好马,身体被树枝挂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叫。被旁边的士兵骂了一声,他正了正背上背的枪支,很快追上了队伍。

作为尖兵,这些人都没有望远镜,背的也都是长枪,装备明显不如兴华军的尖兵。兴华军的侦查连、排、班士兵几乎每人一支望远镜,每人都有一支手枪,部分枪法好的士兵扛步枪,此外还有简易急救包、匕首、干粮袋等。

但是,兴华军的尖兵没有马,因为在婆罗洲三发市找不到速度快耐力好的马。

薛兴华心里比较着双方士兵的装备和素质,一边想:“如果能在这里夺几匹马就好了。”

日本尖兵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把注意力转到他们来的方向。

没有多久,三列纵队的日本步兵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几百米长的队伍后面跟随的是一队队的骑兵,也是排成三列纵队。在骑兵之后是拖着火炮、炮弹、粮草的骡马部队。

在最后面还有三百多被抓来的朝鲜民夫,他们或挑或扛或抬为日军运送在元山、阳德抢劫的物质,在路边日军的逼迫下不情不愿地走着。他们与前面的部队拉开了近三百米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那些日本兵那着棍子一个个抽打着。

四千多日军加上几百民夫,队伍拉长到四里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