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104章 【报纸的运用】(爆发1)

“请你说说我要写的哪四个题目?”

“第一个题目是《中日是否避免一战》。第二个题目是《若战事爆发,中国能否能打赢》,第三个题目是《战事爆发后,西方列强会来调停吗?》,第四个题目是《如果战争失利,我们中国会怎么样?》。”

这四个题目也让廖卫先陷入了沉思,实际上他以前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除了第一个题目有明确的答案外,其他三个问题还真没有理清过。特别是对能不能打赢,心里很矛盾,按内心的希望和他所看到的,中国应该会赢,但从日本处心积虑准备战事来看,日本赢得战争的可能性更大,否则日本人不会这么积极主动了。

不管廖卫先怎么想,薛兴华继续说道:“我采取的方法是在报纸用辩论的方式引导国民来注意。比如第一个题目,你先用你在日本所见所闻来写一篇中日无法避免一战,说明日本多年处心积虑用国运相赌的一战,绝对无法避免。等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你紧接着用国内的情况来反驳,说前一篇文章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然后用中国武力强大、人数众多、资源丰厚的事情来证明中国不惧日本,日本人会吓得不敢开战,也引出第二篇文章。”

廖卫先问道:“是不是等辩论一展开,我们就引导人们朝开战的方向思考,多刊登一些肯定战争会爆发的文章?”

薛兴华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不但要让世人都知道战争迫在眉睫,还要把中日两个国家皇室的表现也披lou出来。我们国家的太后为了庆祝六十大寿大肆挪用海军费用,穷奢极欲。我们的大臣翁同龢为了一私之利只知道搅局拖后腿,只知道博取清流名声,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其他大臣也只知道日本这个国名,对日本的情况一无所知,自高自大,毫无战争准备。相反,日本皇室尽力苛刻自己,将几乎所有的钱都用来发展军队,上下一心,准备极其充分,各种战争方案制定细致到位。他们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收集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中国的军队、朝廷的情况一清二楚。

对于战争爆发后中国会不.会赢,你的文章就要旗帜鲜明的提出中国会惨败,会一败到底。你在文章中列举北洋海军多年不购军舰、弹药,纪律松弛、训练花哨无用、武器装备繁多、军队走私腐化等等事实来证明清军不堪一击。你知道《孙子兵法》不?里面多引用一些。”

廖卫先怀疑地问道:“这样做的话,.报纸的用处非常大。可是,这会不会把我们的情报泄漏给了日本人,从而帮助了他们?”

薛兴华说道:“如果这些情报没.有被日本人掌握,他们日本人敢发动战争?现在日本人对我们军队存在的问题清清楚楚,反而是我们自己的人要么得过且过,要么是被蒙蔽而不知道,也有知道这些弊端但存心看热闹的官员,更不说那些清楚危害性但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有意造成这些现象存在的人。如果我们现在不给清政府一剂猛药,我们的那些老爷八旗兵和窝囊的绿营兵一遇到战事就完了。”

廖卫先有点不解地问道:“你似乎对二朝帝师很有.存见。”

薛兴华肯定地说道:“因为坏事的就是这个翁同龢,.此人似忠实jian。当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战场上先是怯战而逃,在处理苗沛霖叛变的问题上又举止失当,该人理应处斩,李鸿章只是据实上奏。翁同龢却恨上了他,利用主掌户部的机会处处与北洋军为难,克卡军需银饷,以国家公器来报私仇。没有他的推波助澜,中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从光绪十年到现在,中国没有增购一艘舰艇,连武器弹药都缺乏。”

……

谈完为报纸写文章的事,薛兴华又试探地问廖.卫先道:“廖先生,你对我们和荷兰人谈判怎么看?成功的希望多大?”

说着他说了一下自己在谈判中想达到的要求。

廖卫先想了一.下说道:“我对你们和荷兰人谈判不抱太大的希望。我觉得你一下开口就要一半的领土有点胃口太大,欲速则不达。他们会认清你的本质,知道你的‘野心’。按他们的想法,你现在的这点实力就敢狮子口大开要占一半的领土,将来你的实力增加了还不马上将他们赶出去?也许雅加达都会被你们兴华军占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西方列强崇尚的都是强者为王,谁的拳头硬就谁有理,而且你的实力摆在这里,几下就把他们的一千人马包括军舰都给吞掉了,他们就算不服也只能耐心的陪你谈判,他们现在还不敢全力以赴将大部分兵力对付你。

可是你别忘了你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存在一个最脆弱的时期:如果将来你们的兴华军主力真的调往北方,调到日本去打日本人,那个时候这里就唱起了空城计。他们很可能趁这里兵力空虚而进攻你们。一旦我们失败,一旦这里被荷兰人攻下,那你创下的基业就危险了。甚至有可能波及到寮国的北宾,让法国人看到了希望而进攻你们。

如果兴华军胜利了,打败了日本人,挟胜利之威尚可以吓一吓荷兰人,荷兰人因担心大清国强大的海军而多少会给你们一块立足之地,这些追随你们的人也许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是,如果按你刚才说的日本人极有可能赢得中日战争的胜利,那这里就可能连根拔起,很多的华人,特别是现在追随你们兴华军的华人就可能被荷兰人屠杀殆尽。”

薛兴华说道:“就算我现在不狮子大开口,将来他们也会这么做。这些强盗不会因为我们现在装可怜,现在在谈判桌上妥协而今后网开一面的。”

廖卫先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我们现在能否只提出我们能守住的土地,守不住的土地暂时不提出要求?”

薛兴华摇头道:“不行,那样的话我们表现太弱。我们能守一平方公里的地面,必须提出二平方公里的要求。我想打面守点,以弥补我们兴华军实力的不足。”

廖卫先看了薛兴华一眼问道:“谈判之后在婆罗洲全面开花打击荷兰人,让他们自顾不暇?然后你们集中力量只死守三发市?”

薛兴华想不到这家伙理解力这么强,自己只说了四个字他就明白了,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我让人在他们的领地里到处打他们,让他们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来对付我们,而我在这段时间里大肆建设炮台、堡垒,积极扩充兵员,让这里变成一个无从下口的刺猬,坚守一二年。”

廖卫先说道:“这个方法不错,地方小防守起来容易,虽然退让的地方不多。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荷兰人投鼠忌器。”

“以何为器?”

“以其他列强为器。你想办法让其他列强在这里办企业,其他国家的企业越多,荷兰人就越不敢大规模攻打,他们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反应。就是……这里地方狭小,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很难吸引到外国人来。”

薛兴华心里一动:前世他知道这一带有几个存储丰富的优质煤矿和二个高品味铁矿,发展工业的资源不但不缺而且十分充足。

按照原来的历史,五年之后这里就会被荷兰的勘探专家发现煤矿和铁矿,经过荷兰人几十年发疯地开采和二战日本占领期间掠夺式的挖掘,以及后来的大规模生产,到九十年代这二个高品位铁矿基本被挖掘一空,煤矿也只剩下几个品质稍差的。即使如此,到一百多年之后这里还是世界最重要的煤炭出口基地。

要不要现在就把这些矿产的埋藏位置免费告诉西方列强,让他们来白开采几年以引进企业提高保险系数?

刚准备说话,薛兴华心里又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有大型煤矿、高品位铁矿固然可以吸引那些贪婪的西方企业,但更可能引来贪婪的殖民者。消息传到荷兰,也许荷兰国内穷举国之力,派重兵来攻打三发市,那就会弄巧成拙。还不如留待今后我自己来开采。”

他说道:“国外企业不是短期就能来的,而且他们也会试探着进来。局势不稳定,我们这里就是有矿藏也不一定能吸引他们。依我看,重点还是在强化我们的军力。把我手里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军火,我不信挡不住几千荷兰人。”

廖卫先笑道:“你能有多少钱?四百万两白银了不得了吧?今天罗家送来一百五十万,想必你非常高兴。”

“这里面是不是有你的功劳?我估计他们罗家也差不多了,呵呵。”

“算不上我的功劳。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我想的告诉了他。他想带着银票逃之夭夭是绝对不可能的,搞不好人财两空。他能换钱的基本都换了,积蓄都在这里,没有交给你们的就是那些一时无法兑现的农场、矿井而已。你们是不是准备下手?”

“她们迟来半天,我们就准备杀上门去。另外,我这里还告诉你,只要是日本人的产业,今天晚上全部收缴。这次行动给我捞回来二三百万没问题,那些妓院老板都是富得流油的主。”